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历史.地理 > 历史 > 传记

醉钢琴与地下蓝调(汤姆·威兹谈汤姆·威兹)

  • 定价: ¥85
  • ISBN:9787559822673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广西师大
  • 页数:476页
  • 作者:编者:(美)小保罗...
  • 立即节省:
  • 2020-07-01 第1版
  • 2020-07-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本书不仅是国内首部汤姆·威兹的访谈录,也可以被视为威兹口头书写的自传。比起多年之后总结性的官方传记,这些带着历史在场气息的记述要更加真实,更可以让人充分感受他的“千镜屋般的人格”。
    由于威兹讨厌机械地应付媒体的采访,以及他在口头语言艺术上有着近乎性感的才能,本书并没有沦为干巴巴的、官方色彩很浓的资料汇编,而是闪烁着巧智,能让人听到笑声。
    采访威兹的很多是如今已鲜为人知的音乐小报。本书从搜罗到的五百多篇访谈中精心选取五十多篇,且配上专业的背景信息介绍,因此是一份对于威兹歌迷而言绝对必备的珍贵档案。

内容提要

  

    他看起来总心怀深重忧郁,似乎随时准备卖掉灵魂换一杯威士忌;
    他着迷于社会下层生活,致力于记载我们所有人心中破产的罗曼史;
    他是被碾碎的浪漫主义者,吼出垮掉派与爵士时代的最后一缕青烟;
    他是汤姆·威兹——当很多同时代的创作歌手,如鲍勃·迪伦、尼尔·杨等,纷纷迷失于 1980年代,他一爪一爪地剖开自己的灵魂,从中拽出恶魔,以音乐才华炖成沸腾肉汤,填补留下的空洞,用一张又一张专辑,构筑一整个听觉宇宙。
    而本书正是以威兹发行过的十八张唱片为先后顺序,收入其四十多年来接受电台、报纸和杂志的逾五十篇采访,以对历史现场的真实还原,向我们全面而细致地展示了这位传奇音乐家如何从夜总会的门童进入摇滚名人堂,这位垮掉派之子如何在自我毁灭之前通过婚姻获得艺术上的健康,这位现象级演员如何在坦露性情的同时制造谜团,用智慧来绕开问题。总之,这是一部关于汤姆·威兹人格和音乐的创造性进化史。

作者简介

    小保罗·马赫 Paul maher JR(1963— ),美国作家、书评人、摄影师、电影制片人。以出版一系列关于杰克·凯鲁亚克的著作而知名,如《凯鲁亚克:权威传记》(2004)、《杰克·凯鲁亚克的美国之旅》(2007)等。

目录

导言
第一部
  关门时间(1973)
  星期六夜晚的心(1974)
  小饭馆的夜鹰(1975)
  零碎钢镚(1976)
  外交事务(1977)
  蓝色情人节(1978)
  心脏病和藤蔓街路口(1980)
  旧爱新欢(1982)
第二部
  剑鱼长号(1983)
  雨狗(1985)
  弗兰克的狂野岁月(1987)
  巨大成功(1988)
第三部
  骨头机器(1992)
  黑骑士(1993)
  骡子变奏曲(1999)
  爱丽丝 血钞(2002)
  真的去了(2004)
  孤儿:争吵者、哭喊者和杂种(2006)

前言

  

