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教体育 > 教 育 > 高等教育、师范

老照片背后的清华故事

  • 定价: ¥69
  • ISBN:9787302553311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清华大学
  • 页数:338页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本书主题丰富多彩、形式图文并茂、篇幅短小精悍、内容生动活泼。围绕学校发展、人才培养、科研与服务、校园文化、校史人物等办学中几个重要方面,每个方面选择一些有趣的点,点面结合,运用国际史学界近些年来逐渐兴起的“图像证史”研究方法和写作形式,从若干史料照片说起,讲述了60多个校史故事。每个故事篇幅不长,通过珍贵的史料照片和翔实的文字描述,让尘封的历史展露出来、鲜活起来,让读者在较为轻松的阅读中了解一件事、一个人,进而了解一段历史,从不同侧面、不同深度感悟这些历史中蕴含的清华文化与精神。

内容提要

  

    在百余年的发展中,清华大学形成了底蕴深厚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值得不断凝练、传承与弘扬的宝贵精神财富。本书是在已有校史研究积累的基础上编写的校史读物,选择清华大学发展、校园文化、科研与社会服务、校史人物等事关学校历史的几个重要方面,点面结合,以图说史,进一步挖掘、凝练和弘扬清华大学优秀的文化与精神,将厚重的历史资源转化为丰富的育人资源、宣传资源,以符合时代阅读与传播特点,满足读者需求。

作者简介

    金富军,副研究员,历史学博士。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副主任、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校史馆副馆长。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兼任北京市教育志编纂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事、清华大学校史编辑委员会委员。著有及主编、参编《周诒春图传》《周诒春文集》《清华大学一百年》《清华大学图史》等,发表各类论文多篇。

目录

学校发展
  筚路蓝缕创校元勋———清华创校时期的三位领导
  “中等程度学校”≠“中学”
  学校管理以培养完全人格为怀
  1915年巴拿马世界博览会与《清华年报》创办
  五四运动与清华学校的管理变革
  曹云祥校长奠定民主管理基础
  罗致良好教师是大学校长第一个责任
  从清华学校到国立清华大学
  抗战胜利后困难重重的接收
  毛泽东电报指示保护清华
人才培养
  通识为本
  一个学生的课堂
  大师与大楼
  教授互相听课
  关于“破格”
  老照片背后的清华故事
  频繁严格的考试
  再说频繁严格的考试
  60分是否应该万岁
科研与服务
  研究是大学的灵魂
  历史上的农业学系
  农事讲习所
  1934—1937年的清华大学农业研究所
  研制烟幕弹与防毒面具
  5英尺航空风洞的研制
  15英尺航空风洞的研制
  迁滇前后清华大学航空研究所
  清华大学研制滑翔机
  边疆问题研究会
  学工程以服务国家民众为最大最终之目的
校园文化
  从清华国文课堂看国人文化心理转变
  五四运动与清华学生思想转变
  清华校友的凝聚力
  清华学校放映电影风波
  “寿与国同”匾
  行胜于言
  有理由的反抗是美德
  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
  学生围攻朱家骅
  1937 年前清华大学与燕京大学的拖尸运动
  清华园里别具一格的体育景色:斗牛
  清华八景
人物
  胡敦复在清华
  清华校长中的“洋翰林”
  代理监督颜惠庆
  周诒春校长发起创建欧美同学会
  张煜全校长在清华的事功
  曹云祥校长尊重学者
  曹云祥校长的雅量
  任期短暂的温应星校长
  梅贻琦校长的笃实与民主
  叶企孙与吴有训的因材施教
  1924 年加拉罕演讲风波
  1924 年泰戈尔访问清华园
  王造时反驳梁启超
  徐铸成的清华求学经历
  红豆馆主溥侗清华教曲
  老照片背后的清华故事
  华敦德与清华大学早期航空研究
  赵德尊与“保卫华北”石
  异域忠魂杨光泩
  现代文天祥齐学启
  尽忠报国沈崇诲
  合志士与学者于一身的张奚若
  李大钊与清华
  陈毅与清华
  聂耳眼中的清华
后记

前言

  

