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诗词曲赋

回望乡村

  • 定价: ¥42.8
  • ISBN:9787565048029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合肥工业
  • 页数:243页
  • 作者:刘家宝|责编:张慧
  • 立即节省:
  • 2019-12-01 第1版
  • 2019-12-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翻开《回望乡村》,仿佛走进了作者的“太行”、他的“吕梁”。曾经经历的事,曾经走过的路,曾经的酸甜苦辣,曾经的喜憎哀乐,曾经的现实和向往,曾经的思索与考量,尽在其中。
    本书收录了《母亲的笑容》《乡村物语》《一件春秋衫》等作品。

内容提要

  

    本书是作者的散文随笔集,收录其多年来创作的文章近百篇,共分为乡村烙印、挚爱真情、人生感悟、校园影像、生活漫步五个部分。全书将教书育人心得、田野采风体验、书斋阅读所得与人生历练感悟巧妙交融,展现了作者广博的知识面和深厚的文化积累;书中还以真切的观察、生动的笔触讲述了广袤乡野间颇有趣味的事物、引人入胜的故事,流露出生活的乐趣和其对未来的憧憬,体现了作者对人生、对世界的积极参悟。

作者简介

    刘家宝,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霍邱县第一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文学作品和教学文章散见于各级报刊,多次在《中国教育报》《教师博览》《作文》等报刊举办的征文比赛中获奖。作品被收入《六安文学60年》《2017读家记忆年度优秀作品》《诗意的红烛——安徽教师散文百家》等。

目录

第一辑  乡村烙印
  回乡
  春来荠菜香
  乡村二题
  老家的稻场
  乡村的池塘(外一篇)
  除夕
  油菜花开
  久违的拳音
  家乡的小河
  情系荷塘
  忆起那时写春联
  回望乡村
  草莓红艳入画来
  节日随想
  老家的红麻
  乡村物语
  乡村记忆
  乡村手艺人
第二辑  挚爱真情
  母亲的笑容
  父亲的三句话
  我家的才女们
  一件春秋衫
  院里有棵石榴树
  远行的女儿
  清明,我长跪在奶奶的坟前
  姨妈生病
  嫂子
  老舅
  父亲·教鞭
  破碎一地的鸡蛋
  小叔
  弟弟的婚礼
  二姐
  犹忆女儿童稚时
  师恩难忘
  邻家小妹
  感动
  分手的时候
  除夕的缺憾
  同桌
  孤灯下的白头人
  搀着母亲回家
第三辑  人生感悟
  生病二题
  取名风波
  送礼
  回眸2017
  快乐乒乓一支歌
  淮河岸边的歌手——张烈鹏其文其人
  一球一诗一春天——李先锋先生的退休生活
  结缘乒乓
  心语低诉
  疼痛在心底的诗句
  遭遇停电
  谣言(外一篇)
  爬山虎(外二篇)
  最美的声音(外一篇)
  转弯在暑假
  未接来电
第四辑  校园影像
  校园
  寒假
  暑假1988
  老照片
  一袋红薯
  女儿的高考
  永远的课题
  学校门口摆摊的女人
  偷得浮生半日闲(外二篇)
  老师二题
  老夏的哲学
  教育“老照片”
  中秋月儿圆
第五辑  生活漫步
  家居淮上
  香山回眸
  在西安骑车
  沐浴华清池
  爱晚亭记
  登泰山
  我打江南走过
  漫步红石谷
  寂寞老街
  笔会记趣
  小城印象
后记

前言

  