    汤姆·威兹,即使他粗俗地咆哮、如同城市嬉皮士那般叫嚷(本书有几十处这样描述他的嗓音,几十处!),可能也还是达到了《每日电讯报》判定给他的地位——“这个星球上最伟大的艺人”。他用诙谐感来迷醉、惊吓并驯服所有粗野的受众。威兹是对话这门伟大艺术的践行者,他编起故事来就像一个巡回演艺团演员,或者一个在大萧条时期扒火车去往某个未被遗弃的乐土的流浪汉。
    在近四十年的生涯里,威兹的音乐和艺术人格都有转变。他并未去满足我们这个形态日新月异的时代,也从未变成唱片公司阵阵心血来潮的提线木偶。当很多同时代的创作歌手,如鲍勃·迪伦、尼尔·杨等,纷纷迷失于1980年代,威兹一爪一爪地剖开自己的灵魂,从中拽出恶魔,以音乐才华炖成沸腾肉汤,填补留下的空洞。威兹用一张又一张专辑,构筑了一整个听觉宇宙。
    威兹的高谈阔论和他那钻石般精确的歌词一样扣人心弦。他时不时地成为变调的合成,映射出一部语言影响的名人录:艾伦·金斯堡、杰克·凯鲁亚克、路易斯·阿姆斯特朗、某个街头杂耍艺人、某个台球房常客、流浪汉、游吟歌手、马克·吐温、查尔斯·布考斯基、迪恩·莫里亚蒂,或者艾伦·洛马克斯为国会图书馆录制的民歌的无名歌手们。在他最阴郁的时刻,他变成大股无精打采的有机词语软泥,让人想起他曾经的合作者:威廉.巴勒斯。这种合成使他既能接上地气,又能保持“在场”。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真的去了”(real gone)。然而,这副模样实际上是威兹的自我保护机制。事实上,威兹遍览群书,见多识广,对当代流行文化自有敏锐的意识。他从未把自己呈现为一个活在过去的尖刻老古董,即使他的音乐热切地借鉴往昔。威兹公开地承认自己深受各种新旧形式音乐的恩惠。他什么都是,唯独不因循守旧。这就是乐迷们喜欢他的原因。
    汤姆。威兹那嘉年华千镜屋般的人格面具,散发出的更多是谦卑气质,而不是大明星的做派。他看起来像是“伙计们中的一员”,仿佛是那个我们都认识的扯淡专业户,最好的段子手,总能从花边轶事里胡诌出好玩故事的人。他从未像别的从业者那样仿佛履行义务一般,陷入摇滚乐这行的泥潭:滥用毒品。相反,他通过组建一个家庭来完成个人的涅槃——一直到今天.他都会无情地阻挡乐迷侵入他的家庭,也会防卫那些想通过窥探隐私来发布爆炸新闻的采访者。他平易近人,但让人无法靠近。
    威兹是那个上学时我们都希望遇到的老师。想象一下那种声音吧:他读着《白鲸》、《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和约翰·斯坦贝克,就像一块碎锡纸片擦过他的喉咙。甚至申饬学生写超长无标点句子的不良习惯,这样的事情经他手不就能趣味横生了吗?我在等他录一本朗读《圣经》的有声书,难道他就不能把心存怀疑的无神论者变成禁欲教徒吗?他有能耐把你有限的注意力钉在墙上,就钉在那里不动。虽然很多人曾试图偷师威兹,但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失败了,他们看起来像苍白的冒充者,只会彰显他们的傲慢无知,而非饱经风霜、威严不凡。
    威兹也具备令人叹服的舞台表现力。他罕见的现场演出,无论在纽约、丹佛,还是埃尔帕索,总因场次不够而门票早早售罄。他的歌词(无论他是否把那当作诗)仿佛是被重型中音号角,或是一辆雪佛兰皮卡上的垃圾箱盖撞上挡板发出的刺耳韵律,又或是拉里莫大街’某处的酒吧里,一台吃灰的立式钢琴上断裂的白色琴键发出的叮当声加了着重号。在众多关于他的私制现场录音。中,人们可以听到一个男人自信地和台下激赏他的观众们互动。他的音乐采用一种大胆而协同的力度变化,只有威兹展现出真实的自己或者祭出摇滚史上最高明的骗术时,才能这般毫不费力。
