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自然科学 > 自然科学 > 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

暗知识(你的认知正在阻碍你)

  • 定价: ¥78
  • ISBN:9787121390586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电子工业
  • 页数:232页
  • 作者:(英)迈克尔·布拉...
  • 立即节省:
  • 2020-07-01 第1版
  • 2020-07-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用开创性的独特视角,聚焦人类智慧的局限勤思者和决策者的“红宝书”。
    为何重大经济数据总是漏洞百出?为何少年犯的成年生活千差万别,难以预测?为何科学研究会催生出大量错误的研究成果?为何许多处方药对大多数病人并不见效?你可以在本书中得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内容提要

  

    本书讲述了横跨社科、商业、医学以及科学的故事,这些故事强调了作者的理念,也就是专家定下的法则或结论其实常常比我們想象中还没用。一个解决婴儿死亡率的办法或许在英国有效,却在孟加拉国失败。“被证明”的Google搜索跟流感疫情的相关性或许去年能证实,但在明天却无效了。某种药或许对一整个人口上有巨大的效益,却对某些单独个人造成非常大的伤害。这大量引人入胜的事例,都在向我们证实我们对自我和对世界的认识其实是不可靠的。

媒体推荐

    “精彩绝伦,布拉斯兰德向我们阐述了,面对无法避免的知识局限,我们需要保持谦卑的原因。”
    ——戴安娜·科伊尔  剑桥大学公共政策专业教授
    “引人人胜……正如约翰·伍登所言,最重要的是,在你以为自己了解真相之后,还能有所收获。”
    ——安德鲁·格尔曼  著有《红州》《蓝州》《富裕之州》和《贫困之州》等书
    “文笔优美,诙谐有趣。”
    ——弗朗西斯·凯恩克洛斯爵士  英国财政研究所执行委员会主席
    “书中列举了大量引人入胜的事例,证实了我们对自我和对世界的认识其实是不可靠的。”
    ——波比·达菲  伦敦国王学院政策研究所所长
    “一本了不起的著作!字字珠玑,我一口气读完了。”
    ——尼克·查特  华威商学院行为科学教授,著有《思考不过是一场即兴演出》一书

作者简介

    迈克尔·布拉斯兰德,作家、记者,在英国广播公司(BBC)供职近20年,在Radio4主持“或多或少”和“我们为什么这么做”等节目。与安德鲁·迪尔诺特(Andrew Dilnot)合著畅销书《数字唬人》,另著有《最后一个男孩:一个父亲探索自闭症的奥秘》等。

目录

序言  大理石纹螯虾和暗知识
  常识思维vs反常识思维,看似相同,实则不同
  看不到的诱因
  被忽略的细节
  神秘的变异
  如何直面我们的局限
  我们都住在稻草搭建的大厦里
1.真的有“蝴蝶效应”吗?
  人生道路上的潜在影响
  用固有知识是解释不通的
  人类相似性的极限
  无限相似,但依然不同
  一只鼻子引发的差异
  经历:第三种影响力?
2.不断变化的自我
  产生信仰和选择的未知因素
  混乱的思绪
  性格是稳定的,但并非永远如此
3.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来历不明的差异,颠覆了我们的认知
  一个薄弱环节
  无法摆脱的困局
  谁在主宰未知世界
  今时不同往日
  即使当时是正确的,也并非真的正确
  正确质疑自己的信念
  时间的神秘报复
4.掌握了方法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研究“发现”发现不了什么
  养牛赚钱吗?
  雅努斯的241副面孔
  疑窦丛生的“知识”
  一条路,许多路,还是无路可走?
5.原则其实不实用
  大思想与小细节
  受害者、恶棍VS看似无关的细节
  非同相性
  机械思维
  定理无法解释一切
6.宏观微观大不同
  概率的潜在局限性
  两种层面的生活
  可以治疗所有人的药物却未必对每个人都有效
  时而明了,时而无知
  “可能有用”比没用更糟糕
  概率的作用
  个体化医学的时代?
7.一切并非显而易见
  隐藏在简单事件中的复杂性
  “显然,因此……”的误区
  不必去寻找答案
  不存在可借鉴的成功案例
  蓝狐之谜
8.“例外”才是决定性因素
  不可忽视的暗知识
  哪里可能会出错?
  危险的智慧
  例外的复仇
9.如何突破思维定式
后记  为何要探讨暗知识?
致谢

