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外国文学 > 外国文学-各国文学

玫瑰传奇(精)/A-Ω丛书/中世纪经典文学译丛

  • 定价: ¥64
  • ISBN:9787308201131
  • 开 本:32开 精装
  •  
  • 折扣:
  • 出版社:浙江大学
  • 页数:379页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玫瑰传奇》是中世纪晚期流传最广的法语寓言长诗,也是法国中世纪市民文学的重要作品。它所叙述的是一个梦境中的寓言故事,玫瑰既是一个虚构的少女名字,也是女性性欲的抽象符号。爱情作为传奇中的重要问题再次出现,男女关系问题产生出的争论让这部作品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内容提要

  

    《玫瑰传奇》是中世纪流传最为广泛的文学作品之一,被誉为是“包含爱的全部艺术”,这是一首由纪尧姆·德·洛里斯与让·德·默恩创作的法国13世纪骑士浪漫故事,写的是诗人在追求玫瑰的爱情时如何客服种种困难实现了理想。这部作品批判禁欲主义和蒙昧主义,谴责13世纪教皇用来蛊惑人心、压制“异端”的游乞僧团,强调要以理智和自然的原则对待爱情和生活,在中世纪产生过广泛的影响,对于近代爱情概念与浪漫情感的诞生有着重要的作用。这部作品到16世纪已经成为经典广为传颂。

作者简介

    洛里斯的纪尧姆(Guillaume De Lorris)可能生活在13世纪上半叶,但是没有流传下更确切的生平。默恩的让(Jean De Meun)补完了整部《玫瑰传奇》,还把波爱修斯(Boethius)的《哲学的慰藉》(De Consolatione Philosophiae)、阿贝拉尔(Abelard)和爱洛依丝(Heloise)的生平与书信译成法语。他去世的时间大约是1305年。

目录

第一章  欢娱的花园
第二章  那喀索斯泉
第三章  希望与绝望
第四章  理智的劝告
第五章  朋友的劝告
第六章  爱的军队
第七章  老妇人的劝告
第八章  城堡奇袭
第九章  自然与天赋
第十章  自然的告解
第十一章  天赋的布道
第十二章  夺取玫瑰
角色名中英文对照

前言

  

