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军 事 > 军 事 > 各国军事

末日机器(一个核战争策划者的自白)(精)

  • 定价: ¥68
  • ISBN:9787516650769
  • 开 本:32开 精装
  •  
  • 折扣:
  • 出版社:新华
  • 页数:443页
  • 作者:(美)丹尼尔·埃尔...
  • 立即节省:
  • 2020-06-01 第1版
  • 2020-06-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当年公开“五角大楼文件”的埃尔斯伯格,如今再次为社会公义而战。他用一本毫无保留的回忆录告诉人们,进入核时代七十年之后的美国究竟身处何种境地。作者用翔实的证据表明了美国面临的核困境及其形成过程,又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告诉人们如何摆脱当前这条通往毁灭之路。

内容提要

  

    本书作者是曾经将“五角大楼文件”公之于众的传奇“吹哨者”,也是迄今七十年以来美国绝密核政策及其巨大风险的见证人。
    在本书中,曾任高级防务分析师的丹尼尔·埃尔斯伯格首次披露了自己掌握的第一手材料,使读者有机会了解20世纪60年代美国核战争计划的真实情况——核武器使用权被广泛下放,就连太平洋司令部麾下偏远的空军基地都有权做主;艾森豪威尔时期秘密制订的全面核大战计划一旦执行,人类就将面临灭种之灾。人类自文明史开端以来制造过的最危险武器正威胁着我们的生存,当今的特朗普政府却打算将其升级更新。埃尔斯伯格利用自己接触的高层信息,做了其他“局内人”所未能的事情——他将艾森豪威尔后期和肯尼迪前期核战略的真相全盘托出,同时告诉人们,现在的美国核政策与当年相比并无根本变化。
    这本回忆录记载了作者曾经亲身参与的疯狂计划,内容情节如同惊悚小说一般引人入胜。作为一名有正义感的“吹哨者”,埃尔斯伯格为摆脱现存“末日机器”、避免核灾难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末日机器》不仅是现实版的《奇爱博士》,它还是一本希望之书,对于美国以及全世界的未来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媒体推荐

    这是一份呼吁人类不要自我毁灭的倡议书……埃尔斯伯格生动地描绘了“末日机器”的疯狂逻辑,并且告诉人们,用“确保相互摧毁”作为生存策略是极其愚蠢的行为。这本新书意义重大,值得一读。
    ——《纽约时报书评》编辑推荐作品
    埃尔斯伯格的新书可能是迄今为止“冷战斗士”回忆录中具个人色彩的一本。它用第一手材料填补了一个重要的知识空白,让人们有机会了解那个时代决策者的“核战癫狂症”……《末日机器》详细地剖析了美国的国家安全状态是如何被层层嵌套的秘密逐渐破坏的。由于关键信息被蓄意隐瞒,负责讨论、制定战略路线的决策者和政治家处于无知之中,美国的冷战政策、核武力建设以及数万亿国防投入误入歧途。
    ——《华盛顿邮报》
    埃尔斯伯格的新书提供了很多新信息,不少读者甚至和其中部分内容有关……他的确不是第一个将核战争称为“一触即发的灾难”的先知……然而自核武器出现以来,埃尔斯伯格却是众多预言家中知名、有社会责任感、距离我们时代近的一位,他指出了人类一直以来持续面临的毁灭威胁。
    ——美国人文社科在线英文电子期刊外交国际关系专栏
    埃尔斯伯格的新回忆录《末日机器:一个核战争策划者的自白》是一部宝藏式的作品,作者巧妙地将秘密真相和独立思考交织在一起。由于朝鲜半岛、南亚以及美俄之间核僵局的持续存在,该书的内容将日益显现出其重要性。
    ——卡耐基国际和平基金会
    这本来自美国“吹哨者”先驱的回忆录让人期待已久。它是急迫的警告,更是战斗的号角。埃尔斯伯格希望唤醒美国公众,让人们摆脱危险的麻木状态,重新意识到人类灭绝近在咫尺是不可接受的现实。
    ——[美]爱德华·斯诺登
    这是一本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核战争计划实录,作者曾经于肯尼迪时期以兰德公司顾问身份为政府高决策层服务。埃尔斯伯格告诉我们,核战争曾经数次近在咫尺,而当年的核政策至今仍然威胁着地球的存亡。就我个人而言,此书简直令人废寝忘食。
    ——普利策奖得主(《湖里的火》) 弗朗西斯·菲茨杰拉德

