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 小说

庚子故事集(精)

  • 定价: ¥58
  • ISBN:9787521719727
  • 开 本:32开 精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中信
  • 页数:177页
  • 作者:弋舟|责编:徐芸芸
  • 立即节省:
  • 2020-09-01 第1版
  • 2020-09-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庚子故事集》是弋舟继《丁酉故事集》之后的短篇小说集,包括《核桃树下金银花》《鼠辈》《人类的算法》《你的名字》《幻肢》五个故事。书中有193斤的失败的胖子,有像男生的外贸公司女职员,有属鼠的年轻人……
    这部短篇小说集带有弋舟特有的明暗交界的美学风格,作者对物理人情有近乎实证式的体察,将超越性的精神领悟落实于日常生活的细密纹路中,显示出作者对于世界的一种直觉的把握能力和描述能力。

内容提要

  

    庚子年对许多人而言是充满难度的一年。弋舟在《庚子故事集》中用五个短篇故事创造了一个当下的生活世界:一个193斤失败的胖子藉由一次邂逅奋力逆流而上,一对年轻男女藉由仓鼠推演出新的爱情,两位女同事疫情之后各怀心事在餐厅相聚……庸常的命运与残酷的现实遭遇,人物在人世颓败转折处却显出顽韧的生机。弋舟拂去生活的表象而直抵核心,他描述了生活的内面——我们为什么活,为什么爱,以及,为什么孤独。

作者简介

    弋舟,1972年出生于西安,本名邹弋舟,祖籍江苏无锡。中国作协青年创作委员会委员。
    大学美术专业毕业后客居兰州近二十年,做过老师、平面设计师,年近而立开始严格意义上的小说创作。连续四届获得甘肃省最高文学奖“黄河文学奖”一等奖,连续四届获得甘肃省委、省政府最高文艺奖“敦煌文艺奖”,两次入选“甘肃小说八骏”。曾担任甘肃省作协副秘书长、兰州市作协副主席,被兰州市委、市政府授予“金城文化名家”。
    著有长篇小说《跛足之年》《蝌蚪》《巴格达斜阳》《春秋误》《我们的踟蹰》等多部,小说集《刘晓东》《丙申故事集》《丁酉故事集》等十多部,随笔集《从清晨到日暮》《犹在缸中》《无论那是盛宴还是残局》等,长篇非虚构作品《我在这世上太孤独》等。作品被翻译成多国语言。
    历获第三、第四届郁达夫小说奖,首届中华文学基金会茅盾文学新人奖,第二届鲁彦周文学奖,首届“漓江年选”文学奖,第四届《小说选刊》年度大奖,第十六、十七届《小说月报》百花文学奖,第四届《作家》金短篇小说奖,2015年《当代》长篇小说年度五佳,第十一届《十月》文学奖,以及《青年文学》《西部》《飞天》等刊物奖。
    2018年短篇小说《出警》获得第七届鲁迅文学奖。同年调至陕西省作家协会,任《延河》杂志副主编。
    2019年,入选中宣部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

目录

代自序:钟声响起
核桃树下金银花
鼠辈
人类的算法
掩面时分
羊群过境
代后记:等光来

前言

  

