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历史.地理 > 历史 > 传记

净水人生--李圭白传

  • 定价: ¥98
  • ISBN:9787112236770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
  • 页数:465页
  • 作者:编者:陶丹梅//崔...
  • 立即节省:
  • 2020-06-01 第1版
  • 2020-06-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本书从李圭白院士出生开始,一直写到2017年。本书记录了他一生中成长和从事教学、科研,培养学生的几个重要阶段以及他作为老科学家在我国水领域做出的突出贡献。
    本书是李圭白院土的第一本传记,笔者是本着高度负责的精神和对先生的敬意来完成写作的。

内容提要

  

    “李圭白学术成长资料采集”项目由中国科协2015年批准立项,历时3年的研究工作,于2018年通过了项目验收。本书是项目工作的核心成果。李圭白院士的成长经历和国家的发展紧密相关;科研道路和专业发展密切联系,本书以纪实的手法描述了李圭白院士的精彩人生,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国家的飞速发展,以及给水排水专业的发展历史。

目录

第一章  动荡的童年与父系家族
  生于“九一八”战乱,随父母逃亡
  南京沦陷,再逃至河南
  汉中遭空袭,美味肉夹馍
  崇文重教,红色家族
第二章  空幼岁月
  航空救国,12岁考入空军幼校
  蜀道,留下入川足迹
  接受抗战时期的“豪华教育”
  德智体美劳军,全面培养
  高标营养配餐,身强体壮
  5年未归,空幼迁台,选留大陆
  沧海50载,空幼出名人
第三章  扎根哈工大
  卖药谋生,渴望读书备考
  赴京赶考,3所高校榜上有名
  初识“东方莫斯科”,结缘哈工大
  预科,为俄语打基础
  显露才华,脱颖而出
  提前读研,给同学当老师
  “最聪明、最帅的,娶了最漂亮的”
  当教师,编教材,作翻译
第四章  开创地下水除铁除锰新工艺
  除铁,开启科研成功之路
  多事之秋,唯有科研
  发现“铁质滤膜”,修正经典理论
  除锰技术,三个突破
  过滤研究,频出成果
第五章  矢志高浊度水处理
  读苏联副博士学位
  由黄河鲤鱼到战略选题
  郑州6个月,创新成果丰
  奉命率团队赴兰州
第六章  逆境中的学术生涯
  走“白专”道路的“反动学者”
  下放农村,两个贡献
  重返讲台,继续“白专”
  “文革”中写专著
  领导学会,完成使命
  不申报专利,只为推广应用
第七章  开拓混凝投药自控新领域
  改革开放,成果井喷
  八十年代,走出国门
  见微知著,巧用创新
  发明絮凝投药自动控制系统
  塞纳河畔的新发现
  引进流动电流技术
  最高规格的鉴定会
  白手起家,研发国产设备
  造就一支创新团队
  推广规模,名列世界前茅
第八章  谱写锰化合物净水传奇
  来自水危机的忧患
  选定锰化合物深度净水技术
  锰化合物系列成果
  神奇的复合剂
  除郑州水鱼腥臭味
  净化太湖巢湖饮用水
  十六大前,急奔密云水库
  松花江重大污染,应急工艺立功
  亚运会在即,广州告急
第九章  走进膜滤时代,引领第三代绿色净水工艺
  超前的战略选题
  率弟子,引领绿色净水工艺
  首提“第三代超滤组合工艺”
  主持我国第一座“大型超滤水厂示范工程”
  示范工程获成功
  宝刀不老,“膜”频出新
第十章  我国给水排水专业改革的领导者
  重新定位专业领域
  抛出改革重磅炸弹
  力排众议,坚定改革派
  存亡关头,迈开大步
  全面改革,重获新生
  《水质工程学》精品教材诞生
第十一章  耕耘六十载
  “走出去,激发创新能力”
  “选题来自生产一线”
  “要培养融入团队的能力”
  “为师为友,教学相长”
  “为教育,坚守一份责任”
  身为师,学高为范
  人格魅力,平和之心
  为师如父,送上一程
  师徒院士
  弟子群英谱
第十二章  忙碌的晚年
  上书人大,促新国标实施
  提出除锰技术发展新方向
  引领行业发展走向
  透支生命,为水奔波
  给水排水世家
  兴趣爱好及其他
结语
  把研究成果写在祖国大地
附录一
  李圭白年表
附录二
  李圭白主要论著目录
附录三
  李圭白培养的研究生一览表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前言

  

