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历史.地理 > 历史 > 中国史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7新帝国的试验)

  • 定价: ¥48
  • ISBN:9787521716672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中信
  • 页数:339页
  • 作者:杨照|责编:于贺
  • 立即节省:
  • 2020-06-01 第1版
  • 2020-06-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系列,一套全新的中国通史。不是为读者介绍干巴巴的历史事件和知识点,而是发掘中国历史背后的深层逻辑,提供一套崭新的读懂中国历史的认知方法。系列共4辑13册,全景呈现“中国”这个独特而顽强的生命体的演进。
    第7册《新帝国的试验》围绕“中古历史强烈的分烈性格”,带领大家重新审视隋唐两朝的历史——在统合的表象下,难以掩饰分裂的实质。

内容提要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系列考察了中国从新石器时代到清王朝结束数千年的历史轨迹,充分运用近百年历史学和考古学的丰硕成果,以广泛的社会结构、社会思潮、文学艺水、百姓生活为切入点,将那些被搁置在学术象牙塔的新知识、新方法一一呈现给普通读者。
    大家习惯将“汉唐”相提并论,其实两个朝代存在巨大的差异;中古历史主要状况是分裂,隋唐帝国具有强烈的分裂性格;唐朝不是一个贯通一致的时代,方方面面都可以分成四个段落来看待;武则天集结了很多能干的大臣在她身边,这些大臣是否接受了一个女皇帝?唐诗难写,为什么唐朝还有那么多的诗人和好诗?

作者简介

    杨照,本名李明骏,1963年生,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美国哈佛大学东亚史硕士,曾为哈佛大学史学博士候选人,研究专长为中国古代思想史、社会人类学。杨照现任诚品讲堂和敏隆讲堂讲师,他的创作包括文学、历史、经典著作导读等多个领域,代表作有《故事照亮未来》《我想遇见你的人生》《迷路的诗》《想乐》《永远的少年》《马尔克斯与他的百年孤独》《寻路青春》《推理之门由此进》《呼吸》等。

