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历史.地理 > 历史 > 中国史

故宫疑案

  • 定价: ¥68
  • ISBN:9787516222164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中国民主法制
  • 页数:356页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本书主要围绕清代故宫的疑案和秘事展开。如清朝统治者姓氏爱新觉罗的由来,清太宗皇太极的汗位争夺战、康熙帝立废太子、嘉庆帝在位期间发生的故宫行刺案、光绪皇帝的死因、清宫皇子的教育事宜等等。这些疑案,从时间上来看,贯穿整个有清一代;从地理空间上来说,涉及兴京赫图阿拉、盛京沈阳和北京。从内容范围上来说,涉及国政大事和皇帝家事。这些疑案秘事或出于避尊者讳,或由于史料记载不清,说法很多,外人难得其详。再加上野史小说众说纷纭,所以更显扑朔迷离。作者立足于正史的视角,利用一手史料以及最新的考古研究、科学研究成果,条分缕析、翔实考证,探寻了历史的蛛丝马迹,发掘了背后的事实真相。本书加配了高清精美的图片,内容扎实丰富。

内容提要

  

    自故宫建成以来发生过众多历史疑案,长期引起无数人的关注和猜测。那么这些疑案的真相到底如何?从兴京(赫图阿拉)、东京(辽阳)、盛京(沈阳)到北京,从清太祖努尔哈赤到末帝溥仪,时间既久远,又多系皇帝家事、宫闱秘闻,外人难得其详。于是,正史野史,官私记载,笔记小说,或为尊者讳,或道听途说,对同一事件的记载歧异纷纭,更为这些疑案增加了几分玄秘色彩,显得扑朔迷离,让人难窥真情。这就需要根据史料,辨伪存真,揭开历史迷雾,恢复事件的本来面目。
    作者以第一手史料为依据,精选二百余幅图片,条分缕析,翔实考证,从中探寻历史的蛛丝马迹,发掘背后的事实真相。

作者简介

    阎崇年,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著名历史学家,获北京市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中国版权事业终生成就者奖,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
    研究清史、满学和北京史。论文集有《燕步集》《燕史集》《袁崇焕研究论集》《满学论集》《阎崇年自选集》等,专著有《努尔哈赤传》《清朝开国史》《森林帝国》《康熙大帝》《北京文化史》《袁崇焕传》《古都北京》等,主要作品集为25卷本《阎崇年集》。其中,《努尔哈赤传》获“光明杯”优秀学术著作奖、全国满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古都北京》被译为英、法、德三种语言文字,版权输出国外,并获中国文化部最佳图书奖、法兰克福和莱比锡国际最佳图书荣誉奖。
    曾为央视《百家讲坛》主讲《清十二帝疑案》《明亡清兴六十年》《康熙大帝》《大故宫》《御窑千年》等系列讲座,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被誉为《百家讲坛》的“开坛元勋”。

目录

自序
第一讲  清帝先祖谱系
  一、始祖显赫
  二、先祖危艰
  三、父祖忠明
第二讲  努尔哈赤姓氏
  一、一说姓佟
  二、其他多说
  三、爱新觉罗
第三讲  努尔哈赤蒙难
  一、十岁丧母
  二、寄人帐下
  三、父祖罹难
第四讲  努尔哈赤囚弟
  一、手足起兵
  二、萁豆相煎
  三、幽禁而死
第五讲  努尔哈赤杀子
  一、褚英其人
  二、杀子始末
  三、情理冲突
第六讲  努尔哈赤大妃
  一、众多福晋
  二、休离大妃
  三、大妃是谁
第七讲  努尔哈赤死因
  一、事情缘起
  二、是否炮伤
  兰、死亡原因
第八讲  皇太极争汗位
  一、五个女人
  二、五个男人
  三、五大事件
第九讲  蒙古一后四妃
  一、满蒙联姻
  二、蒙古后妃
  三、百年影响
第十讲  为独尊杀两兄
  一、四佛并尊
  二、先砍阿敏
  三、再杀五兄
第十一讲  清朝国号由来
  一、族名满洲
  二、传国玉玺
  三、国号大清
第十二讲  福临继位之谜
  一、皇帝猝死
  二、庙堂会议
  三、简略讨论
第十三讲  孝庄太后下嫁
  一、孝庄太后
  二、摄政睿王
  三、太后下嫁
第十四讲  顺治皇帝出家
  一、福兮祸兮
  二、因苦结佛
  三、患痘而崩
第十五讲  康熙立废太子
  一、立储难题
  二、两立两废
  三、历史经验
第十六讲  雍正是否夺位
  一、皇子胤稹
  二、继位十说
  三、欲盖弥彰
第十七讲  乾隆生母是谁
  一、野史传说
  二、文献记载
  三、历史疑案
第十八讲  乾隆出生之地
  一、雍亲王府
  二、避暑山庄
  三、御盖弥彰
第十九讲  乾隆茶膳养寿
  一、茶膳天下
  二、膳食搭配
  三、茶蕴情趣
第二十讲  嘉庆皇宫枪声
  一、嘉庆其人
  二、大内遇刺
  三、皇宫惊变
第二十一讲  道光继位铺匣
  一、曼宁继位
  二、情匣风波
  三、秋后算账
第二十二讲  咸丰自酿悲剧
  一、历史包袱
  二、现实重负
  三、错误布局
第二十三讲  慈禧垂帘之问
  一、辛酉政变
  二、咸同三贤
  三i垂帘之问
第二十四讲  光绪皇帝之死
  一、正常病死
  二、被毒五说
  三、死因探讨
第二十五讲  宣统帝制结束
  一、不祥之兆
  二、辞位诏书
  三、帝制终结
第二十六讲  清宫皇于教育
  一、皇族教育
  二、皇子教育
  三、幼帝教育
第二十七讲  清皇宫过大年
  一、准备过年
  二、正式过年
  三、两帝过年
第二十八讲  清朝皇帝寿龄
  一、得寿不长
  二、冬秋两季
  三、心理因素

