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外国文学 > 外国文学-各国文学

更大的希望

  • 定价: ¥48
  • ISBN:9787559442079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江苏文艺
  • 页数:314页
  • 作者:(奥)伊尔泽·艾兴...
  • 立即节省:
  • 2020-08-01 第1版
  • 2020-08-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纳粹统治时期的诗性笔录,孩童视角的死亡游戏。
    巧妙地缝合儿童游戏的幻想世界与战争时期残酷现实的鸿沟,寄哀恸于天真,寓沉重于轻盈。
    渡过语义之河,探索叙事的边界。
    作者善于捕捉语汇“不确定性”的闪光,借助歧义和联想,实现叙事场景的的跳跃,构建多维度的叙事空间,使小说流溢诗意和想象力。

内容提要

  

    《更大的希望》是奥地利作家伊尔泽·艾兴格的成名作,也是她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小说讲述了小女孩埃伦在有雅利安血统的父亲抛下家庭参军,有犹太血统的母亲逃往美国之后,所遭遇到的被领事馆的拒绝、外婆的自杀,以及与其他犹太小伙伴的离散。最终,在日益狰狞的世上,埃伦独自去探索分离与成长、孤独与死亡、绝望与希望。在这部小说中,作者模糊了现实与想象的边界,借助富于象征色彩的意象和超现实的场景,使主人公埃伦在多维度的叙事中游戏、呐喊与奔逃。
    本书还收录了艾兴格第一篇公开发表的文学作品《第四道门》,以及“威尔海姆文学奖”颁奖仪式上的演讲《给青少年的话》。

媒体推荐

    来自最深的梦境,同时也源自最透彻的清醒。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彼得·汉德克评价艾兴格
    艾兴格在这部小说中走得比一般的擅写二战的作家或“废墟文学”的代表要远得多,以至于这本书无法被当时的读者所接受。读惯了一般反战小说的读者可以在这本书里面找到描写二战的全新的视角:诗性、梦境、超现实。直到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想在浩如烟海的德语反战小说中找到一本与之“类似”的书,都是不太可能的事。
    ——《新京报书评周刊》书评人杨植钧

目录

巨大的希望
码头
神圣之地
为一种异己势力效劳
对恐惧的恐惧
一场大戏
外婆的死
关于翅膀的梦
别惊讶
更大的希望
第四道门
给青少年的讲话
译后记 / 庄亦男

后记

  