    萦萦于怀的那一片乡土
    黄圣凤
    与刘家宝相识,是在《皖西日报》社的一次笔会上,似乎很远,又似乎很近。说远,是因为刘家宝从那时的写作,到现在的再写作,间隔了好几年,家宝为了心爱的教育事业,为了那些可爱的学生们,停下了钟情的文学爱好;说近,是感觉数载光阴一下子就过去了,那时的情形似乎就在眼前。
    当年,我习惯喊他流流。他,还有仁丽、关科,我们四人一起登临东石笋。那一次的登临可以概括为四个关键词:高跟鞋、方言、诗歌、把子。
    穿高跟鞋登山是很奇葩的事情,但是有志趣相投的朋友,有一路幽默的谈笑,有对文学的一腔热血和豪情,别说穿高跟鞋,就是穿着刀子、凿子爬山,恐怕也能够轻松走过罢。
    美科操一口“气死人”的六安方言,能听懂的都是奇才,六安人除外,笑。但他一路畅谈,妙语连珠,精彩之处,大家互相翻译、互助解说,往往笑得人仰马翻。美科一本正经地给大家推荐一生必读的书:《老子》《庄子》得读读,鲁迅的作品得读读,《墨色缤纷》(丁关科著)得读读,《野菊花的秋天》(本人拙作)更得好好读读。大家笑晕。看来,只有在东石笋的山路上,《墨色缤纷》《野菊花的秋天》这样的书才能修炼成与大师级作品比肩的著作。东石笋之路,一聚一游,人逢知己,四君子成为“把子”。
    刘家宝的性格,就像他的外形,周周正正,妥妥帖帖。他讲话得体,做事得体,不突兀,不冒尖,不展锋露角;人长得帅,段子能讲,文章能写,竟然还能听得懂美科的“外星话”,可了不得。待到四人餐桌旁一坐,拿出《野菊花的秋天》一朗读,更是惊人。他的声音非常好听,普通话够标准,多年语文教学锻炼出来的素质,朗诵起来颇具专业水准,令人佩服不已。大家在对文学的痴爱中,在对彼此的欣赏中,度过了一段开心的旅程。
    刘家宝是霍邱县第一中学的一名教师,教学能力很棒,非常敬业,多年来所带的每一个班级都管理有序,成绩斐然。课多,又是班主任,压力重重,早自习、晚自习,他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喜爱的文学创作时间被空前地占用。我知其爱好,知其写作有潜力,多次在聊天的时候提醒他闲些的时候提笔再写呵。今年,总算不做班主任工作了,虽然还带三个高三班语文课,但相对管理任务轻一点,他又拎起素笔,开始创作了。近一段时间,他成绩不凡,佳作频出,屡屡发表,真心为他高兴。
    现今,刘家宝一手抓教学,一手著文章,“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他经营两块地儿,一块育桃李,一块种庄稼。苗圃林中,桃花李花竞放;庄稼地里,长文短文齐香。不仅如此,最近喜讯传来,他要出版个人著作了。一部《回望乡村》,洋洋洒洒二十几万字,收录了他数年创作的精品文章数十篇,沉甸甸的。对他来说,这是对过去的一个总结,也意味着一个崭新的开端。
    翻开《回望乡村》,仿佛走进了他的“太行”、他的“吕梁”。曾经经历的事,曾经走过的路,曾经的酸甜苦辣,曾经的喜憎哀乐,曾经的现实和向往,曾经的思索与考量,尽在其中。
    刘家宝出生的地方叫龙潭,那是霍邱县西部、豫皖交界处的一个乡镇。那里很美,一汪湖泊像一颗明珠,静卧在群山的怀抱里;那里的百姓朴实厚道,勤劳善良。但那儿也很偏僻,也很落后,土地算不上丰美,居民大多贫穷。刘家宝在龙潭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那一片土地留下的记忆,是终生难忘的;那一片土地打下的烙印,是永不磨灭的。
