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哲 学 > 哲 学 > 伦理学

每天都是好时光(遇见24节气)

  • 定价: ¥45
  • ISBN:9787515827520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工商联
  • 页数:214页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本书以二十四节气为主线,描述二十四节气的季节变化,力求依靠故事中的主人公对世间万事的反思,来辅助自己完成自我寻找之旅,逐步引领读者朋友反思自己在现实中的诸多烦扰,从而客观看待自身所需解决的人生问题。

内容提要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的传统节气,可以说它们根植在中国人的生活深处,早前指导古人生活生产劳作,现在依然对我们的生活有深刻的影响。在二十四节气的背后,自然承担着更多的寓意,给了万事万物一个完美的安排,让人知道盛衰有时,终结有时,让人心安。本书以小故事的形式讲述了师徒几人的日常生活,并以此为线索,通过小徒弟对不同节气的困惑,引出对人生的一些疑问,由师父兄长为其解答,从而从另外一种角度去解读二十四节气,解读人生,提出“每天都是好时节”,从而启发读者要不忘初心、珍惜当下、认真做好眼前的事,过好每一天等。

媒体推荐

    二十四节气,讲的是天,说的是地,记录的是自然,是中国人思考人与自然关系的智慧结晶。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
    ——中国农业博物馆外联部主任  唐志强

作者简介

    刘希,职业作家、文创类项目策划人,有着丰富的文化消费市场策划及创作经验,已出版文学专著《大敦煌》、小说集《对望》等。作者本人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并酷爱油画、环境园艺等各门类艺术专业,对传统文化及专业领域都有较深的研究,并能针对市场阅读需求,将所学及研究市场化和普及化。

目录


  立春一日
  无尽香
  掌声雨
  雨水之夜有月
  日日是好日
  惊蛰听钟鼓
  春分煮花
  不闭眼的木鱼
  有味是清欢
  清明得欢喜
  谷雨茶
  不忘初心

  立夏万物生
  不即不离
  圣心超然
  小满悟残心
  芒种论闲情
  带香气的回忆
  夏至一生一会
  花香供心
  明镜照初心
  小暑品粥
  觉性大美
  大暑大乐

  立秋月无边
  一叶知秋
  处暑欢喜一日
  秋来是秋
  白露品秋茶
  秋始白露
  但去静坐
  秋分行中道
  寒露破樊笼
  无边智慧
  霜降的微笑
  季节的游戏

  立冬的迎春花
  立冬的冬心
  “转”小雪
  岁月无痕
  大雪悟道
  踏雪寻香
  顺应自然
  冬至如风自由
  小寒的腊八粥
  冬天的心情
  大寒磨躁气
  结束亦是开始
后记

前言

  