前言

  

    让我们陷入困境的不是无知,而是看似正确的谬误论断。
    马克·吐温
    20世纪90年代,在德国水族圈里流传着这样一条谣言:一种从未被科学界所发现的奇特新物种出现了。由于人们从未在野外发现过这种生物的踪迹,所以也就没人能确定它是如何出现在德国水族馆中的。前一天它还不存在,可第二天它便出现在了一只鱼缸里。
    这种后来被命名为大理石纹螯虾的生物,是小龙虾的一个新品种。它们与其他小龙虾十分相似,只不过有一个显著的区别是:雌虾无须受精,就可以自发产卵并孵化出幼虾,这个过程被称为孤雌生殖。也就是说这些小龙虾不需要交配即可繁殖,其后代都是天然的克隆体。
    表观遗传学家弗兰克·利科(Frank Lyko)说:“人们诧异不已,只有雌虾,雄虾在哪儿?”他还补充说,一个新物种的进化通常需要数千年的时间。
    其他任何小龙虾或相关生物,包括螃蟹、小虾、对虾在内的近15000种十足目甲壳纲生物都没能做到这一点。似乎没有人知道大理石纹螯虾是怎样出现的,只能猜测某一天,在某个鱼缸里的一只小龙虾身上,突然发生了自发性的基因突变,大理石纹螯虾——“夏娃”便诞生了。
    所有这一切已经足够奇特精彩了,但故事还在继续:在它们的突然出现震惊了我们之后,大理石纹螯虾还引发了人们的诸多猜测。
    这种螯虾首先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注意,于是他们在2003年的《自然》(Nature)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简短的报告,以叙述故事的方式向研究界正式介绍了大理石纹螯虾。
    有传言称,出现了一种不明身份的十足目甲壳纲生物。该生物是一种带有大理石花纹的小龙虾,地理来源区域不明,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被引入德国水族圈交易中,据传该生物能够单性繁殖(即孤雌繁殖)。我们在此证实,这种大理石纹螯虾在实验室条件下确是孤雌繁殖。
    克隆功能使大理石纹螯虾成了自然界的威胁,它们拥有极强的侵略性,释放一只就能建立一个完整的种群。研究表明,不仅如此,它们还“强健而多产”:成熟快,产卵多。2018年,弗兰克·利科宣称:“只要将大理石纹螯虾放入你的水族箱中,一年后你就能拥有几百只了。”此前,大理石纹螯虾的后代四处横行,在马达加斯加泛滥成灾,一度引起热议,更是成为头条记者争相报道的新闻:“变异小龙虾的入侵”。
    然而,这些克隆生物却对科学研究具有更重大的意义:大理石纹螯虾可能有助于解决“基因与环境之间到底谁在起作用”这一古老又棘手的难题。因为研究人员意识到,他们无意间发现了一个理想的实验对象。
    通常情况下,想要梳理出事物的成因并非易事。假如你患上了心脏病,那么潜在的病因会有很多,既有基因方面的,也有环境方面的,可能与遗传、饮食、锻炼(过少或过多)、压力等多重诱因有关。而克隆体可以确保基因的作用不变,从而更容易梳理出其他影响因素。当把大理石纹螯虾两两相比较时,无论它们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都不会是由于纯粹的基因差异导致的。这些克隆小龙虾是天赐的完美实验对象。
    于是有一天,德国的研究人员选择了两只雌虾作为亲虾,它们分别成了两个实验谱系的伟大母体,并被命名为A和B(当你是一只小龙虾时,即使是只传奇龙虾,也只能得到这样的名字)。研究人员将A和B的后代放入水箱进行观察。自然,这两个谱系的大理石纹螯虾具有完全一致的基因。这不是假设,它们经过检测,是符合基因一致性的。