    清华大学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一面旗帜,在百余年的悠久历史中形成了底蕴深厚、博大精深的精神文化,值得我们从不同角度总结凝练和传承弘扬。
    长期以来,清华大学高度重视校史研究工作,早在1959年成立了校史编辑委员会,下设校史编写组,现已发展成为校史研究室、党史研究室、校史馆“三位一体”开展校史研究编纂和宣传教育的专门机构。金富军副研究员就是这个机构的一员,他在清华大学先后攻读本科和硕士、博士学位后,一直从事校史工作。这本书是他为校史研究和校史教育贡献的最新成果之一。
    本书的最大特点是,主题丰富多彩、形式图文并茂、篇幅短小精悍、内容生动活泼。几十年来,清华大学陆续出版了校史稿、史料选编、人物志、大事记、校志、图史等体例比较完备的校史图书,全面展现了清华百余年发展变化的历史风貌,有助于人们深入了解和研究清华历史和精神文化。但是,也正是因为这些图书的内容、篇幅等大多比较系统、宏大,严谨有余、活泼不足,不能完全满足社会普通读者特别是青年学生阅读的需要,不适应新媒体时代的碎片化阅读、即时性传播的特点,在校史宣传教育效果上还有很多值得改进之处。如何将清华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进一步转化为丰富多样的育人资源,面向校内外师生及社会各界更加有效地传播清华优秀文化传统,是校史工作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金富军的这本书,正是在这方面的积极探索。
    在长期研究积累的基础上,本书围绕学校发展、人才培养、科研与服务、校园文化、校史人物等办学中几个重要方面,每个方面选择一些有趣的点,点面结合,运用国际史学界近些年来逐渐兴起的“图像证史”研究方法和写作形式,从若干史料照片说起,讲述了60多个校史故事。每个故事篇幅不长,通过珍贵的史料照片和翔实的文字描述,让尘封的历史展露出来、鲜活起来,让读者在较为轻松的阅读中了解一件事、一个人,进而了解一段历史,从不同侧面、不同深度感悟这些历史中蕴含的清华文化与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书中精选的照片,既有较为常见的校史图片,比如清华百年校史展上使用过的一些照片;也有作者在长期的校史研究中不断挖掘、访求获得的稀见珍照,例如“任期短暂的温应星校长”中温校长与来宾合影就是如此。温应星于1928年4至6月任清华学校校长两个月,留存资料极少,而这张照片正是他在任校长时恰逢清华校庆,与梅贻琦、陈岱孙、陈达、赵元任、叶企孙、吴宓、刘崇等众多清华名师及来宾的合照,弥足珍贵。此外,本书的一些篇目内容对清华校史有拾遗补缺的作用,例如对李大钊、陈毅、聂耳等人与清华关系的挖掘,对边疆问题研究会、航空风洞与滑翔机及防毒面具等研究项目的介绍等,都有助于丰富读者对清华光荣革命传统和深厚学术传统的认识。
    我特别要谈到的是,对于社会上流传的一些清华历史故事,以及对清华历史的一些认识理解,作者通过资料梳理和分析考辨,进行了一些矫正和纠偏。例如,“‘中等程度学校’≠‘中学’”一文,对清华建校初期即清华学校时期的办学程度进行了辨析,有助于澄清对清华学校办学程度和性质的偏颇认识。“关于‘破格’”一文,通过解析几个典型实例,指出纵观清华百余年历史,确有极少数优秀人才通过变通进入清华,但绝大部分是通过严格选拔入学清华,这恰恰证明清华的“格”是行之有效的,换言之,清华历史上人才辈出主要不是“破格”,而正是坚持“守格”的结果。再如“大师与大楼”一文中,通过分析梅贻琦讲话的时代语境,指出大楼与大师本身并不是对立的,而是一体两面、有所侧重,如果过于望文生义,则往往会对梅校长这句名言的丰富内涵理解不完整以致极端化。所以,我觉得本书不仅是一本清华校史的通俗读物、社会读本,而且同样具有丰富的学术内涵,对于教育和历史研究工作者研究清华校史和中国教育史也有一定的帮助。
    我还想谈到的是,金富军副研究员从事校史工作已有十多年,从2008年起还一直担任校史研究室副主任、校史馆副馆长等职务,承担了校史研究室、校史馆的很多日常管理工作。但他始终坚持学术研究,注重搜集和查证原始资料,有些资料是利用出差的机会见缝插针收集、一点一滴积累得到的,在研究和写作中坚持严谨的治学态度,做到言必有据、论从史出,对历史上很多人和事既不隐恶,更不溢美,力求做到文章有数据、有分析、有观点。
    当然,本书也还有一些可以进一步改进和加强的地方。比如,书中绝大多数文章涉及的校史内容都在20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前,这与清华大学近110年的发展历史显然是有很大差距;另外,本书的写作是作者在几年内陆续完成的,由于成文时间不一,因此读起来各篇风格未免有参差跳跃之感。因此,我更愿意把这本书视为作者这类写作的开始,相信清华校史研究一定能不断推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2020年3月14日
    (作者系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主任、党史研究室主任、校史馆馆长、档案馆馆长)

后记

  

    前些年,在参与筹备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校史展览过程中,笔者过眼了许多珍贵的历史照片。这些照片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反映着学校的办学历史。2012年开始,笔者选择部分照片,以适当的文字讲述照片背后的历史以及蕴含的文化与精神,陆续写了一些小文章。
    日常为学校及社会各界提供校史信息服务时,笔者也积累了一些校史专题素材。这些素材经过适当编写,也陆续形成了一些小文章。
    2017年,笔者以《“老照片背后的清华故事”系列文章编写》为题申请清华大学党委宣传部“2017—2018学年度清华大学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专项”课题并获得立项。在课题资助下,笔者整理了此前积累的素材,依照课题要求重写或新写了近70篇小文章,形成了本书基本内容。由于写作时间持续较长,各篇篇幅有长有短、成稿时间有先有后,因此各篇风格不免有跳跃之感。
    本书写作过程中并无时限限制。但编辑本书时,各篇内容主要集中在1909—1949年,少量文章内容涉及1949年后的历史。
    本书部分文章曾在《新清华》《团结报》《中华读书报》《炎黄春秋》《清华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清华精神巡礼》等书报上发表过,但在编入本书时,进行了一些修改。
    本书写作过程中,得到党委宣传部课题资助,也得到校史馆、档案馆、校友总会、出版社等校内单位的多位老师、多位清华校友或家属,以及多位大学校史研究同仁的热情帮助。本书写作过程中,校史馆冯茵、复旦大学校史研究室主任钱益民、复旦大学法学院陈立以及笔者研究生同学匡辉等陆续通读书稿,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钱益民还提出了各篇文章的分类意见,校史研究室主任范宝龙老师为本书赐序。本书的写作与出版,一直得到清华大学出版社马庆洲老师的支持和鼓励。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最后,笔者感谢年迈的父母。他们劬劳一生,始终用纯粹无私的爱鼓励笔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笔者愿以这本小书作为对温暖春晖的微薄报答。 金富军 2020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