前言

  

    2020年,北京明清故宫建成六百周年,到农历辛丑年(2021年)的正月初一日,故宫正式启用也将六百年。
    在当今世界上,亚洲、欧洲、非洲、美洲等地的所有现存宫殿,就占地面积之广阔,建筑组群之雄伟,珍藏文物之宏富,连续时间之绵长,蕴含哲理之深邃,文化影响之久远,综合起来而言,北京明清故宫可谓无与伦比。故宫汇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也是世界人民的宝贵财富。
    我的故宫情结,来自学术和感情两个方面。于学术,我研究清史,涉及明史,又研究满学、北京史,故宫始终在我学术研究的视野中;于感情,从我曾祖父到北京打工,到我已经四代人居住在北京。我住过的胡同,就在新华门对面,而我读书的中学,建在清代内府舁平署的旧址,上体育课时经常到天安门广场跑步。所以,故宫于我而言,其史料,既摆列于案头书柜;其文脉,又已经融化在血液之中。我对故宫及故宫博物院,始终抱以敬畏之心、赞颂之意、骄傲之情、欣赏之趣,而行守护之职、关爱之举、学习之实、弘扬之责。
    2002年,我撰写的《清朝皇帝列传》,由紫禁城出版社出版,是为我后来登上《百家讲坛》开讲《清十二帝疑案》和《大故宫》系列做的学术准备之一。2012年至2013年,我撰写《大故宫》第一、二、三部,在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并在央视《百家讲坛》播出同名节目,后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配英文字幕重播。2017年,我撰写《大故宫》第四部《御窑千年》,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并在《百家讲坛》播出同名节目。2019年,我撰写《故宫六百年》,在喜马拉雅音频分享平台讲述相关内容,并由华文出版社出版,由青岛出版社出版通俗版《大故宫六百年风云史》。简言之,《大故宫》以故宫建筑空间为顺序,《故宫六百年》则以时间为顺序。我从这一经一纬,即以空问和时间为两种场景,以故宫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脊梁,以大故宫的历史、人物、事件、文物、古建、艺术、园林、哲理等为主要内容,向海内外大众介绍故宫。
    本来,我的故宫写作计划已经完成;不料庚子年春节疫情来袭,原来的计划被打破,于是便有了这本《故宫疑案》。
    这本书的由来,要回溯到本世纪初。当时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兼故宫出版社社长王亚民先生、左远波编辑,约我在《紫禁城》月刊开设专栏,撰写《故宫疑案》,设想连载一百篇。于是,我先后在《紫禁城》月刊连载了几篇,还在中国台湾地区的《历史月刊》发表过几篇,反响不错。但因我在央视《百家讲坛》讲课,实在无力分身,只好将这个题目暂时中止。2007年的一天,我在《百家讲坛》录制《明亡清兴六十年》系列的最后一讲,走出演播厅时,北京电视台制片人于瀛早已等候在门口。她对我说,北京电视台要开设《中华文明大讲堂》栏目,时任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蔡赴朝请我做第一位主讲人。
    对蔡赴朝先生,我格外敬重。因为有一次我去市委宣传部办事,亲眼看到蔡部长从图书馆借了堆满一推车的图书回办公室。他秘书告诉我,蔡部长每月借一车书、还一车书。既然是蔡部长说的,我就把任务接了下来。因为时间太紧,又要贴近大众需求,我就找出了《故宫疑案》的那些旧稿子。以《清宫疑案正解》为题,补充修改,写出十二个疑案的讲稿,在北京电视台如期讲述,讲稿先由中华书局出版,继由联经出版公司用繁体字竖排本在台北出版。
    新春伊始,疫情来临,宅在家里,埋头写作,修订补充旧作十二篇,增补新写十六篇,合成新书,名《故宫疑案》。我的“故宫系列”又添了一位“新成员”。
    《故宫疑案》定稿后,交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编辑出版,献给读者。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同我的友情已经十五年了。当年杨瑞雪社长策划,为迎接2008年在北京举行的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为我出版了《中国古都北京》的中文版、英文版。这本书的中文版和英文版,分成典藏本、精装本、平装本,印装精美,大气典雅,得了两个国际奖项。此后,当时编辑室主任、现为该社社长的刘海涛先生经常向我约稿,因手头没有书稿,我一直心存歉意。所以《故宫疑案》尚在酝酿时,我就决定将这本书稿交给刘社长,由梁惠女史做责编,在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出版雕梓。
