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文学理论 > 中国文学研究

匠人坊(中国短篇小说十堂课)(精)

  • 定价: ¥52
  • ISBN:9787530220023
  • 开 本:32开 精装
  •  
  • 折扣:
  •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
  • 页数:431页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鲁迅《狂人日记》、沈从文《丈夫》、张爱玲《封锁》、莫言《枯河》……从诗歌短篇经典入手,探访那些暗中闪光的写作技巧。
    作者凭着创作者的清醒自觉,撷取这些经典小说的字句或片段,从主题、结构、人物、语言、情节设定等处着手分析,剖析技巧是如何出现在小说里的,写作者的手法如何,显示的成效如何。

内容提要

  

    本书是作家李浩最新写成的文学批评随笔。在这本专门谈论中国短篇小说写作的书中,作者保持着一个写作者的匠人身份,用专门的篇幅讨论写作技术,讨论那个短篇在故事上的得失,讨论它的语言、结构和风格,深入文学的内部查验它们的搭建过程,专注于它们在细节、高潮、叙事推进等方面的设计并试图以匠人的方式拆解。
    十堂课,十位中国作家,鲁迅、沈从文、张爱玲、史铁生、莫言、余华、王小波、白先勇、残雪、东西。其中现代作家三位,台湾作家一位,女性作家两位。

作者简介

    李浩,1971年生于河北,中国作协会员,河北省作协专业作家。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将军的部队》《父亲,镜子和树》《侧面的镜子》《告密者札记》,长篇小说《镜子里的父亲》《如归旅店》,诗集《果壳里的国王》,评论集《阅读颂,虚构颂》等。曾获鲁迅文学奖,庄重文文学奖,蒲松龄全国短篇小说奖,孙犁文学奖等。有作品入选各类选集50余种,或被译为英,法,德,日,意,韩文。

目录

序言
第一课  概念先行并不像想象的那般可怕——鲁迅《狂人日记》
  附  鲁迅:《狂人日记》
第二课  “伟大的中国的悲哀”——沈从文《丈夫》
  附  沈从文:《丈夫》
第三课  个人标识、低眉小视以及把玩件的限度——张爱玲《封锁》
第四课  隐喻的丛林与现代性书写——莫言《枯河》
  附  莫言:《枯河》
第五课  “青梅竹马的可怕”——余华《爱情故事》
  附  余华:《爱情故事》
第六课  无怨愤的疼痛和苍凉之味——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附  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第七课  描摹世态,见其炎凉——白先勇《永远的尹雪艳》
  附  白先勇:《永远的尹雪艳》
第八课  “浪漫骑士”的游戏精神——王小波《夜行记》
  附  王小波:《夜行记》
第九课  “创世”的小说,寓言向度的小说——残雪《从未描述过的梦境》
第十课  写作者、阅读者、故事人物的“权力分配”问题——东西《私了》
  附  东西:《私了》

前言

  

    1
    匠人坊,它由“匠人”和“坊”组成,这两个词有着各自的取自。匠人,它来自诗人茨维塔耶娃谦虚中不乏骄傲的宣称:我是一个匠人,我懂得技艺。坊,这个词来自批评家蒂博代,他认为文学批评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学院式、新闻式和作坊式,其中作坊式批评来自作家、艺术家,是一种“体验其经验”的内部批评,与此同时“一个艺术家,当他进行批评的时候,既表露他的好感,也同样表露他的反感”。
    是的,在《匠人坊——中国短篇小说十堂课》这本专门谈论中国短篇小说写作的书中,我会保持一个写作者的匠人身份,用专门的篇幅讨论写作技术,讨论那个短篇在故事上的得失,讨论它的语言、结构和风格,深入文学的内部查验它们的搭建过程,专注于它们在细节、高潮、叙事推进等方面的设计并试图以匠人的方式拆解:它做得好吗,好在哪里,有没有更好的可能?我们将它移动一下顺序,调整一下结构,是否可以?它为何不能移动,我们从不能移动中得到的技术经验是什么?如果它可以移动并且移动后会效果更佳,那,我们得到的启示又是什么?
    技术拆解需要文本的细读。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说过,“文学,真正的文学,是不能囫囵吞枣地对待的,它就像是对心脏或者大脑有好处的药剂——大脑是人类灵魂的消化器官。享用文学时必须先把它敲成小块,粉碎、捣烂——然后就能在掌心里闻到文学的芳香,可以津津有味地咀嚼,用舌头细细品尝;然后,也只有在这时,文学的珍稀风味,其真正的价值所在,才能被欣赏,那些被碾碎的部分会在你脑中重新拼合到一起,展现出一种整体的美——而你则已经为这种美贡献了你自己的血液。”《匠人坊——中国短篇小说十堂课》,我希望以一个匠人、经验者和体味者的身份,引导这一过程。
    “一个艺术家,当他进行批评的时候,既表露他的好感,也同样表露他的反感”——在这本书中我也是这样做的。在谈论这些多数已被经典化的短篇小说的时候,我有意忽略或抛开凝结于它们上面的“附着物”,忽略或抛开背景性的一切,装作不知道它们的影响力,尽可能地做到仅面对文本,并让自己以一种“初见”的眼光来打量。在这时,我希望我不受任何影响地展示自己的好恶:是的,有些类型的写作是我喜欢的,而另一些则不是。有些文本太依赖共有经验的补充,而我会设想一种匮乏,假设我是一个欧洲人、拉丁美洲的人或者非洲人,完全没有属于中国的时代经验,第一次读到这样的文本;有些文本过于醉心于世情和民俗,这不是我所看重的,有些文本太“室内剧”,和日常、生活、现实保持妥协性和解,满足于窥见和浅浮雕,满足于把玩,这也不是我所看重的,有些文本则在细致拆解中显现了某种粗陋和“经不起推敲”,我也会毫不犹豫地指出它。
    我承认自己的解读包含有个人偏见。
    我愿意坦然地呈现这种偏见,并且不做修改,除非我被来自于内部的力量重新说服。我不忌惮自己写下的仅是一家之言。
    ……
    8
    感谢河北师范大学。这个感谢不具备半点儿外交辞令的性质,甚至,我需要感谢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给我“安排”高阶导读课,否则,这本书可能永远也不会完成。
    感谢安徽文艺出版社的姜婧婧,她为我这本书的写作给予了诸多鼓励和支持,感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的章德宁,她给予我的永远是那么多。感谢木叶,我的每篇文字都在完成的第一时间发给他看,而他也一直认真地提出意见和建议。每位作家最好有一个文学话题的想法即是他提出来的,除此他还提供了许多许多。感谢施战军先生、李静女士、陈集益先生、郑小驴先生、育邦先生、王小王女士、张菁女士、王永祥先生、胡景敏先生、马淑敏女士、胡月女士和吕漪萌女士,他们曾先后给我提供了诸多批评意见,并对我的疏漏进行修改。我每一篇的完成都会尽快地呈给他们,而且不断地催促意见。想必他们早有厌烦。
    尤其感谢莫言先生和东西先生。他们真是宽厚。我本来猜错了莫言先生的创作意图,而他竟然不直接指出,而是采取一种委婉的、顾及我“面子”的方式——这样的情况已经不是第一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