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 小说

鸳鸯六七四

  • 定价: ¥59
  • ISBN:9787536091689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花城
  • 页数:393页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知名作家马家辉《龙头凤尾》之后最新长篇!
    每个人都可能会摸到烂牌,把手上的烂牌打好,是我们一生唯一能做的事情。”
    错位的时代、颤抖的人生、纠缠的爱情……故事生猛,代入感极强。
    马家辉以烂牌为喻,写尽人世的无常,以及江湖儿女乘风破浪的魄力——跟出身赌、跟机遇赌、跟命运赌,甚至与时代对赌,在逆境里守住真情、不负自己!

内容提要

  

    夜幕下的香港,人们在渴望最后一场放肆的快乐。
    龙头老大的“沐龙大典”即将开宴,兄弟、吧女、洋人、港警、政商名流无不到齐。
    阿炳看着今日这一张张面孔,就像昨日戏台上的一个个角色,推搡着他,从“小炳”到“炳哥”。
    阿冰的目光似石头掷向阿炳,嘴角挤出生硬的笑容。她笃信“鸳鸯同命”,但她也怪他没有大志,恨他拈花惹草,发誓要把浪子变君子……
    回望前尘,一关复一关,关关难过关关过。少输亦算赢,只要站稳脚步便是赢家。
    此番大宴宾客,本是阿炳要金盆洗手。谁知,顷刻间,他却消失得无影无踪。
    答案,就藏在阿炳摸到的三把牌里。

媒体推荐

    《鸳鸯六七四》给我的印象有点像希腊神话,人物都像有七情六欲的神,镶嵌在一个魔幻的时代里,造就出一个独特的、别开一面的世界。这不就做到了我们对文学创作的最高要求吗?
    徐鞍华
    《鸳鸯六七四》写的不是鸳鸯戏水,毕竟这水是叵测江湖,谁也戏不安稳。安稳其实是主人公哨牙炳的至高追求,但,他和他爱的、爱他人的女人们还是被按在时代的碑碣上,不由分说成了拓片。更可悲的是作者描述的时代,其实是一块无字碑,所以,拓片上只能是一团黑。一团黑里有多少窃喜、将就、嫌弃、改悔组成的相濡以沫啊。
    史航
    家辉笔下香港,好似考古现场层层叠叠的旧时光,听得见压扁了的人物啼笑、吟唱、呼号……读罢,香港街道林林总总,在心中活了一遍,而逝去的江湖又死了一遭。乱世飘萍,尚能好自为之的一片天地。谓之江湖。而今只是缥缈传说。
    周轶君

作者简介

    马家辉,1963年生于香港湾仔,台湾大学心理学系学士,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科学硕士,威斯康辛大学社会学博士,知名传媒人、专栏作家、主持人、文化评论学者。曾以为自己爱拍电影、爱做研究、喜爱旅行,现在才知道,喜欢的是什么都不做,只是偶尔坐在书房里,面对电脑按键写作。成长时期正是香港经济崛起的七〇年代,却因读了李敖离港赴台。专栏写作三十余年,嬉笑怒骂,评点人间万象;年过五十始动念写小说,一出手即令人拍案惊奇,小说家马家辉正式登场。著有《大叔》《小妹》《关于岁月的隐秘情事》《死在这里也不错》《爱上几个人渣》等;与杨照、胡洪侠合著有《对照记@1963》与《我们仨@1963》。

目录

楔子坏事情不等于坏结局
第一部  每恨江湖成契阔,长留篇什继风诗
第二部  鸳鸯楼下万花新,翡翠宫前百戏
第三部  当年结义金兰日,红花亭上我行先
第四部  江湖笑看日初升,梦醒桃花沐飞龙
尾声
后记终究难忘哨牙炳

后记

  

    后记
    终究难忘哨牙炳
    《龙头凤尾》出版于二。一六年,在宣传演讲里,我对听众们说:“这只是第一部曲,我五十岁才开始写长篇小说,有必要急起直追,不写则已,一写便要写三部曲,因为我发现写三部曲的作家好像比较容易成为经典,譬如说,巴金。”
    说时只是开玩笑,但,一言既出,弄假成真,未几我确在“香港三部曲”的路上规划前进,打算好好写写香港民间的江湖故事。——岂料一写就是四个年头。
    只因写作过程有过多番转折。
    《龙头凤尾》主要写上世纪三十和四十年代,按道理应该往下写,五十至七十年代是第二部曲,七十至九十年代是第三部曲,写到一九九七年六月三十一日结束。可是,某回跟杜琪峰导演聊得高兴,他邀我合作写个故事拍成电影,初步想法关乎香港廉政公署成立后的警黑风云,那就是说,我必须暂时搁下第二部曲,先跳到第三部曲的时间场景,之后,才再回头。
    我答应了,并且开展工作,花了几个月搜集材料、构思故事、开会讨论。然而有一回在詹宏志大哥的台北家里吃饭,他轻轻提了一个建议:“其实你可以续写陆南才身边的人物。”这句话,我听进耳里、记在心头,不知何故慢慢发酵成为挥之不去的执念,而到最后,顾不得了,放肆地暂停杜导演那边的项目,重回书房,认真地经营哨牙炳。
    其实在写哨牙炳的同时,我又忍不住手,先写了十二万字关于探长饶木的故事,那是以出生于一八九七年而自杀于一九五七年的姚木为蓝本,所以,写及民国。写作期间,一位北京朋友忽然支持我担任导演,把太平天国“瑛王”洪春魁于一九。二年的广州起义事件搬上银幕,于是我又花了时间写他一写,所以,写及清朝。但是最后真正端出来示人的,终究只是这部(《鸳鸯六七四》里的哨牙炳,他仿佛阴魂不散,在我脑海徘徊,不断召唤:“快写我,快写我,否则太对不起我!”我受不了他的哕嗦,安安分分地坐到书桌面前,写了又删,删了再写,兜兜转转,总算对哨牙炳的悲凉情事和江湖恩怨有了交代。 往下去,该写第三部曲了。直觉这将比前两部小说的难度更大,因为七十至九十年代我已出生,太贴近了,太熟悉了,遂有一种“近乡情怯”的心虚与踌躇。然而我是个顽固的中老年,you gotta do what you gotta do,唯有加倍努力,万一完成不了,他日正式老去,必有遗憾,我可不愿意做个不快乐的老头子。 而如果第三部曲写完,再写饶木,再写洪春魁,由三变五,漫漫的写作历程肯定成为我老去之后的最大消遣。开心。但我暗暗好奇:三部曲变五部曲,我是否有机会由经典作家变成“超经典”作家,哈,打败巴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