    至此,我的“故宫系列”包括:
    (一)《大故宫》,长江文艺出版社;
    (二)《大故宫2》,长江文艺出版社;
    (三)《大故宫3》,长江文艺出版社;
    (四)《御窑千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五)《故宫六百年》(上),华文出版社;
    (六)《故宫六百年》(下),华文出版社;
    (七)《大故宫六百年风云史》,青岛出版社;
    (八)《故宫疑案》,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以上八册著作,都是以电视、网络、图书三种形式相结合,向观众、听众和读者,进行历史与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最后,本书要说明几件具体事情:
    其一,关于北京故宫。明朝故宫有南京、中都、北京三处,清朝故宫有抚顺、辽阳、沈阳、北京四处,剔除重复,地域跨江苏、安徽、辽宁、北京,时问包括明清两代。本书限于篇幅,只集录清代故宫发生的重要疑案。这是要说明的。
    其二,关于历史时间。历史著作叙事、论人的时间,碰到两个问题:第一,在帝王纪年的十二月或一月,阴历和阳历有交叉,在换算上是不同的。第二,人物的年齿,有虚岁和周岁两种算法。在中国古代,只有虚岁算法,没有周岁算法,这怎么办?本书一律采用虚岁算法。如清孝庄太皇太后布木布泰,崩逝于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这一天是阳历的1688年1月27日。《清圣祖实录》于孝庄太皇太后记载为:“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崩,寿七十有五”。记述其卒年,按阳历算法,是1687年,还是1688年?记载其寿龄是七十四岁、七十五岁,还是七十六岁?本书一律按照传统的阴历记载,但在出现帝王纪年时括注公历纪年。
    其三,关于历史地名。人和事发生时的地名,随时间变化而不断变化。本书历史地名,是按人物和事件发生时的地名及其地域隶属关系记述的,为方便读者,括注今地名。今地名的行政隶属和名称也是常有变化的。本书著述时古地名加括注的今地名,其后又有变化者,不再随之变动。
    其四,关于历史典籍。中国古籍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版本多,二是太复杂,所以才有“版本学”这个学科。在古籍中,同一条引文,所据版本不同,其文字常有差异。当代有用机器核对学术著作引文的,因机器校对不可能把古籍各种版本——稿本、写本、孤本、抄本、重抄本、雕版本、活字本、石印本等全部输入电脑,所以往往出现差异。本书引文,只注书名,不注版本,亦请谅解。
    其五,关于本书引文。史学著作的引文,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引录原文,另一种是引述原意。于前者,引录原文,加注引号,标注出处,准确无误,便于核对;于后者,引述原意,不加引号,不注出处,不失原意,力求准确。
    其六,关于书中人名。清朝人名有个特点,满洲、蒙古等地的人名,汉文绝大多数是汉译的。不同时期、不同图书、不同地域、不同版本的同一个人,往往汉译不同。这样一来,很难划一。本书的处理办法是:凡是引文中的人名,一律照引不变,其他情况,尽量划一,参酌实录,兼顾习俗。
    其七,关于书中数字。纪年,帝王纪年、干支纪年用汉字数字,括注公元纪年用阿拉伯数字。其他数字,因系古代历史,一般用汉字数字。
    其八,关于本书定位。本书不是面向专家的学术专著,而是面向大众的历史读物。在书中适当吸取学人和自己的研究成果,因是大众读物,恕不一一标注,如有不妥之处,祈请诸君谅解。
    最后,我的愿望是:永远做一个历史的学习者、做一个历史的交流者。做历史的学习者,是说只要条件允许,每天都要读点书,学历史。历史是一本永远学习不完、永远研究不尽的大书。自然的历史,人类的历史,社会的历史,自身的历史,古今的历史,世界的历史,永远读不完。所以,锲而不舍、孜孜不倦的终身学习精神可贵。做历史的交流者,是说只要条件允许,每天都要做交流,学历史。授课、演讲、谈话、研讨、笔记、访谈、撰文、著书等都是交流。在交流中学习,在学习中交流。交流是互相的、双向的、平等的、温暖的。任何以专家自诩,盛气凌人的行为都是庸俗的、浅薄的、轻狂的、可悲的表现。
    我已是一个耄耋老人。人老了常犯糊涂。书中糊涂之言,敬请贤者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