    他记得老家的茅屋,厚实的土坯墙,蓬松的稻草顶,是精神的家园,是灵魂的栖息地,时隔多年想起来,仍然有感叹,有惊喜;他记得老家的稻场。打场的劳累与辛酸,颗粒归仓的收获与欢乐,稻场上留存着爷爷的气息,留存着翻场收场的汗水,留存着一个背着书包的学生娃最早从事农业劳作时新鲜而痛楚的感受和认知;他记得老家的池塘,有肥硕的鱼儿,也有红麻沤出的浊臭,带着原汁原味的乡土气,也带着未经驯服的野性,既惠人,又吃人,那是乡村永恒的胎记……
    刘家宝在离开龙潭许多年以后,还是禁不住回眸乡村,回望那一片土地。土地给予他的,是数不清的物质滋养和精神慰藉;土地给予他的,是深深的眷念和不尽的沉思。
    他记得那一片土地,春来油菜花开,荠菜飘香,满目蔚然;夏季,飞舞的蜻蜓,美丽的荷塘,生意盎然;到了秋天,红麻遍野,稻谷金黄;等到北风肆虐的时候,庄稼已经收进了粮仓,一年忙到头的农家进入年下,开始腌腊肉、存年货,春节前夕,开始自己动手写春联,守一份浓郁的年的味道。他记得那一片土地,有母亲的笑容,也有母亲的劳累,还有耕耘在田地里的姨妈、老舅、小叔、邻家小妹,更有长埋在泥土下的爷爷奶奶……
    他更清楚地记得父亲的谆谆教诲,父亲的几句话,是前行的风帆,是生命的灯塔。刚记事的时候,父亲是这样教育他的:“要想着大家”;刚刚工作的时候,父亲是这样教育他的:“超过我就行”;等到父亲老了退休了,这样告诉他:“不怕挣得少,就怕走得早”,“只要我和你妈身体不出问题,不耽误你们的工作就行了”。我想,在当今普遍要求孩子“优秀”“再优秀”的时代,很多家长实在应该学一学刘家宝父亲的育儿策略和律己信条。
    德育,是一个很大很大的概念,与其长篇大论、不厌其烦地说教,弄得孩子“压力山大”、脑袋爆炸,不如放下“高度”,量力而行,把人生的理想与使命落脚在宽厚的大地上,具体到可以切实而行的几句话上。“要想着大家”,这是放之四海而皆有益的为人处世良言,人人都做到这一点,关系就融洽了,社会就和谐了,世界就安宁了。家庭也好,职场也好,小到个人,大到社会,哪一层面用不到呢?“超过我就行”,刘父不拿鞭子,不拿绳子,不拿枷锁,不上囚笼,以自己的精神和品行为准绳,让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脚踏实地地奔跑,这种不捆不绑不刻意拔高的教育方式,教育出了包括刘家宝在内的五个优秀的孩子。刘父是一位可钦可佩的父亲。刘家宝记住了父亲的教诲,走出了自己多彩的世界。
    但是,有一种痛,一直沉积在刘家宝的心底。龙潭的大地留给刘家宝的,除了成长,除了亲情,除了无数的难以割舍,还有一种深深的痛。书中第一辑乡村烙印里题为“回望乡村”的文章,真实记录了他情感的酸楚与痛楚,那少年时代就纠结在心中的苦痛,使他很久不能忘怀,浸透在骨子里,融入血脉中,依附在灵魂上,无法排遣。
    风雨之夜的出生,凋敝丑陋的贫穷,因毒疮几乎夭折的噩梦,被牛犄角戳伤的胆寒,水蛇爬到床上的惊吓,驱赶麻雀冬日早起的寒冷……如果说,这些痛苦记忆,还只是对乡村生活的一种不满,那么,乡村池塘张开恶魔之口,无情地吞噬自己的五婶子和年幼的小荣妹,就简直不忍直视,不可以承受,不可以饶恕。这些经历,让刘家宝意识到,故乡不是他乐不思蜀的地方,故乡不是他精神回归的去处,故乡不是他漂泊休憩的港湾。所以,当年他几乎是从乡村逃离的。
