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军 事 > 军 事 > 军事战略、技术

孙子兵书论解

  • 定价: ¥65
  • ISBN:9787509014486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当代世界
  • 页数:379页
  • 作者:陈宇|责编:孙真
  • 立即节省:
  • 2020-07-01 第1版
  • 2020-07-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孙子兵法》,俗称为《孙子》,《汉书`艺文志》著录为《吴孙子兵法》,它是现存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兵书。现在的传世本共有《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十三篇。《孙子兵法》作为中国古典兵学的杰出代表,它有一个非常全面而完整的体系,体现了战争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关系。其内容博大精深,理论高度概括,逻辑缜密严谨,实践层出不穷,不但是我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而且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书作者积20余年学习琢磨《孙子》之心得,并吸取和借鉴众学长及同仁之学术精华,解读《孙子兵法》。

内容提要

  

    本书通过对孙子军事著作的原文意解、原句辩译、经典战例及点评等栏目,告诉我们孙子的军事思想不光可以凝练成一部讲用兵之道的兵书,还可以升华为一部讲做人做事技巧的智慧之书,更是我们中华传统经典文明的精髓。比如:要追求最小损失和最大胜利之间的平衡;表面的“远”实际是“近”,要明白欲擒故纵的道理;要学会避实而击虚,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做事要分清主次,抓住重点,集中力量,逐个击破!

作者简介

    陈宇,解放军首届历史系本科毕业,从军40年,数次参加边境卫国作战,曾供职连、团、师、大军区、中央军委办公厅等各级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多年从事中华智库、国家大战略、军事思想和战史研究。出版有关研究蒋介石的著作主要有:《蒋介石在大陆的后一百天》、《蒋介石败战长征路》、《黄埔军校年谱长编》等。