    我的一生先是伴随着旧社会的飘摇动荡,后也见证了新中国的蓬勃发展。我出生于1931年9月25日。1931年最大的事件就是“九一八”事变,发生在沈阳,是日本军事侵略中国的开始。而我正是在“九一八”事变之后的第七天出生在沈阳。
    2001年,我70岁,我的学生们为我祝寿,要我在会上讲几句话。我那时将我的70年人生分为10段,每7年一个段。
    我的前三段(1931年~1952年的21年)人生,主要是在战乱中度过的,经历了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4场战争。我出生时,我的家庭是一个比较富裕-的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同济大学毕业的土木工程师,母亲是上海大夏大学文科毕业生。但是随着东北的沦陷,我们全家开始逃难,从沈阳逃到南京,南京沦陷又逃到河南,继而逃到陕西,以及四川,直到1949年底在四川被解放。
    1936年,我在南京上小学,1943年我在陕西汉中小学毕业。在我的儿童和少年时期,饱受日军轰炸和颠沛流离之苦。1943年小学毕业,我考上了设于成都附近灌县的空军幼年学校,这是国民党为培养空军后备力量而创办的一所准军事学校。在校6年,我接受了初、高中文化教育及初步准军事训练,该校无论是物质方面还是师资方面在当时都堪称一流。我在该校的6年,是从少年成长为一个青年的重要时期,为我的文化知识和身体素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49年,我高中毕业,没有去台湾,而是留在大陆,准备考大学。在战乱中,我的家庭经济状态每况愈下,虽然我没有失学,但高中毕业后已无经济实力上大学,为了谋生不得不在一药店打工,成为一名店员,处于社会底层,前途渺茫。1949年12月14日,我在四川广元被解放,对我而言这是一次真正的解放,是我人生的转折点,使我燃起了对人生前途的希望。1950年我考进了哈尔滨工业大学,但这时又爆发了抗美援朝战争,整个社会仍处于战争气氛之中。
    我的第四段到第七段(1952年~1980年的28年)人生,经历了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文革”期间的各种政治运动。1952年开始了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并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使人们备受鼓舞。但1957年开始了“反右”,随之而来的是“大跃进”、三年困难时期,直至十年“文革”结束。这段时期,我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习、工作,度过了我人生中最宝贵的青壮年时期。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作为热血青年,有很高的政治觉悟和工作热情,在学习和工作中勤奋努力,承担着很重的教学任务,特别是对科研很感兴趣,结合社会需求开展了一些研究工作,也取得一些成果。
    在政治上,因受家庭成份影响,我的入党申请不被接受,但我并未感受到很大压力,这主要得益于我的老同学、我们教研室的支部书记汤鸿霄同志。他是北京解放前入党的老党员,他顶着压力实行了一条正确的知识分子政策,对教师们搞科研、提高业务的积极性给予保护和支持,使教研室的政治气氛比较宽松,使得青年教师得以快速成长。
    1970年我全家被下放到农村进行劳动改造,丧失了很多宝贵时间,我的人生步入低谷,对将来失去希望。这期间,我生活压力倍增,艰难度日。
    1976年“文革”结束,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摘掉了长久以来压在知识分子头上的帽子,使我得到了第二次解放。在这样的新形势下,进入到我人生随后的三个七年(1980年~2001年的21年)。我庆幸在我人生的下半段,赶上了一个好时代。
    第二次解放,使我燃起很大的热情,虽然当时我已年至半百,但仍想在这难得的新时代干出一番事业。
    1978年、1982年和1986年,我相继被评为副教授、教授和博导。这时,我国高校开始实行学位制。我从1978年开始招收研究生,从此我的科研开始和研究生合作。研究生的加入使科研成果更多、更快也更深入,他们是高校重要的创新力量,我也迎来了科研的春天。我和研究生先后做出一些创新性成果,获得了若干个国家级及省、部级科技奖,两次被评为省劳模,1984年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95年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这都是对我工作的鼓励,我会珍惜这些荣誉。
    人生七十,被称为古稀之年。在其后的岁月中,我有幸看到我们国家社会经济奇迹般地爆发式增长,国家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科技和军事也日新月异,进入世界科技和军事大国行列,特别是我从事的水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我今年87岁,已是耄耋之年,所幸身体尚好,仍然能为社会做点工作,发挥些余热。我国现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正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不愿做一个旁观者,要做一个参与者,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李圭白
    2018.11.17

后记

  

    2015年,“李圭白学术成长资料采集”项目由中国科协批准立项,项目由崔福义负责,主要参加人员有梁恒、张艳、陶丹梅、孙红烈。还有一大批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教师和研究生先后参加了部分工作。项目组的工作包括相关人员访谈、音像资料征集录制、档案资料征集整理、实物收集、资料长编、年表、传记等。历时3年的研究工作,于2018年通过了项目验收。《净水人生——李圭白传》即是项目工作的核心成果。传记以纪实的手法具体描述了李圭白院士精彩的人生。
    项目研究工作得到了“采集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张藜、吕瑞花、张佳静等几位老师的帮助和指导,更得到了李圭白院士的全力支持和配合。在最初的采访中,李圭白院士刚做完腰间盘手术不久,他坚持从家到办公室接受几个小时的采访,给了采访工作的大力支持。他没有写日记,做笔记的习惯,凭记忆讲述一生,真是佩服他有那么惊人的记忆力。
    李圭白院士的一生比较低调,他除了专业论文资料外,之前没有传记和回忆录,接受记者采访也只是就某一事件的采访,所以,可参考的文字资料很有限。口述访谈中,他讲的大多是专业上的“干货”,因此,笔者在梳理资料时,要科普的几大研究方向上的专业知识较多,感到宏观构建大框架容易,但微观构思细节着墨难。
    在《净水人生——李圭白传》《李圭白年表》及《资料长编》的完成过程中,笔者共访谈了16人,29人次,其中包括李圭白在哈尔滨、北京和上海等地的学生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和帮助。在采访过程中,还通过发放采访提纲的方式,书面采访了李圭白院士在外地的10名学生,在此一一致谢。 本书是李圭白院士的第一本传记,笔者是本着高度负责的精神和对先生的敬意来完成写作的。因多方面原因,难免有缺陷和问题,望专家、学者和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李圭白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小组 执笔人  陶丹梅 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