    大概四五岁时,我便记住了长辈教给我的第一首歌谣,它便是二十四节气歌谣:
    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
    芒种开了铲,夏至不纳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白露烟上架,秋分不生田。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
    大雪河叉上,冬至不行船。小寒近腊月,大寒整一年。
    当然,各地的节气歌谣有所不同,但都是本地物候、农桑和风俗的浓缩和写照,既有地域特征,也有时代烙印。今天,我还是时不时地将记忆中随时蹦出来的一些节气常识与天气播报去做验证,细细想来,这绝非单纯是为了进行科学上的精准验证,而是它触动了我内心深处,对古人那般飘逸思维的好奇和崇拜。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这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饥来食,困则眠,热取凉,寒向火。平常心即是自自然然、毫无造作。没有什么是非取舍,只管行住坐卧,应机接物。
    实际上,这样的人与天地自然万物的自然和谐之道,就是最早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所倡导的道法自然。
    而我之所以这样看重人与自然的关系,恰是因为我也与很多被城市化的步伐追赶得气喘吁吁的朋友们一样,格外向往万物共生、自然和谐的生态之美。
    我相信,很多朋友和我一样,希望能够寻到一个自然环境生机勃勃的“十里桃花”之所,安坐树下,呼吸花香,细细聆听来自心灵深处的声音,找到久违的自己。
    这就是本书的立意之本,我努力以虚拟的寺院师徒几人的生活为载体,以二十四节气为主线,描述二十四节气的季节变化,力求依靠故事中的主人公对世间万事的反思,来辅助自己完成自我寻找之旅,逐步引领读者朋友反思自己在现实中的诸多烦扰,从而客观看待自身所需解决的人生问题。
    正如老舍先生在其散文《小病》中所写的一段话:
    生活是种律动,须有光有影,有左有右,有晴有雨,滋味就含在这变而不猛的曲折里。
    希望在这变而不猛的曲折四季律动中,感悟和记录内心的点滴变化。
    当然,二十四节气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时间体系,在千百年来的传承过程中,它已经发展成一种民族的文化时间,它是人们把握作物生长时间、观测动物活动规律、认识人的生命节律的一种文化技术。
    庄子在《知北游》里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天地的大美、四时的序列、万物的枯荣,都是自然的伟力所致,非人为所能改变。但在不同的眼睛里,它们却有不同意义。在我们的祖辈眼中,一年并非只有简单的春夏秋冬,而是用24个如诗如画的名字串起了我们与众不同的四季。
    2016年,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从本民族到全世界,更多的群体和个人开始从二十四节气文化中挖掘养生、文学等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
    今天,节气与时间的常识也早已超越农耕意义,它更利于我们反观自身的生命成长,在打捞丰收的果实时,抵抗诱惑、感受时光轮转循环。
    也正如作家余世存在《时间之书》序言里面的一句话:
    年轻人,你的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
    当然,这本小书的着力点不是要将二十四节气的常识科普给大家,而是试图以较为风趣、生动的笔调来呈现出它所具有的提示生活节奏、调节生活方式的指导意义。
    唐代诗人李涉有诗日: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
    最后一句最值得长久玩味!所谓浮生,我们完全可以把它理解为平常百姓的日常生活。幽雅脱俗的半日之闲,居然是诗人“偷”来的,是在竹院中听到僧人话语后的顿悟所得。
    那么,也真心希望你我的这次遇见,你也能在我的故事中“偷得”那惊喜可贵的半日之闲。如同夏日傍晚,悠闲的竹椅上,微眯双眼,在一盏清茶的氤氲中细品人生各种况味,进而自觉地尊重自然和生命节律,让自己从机械的钟表时间中解放出来,尽情享受色彩斑斓的生活,享受生命时光的分分秒秒。

后记

  

    当全书接近尾声,一如一段旅程即将完结,但是同时也抵达了记忆的深处。
    此刻南方的空气中已经凉意弥漫,万物依然兴盛寡言。而窗外,正排山倒海下着一场暴雨,天地混沌,自有一种超脱现实的存在。案头的初稿,寂静端庄,静待风雨停歇。在寂静中,天地的喧嚣逐渐隐退,夜色清明。
    这样的时刻,让人珍惜,因为它们将不复再来。
    记得在无数个日子,趴在案头,窗外庭院在不同季节会飘来不同的芬芳。在春季会听到木棉种子落地的声音,笃定厚实;夏季有开得惊艳而不自知的栀子,有时会传来孩子清朗的笑声……所有本真的存在,都让人内心震颤,这样的关与庄重,更让人感受到生存的谦卑和尊严。而手上持续的工作,则传递给人一种静默的坚韧,提醒人应该保持专注和敬畏,才能在时间中淬炼出精纯,与之共存。同时这样的工作,也成为生命的一部分,血肉相连。
    梳理二十四节气的寓意,似乎梳理的不是一个年轮的循环,而是一种生命的循环。但是在一轮生命循环之外,还有什么?还有当人活在当下的时候,就是要珍惜当下,坦然接受一切,并继续学习修行,以期获得人生的真谛。写这本书正是这样一个过程。
    时间有限,万物还有待观照,水仙已经凌波,一年确实就这么过去了。这段旅程,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