目录

始计篇———孙武军事思想的总纲
  原文
  原文意解
  原句辨释
  专题解论
    (一)中国古代最早从战略意义上明确论述战争观
    (二)“诡道论”揭示了战争的本质
    (三)政治挂帅,战争以“道”为首
    (四)战争展行于“天地”之间
    (五)破解“庙算”与“庙示”、“祈庙”
    (六)将帅“五德”论
    (七)“法”是治军的基础
  经典战例:官渡之战———未战庙算,得算多胜
  点评
作战篇———打有准备之仗,速战速决
  原文
  原文意解
  原句辨释
  专题解论
    (一)不打无准备之仗,准备充足方可举师
    (二)“兵贵胜,不贵久”是本篇中心思想
    (三)为“将”要重后勤
    (四)“十万之师”是否不符合春秋时代的战争规模
    (五)因粮于敌,以战养战的重要原则
  经典战例:长平之战———有备征战,速战速决
  点评
谋攻篇———军事战略战术的用谋预测科学
  原文
  原文意解
  原句辨释
  专题解论
    (一)孙武谋攻的主体内容
    (二)孙武谋攻策略四部曲
    (三)“十围五攻”的“分合为变”战术指导原则
    (四)预测胜负的“知胜有五”理论
  经典战例:城濮之战———伐谋知胜,伐交伐兵
  点评
军形篇———据军事实力对比称量出胜负
  原文
  原文意解
  原句辨释
  专题解论
    (一)孙武“所措必胜”、“以不败而求胜”的胜负观
    (二)“何时攻,何时守”与“怎样攻,怎样守”
    (三)孙武是中国军事运筹学的开山祖师
    (四)破解孙武言“古”说祖传兵法
    (五)集中优势兵力作战思想理论的渊源
  经典战例:襄樊之战———善守自保,善攻全胜
  点评
兵势篇———概说军事指挥学
  原文
  原文意解
  原句辨释
  专题解论
    (一)破解具有“双高”(高位、高速度)特点的孙武之“势”
    (二)“造势”与顺势而治
    (三)奇正是造“势”用“势”的诀窍
    (四)奇正指挥制胜原则,上承“五行说”,下启《三十六计》
    (五)“治众如治寡”的组织管理制度
  经典战例:淝水之战———择人任势,奇正相合
  点评
虚实篇———纵论兵形得胜之道
  原文
  原文意解
  原句辨释
  专题解论
    (一)争取战争主动权的要点是“致人而不致于人”
    (二)解读“示形诱敌”的奥妙所在
    (三)解读“兵形像水”的精要所在
    (四)解读“形人而我无形”与集中优势兵力
    (五)“我专而敌分”是集中兵力战法的经典性表述
  经典战例:桂陵之战———围魏救赵,避实击虚
  点评
军争篇———争胜争利的治敌法术
  原文
  原文意解
  原句辨释
  专题解论
    (一)军争的主要战略指导原则
    (二)军争中的六种战术行动模式和三条基本原则
    (三)军争主要受后勤、外交、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制约
    (四)军争的危险性
    (五)中国古代军事通讯、战场指挥信号的重要论述
    (六)以“四治”战法为主要内容的孙武“士气论”
    (七)孙武关于冷兵器时代的八种基本战术
  经典战例:柏举之战———以迂为直,争利争胜
  点评
九变篇———趋利避害的变通之法
  原文
  原文意解
  原句辨释
  专题解论
    (一)高明的将帅在作战中善于兼顾利与害两个方面
    (二)在五种有害地形上的用兵基本原则
    (三)特殊情况下的“五利”(即五种“有所不能”)战术原则
    (四)“君命有所不受”与一切行动听指挥
    (五)将帅潜在着的“五危”不良素质
  经典战例:昆阳之战———围地则谋,死地则战
  点评
行军篇———战车时代的军事侦察术
  原文
  原文意解
  原句辨释
  专题解论
    (一)四种地形上的作战基本原则
    (二)“处军”问题的总原则
    (三)“令之以文,齐之以武”的治军原则
    (四)侦察判断敌情的“相敌”三十二种方法
  经典战例:长勺之战———察微知著,处军相敌
  点评
地形篇———军事地形学经典论著
  原文
  原文意解
  原句辨释
  专题解论
    (一)军事地形学六论
    (二)战场成败得失六论
    (三)对将帅素质的严要求
  经典战例:马陵之战———减灶诱敌,地形兵助
  点评
九地篇———因地制宜随敌应变的名篇
  原文
  原文意解
  原句辨释
  专题解论
    (一)九种地形及其作战原则
    (二)兵贵神速与缓兵之计
    (三)由“常山之蛇率然”的故事说协同作战
    (四)“践墨随敌,以决战事”是本篇精髓
    (五)“愚兵”与军纪的辩证关系
  经典战例:巨鹿之战———破釜沉舟,投之于险
  点评
用间篇———无形战线上的战争
  原文
  原文意解
  原句辨释
  专题解论
    (一)隐蔽战线上的五类间谍
    (二)用间基本方法和原则
    (三)孙武“用间”的重要思想
    (四)孙氏家传兵书中的用间经典句与本篇相通之处
  经典战例:鸣条之战———上智为间,里应外合
  点评
火攻篇———特殊战术论的杰作
  原文
  原文意解
  原句辨释
  专题解论
    (一)火攻与兵攻相结合,以火佐攻
    (二)“火攻”主要使用于毁敌军需
    (三)将帅要警惕“心头火”
    (四)解读孙武言“利”
  经典战例:赤壁之战———以火佐攻,因时制宜
  点评
附录:本书有关数据统计参考表
主要参考书目

前言

  