    代自序  钟声响起
    首先,这不是你的虚构。尽管,虚构几乎就是你谋生的唯一手段。
    你也确定,这不是幻觉。即便,这是幻觉四起也说得过去的时刻。
    午后,在准点的刹那,在阳光下或者阴霾中,它悠扬响起。没错,只是在午后,两点时——对此,你没有把握。这令人狐疑,你无从理解,若是报时的钟声,为何不在一天之中鸣响二十四次。
    就在此刻,二十一点整,你屏息谛听,没有它的鸣奏。
    有人听到了吗?午后两点,有人听到了吗?此刻,有人听到了吗?你期待日后有人能够给你一个呼应,从而给你一个见证与确据,也给这庚子年的初春一个见证与确据。
    这钟声,从前你也未曾听闻过。理性告诉你,那从前,午后的世界市声如潮,午后的内心也市声如潮,洪钟大吕被湮没在世界与自我双重的喧嚣里。这如今,纵然内心依旧无可救药地喧哗,世界却不可阻挡地安息了。于是,钟声浮现,如律动的朝阳,袅袅跃出往昔被如麻一般纷乱的声量注满了的时空。
    但眼下你难以完全地信任理性了。你开始怀疑,没准儿,许多时刻,你那所谓的理性,也只不过是自以为是。但你也时刻提醒着自己,万万不要掉进非理性的深渊里。
    你唯一能够确认的是,在非常的日子里,这钟声一天一天地在午后两点时响起,给予你无从说明的慰藉。起初当然是不经意的,你听到了,有那么一个瞬间的恍惚;渐渐地,成为了一个盼望。你开始在那样一个准点的时刻,立于窗前,侧耳倾听。时长大约也就半分钟,却如丝如缕,绵延难绝。
    你该调动起你的专注,如同进行严谨的科学观察一般,专门用一天的时间去定格它吗?——搞清楚它究竟是在哪一些准点的时刻才会奏响,是什么理由让这些专门的时刻被遴选出来,它一天究竟会奏响几次,它的规律何在,在这规律之中,究竟蕴藏着怎样的奥义。
    你拿不定主意。你对于理性的信赖已经开始摇晃。要命的是,你的感性也已经站立不稳。
    不错,这钟声已经成为了非常时期专属于你的一个盼望,但即便是在非常的时期,你也依旧涣散。你知道,自己恐怕是做不到在二十四个准点的时刻都竖起耳朵、保持警觉,即便,你已经认领了它于你而言某种堪称重大的意义。这是普遍的人性,你是如此的软弱和无能为力,那重大的声息已经响彻天际,你却依旧难以从浑噩的舒适区中凝神聚力。你听到了,被触动了,却依旧在惯性中任其弥散在势不可挡的浑噩里。直到下一个时刻,它再一次响起。你意识到了自己的软弱,并为之感到羞惭,可是在短暂的羞惭过后,历经了不安与焦灼、懒惰与懈怠,周而复始地迎来下一次羞惭。
    ……
    而钟声依然准时响起。
    这才是你艰难时刻所有盼望与慰藉的根基。
    你不想再将这一切形容为一个隐喻。那种知识的卖弄与浅薄的抒情一样,至少都不是现在的你可以去随手操练的了,你没有如此的能力了,也许,这不过是你的无能。那么,就领受这样的无能吧,在时而坚定不移、时而又犹豫不决的摆荡中,去熬你的艰难时刻,去感动于能够感动你的图景,去聆听你听到了的钟声。
    凌晨两点。依然没有钟声响起。但你听到了大地均匀的呼吸。
    那钟声,为何不响够二十四下,这是你现在最为迫切想要解开的谜底。而你现在唯一确知的,只能是,至少,在午后两点的那样一个精确的时刻,你和那座被封锁着的大城里的人们一同,听见了四个音符为一组的“报刻”之声:
    312|5——|123|1——|
    当那一天来临,世界再度川流不息,小区保安不再限制你的腿,你应该马上就去探寻你身边不远处那座大钟的位置,你将满含着热泪去搞明白,你的生活原本是由什么构成的,是谁在黎明清扫着马路,是谁在将书籍、牛奶递在了你的手里,是谁在装模作样,是谁在脚踏实地,是谁,不懈而又卑微地劳作着,在让钟声准点响起。
    2020年2月10日
    庚子正月十七定稿
    香都东岸

后记

  