    作为一个现象级的性格演员,威兹饰演了一系列杰出角色,足以让众多奥斯卡提名者妒忌。他是一个完蛋的流浪汉(《紫苑草》,1987);一个处于疯狂边缘、被太阳晒黑的沙漠先知(《多米诺》,2005);一个穿着束身服吃苍蝇的德古拉伯爵家的男仆(《惊情四百年》,布莱姆·斯托克编剧,1992);一个生来没出息且酗酒的豪华轿车司机(《银色·性·男女》,1993);一个喝着台球桌苏打水、向街头帮派喋喋不休讲哲学的男人(《斗鱼》,1983);以及圣诞老人(《魔法奇幻秀》,2009)。对我来说,能让我坚持看完其中一些电影的唯一原因,是想要尽情享受由威兹主导的珍贵银幕时光,品味他魅力无穷的表演。(他很明确地告诉一个采访者说:他更多的是在“表演”,并非做一个“演员”。)
    在大多数情形下,威兹的采访是精彩纷呈,还是令人泄气,取决于记者的采访目的。如果威兹的采访者着手这项严峻任务的方式是试图破解某些密码,那么他很可能只会带走一些花边轶事中的俏皮话,而不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威兹绕开问题的策略已经变成了一门艺术。威兹装备了采自《农夫年鉴》。的民间智慧:他会把一只脚踩在花边轶事里,再用另一只来应付合同要求必须赴约的媒体见面会,以此态度犁过整场采访。甚至在他自己采访自己的时候,他都会建造一所迷宫。在大多数情况下,威兹和迪伦一样,会篡改采访的预设来配合自己的心情。《新闻周刊》说,威兹“比迪伦还要迪伦”。他丰富的知识储备就像一个无尽的经验之泉,任他成桶捞取,因此他能提供的名言引语之多,也许只有《圣经》和本杰明·富兰克林才能超过。
    本书的内容并没有试图涵盖威兹事业的所有方面,而是从他年复一年的经历中描绘他创造性的进步。有很多访谈记录我本希望能够收入本书,却无法取得出版授权。总体而言,本书收集的采访摘自鲜为人知的音乐小报,它们在1970年代,就像博客在21世纪一样流行。尽管威兹也常常接受主流杂志采访,如《花花公子》《滚石》和《纽约时报》,但是那些杂志高额的版权费本书无力承担,并且大致而言,那些采访已经可以从其他书籍或者伟大的互联网资源——《汤姆·威兹文库》中找到。我试图收录那些威兹真诚地与采访者分享独特想法的案例。在面对一份滑板运动杂志时,威兹就像面对《名利场》’一样,不会摆谱。请像阅读《农夫年鉴》那样阅读这本厚书,因为本书被赋予了相似的功能:给世界带来一些似乎可有可无的智慧,这种知识深得威兹之心。翻阅本书,人们能体察到汤姆·威兹连珠炮式的妙语更像是远古民间智慧的衍生品,而非来自一个摇滚明星的自大,这样才让一切变得更好。汤姆·威兹用他的火焰持续孕育新的守护者,用他作品的真诚、广阔以及音乐的多样性,激起更多人敬畏的崇拜。他打开了一扇不妥协的艺术之门,这种艺术能剥离掉所有商业意图。
    本书致力于保存汤姆·威兹过往中的珍贵遗产。在一次采访中,威兹说:“不是我埋汰,纸媒音乐采访印发两天后,就会在垃圾桶里排成行。访谈都做不得数,它们不会被锁进保险库里,把你和你说的话捆绑在一起。”本书并没有试图把威兹和他说的话捆绑在一起,而是愿意成为一座文件柜,保存他那令人钦佩的过往,那时摇滚新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尚占据支配地位,而威兹正是其中最有价值的题材之一。
    非常感谢堪称职业典范并且坚持不懈的于瓦尔·泰勒,他展现了自己卓越的编辑才华,承担起这个项目的责任,无论顺风逆风都始终掌舵。也感谢芝加哥评论出版社和我那不知疲倦的文学经纪人,来自LitPub公司的迈克尔·K.多尔。我最深的感激要送给那些无私慷慨的记者,他们允许此书收录他们的采访作品。同样感谢肯·兰福德,他详究地调查了威兹早期事业的每一处细节,无论其是否重要。没有他的调查,我的工作很可能会更为复杂耗时。感谢所有为《汤姆·威兹文库》作出贡献的人,那是一座关于威兹的知识库,威兹自己也会为其感到无比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