    说陈道孙
    孙武与齐国的陈氏孙姓世系
    关于孙武家族的世系,历来争论不已。以下所述,综合了各种史料,以便读者全面了解孙氏家族的来龙去脉。
    从舜帝之后建立的陈国说起。公元前672年,中原大地上的陈国发生了一场争夺王位的斗争。宫廷内乱的结果,迫使陈厉公的儿子陈完成为落难公子。陈完,这位舜帝的第68代孙为了避难,逃离祖居之地陈国,直奔东临大海的姜姓齐国,在那里当了一个称之为公正的小官。陈氏家族开始在山东大地上繁衍生息,后发展成为一门旺族。陈、田在古代同音,陈完入齐后为避免与陈故国有关系之嫌,改陈姓为田姓,故陈完又称田完,他就是孙武的上八代先祖。
    陈完及其家人在齐国受到齐王的器重,后世逐渐涉足齐国政坛,相继成为国家重臣。《史记·田敬仲完世家》《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叙述,孙武祖宗在齐国的谱序是:1.陈完,2.陈稚,3.陈缗,4.陈须无,5.陈无宇,6.陈书,7.陈凭,8.陈武,即孙武。
    以陈完的五代孙陈无宇为界,从陈完到陈须无这四代,多数都是或经商或从政,也许关心参与过国家军事谋略或个别军事行动,但并没有专门从事军务,成为职业军人。陈须无列为卿士后,仅有过参与齐国政坛上内争的斗争经历。从陈无宇开始,陈氏后世数辈则多以军事为职业。陈无宇辅佐齐庄公,统帅齐军,指挥了一系列对外战争,是一位军事经验丰富的卿大夫。陈无宇的儿子陈书,即孙武的祖父,陈完之六代孙,也是齐国的一位著名统帅,公元前547年,因建立赫赫战功,齐景公封采地,赐姓“孙”,陈武(田武)改姓名为孙武,他那年12岁。齐国陈氏中的孙姓也由此开始。
    由以上孙武家族的祖上八代可以看出,孙武“兵法”的源头显然起自陈无宇,后经陈书、陈凭补充完善,到孙武时更加完备,最终形成后人所看到的《孙子兵法》。当然,这其中还有孙武的学门弟子的智慧和整理之功不可埋没。
    胸怀大志的孙武携带世传兵书出齐奔吴,那年他仅18岁,大约是在齐景公三十一年(公元前517年)。5年后,23岁的孙武在伍员(伍子胥)的推荐下,将整理好的兵法十三篇呈于吴王阖闾,以求重用。史籍有记载“武以伍员荐入吴为上将,伐楚入郢,及秦人救楚,乃班师。后见阖闾荒游无度,辞官归齐,数年而亡。”综合其他史料,笔者认为这一说法是比较合理和贴近史实的。关于孙武的生平,特别是关于兵书的写作,笔者的见解与当前流行的说法存在较大差异,将以另题论述,在此不赘。
    孙武去了南方,世居齐鲁大地的陈氏族人虽然也曾有过辉煌的成就,但其结局却不如孙武这一支显赫于世。关于齐国陈完后代在此后垄断齐国政权,取姜齐而代之的概略情况是:陈完后代孙陈无宇,为齐景公大夫,施惠于民,大得民心,于是乘机抓大权于手。陈田之后世代为相,齐公如同傀儡。公元前404年,在田盘之孙田和时,终于夺取了姜姓齐国,自立为齐太公,并获得周王朝和诸侯国的承认。公元前379年,齐康公被废除,田齐政权正式建立于东海之滨。公元前356年,太公之孙田园齐继位,称为齐威王。这时,田齐国力强盛,成为战国时的强国七雄之一,显赫天下。公元前221年,威王的玄孙齐王建时,田齐被秦始皇所灭。田齐政权共传八君,历时184年。
    盛极一时的齐国在秦国大军兵临城下后,迅速土崩瓦解。齐王建出城投降,整个家族蒙受极大羞辱,最直接的后果是齐王建的子孙纷纷改姓。齐王建有4个儿子,其中主支在亡国后很快改姓“王”,另外两支也在第二、第三代被汉王朝所灭时分别改姓“王”,改姓“王”的深层含义是不忘原为齐王室之后,他们成为山东、河南等地王姓的始祖。如齐王建的八世孙王莽(公元9年曾建立新朝为帝),这一支从五世祖田遂起改王姓。只有齐王建的第三个儿子田轸,齐国灭亡时在楚国做官,封为颍川侯,因迁入颍川,复姓陈氏为陈轸。在山东的齐王建一脉自此不再有田姓,而令后人惊诧的是陈轸的复姓归宗,却成为现代陈姓最重要的源头。若干年后,陈姓在山东境内的主支不显,而由陈轸带到南方的这一支繁衍极盛,其后裔发展到今天几乎占中国陈氏人口的70%以上,也就是说今日中国14亿人口中,约有0.5亿是从陈轸这一支繁衍出来的。
    真可谓沧海桑田,家族史的变迁如此大起大落,有时会让人惊讶得目瞪口呆。大约就在春秋战国时代,陈姓的39大分支主要从春秋时的陈国和战国时的田姓齐国分析出去。齐国灭亡后,陈氏进入一个长达千年的衰落期。