    《玫瑰传奇》是中世纪晚期流传最广的法语寓言长诗,也是法国中世纪市民文学的重要作品。对于它的作者,后世知之甚少,只知道洛里斯的纪尧姆(Guillaume De Lorris)写了前半部分,四十年后,默恩的让(Jean De Meun)才将后半部分续写完成。
    全诗采用第一人称,描写了“情人”在梦中进入一个美丽的花园,认识了“欢娱”“财富”“青春”等含有寓意的角色,并且坠入爱河(邂逅“玫瑰”),在求爱过程中,他遇到了制造麻烦的“戒备”“严拒”“羞耻”“惧怕”,以及向他提出告诫的“理智”等,主题关乎“典雅之爱”(courtly love),是最早出现的爱情寓言诗之一。本书的原文是现代散文体英文。
    初译《玫瑰传奇》,就像撞进了一个古怪的世界。一开始伴随“情人”入梦,步人五月初夏,去到“欢娱”的花园,透过“情人”的眼睛目睹花园里的景色,感觉故事格调高雅,文笔优美,读来十分享受。当“情人”在那喀索斯泉边遇到“玫瑰”,猝不及防坠入爱河后,又被悬念引发了好奇。然而,随着出场“人物”增多,故事逐渐转为谈话体,就开始让人感觉摸不着头脑了。
    这些人是谁?他们的名字为什么这么直白却又令人费解?他们与故事、与主人公的爱情命运有什么关系?我是在读一个冒险故事,还是在读训诲录?那一本正经又不时透出讽刺味道的谈话,是否能够当真?
    对现代读者而言,这样的体裁有些古远,如果没有适合的阅读方法,也许会对本书渐渐失去耐心。在这方面,可以参考英国中世纪文学专家c.s.刘易斯的名作《爱的寓言》(The Allegory of Love: A Study in Medieval Tradition),里面有对《玫瑰传奇》的精彩评述。译者受益于此文良多,以下作一些简单的介绍。
    首先,《玫瑰传奇》确实是个爱情冒险故事,只不过与我们熟悉的爱情故事不太一样,它上演的场景不是外部世界,而是男女主人公的内心。出于我们不了解的原因,那时人们开始把目光转向内心,发现人心里存在一些彼此竞争的力量,只能以寓言来描述。因此,寓言不只是一种文学手法和修辞风格,它“为文学提供了主观的因素,描绘出人的内心世界”。在《玫瑰传奇》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位伟大的诗人如何以更早的浪漫传奇(如著名的亚瑟王系列)为素材,以“典雅之爱”为蓝本,发展出心理小说或日情感小说的最早范本。
    我们或许会觉得,寓言描述了一个充满抽象概念的虚幻世界,但刘易斯认为,这么看是被一些陈腐的寓言故事误导了。实际上纪尧姆挺写实的,使用寓言并不代表他在谈论一些不存在的事物(non-entities),而是意味着,他在谈论自己最了解的现实(realities),也就是人的内心世界。《玫瑰传奇》里看似抽象的人物和地点,其实都是实际生活的展现,这是理解它的一个必要条件。
    那么,该怎么理解里面的拟人化角色呢?刘易斯建议读者参考赫胥黎写过的一段对话,它发生在一对情人之间。作者没有直接描写谈话内容,而是给两人分配了若干陪从,让陪从来谈话。陪从们象征着这对情人的不同自我,或者说,人格的不同方面。这正是纪尧姆在《玫瑰传奇》里的写法。
    在描写“陪从们”的过程中,纪尧姆实际上使男主角变成了旁白的角色,读者“透过情人的眼睛观看”,而非看他本人。女主角则被完全取消了。尽管如此,细心的读者依然能够察觉到女主角的存在,她之所以没有参与行动,是因为她的心就是行动的布景。《玫瑰传奇》里的情人不是某一位小姐,而是在面对她时的种种心绪和情态,它们轮流上阵,在他尝试赢取“玫瑰”(她的爱)时帮助或妨碍他。
    而花园的场景象征当时的宫廷生活(里面有“欢娱”“闲散”“财富”“青春”等),玫瑰花圃代表贵族小姐的内心世界。
    “陪从们”可以分为三组,第一组是中立方,同时用来描述男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主要角色是爱神和他母亲维纳斯。
    ……
    而且他的诗才很突出,这点特别体现在有关自然之美的段落里,尤其是在对“好牧园”的描写中。“在谈到和永恒相关的概念时,他前所未有地成了一位真正的诗人。”如果我们读过其他描写天国的诗歌,就会知道有很多都是“无聊的宝石目录”(《圣经·启示录》以宝石象征天国的荣耀与美,后人写作同一题材时,往往跳不出其窠臼),也会晓得让的笔调多么细腻丰富。他描写了“那尘世间所没有的宁静,它的无穷日照、新鲜的嫩草与牧放的羊群”。
    然而,当读者以为牧园的段落代表让对爱情的最终看法时(他一路抨击“典雅之爱”),最后“夺取玫瑰”的篇章,又令人大吃一惊。因为那部分的情欲描写赤裸而直接,嘲讽味十足,与“牧园”的优美隽永迥异。
    对此刘易斯认为,让对爱情或别的事物,“都没有一个最终看法”,原因同样在于他缺乏一致性。他尝试从不同方面解决“典雅之爱”的问题,每方面都相当成功,唯一的问题是“它们彼此之间毫无关联”。
    令人意外的是,让的特色在另一位顶尖的诗人身上也能看到,那就是但丁。两人都以“典雅之爱”为起点,都拥有非常丰富的学术知识,都决定要将其推而广之;写作内容也同样宽泛,混杂了现实与想象中的体验。可为什么让没有获得但丁那样的成功呢?因为他“欠缺把材料联结为整体,使之协调一致的能力”。
    不过,比较两者不是为了简单表明《玫瑰传奇》不如《神曲》优秀,而是为了使人真正明白,《玫瑰传奇》的欠缺是什么样的欠缺。“失败的方式林林总总,可不是每一个不成功的诗人都能像让那样说:‘丰富使我贫乏。’”(奥维德语)有些诗人失败,是因为他“什么都没讲出来”。如果说《玫瑰传奇》缺乏好诗所需要的骨骼,那血肉的部分它一无所缺,因此它就算失败,也“是一个了不起的失败”。
    在让的作品里,后世的人几乎能随手找到一切可用的材料。虽然他不像但丁那样获得了彻底的成功,可至少,他游遍了观念、社交生活和戏剧角色的世界,从每一处都搜集了战利品。对后继者而言,他就像杂货铺一样好用,我们也依然能够领略他那带有混沌味道的魅力。而且,这一切都无损于那些诗意十足的段落给人的惊喜,让经常会出其不意地从中冒出来——我几乎想说——绊跌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