目录

总序 重新认识中国历史
第一讲 隋朝统一的基础
  01 隋唐:具有强烈分裂性格的统合时期
  02 必须由北朝追溯隋唐由来
  03 西魏和东魏实力悬殊
  04 《颜氏家训》中记载的胡汉女性
  05 胡汉冲突使北齐国力大减
  06 “邙山之役”后西魏和东魏最主要的分别是什么?
  07 西魏军队里看不出是汉人还是鲜卑人
  08 关陇集团的形成
  09 府兵制和均田制结合使北周兵源充沛
  10 北周武帝的“废佛”动机
  11 平阳之战留下的坦途
  12 “亡国套式”无法给我们北周迅速灭亡的答案
  13 杨坚建立统一朝代的条件
第二讲 隋朝的积极作为与覆亡
  01 隋文帝改州- 县二级制
  02 人才晋用如何开放并解脱出来?
  03 “废乡官”和恢复“本籍回避”
  04 “轻赋”使户口大增
  05 中古城市的典型—宇文恺重建的长安城
  06 恢复洛阳为东都、兴建广通渠
  07 隋末过度役使带来了不稳定
  08 隋文帝与隋炀帝的“南方情结”表现在哪里?
  09 三伐高句丽造成农业生产下降
  10 关陇集团内讧与隋朝覆亡
第三讲 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01 唐朝并非铁板一块
  02 一个唐朝,四个很不一样的段落
  03 为何说“贞观之治”是初唐的核心?
  04 玄武门之变:光辉王朝背后永恒的阴影
  05 女主称制掌权,大臣内心接受女皇帝吗?
  06 女皇帝要如何安排继位者?
  07 唐太宗利用门第出身可以“修理”大臣?
  08 从初唐到盛唐的一个关键:如何处理门阀门第
  09 盛唐就是唐朝衰微的关键
  10 “安史之乱”前后的律令法制
  11 中唐及晚唐的政治统治
第四讲 唐人的人文世界
  01 元稹和白居易笔下的“胡旋舞”记录
  02 艺伎的远源
  03 唐人全新的身体意识与审美追求
  04 唐代女性的社会意识和地位有哪些不同?
  05 婚姻从两家的事变成两个家族的事
  06 “假子制”盛行,外族大量涌入中国
  07 唐代对外开放的气氛从何而来?
  08 如何对待胡人—“安史之乱”前后的巨变
  09 府兵制与均田制瓦解:无法应对外在环境的变化
  10 中唐以后,政治监督与制衡机制是如何被打破的?
第五讲 重读唐诗(一)
  01 唐诗为什么重要?
  02 唐诗有哪些独特之处?
  03 从《古诗十九首》到唐诗,发展出严整的对仗格式
  04 对仗成为中国古代文人必备的基本能力
  05 为什么说唐诗如此不自由?
  06 唐诗“为文造情”,诗的功能和精神有巨大发展
  07 对唐人来说,重要的是文字本身的审美
  08 为什么唐诗通常没有主语?
  09 王维《鸟鸣涧》和杜甫《旅夜书怀》中的人与自然
  10 写诗难,为什么唐朝还有那么多诗人和好诗?
第六讲 重读唐诗(二)
  01 隋唐科举考试为什么以诗赋取才?
  02 全民写诗造成了哪些影响?
  03 从李白、杜甫读体量庞大的《全唐诗》
  04 初唐诗的探索—诗如何跟现实生活保持距离
  05 王维承袭初唐诗歌精神
  06 李白写大自然与王维有哪些不同
  07 李白:恣意豪放与不守规则
  08 李白难考的身世对其写诗的影响
  09 李白与杜甫,画风反差有些大
  10 “老妪皆解”—中唐诗的一个潮流
  11 唯美与奇僻,中唐诗的另一个发展方向
第七讲 唐代佛教与佛寺的进一步发展
  01 隋唐佛教的核心:选择、整理、混合
  02 唐初佛寺经济及其问题
  03 玄奘的取经、译经事业
  04 唐代为什么选择大乘而弃绝小乘?
  05 “判教”观念—用批判的态度搞清楚佛教
  06 天台宗的“三谛圆融”
  07 天台宗的“三千一法”
  08 天台宗的“教观二门”与“一心三观”
  09 华严宗的“判教”系统
  10 高度思辨的佛教与会昌法难
第八讲 从门第到科举
  01 唐代科举考试的四个阶段
  02 科举考试与学校制度相结合
  03 国家慢慢收夺世族的教育权
  04 玄宗时期,没有背景的人如何从地方进入中央?
  05 为寒门而设的制举
  06 从宰相薛元超的人生遗憾看唐代社会地位机制
  07 “兼修国史”对宰相意味着什么?
  08 唐代科举制“不糊名”的影响有哪些?
  09 牛李党争,门第最后的回光返照
第九讲 跃动的复古精神
  01 唐宋之间的“古文运动”究竟是什么?
  02 韵文与散文的发展变化
  03 唐代第一波复古运动—陈子昂、李白“返远古”
  04 唐代第二波复古运动——韩愈、柳宗元“文以载道”与“文道合一”
  05 韩愈:复古恢复的是古代文章的精神
  06 韩愈:写文章反对模仿古人,主张自我风格
  07 柳宗元:文章是拿来明道用的
  08 中唐至晚唐,散文性质的大革命
  09 从《唐文粹》看古文运动的成就
  10 如何对韩愈、柳宗元的成就进行排序?
第十讲 藩镇的历史影响
  01 唐代府兵制度的优势有哪些?
  02 府兵制后来出现了哪些问题?
  03 从白居易的《新丰折臂翁》看府兵制的崩坏
  04 边事依赖节度使埋下隐患
  05 “安史之乱”是如何平定的?
  06 “安史之乱”后各地遍置节度使,藩镇势力更加强大
  07 天下分裂状态的形成
  08 “中古”历史特性:中央朝廷没有那么高的控制度

前言

  