    斗转星移。陈氏家族的再次崛起是公元557年陈霸先建立陈朝,定都金陵(今南京),帝位继传文帝、宣帝、后主。公元589年,陈朝被隋朝所灭,陈朝仅存33年。此后,陈氏这一支又曾出现过家族史上的一大奇迹,陈宣王第五子、后主陈叔宝之弟陈叔明的后代陈旺,于公元832年举家迁居江西江州义门,其后人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家族。公元1026年,义门陈氏合家多达3700余人,有田庄300多处,19代(230多年)聚族同居共饮。这也引起了统治者的高度注意,为了便于控制,当朝皇帝于公元1063年派重臣到江州,将义门这个陈氏大家族一分为291庄,撒向全国各地16个省、市所辖的125个县。自此,江州义门陈姓家族子孙遍布全国各省。分迁到安徽怀宁的陈汝心,即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陈独秀的先祖。还有近现代著名军政要人如陈云、陈毅、陈赓、陈光、陈诚、陈果夫、陈立夫、陈明仁、陈布雷、陈炯明、陈铭枢、陈济棠等都是江州义门陈氏分迁到各地支派的子孙,后人从他们的业绩中,似乎能看到孙武斡旋于政坛之上、运筹帷幄于军旅之间的影子。
    中华孙姓族源及流变
    中华民族中的孙姓,姓源头绪较多,古代中原地区许多诸侯国都出现过孙氏。在先秦时期,孙氏主要有三支:
    1.上述由陈姓而来的齐国孙氏。
    2.姬姓卫国孙氏,周文王之后。公元前771年,卫国武公姬和帮助周王室平定北方少数民族的叛乱,被周平王赐以公爵。姬和有子名姬惠孙,姬惠孙有子名姬耳,姬耳有子名姬乙,字武仲。依照周朝的宗法制度,诸侯国国君的儿子称公子,孙子称公孙,再向后的子孙可用其祖父的字为姓氏,另外繁衍出派支。姬武仲便以其祖父姬惠孙的“孙”字为姓,改姓名为孙乙、孙武仲。孙武仲为周文王第十二世孙中的一支,主要居住生活于戚(今河南省濮阳县北部地区)。
    3.芈(读音米)姓楚国孙氏。芈姓为西周时期的楚国国姓,楚国的高级官员令尹孙叔敖,是楚国芈姓的源头。
    以上三支孙氏族人,尤以齐国孙氏在此后繁衍发展规模最大,影响远远超过其他两支。还有其他一些孙氏族人,在多次中华民族大融合中也相继加入进来,但其影响也远不如齐国陈氏这一支。秦汉之后,又时有别的家族通过改姓、赐姓等途径,成为孙氏族人。唐宋之后,许多少数民族在汉化过程中,也有相当部族加入孙姓的行列。明初,中央政府要求将复姓更改为单姓,一批带有孙字的复姓氏族变成孙姓族中一员。  (参见杨师群著:《中华姓氏谱·孙》,北京,现代、华艺出版社,2000)
    由陈完入齐后繁衍生息所脱颖而出的陈、田、孙氏军事家除孙武外还有许多,著名的有:孙膑(约公元前380—前320),1972年山东省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有竹简《孙膑兵法》;田穰苴(司马穰苴),所著《司马法》是其著名兵书,《史记》称其为齐景公时人;田单,战国末期人,田齐王室的远支,以成功大摆火牛阵著称;孙坚、孙策(孙坚之子)、孙权(孙策之弟),是三国时期东吴著名的开国将帅、帝王;西汉西域猛将孙建;明兵部尚书孙承宗(1563—1638);清代河西名将孙思克(1628—1700);晚清抗法名将孙开华(1839—1893)及其长子孙道员、次子孙道仁,等等。孙氏族人显赫于史书的还有医学家孙思邈、政治家孙中山等一大批名人贤达。
    山东、河南是孙姓族人的主要发源地,先秦的齐国孙氏、卫国孙氏,这两大主干便产生在山东北部与河南北部,而另一支楚国孙氏有部分源头也在河南南部。这些地区从古到今,孙氏家族虽然经历了沧桑巨变,甚至颇为悲壮的战争劫难,然而却总能保持长盛不衰。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资料,全国孙姓人口近2000万,约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1.52%,是中国人口最多的19个姓之一。
    考察中见到,如今全国各地孙氏族人所保存的族谱,绝大多数都以孙武为先祖,并没有再向孙武之上溯源,孙武是当今孙姓族源中的核心人物。也有以孙膑为始祖的,如鲁西南地区东阿、鄄城、恽城的孙氏族谱,有记作“吾始祖讳膑号伯灵者,曾为齐威王军师,因功晋左丞,诞生于兹”。但是,关于孙武、孙膑的家世却因史料极缺,而让研究者感到极大困惑。有的史书中干脆不录孙武、孙膑家世,甚至有些《陈姓》专著中,论说田齐先祖陈完,以至陈无宇再到改姓田氏的各代田齐君主之名都列入其中,全书却唯独只字不提孙武,更不提孙膑,这似乎有失偏颇。
    也当是血浓于水的缘故。笔者不仅是作为军人,更重要的是作为齐鲁陈氏子孙,对世传兵法有着特殊的情结。现积20余年学习琢磨《孙子》之心得,并吸取和借鉴众学长及同仁之学术精华,在诚惶诚恐地捧出此拙作时,一种对祖宗的敬重感情油然而生。
    陈宇
    于北京西山竹窗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