目录


引言
第一篇 核弹与我
  第一章 何以至此?——一个核战争策划者的故事
  第二章 指挥与控制:管理灾难
  第三章 授权问题:核按钮上到底有多少只手?
  第四章 岩国:现实世界的核武器
  第五章 太平洋司令部
  第六章 战争计划:解密“联合战略能力计划”
  第七章 向邦迪汇报
  第八章 “我的”战争计划
  第九章 请参联会回答:总共要死多少人?
  第十章 柏林与“导弹差距”
  第十一章 两篇演讲稿
  第十二章 我的古巴导弹危机
  第十三章 古巴:真实的故事
第二篇 通往末日之路
  第十四章 轰炸城市
  第十五章 燃烧的城市
  第十六章 灭绝国家
  第十七章 在末日边缘徘徊I:大气爆燃
  第十八章 在末日边缘徘徊II:地狱核弹
  第十九章 “奇爱悖论”
  第二十章 美国威胁首先使用核武器
  第二十一章 拆除末日机器
致谢

前言

  

    1961年的一个春日,刚刚过完30岁生日,我就见识了这个世界将如何走向终结。我说的不是地球本身,也不是这个星球上的全部人类或生命,而是北半球大部分城市及其人口的灭亡(这是我当时的理解,后来出现的“核冬天”理论表明,这种认知仍然是不充分的)。我在白宫的办公室里拿到的不过是片纸一页,上面画着一个简单的曲线图。文件的标题写着“绝密——敏感”,下面则标有“仅供总统参阅”的字样。
    从原则上讲,“仅供某人参阅”意味着字面意思,也就是说,只有总统本人才能阅读我手里拿的这份文件。实际上,可能会有一位甚至更多的部长及其助手有机会看到这类文件。通常情况下,有几十到上百人能够看到绝密文件的复印件,即便是标有“敏感”字样的也是如此——这说明是官僚或政治原因导致这份文件不能被随意流传。然而,只有一小撮人才能看到“仅供某人参阅”的文件。
    后来,我以助理国防部长特别助手的身份在五角大楼工作,虽然不是这些专供电报和备忘录的收件人,但经常有机会阅读其复印件。拿到上面那份文件的时候,我正担任国防部长办公室的顾问,阅览最高机密文件已是家常便饭,但还从未读过“仅供总统参阅”的——这也是我唯一的一次。
    文件是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副助理罗伯特·科默(Robert Komer)拿给我的。封面页表明其中的内容是参谋长联席会议针对肯尼迪总统一周前提出问题所给出的答复。实际上,这个问题是我提出的,再由科默以总统的名义提交至参谋长联席会议,所以他才会把文件给我看。
    问题的内容是:“如果按照参联会的全面(核)战争计划行事,苏联和中国的人口死亡数量将是多少?”
    答案的形式就是那个曲线图。纵轴表示以百万人为单位的死亡数量,横轴则显示以月为单位的时间变迁。二者的关系表现为一条直线,它的起点对应着横轴上的零时刻和纵轴上的某个点,表明了在美国攻击行动开始后数小时内立即死亡的人数,之后直线倾斜上升,直到六个月后死亡人数达到最高点——对于受伤和辐射尘的长期辐射导致的累计死亡的预估到此为止。下文的陈述来自我的记忆,我根本无法忘记这些东西。
    曲线左侧最低端的数字是2.75亿,最右边的六个月后死亡人数则是3.25亿。
    同一天早上,我起草了以总统名义送交参联会的另一个问题——美国发动的核战争在全球范围内可能造成的死亡人数是多少?不仅仅是中国和苏联,还包括其他可能受辐射尘影响的所有国家。
    科默于一周后把答案带给我,这次是一个表格,还有解释性的脚注。
    根据粗略计算,东欧总共将有1亿人因为华沙条约组织基地和防空系统遭受的攻击和辐射尘死亡。西欧也可能有1亿人死于辐射尘,这又取决于主要受季节影响的风向。即便不考虑季节变化,与中国和苏联地理位置接近的国家(主要是中立国)——包括芬兰、瑞典、奥地利、阿富汗、印度和日本,也要至少承受1亿人的死亡。美国以地爆方式用核武器攻击列宁格勒潜艇基地时造成的辐射尘,将会把芬兰这个小国彻底摧毁。
    参联会的评估认为,如果美国对苏联、华约卫星国以及中国发动第一次核打击,将总共导致约6亿人死亡。这相当于100次纳粹大屠杀。
    我清楚地记得自己第一次拿着这张印有图表的纸片时的内心想法。这页纸不应该出现,从来就不应该。不仅是在美国,它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不应该出现。这张纸上描绘的是从古至今超过一切人类想象的邪恶计划,其中所涉及的所有内容都不应该是真实的存在。
    一周之后,我拿到了文件的第二页,上面写着核战争计划可能导致的主要后果之一——超过5亿人灭绝。对美国而言,这既是有意为之,又是不愿看到的(考虑到盟国、中立国和卫星国的伤亡),同时也是可接受的“附带损失”。
    从那天开始,我便确立了高于一切的人生目标——阻止任何诸如此类的灭绝计划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