    重新认识中国历史
    01
    钱穆(宾四)先生自学出身,没有学历,没有师承,很长一段时间在小学教书,然而他认真阅读并整理了古书中几乎所有春秋、战国相关史料,写成了《先秦诸子系年》一书。之所以写这样一本考据大书,很重要的刺激来自名噪一时的《古史辨》,钱穆认为以顾颉刚为首的这群学者,“疑古太过”,带着先入为主的有色眼光看中国古代史料,处处寻觅伪造作假的痕迹,没有平心静气尽量客观做好查考比对文献的基本工夫。工夫中的工夫,基本中的基本,是弄清楚这些被他们拿来“疑古辨伪”的材料究竟形成于什么时代。他们不愿做不能做,以至于许多推论必定流于意气、草率,于是钱穆便以一己之力从根做起,竟然将大部分史料精确排比到可以“编年”的成就。
    很明显地,《先秦诸子系年》的成就直接打击《古史辨》的可信度。当时任职燕京大学,在中国学术界意气风发引领风骚的顾颉刚读了《先秦诸子系年》,也立刻理解体会了钱穆的用意,他的反应是什么?他立刻推荐钱穆到广州中山大学教书,也邀请钱穆为《燕京学报》写稿。中山大学钱穆没有去,倒是替《燕京学报》写了《刘向歆父子年谱》,钱穆自己说:“此文不啻特与颉刚诤议,颉刚不介意,既刊余文,又特推荐余在燕京任教。”
    这是个“民国传奇”。里面牵涉到那个时代学者对于知识学问的热情执着,也牵涉到那个时代学者的真诚风范,还牵涉到那个时代学院重视学识高于重视学历的开放气氛。没有学历的钱穆在那样的环境中,单纯靠学问折服了潜在的论敌,因而得以进入当时的最高学府任教。
    这传奇还有后续。钱穆后来从燕京大学转往北大,“中国通史”是当时政府规定的大学历史系必修课,北大历史系惯常的做法,是让系里每个老师轮流排课,将自己所擅长的时代或领域,浓缩在几堂课中教授,用这种方式来构成“中国通史”课程。换句话说,大家理所当然认为“中国通史”就是由古至今不同断代的中国历史接续起来,顶多再加上一些跨时代的专史。
    可是被派去“中国通史”课堂负责秦汉一段历史的钱穆,不同意这项作法。他公开地对学生表达了质疑:不知道前面的老师说了什么,也不知道后面的老师要说什么,每个老师来给学生片片断断的知识,怎么可能让学生获得贯通的中国史理解?学生被钱穆的质疑说服了,也是那个时代的精神,学生认为既然不合理就该要求改,系里也同意既然批评反对得有道理就该改。
    怎么改?那就将“中国通史”整合起来,上学期由钱穆教,下学期则由系里的中古史大学者陈寅恪教。这样很好吧?问了钱穆,钱穆却说不好,而且明白表示,他希望自己一个人教,而且有把握可以自己一个人教!
    这是何等狂傲的态度?本来只是个小学教员,靠顾颉刚提拔才破格进到北大历史系任职的钱穆,竟然敢要排挤数不清精通多少种语言,已经是中古史权威的大学者陈寅恪,自己一个人独揽教“中国通史”的工作?他凭什么?他有资格吗?至少那个年代的北大历史系觉得钱穆有资格,依从他的意思,让他自己一个人教“中国通史”。钱穆累积了在北大教“中国通史”的经验,后来在抗战中随西南联大避居昆明时,埋首写出了经典史著《国史大纲》。
    02
    由《国史大纲》的内容及写法回推,我们可以明白钱穆坚持一个人教“中国通史”,以及北大历史系让他教的理由。那不是他狂傲,而是他对于什么是“通史”提出了当时系里其他人没想到的深刻认识。
    ……
    借由述说漫长的中国历史,借由同时探究历史中的如何与为什么,我希望一方面能帮助读者梳理、思考当下的文明、社会是如何形成的,一方面能让读者确切感受到中国文明内在的多元样貌。在时间之流里,中国绝对不是单一不变的,中国人、中国社会、中国文明曾经有过太多不一样的面貌。这些历史上曾经存在的种种面貌,加起来才是中国。在没有如实认识中国历史的丰富变化之前,先别将任何关于中国的看法及说法视为理所当然。
    04
    这是一套一边说中国历史,一边解释历史知识如何可能的书。我的用心是希望读者不要只是被动地接受这些信息,将其当作斩钉截铁的事实,而是能够在阅读中去好奇、去思考:我们怎么能知道过去发生了什么,又如何去评断该相信什么、怀疑什么?历史知识的来历常常和历史本身同样曲折复杂,甚至更加曲折复杂。
    这套书一共分成13册,能够成书的最主要原因是台湾“敏隆讲堂”和“趋势讲堂”让我两度完整地讲授中国通史课程,每一次课程前后横跨五个年头。换句话说,从2007年第一讲算起,我花了超过十年的时间。在十年备课及授课过程中,我的大部分时间都用于消化关于中国历史的研究的各种论文及专著,并努力吸收这些研究的发现与论点,尽量有机地编组进我的历史叙述与讨论中。明白地说,我将自己的角色设定为一个勤劳、忠实、不轻信、不妥协的二手研究整合者,而不是进入原始材料提出独特成果的人。只有放弃自己的原创研究冲动,虚心地站在前辈及同辈学者的庞大学术基础上,才有可能处理中国通史题材,才能找出一点点“通”的心得。
    这套书有将近两百万字的篇幅,时间范围涵盖从新石器时代到辛亥革命。这样一套书,一定不可避免地夹杂了许多错误。我只能期望将单纯知识事实上的“硬伤”降到最低,至于论理与解释带有疑义的部分就当作“抛砖引玉”,请专家读者不吝提出指正意见,得以将中国历史的认识推到更广且更深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