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 报告文学

越过山顶看到人声鼎沸(沧海桑田五千年良渚古国逐梦人)

  • 定价: ¥48
  • ISBN:9787308200455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浙江大学
  • 页数:165页
  • 作者:袁明华//商赟|责...
  • 立即节省:
  • 2020-04-01 第1版
  • 2020-04-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良渚古城遗址作为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如何让圣地闪射出她本该具有的璀璨夺目的光芒,如何走好今后的朝圣之路,文学的任务任重而道远。
    文字虽然定格在了某一个瞬间,时间继续在文字的气息中游走,良渚古城遗址并未停下其前行的脚步。
    我们走向圣地,圣地也在走向我们。

内容提要

  

    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是一项重大的国家工程,本书围绕这一主题,以纪实文学为主要表现手段,以申遗重要节点、重要事件、重点成效、重点项目为切入,通过采访、记录、整理、创作等方式,实事求是、客观真实地反映良渚古城遗址申遗过程。整理申遗路上的事件和人物,挖掘申遗背后的故事和情节,再现风雨兼程、艰辛曲折、荡气回肠的申遗历程,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也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文化价值。

目录

第一章  序曲
第二章  良渚的前世今生
第三章  良渚古城复活记
第四章  良渚文明与申遗之重
第五章  申遗路上的西西弗斯神话
第六章  遍地英雄下夕烟
第七章  我们都是开创者
第八章  我没想到的你们都做到了
第九章  聚焦阿塞拜疆巴库
第十章  众生朝圣
附录  千年悬案:良渚文明为何消逝?
后记

后记

  

    亲爱的朋友,当本文改定文末最后一个文字时,离我当初下决心撰写这部报告文学,已经过去了整整8个月的时间。我想告诉你的是,3个月的采访,一个月的闭关,两个月的补充,再接着两个月的修改,尽管我已经做了最大的努力,依然深感这是一项不可能不留下遗憾的工作,甚至是一项留有严重缺憾的工作。这8个月来,我试图通过层层剥茧,步步深入,努力挖掘良渚人生生不息的原创、首创、独创精神,努力挖掘良渚人宏阔而又细腻、昂扬而又隐忍的内在特质,努力挖掘申遗路上新一代良渚人风雨兼程、坚定不移、砥砺前行的精神风貌和榜样力量,但我的叙述与我采集到的、体悟到的,与波澜壮阔、震撼人心的实际情形相比,仍然相距甚远,与83年来四代考古人的努力奋斗与奉献相比,与朋友们期待中的对全球视野下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圣地的价值提炼及解读相比,更是相距遥遥。稍感宽慰的是,我们不妨将这部报告文学本身看作一项阶段性的工作,包括我们聚焦阿塞拜疆首都巴库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那激动人心的一刻,放在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也不过是一个瞬间。历史长河奔腾不息,我们所有的回望与解读,原本就只是为未来,为未来美好篇章的抒写做了一点基础性的工作。
    在过往的8个月中,从隔岸远眺到深入腹地,从认知概念到梳理脉络,从识别表征到做核磁共振一般的探查,我和我的朋友们似乎一直处在感动与被感动的兴奋状态。8个月的时间是如此短暂而又漫长,白驹过隙,时光荏苒,短暂到总觉得每一个日子都不够用,而每当站上良渚古城遗址高台或登临谷口高坝,仰望星空,浮想联翩,思接千载,又深感岁月悠悠,一切无从把控。在那样的日子里,良渚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无不复苏,成了情感与体温的化身。正是这样一种无从把控又满血复活的不能承受之重或承受之轻,成就了我创作这部报告文学的原动力。我希望这里不只是报告,还有文学,是报告的文学,文学的报告,就如我8个月来感同身受的良渚文化、良渚文明、良渚古城遗址,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以及良渚申遗的风雨兼程、波澜壮阔,原本就是血肉饱满之躯,而非教科书上的一个概念。 改完最后一稿,文字虽然定格在了某一个瞬间,时间继续在文字的气息中游走,良渚古城遗址并未停下其前行的脚步。之后不久,我参与组织了中国作家走进良渚采风活动。当我陪同张抗抗、柳建伟、徐刚、王旭烽、袁敏、高伟、王祥夫、李春雷、孙昌建、熊育群、胡翔、萌娘等十二位著名作家走进良渚古城遗址时,连我自己都又一次恍惚起来,更不要说他们都是第一次登临。记得2019年春天我第一次深入探访时,南城墙遗址上还没有遮风挡雨的建筑物,眼下不只有了轩敞的亭子,亭盖下已铺上了坚实的护坡板,设置了坚固的护栏。那时从104国道通往老虎岭遗址的路坑坑洼洼,尚是建筑工地的模样,现在眼前平坦的柏油路使大巴车可直抵老虎岭遗址点停车场。开园后的遗址公园地面各种植物蓬勃生长:通往南城墙的河道坡地,风中摇曳着大片的狼尾草;通往莫角书院的幽深小径几乎淹没在大片的蓝花草(狭叶翠芦莉)丛中;行走在辽阔的湿地,芦花白,荻花紫,斜阳照射,晶亮剔透;莫角山东侧钟家港两岸美丽的月见草楚楚动人,可以想见入夜月光落境的景象,充满了远古气息。在那样的情形中,看着作家们如孩子般雀跃,争相拍照留影,我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在加速。看到作家们穿越其间,一次次震惊、震撼,一次次肃然起敬,最后无不以虔诚之心生发朝圣情感,我内心无比自豪。 那天晚上,我将发表在《北京晚报》的一篇题为“刻在良渚玉上的魂”的短文(书稿中的一节)发到了采风作家群里,深得赞许,抗抗大姐连续两天分两次转发到了今日头条,引起了很多朋友热议。这一细节所释放的信号并非为了表明我的努力没有白费,而是良渚的伟大终将日益深人人心。诚如抗抗大姐在第二天上午的座谈会上特别强调的:如果杭州人不了解良渚,那么他枉为杭州人;如果中国人不了解良渚,那么他的知识结构肯定有一个极大的空白;如果世界上的人不知道良渚,那么这将是他人生极大的缺憾。而事实上,这样的空白和缺憾甚至“枉为”,至少在现阶段还是普遍存在的,就是这十二位来自天南海北的著名作家,除了个别,绝大多数来之前对良渚的认知也还是肤浅的。因此她呼吁,我们要站在世界的高度,站在远古文明与当代文明一脉相承、遥相呼应的角度,全力宣扬良渚文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当天下午,我在莫角书院主持了一个沙龙形式的活动,以“后申遗时代良渚与文学”为主题,邀集张抗抗、柳建伟、徐刚、袁敏、高伟五位作家进行对话交流,就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如何建构良好的宣传平台,以充分发挥文学创作和文学传播的力量,提升良渚文明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等问题展开讨论,大家提出了许多颇具建设性的意见与构想。一句话,良渚古城遗址作为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如何让圣地闪射出她本该具有的璀璨夺目的光芒,如何走好今后的朝圣之路,文学的任务任重而道远。 我们走向圣地,圣地也在走向我们。 2019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