    但研究远不止于此。这些大理石纹螯虾还在完全相同的实验室环境下孵化生长。如此一来,它们生长过程中的每一种影响因素都尽可能地保持一致。它们被投喂相同的食物(既然有人问,那就顺便提一下,投喂的是德彩薄片混合型饲料),定期接受疾病检查,被饲养于装有自来水的简易水箱中,且水温与室温保持一致,甚至每次都安排同一位研究人员对它们进行检查。这样做的目的,是尽力消除一切我们所能想到的变量。可以说这些螯虾从一出生,就住进了人类设计出的、完全相同的环境中。
    那么,这些克隆小龙虾会长成什么样呢?花点时间,大胆猜测一下:应该都长得几乎一样,或者完全一样吧?
    毕竟,我们明白,我们所了解的关于这些小龙虾的一切都是可知的,而且就我们所掌握的因素而言,它们每一只都是相同的。基因和环境是主宰生命的两股强大力量,也是人类认知领域内的两座大山。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场有关解释效力的永恒战争,而作为实验对象的所有大理石纹螯虾在这两方面都是完全一样的。
    但是你瞧,图1-1显示的是在实验室饲养的一组大理石纹螯虾,它们全部取自同一窝卵。这张图出自德国实验室工作人员所撰写的一份研究报告,并于2008年对外公布。它成了遗传学领域引人瞩目的发现之一,这份殊荣也的确实至名归。显然,这些大理石纹螯虾各不相同。在同等条件下饲养的这些“一卵同胞”中,有些螯虾的尺寸竟然是其他同胞的20倍。
    ……
    同样出现问题的还有经济和商业领域。随着全球性银行业务危机和金融危机的到来,全球经济深度衰退,复苏乏力,许多经合组织国家出现了持续的低生产率难题,加之一些主要经济体的平均收入遭遇了史无前例的增长瓶颈,所有这一切都令人不禁要问:此时此刻,我们是否需要哲学家口中的“认知谦卑”(对我们其他人来说,就是“认知有限”的苦果)来助我们一臂之力。如果我们以为自己无所不知,那就是在自欺欺人。
    对科学研究的拯救至少可以做到令科研人员研究自身的差错,并且通过“元科学”这类运动,找出偏差原因,总结不同做法。“社会医生”开始自我治愈。他们找到了新的方式,来重新评估人类应如何试着探索、论证、分析证据和决定采取何种做法。这也使得本书通过各行各业的经验事例,得以借鉴他们的见解和方法。
    当然,虽然困难重重,但知识的确是在向前发展的。我甚至认同这样一种观点,即当前面临的知识倒退实际上是以一种迂回的方式在推动着我们进步。我的观点并不是说人类注定失败,也不是说我们在尝试认知的过程中被误导。我的意思是,当生活只赋予我们5分的模式认知本能时,我们却情不自禁地将其发挥到11分。对于那些具有类似规律效应的重大作用力,我们常常做出大胆论断,结果由于过度自信,导致我们浪费了时间、金钱、才能和精力,却偏离了真正的进步轨道。我想要挫败那种过度自信。我希望我们所给出的结论的严谨性与求知的难度更相称。每一代人都不能忘记前人过度自信的苦果,要时刻警醒自我,还有许多知识等待着我们去探寻,许多伟业等待着我们去创造,最重要的是,永远铭记:生命的本质有多么难以洞悉。
    我只有一个条件。如果你想把此书当成反对那些你不认可的证据的一个借口,或者因为我们被无知所蒙蔽,就认为任何人的观点都没错的话,就此打住吧。任何为了认知世界所付出的真正的、认真的、谦卑的努力,我都不想否认或阻止,也不想在推倒稻草大厦的同时,连同坚固的砖瓦楼房也一并推倒。看客们容易混淆概念,将此书视为反科学的犬儒主义的—部分,认为—切都是不确定的,因而我们无须探寻,无事可做。我完全反对这种观点。相反,我想得到更多确切的有力证据,使我们的决策和行为更加可靠。我完全理解,想要做到这一点有多难。我为那些真心实意地献身于这个难题的人们拍手叫好。这就是为何我们必须认清自己的局限,努力了解它们为何出现,更加谨慎行事,并积极验证所知所得的原因。有人曾说过,在某些时刻,世界会被虚假的怀疑主义所主宰,但真正的怀疑主义却寥寥无几。本书所追求的是真正的怀疑主义。我们的目标不是无所作为的犬儒主义,而是能做得更好。
    在这种情况下,隐藏的那一半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后记