    《更大的希望》由十个具有一定独立性的章节构成。一方面,它的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都很简单,无须冗繁篇幅就能交代清楚;但另一方面,它的叙事语言充满了奇诡的遐思和丰富的意象,配合着许多按照各类隐喻而非语义或情节的逻辑组织而成的段落,使得整部小说成了一幅流动不息的现代派画卷、一首充满歧义的反经典化诗歌,任何一种对原文的转述——当然也包括笔者的翻译——都难以再现它的全部魅力。
    所以我也就分两个部分来谈谈这部作品:在第一部分中,我将先围绕这部作品中的那些“显白”的信息,回顾一下整部小说的情节,联系作者生平与时代背景,为其勾勒出一个较为清晰的整体印象,即尝试着同已经读完全书的读者们一道回过去捕捉某种“确定性”;在第二部分中,我试着反复咀嚼那种在阅读和翻译过程里如影随形的“不确定性”中的“隐微”,以小说中的“摆渡/翻译”一词为线索,尝试着去理解那充满张力的、极具画面感的语言背后所蕴含的逻辑和意图。
    伊尔泽·艾兴格,1921年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父亲是一名教师,母亲是一名犹太医生。按照纳粹在1935年颁布的《纽伦堡法案》,艾兴格被划为“一级混血儿”,即具有二分之一犹太血统。在纳粹德国吞并奥地利之后,她的双胞胎妹妹乘坐最后一批“儿童转移”列车逃往英国,而她的外婆和姨妈则不幸被送往集中营,随后在明斯克的灭绝营惨遭杀害。(艾兴格在75岁生日前接受《时代报》采访时回忆:“我眼看着我的外婆被塞进运送牲口的车厢,车载着他们驶过了维也纳的瑞典桥。我周围的人们带着某种饶有趣味的眼神观看这一幕……然后战争就结束了,富裕也来得很快,人们很快地就从那些人身边经过了。这是比战争更糟的事。”)艾兴格与母亲分别被剥夺了求学和工作的权利,在歧视和排斥中继续艰难地生活在维也纳;死亡的阴影始终笼罩在她们头顶,直到战争结束。我们可以看到,艾兴格童年经历的许多细节,在小说中都有呈现。所以,《更大的希望》无疑带有浓厚的自传色彩,但它并不应该仅仅被看作一部记叙战争中苦难遭遇、控诉迫害与杀戮的回忆录。 艾兴格说过:“幸存下来的人,并没有使一切得以幸存。”她也表示过战争中挣扎的时期是她最幸福的时候,使她受益匪浅,是一段充满了希望的时光。由此可以想见,她要写的,或许是幸存者身上无法得到弥补的东西,是丧失了生命但永远留存下来的东西。所以,艾兴格并不打算用寻常的语言单纯地记录过往,而是在用独特的眼光打量历史的同时,也展开了一次与语言本身的对话。小说不断变换着叙述视角,融入幻想、梦境、独白、箴言、童话等诸多元素,展现了主人公在逐渐陷于孤寂的同时也逐渐孕育着希望的心路历程。艾兴格没有设定固定的路径,把读者导向预定的结论,也不想使读者陷入一堆机械性的象征符号当中,只能通过猜谜得到所谓确定的答案。她更像是用独特的语言构造了一个开放式的隐喻,让读者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画面和场景中,感同身受地体验死亡的阴影、当下与永恒的孤寂、在破灭和重生中不断转换的希望。这一切都使得出版于1947年的本书在第一批战后文学中显得独树一帜。 ……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小说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往往是流动的,其本身就包含着相对的意义。作者通过向这些概念填充不同的内涵,通过这样一个一再重复的“翻译”过程,不断变换着诸多“能指”的“所指”,从而对眼前的现实和所谓的确定性进行不断的瓦解和重建。下文仅举最重要的意象“星”为例。 “星”第一次出现在第五章《对恐惧的恐惧》的开头,“镜子像一枚巨大的暗色纹章,中间就绣着那颗星”。它首先便是以镜像出现的,预示着这个形象的飘忽不定。通过埃伦的外婆之口,我们得知其他“有着错误祖父母”的孩子必须佩戴这颗星,而埃伦并不需要。那么它显然就是大卫之星,在二战中代表着对犹太人的羞辱和迫害,指向的结局是死亡。但埃伦主动把它缝到了衣服上,对着镜子上下跳动,感到十分幸福。对她来说,这颗星是她与其他孩子的联结,是她融人其他孩子的条件;另一方面,在镜中升起又落下的星,也与天空中的星辰有了对应。当埃伦在蛋糕店受到了侮辱,她才开始意识到星的含义。此时的她虽然感到害怕,却“嫉妒那些戴着星的孩子”,因为她到这个时候才真正对他们的恐惧感同身受。直到孩子们渐渐把星和死亡联系到了一起,即将被送往波兰的安娜给了他们一个答案:“跟从那颗星!”“向你们自身寻求答案去吧。”在最后一章《更大的希望》中出现的星,是高悬于天空的金星,一路指引着埃伦走向她的目的地。我们都知道,金星就是长庚星与启明星,它具有双重的性质。在文中它先是出现在傍晚,被称为“Abendstem”(昏星),代表了黑暗的降临;此处它被喻为一颗升上天空、照耀在阵亡士兵头上的榴弹,正是这样的榴弹,最终夺走了埃伦的生命。而最后埃伦在纵身一跃之前,又见到了已经被送往集中营的小伙伴格奥尔格,告诉他“我看到了那颗星!”小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一座座战火中的桥,上方高悬着启明星。”前文的“Abendstem”在这句话中成为“Morgenstem”(晨星)。星在小说的末尾代表了黑暗的消散、白日的到来,死亡的象征终被转化成了希望的象征。 庄亦男 2019年3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