    代后记  等光来
    弋舟  贺嘉钰
    弋舟  嘉钰好,先跟你对下表,你那里现在的时间是多少?
    贺嘉钰  我正在你过去的时间里。现在早晨十点,太阳不高,因为在疫情中,世界显得安静。昨天又读了一遍《庚子故事集》。《掩面时分》里有一个小细节——姜来在“我”看来“之于北京”,终于“在也属于”北京。这是一个有意思的角度,在一个地方却常常并不属于那里,似乎是现代人常有的体验。去年秋天来到纽约,因访学只一年,生活如沙漏一般进入了“倒计时”模式,但疫情突然暴发,这种时间感一下子又拨回了正向,因为我们确乎在等待“好”的到来。
    在北京生活了11年,我从未觉得自己属于它,现在身在纽约,更不属于了。“属于”的条件到底包含着什么?和一个地方相比,人也许更属于他/她自己的时间吧。我们不妨就从时间聊起。特别是在这么一正一反的拨转后,“这一刻”的意义不断显现。我一直认为你在小说中处理时间有种“凝固瞬间”的能力,那种在小说里感受时间的特别方式此时对位在现实中了,是什么让你觉得瞬间值得耽溺呢?
    弋舟  我们不属于空间,我们属于时间。你看,当我们没有一个确凿的体验时,我们也已经眺望了它的某种可能性,但这种可能性,一旦奇迹般地兑现成了庞然的现实,一方面,我们会为自己的某种“前瞻性”而窃喜,另一方面,我们又会空前地感到沮丧——原来,那未曾兑现的时光一旦来临,它的不由分说,立刻会让我们的沾沾自喜现出拙劣与肤浅。就是说,原来我们自以为是的某些优势,其实是经不起检验的。这种深刻的否定,就我的认知,只能来自那一个个由瞬间构成的时间。时间赞美了多少,她就唾弃了多少。对于那个无有始终的时间的臣服,差强人意,就是我对于文学的有限理解。于是,这本庚子年的集子,我努力“随波逐流”,譬如,她破天荒地,有了一个前言,那个前言,以“钟声响起”为名,完全是“现在进行时”当中的情绪。这种“随波逐流”的顺服,达到了一个地步,那就是,因为我无力去做一个无有始终的想象,于是,我只能在一个又一个“凝固瞬间”中,去表达我的盼望。 贺嘉钰  作为读者,我以为那些在瞬间上的盘亘使小说有了“致幻”的质地,体验时间的方式被重新定义,那些在小说里被取消的线性流淌,将从四面八方打开我们的感官。 有点心有戚戚于你在这里说到“随波逐流”,这也正是我从《丙申故事集》《丁酉故事集》到《庚子故事集》一路读来,现在的感受。在干支纪年的限定下,三本书已经形成了她们自己的“小秩序”,而这个来自时间秩序的命名方式在此刻更显况昧。也就是说,你不得不看见此刻正在发生的一切。 …… 贺嘉钰  无论她是否能够承载,她的作者和读者都乘着这样一种形式渡到一个新的岸边。借由文学打开认知,完成冒险,反刍经验,我想,再没有比小说更便宜的方式以供我们检省生活了。在这样一个“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空间里,现实高度地简化在一个故事中,一种叙事方式里。文学能够给我们的,可能就是一次次“困境的日常化”,对于一些读者,她还给了他们一把思想的“小锉刀”,她将赋予他们“转换力”与“后置感”,你参与,又能够抽身,因而及时地获得了反思的机会。 如果说,在严酷凛冽中,文学能够主动地帮我们恢复一些什么,那也许就是在模拟困境中练习克服,当真正的困境无可避免时,想起人类里的那些“她”与“他”,给自己一些保持平静,保持深情的定力。期待着《庚子故事集》的句点将我们渡往未知之地。 弋舟  “转换力”与“后置感”,这如同就是对这本集子的一个概括,而概括了的,不是结果,正是一个过程——她尚未完成,但是我们能够预见到她终将完成,只是,现在我们还不知道她将怎样完成。这,恰如我们此刻的处境。 让我们等光来,并再一次对下表。 贺嘉钰  正是傍晚五点钟。卞之琳诗里写过,“友人带来了雪意和五点钟”。文学安宁人心的瞬间无时不在发生。谢谢你的写作。 2020年4月29日黄昏 纽约 2020年4月30日 庚子孟夏初八凌晨 香都东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