  

    为何要探讨暗知识?
    暗知识——这一概念源于一种感觉,即认为这种未知的因素似乎并不能完全用偶然性来解释。我的意思是,许多著作的主题都是探讨偶然性和随机性——大多数都是统计学家们警示说我们低估了偶然性的影响——但即便如此,偶然性依旧是研究领域被忽视的课题之一。学者们无数次地试图提醒人们,而人们又无数次地无视这些提醒,这两个事实使我们不禁要问:为何这些提醒没有得到重视,是否有其他方法让人们醒悟?
    我怀疑我们无法成功(因为我也尝试过)的一个原因在于,偶然性是一个抽象概念,而“原因”则是一个具体事件,它讲述的是某件事导致了另一件事的发生,这源于我们最深层的本能。当专家们警示说,某件事可能由于偶然性而导致另一件事的发生,这实际上是在试图用抽象概念说服人们放弃对现实事件的信念。这就像试图用一个想法去打开一罐果酱。例如,有一个老笑话说:“永远不要试图跟一个商界成功人士谈运气。”真实事例所展现给我们的,是有血有肉的人物、时间箭头、有始有终的情节、各种名字、戏剧性的转折、情感、希望、失望、成功、强大的主观能动性,最重要的是一条清晰的因果关系线。在许多人的想象中,相较于抽象概念,真实事例显然拥有更大的说服力,这是毋庸置疑的。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戳穿这些所谓的因果故事呢?隐藏的那另一半试图以它自己的方式使它们不攻自破。它营造了这样一个世界,那里充斥着无数相互矛盾的细微因素,然后,它把这些因素想象成一个个独立事件。这样一来,这些神秘的细微因素就成了转折点,在它们的影响下,那些处于微妙平衡的各种因素,就会使事件朝着不同方向发展。无论是青少年犯罪率、GDP、大理石纹螯虾的最终形态,还是孟加拉国的一个援助项目,通过展示这些故事的结局是如何因为某个神秘变量而发生反转,偶然性在这里就被具象化了。本书将这些神秘的变量具化为生动的、客观的物质存在,如婆婆、复印机、公交车、一声咳嗽、一句“敢辞职,就不要进家门”的指责,或者其他精确而特殊的经历。在这个世界里,这些被物化的因素会受到各种纷繁细节的影响,发生微妙变化,继而导致每个故事都极易产生另一个完全不同的结局。在这些所谓的因果事例中,我们倾向于把自己看作无所不知的大英雄,假如我们想推翻这些事例,使人们相信各种知识的易错性,或许最好的办法就是去找出更多的事例。 这些颠覆性的例外事件无法成为可效仿的模板或范例,但却反映出了所有的事例、理论和所谓原理的特质。你不可能靠一声咳嗽来预防癌症,就像你不可能靠一台复印机来脱贫一样。这些事例不是证据,它们的出现只是在指责我们将知识扩展到了过于宽泛的领域;它们既不是规则,也不是原理,但它们是一种危险信号,提醒我们规则存在局限性。 简而言之,暗知识所讲述的故事,建设性地激励我们更谦卑一些,不要用寻找规律或试图控制的想法来填补自己的想象力,而是应该去发掘每一个颠覆性的细微经历,从而时刻提醒我们那些隐藏在细微因素中的偶然性。 无论如何,这是我一直在努力做的事情。这么做有风险,尤其是可能会被有意或无意地曲解,认为既然一切如此变化无常,那我们根本无法做任何事。我完全反对这种观点。 对潜在现实进行先知性的描述,不是一种成就,而是一种幻想。它是一颗落入池塘的小石子。也许它无法激起任何波澜。但假如正相反呢,谁又能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