    刘家宝不是不爱他的故乡,他时时牵挂,不论身处何地,都注目着乡村。他祝福着乡村。他对家乡的辛苦与劳累、贫瘠与穷困、愚昧与落后,始终念念于心,多么希望乡村能够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让留在乡村的亲人以及那里所有的老人、妇女、孩子都过上更为明媚的生活。家宝的爱,家宝的不满,家宝的期冀,都不仅仅是为他个人,他顾念的是所有乡亲乡邻,内心默默祈祷他们过上幸福的生活。
    我非常喜欢刘家宝这样真心真性的文章,看过很多说谎话、说讨巧话的文章,很多人写文章是预备给别人叫好的,把自己的境界拔得很高,其实言不由衷、虚而不实。刘家宝“以手写心”,从灵魂肺腑说话,说真话,说实话,他写故乡的沉痛,不是数典忘祖,不是背叛绝情,而是爱到深处心不设防,情到笃处至真至切。
    什么样的文章是好文章,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但是我个人一直固执地认为,有一种文章叫掏心掏肺的文章,那才是“王道之始”,才是好文章。
    人间烟火本为真。刘家宝的这本书共五个部分,无论是乡村烙印、挚爱真情、人生感悟,还是校园影像、生活漫步,都是写生活,述说的都是人间烟火。生活最忌空洞,刘家宝在徐徐展开的画卷中描绘了家园、亲情、职业、爱好,娓娓道来,无不展露生活的本来面目,透出生活的本真。刘家宝将琐碎的生活精心提炼,将亲切的感悟诉诸笔端,写出了爱意,写出了温情,写出了活力,写出了藏在日常生活背后的生命哲理、精神气度和价值观。刘家宝在文字中灌注丰厚的悲喜,无论在生命的低处,还是在生命的高处,都具有人间的热力,有向上向善的精神气质。刘家宝用平和朴素的语言,传达意趣,传达感慨,传达正能量,这不仅需要深厚的文字功力,也需要一颗执着的心、感恩的心、豁达的心,需要一种匍匐于世的深情。
    文如其人。性情憨厚方正的刘家宝,写出的文章也是方方正正,四平八稳,不突兀,不出格,构思审慎,行文严谨。他的散文,述说家事也好,议评陈情也好,不论繁简,不论长短,都布局得体,文风端庄,言语妥帖。他以质朴纯正的心、质朴纯正的文笔,原汁原味、原生态地呈现生活。读他的文章,就像面对面与他谈话。看到他,总会让人想到传统,想到正统,想到儒家文化。他从不花言巧语,从不巧言令色,从不油腔滑调。他没有旁门左道,没有旁逸斜出,性格没有虚线。
    一见到他人,就晓得他的文风。这个世界非常奇妙,万事万物都有共通共融的“点”,只是许多时候人们站在“局外”,并不懂得。人与人,人与世界之间,往往靠“懂得”搭建桥梁,走到对方去,所以“懂得”二字带着某种神圣而神秘的色泽。我感觉自己对刘家宝的人和刘家宝的文,都有一种深深的懂得,尽管我们见面机会并不多,但心有灵犀,见一字就迪。
    非常希望看到刘家宝继续写出更多、更精致、更厚重、更具影响力的文章,他有这个热忱,也有这个实力。祝愿刘家宝在文学的道路上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到时候,当我们再次登临东石笋的时候,可以并不戏谑地说:《老子》《庄子》得读读,鲁迅的作品得读读,《墨色缤纷》得读读,《回望乡村》更得好好读读。我们还可以指着那一根秀于山林的石笋说:看,这就是刘家宝,春笋到夏,一发冲天。

