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政治法律 > 政 治 > 中国政治

封面观点(第1辑)

  • 定价: ¥55
  • ISBN:9787560892184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同济大学
  • 页数:213页
  • 作者:何万篷|责编:吕炜
  • 立即节省:
  • 2020-06-01 第1版
  • 2020-06-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内容提要

  

    本书为前滩综研每个工作日发布的《全球智库动态》中“封面观点”专栏的集萃,共100篇。全书共分五个篇章,分别为开放经济、消费社会、科技创新、多元文化和智慧治理。作者奔腾在全国的调研现场,各地生动而具象的深改革、新开放、再出发,孵化、催化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火花和灵感。作者对“感觉”进行实证或证伪,去除噪音,还其本色,实打实地形成思想小品,荟萃于本书报告给读者。内容以公共治理为研究对象,以影响公共部门为研究目标,以增进公共利益为研究导向,以开放公共平台为研究手段,以公共政策建议为研究成果。文字轻松诙谐,却是多学科交叉的思考结晶。是丰富决策者思维的工具口袋书,也是大众了解城市发展、城市治理的一扇窗口。

作者简介

    何万篷,上海前滩新兴产业研究院(前滩综研)院长、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中国统计学会理事,上海市宏观经济学会理事,上海市青联委员,上海市静安区政协常委。致力于建设扎根中国、融入全球的创客型智库,为新时代的高质量决策提供理性、实证、前瞻的支撑和保障。
    研究方向聚焦于新兴产业、世界经济、国际关系、城市公共安全等领域。专于以复杂系统理论和数据挖掘方法,研究产业转型升级、贸易投资便利化、长三角一体化和“一带一路”等。
    曾参加全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座谈会。
    开放性学术传播品牌活动“海论”“财经下午茶”的发起人、主持人。

目录


  说在前斯:关于《封面观点》的封面观点
开放经济
  1  中美贸易摩擦下的契机
  2  中国的崛起,归根到底是中国企业的崛起
  3  上海国资国企的持续迭代之路
  4  苏浙沪企业家新素描
  5  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信息中心刻不容缓
  6  产业优选的五个层次
  7  透过“流量经济”看中国香港
  8  临港新片区当学深圳,深圳示范区当学上淘
  9  “体制释放”周期是中国经济之重要动能
  10  以极点思维,谋拐点效应
  11  湾区:从“你我他”到“我们”
  12  国引民进,混序共生
  13  中国的很多问题在于“中”
  14  当下经济困难的本质
  15  “三三三”企业最可贵
  16  中国经济底部已过,渐人佳境
  17  服务业最在乎什么?
  18  自贸试验区政策期待更多差异化的探索
  19  区域一体化的三个“成”
  20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对我方有利之大变局
  21  努力把“桥”建得更好    ‘
  22  中国经济学家趣事
  23  上海产业发展的“天花板”远没到
消费社会
  24  夜经济的N个畅想
  25  “城”之初心,在于“市”
  26  如何让人们更加高兴
  27  同向同行,同守初心
  28  忽视小企业,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29  新动能在集结,请把水龙头拧大一些
  30  不重视商业,苦头在后头
  31  如何读懂电子竞技圈密语
  32  从“容器时代”进入“内容时代”
  33  谁不说咱民企是自家人
  34  消费是服务业之母
科技创新
  35  隐形冠军的“固执”与“偏执”
  36  新经济之“新”
  37  质量是利益驱动的行为
  38  制造业关联度模型
  39  全面质量管理的真谛是全员进步
  40  让上海成为超级“创新沙箱”
  41  “皮实”的决策支持系统
  42  中国隐形冠军:因慢而快,因坚守而弥新
  43  解决内外问题,需要实打实创新创造
  44  呼吁更多市场化应用场景
  45  数字经济牵引“星云型”新业态
  46  把信送给加西亚
  47  纵论先进制造业(上)
  48  纵论先进制造业(下)
  49  千万不要忘了中小企业
  50  在博采众长中守正创新
  51  鼓励创业,要适可而止
  52  产业公地:日本制造的“幕后英雄”
  53  研发是“喂”出来的吗
  54  稳企业家才是“六稳”之本
  55  创新的汤、波、浪、涛、海
多元文化
  56  《再见吧,美国》
  57  在“动态权变”中“缓退快进”
  58  日本这样化解“超大城市病”
  59  认认真真学习“简简单单?的东京
  60  “天人合一”——中华文化与自然的联系
  61  全球活动需要更多增值赋能
  62  创新走廊的11个要素
  63  个体成功的四大KDF
  64  “抢人大战”的技术要领
  65  高质量发展需要混序
  66  “19年收获19个诺贝尔奖”的日本密码
  67  突然,想起索罗斯的话
  68  “无已大康,职思其居”
  69  “到上海,来下海”
  70  “嘹望者”画像
  71  我们如何开始一次汽车旅行
  72  院纳杂音,发现更多可能
  73  今天的上海,向昨天的上海学什么
  74  重温墨子“三表”有感
  75  为我们的不同而高兴
智慧治理
  76  中国人口趋变的四个话题
  77  响亮地喊出“自由临港”
  78  把“政策供给”这件事情做“对”
  79  新时代高质量区域一体化的要义
  80  分化的世界,不停步的中国
  81  北欧厄勒区域一体化
  82  智慧城市建设的初心
  83  穿透理解若干区域新“牌子”
  84  对“宇宙中心”大虹桥的冷思考
  85  变化不大就不是上海
  86  重新锚定初心
  87  改革的理想版本是改革“改革者”
  88  “一体化”不是一样化、一致化
  89  聪明的决策路径和精巧的配置组合
  90  不能让大货车变成“大祸车”
  91  “刷存在感”的正确打开方式
  92  形式很重要,形式主义害死人
  93  有人,才有未来;有人才,才有更好的未来
  94  “十四五”规划:用棍子串起冰糖葫芦
  95  什么是不大好的营商环境
  96  经济体竞争,归根到底是治理的竞争
  97  上海乡村的鸡鸭猪到哪里去了
  98  为什么基层负担越减越重
  99  搞调研就是要搞清楚“13+x”点
  100  说都说不清楚,怎么能做得好
说在后面:当好“红军”,也能当“蓝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