后记

  

    与文字结缘,可以算得上是“意外”。
    初中那会儿,我最喜欢的就是数理化。每天夜深人静时,我都会痴迷于理科的习题,不知疲倦,享受着一道道难题、偏题、怪题被我攻克的快乐;每天的闲暇时间,校园里也总能看见我追随着数理化老师,与他们探讨交流的身影。中考结束,我为数学考试时的笔误丢了两分而懊恼不已,为物理、化学都接近满分而欣喜若狂。至于语文和英语,平时就学得半生不熟,考了个不高不低的分数,也就无所谓了。
    我很自信地认为,我应该是一名较为出色的工科男,然而囿于家庭的贫穷,我不得已上了师范。师范那时没开设英语课,正中下怀,我就势名正言顺地将英语这门学科从我的生活中彻底删除,至于语文,我依然学得漫不经心,压根就没正儿八经地读过几本书。师范还没毕业,我就已经参加了数学专科的自学考试,一方面为成为一名合格的数学老师做着准备,另一方面也希望自己在数学学科上更上一层楼。
    师范毕业那年,全县“一刀切”,师范毕业生无一例外地全都分配到了小学。到学校报到的那一天,我本来就带着几分失落,而教导主任的一番话,又给我迎头泼了一盆冷水,让我的心跌进了冰窟。他说:“你必须带语文课,我们现在数学教师充足,并且都是从一年级到五年级的大循环,中间谁也不好换。”我强调了我的优势学科是数学,并且已开始了数学专科的学习,但他还是说:“你先带着,等以后有机会了再给你调成数学课。”我心里当然清楚,既然都是五年一个循环,他肯定也不会在中途把我调掉,他的话明显有着敷衍和搪塞的成分。 就这样,阴差阳错,在那个小学校园里,我步入了一片自己本不太情愿涉足的文字的“荆棘园”。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我生于乡村,长于乡村,同时还把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华也留在了那所乡村小学,因而乡村中的一草一木、一事一物、一情一景,无不在我的心中烙下了深刻的印迹。这印迹永远都是那么清晰,丝毫不曾褪色,哪怕我离开乡村已有很久。 乡村是博大的,她滋养了我。家里的宅院、草房,村头的池塘、溪流,地上的荠菜、蒿草,水中的莲藕、芡实,枝头的槐花、香椿,等等等等,无不与我的生活息息相关,无不为我的生命铺开了底色。 乡村是艰辛的,她锻炼了我。我们家种植过的农作物有水稻、小麦、油菜、红麻、花生、红薯,还种过不需要收获、待到花开烂漫时就翻到田里沤肥的紫云英,我们都叫它红花草。我熟稔每一种农作物的脾性,熟知它们种植的每一个环节。直到我工作数年后,我们家才放弃了土地,所以在当年,那些稼穑之事,对我来说,全都不在话下。 我见证了乡村教育的发展变化。在那所乡村小学,年轻的我精力充沛、干劲十足,为迎接上级检查规划校园、布置教室,不怕劳累;为完成“普九”“扫盲”任务,星期天放弃休息;为教学评比能取得好的成绩,常常加班加点,直到深夜还在刻制钢板。 我体味过乡民们的真诚与淳朴。他们劳作的汗水,他们生活的酸楚,他们收获的快乐,他们眼前的希望,他们不屈的意志,总能让我时时感动、为之钦佩。 这么多年来,这些与乡村有关的一切,无不让我魂牵梦萦,每次回味起来,都令我特别陶醉。最为根本的是,我的先人们也埋葬在乡村的土地里,这就注定我的根永远扎在了乡村,所以我会经常回到老家,投入乡村的怀抱中。也因此,在我的笔下,这些与乡村有关的文字,我就写得特别投入,全都是发自内心、出乎真情,没有一丝一毫虚假造作的成分。 对于出书,我其实并没有多大的热情,所以这个书稿整理好以后,一放又是好几年。 而年过古稀的父亲,非常希望能读到我的书,他也多次催问这个书稿的情况。书稿校对时,也是他戴着老花镜,一页一页地认真查对,着实令人感动。几经权衡,我还是决定将此书付梓,是对自己文字的一个总结,再者也是为了了却父亲的心愿。 我的好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黄圣凤也多次鼓励我付印此书,她还仔细地阅读了我的文字,写出了评论文章,并专门为本书写下了洋洋洒洒数千字的序文。 我的恩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张烈鹏先生,多年来一直关注着我的写作。还是在我刚参加工作不久,他得知我发表了一些作品后,就写信给我予以鼓励,并且还到那所乡村小学去看望我,给我送去文学书籍。近些年,联系方便了,我们的接触就更多了,我经常能从他那儿得到很多有益的启迪。 还有很多一直默默关心、支持、鼓励着我的文友,在此一并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