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政治法律 > 政 治 > 中国政治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 定价: ¥48
  • ISBN:9787201163758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天津人民
  • 页数:252页
  • 作者:韩庆祥//陈远章|...
  • 立即节省:
  • 2020-09-01 第1版
  • 2020-09-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紧扣时代精神,重大政治命题的全新阐释
    通俗易懂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读物,理论性和可读性兼备
    本书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并基于理论思辨、历史视域、现实境遇等展开了深刻论述,剖析说理深刻,内容通俗易懂,旨在帮助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工作者全面准确深入分析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问题,同时内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式。

内容提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以解决中国问题为中心的过程,它关乎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关乎中国共产党的前途,关乎社会主义中国的命运。本书坚持政治、学术和大众有机统一,用学术讲政治、从政治找学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学术探究。
    本书明确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大意义,梳理总结了以往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讨论了理论思辨、历史视域和现实境遇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包括其理论基础、精神实质、科学内涵、辩证关系、疑难问题,历史脉络、历史经验、历史启示,以及其存在的优势与问题、机遇与挑战,进而揭示了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现实路径,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感召力、影响力、凝聚力、辐射力。

目录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大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三化”关乎马克思主义的生命
  二、马克思主义“三化”关乎中国共产党的前途
  三、马克思主义“三化”关乎社会主义中国的命运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的梳理总结
  一、国内学界的马克思主义“三化”研究
  二、国外学界的马克思主义“三化”研究
  三、马克思主义“三化”研究:亟待挖掘的富矿
第三章  理论思辨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一、马克思主义“三化”的理论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三化”的精神实质
  三、马克思主义“三化”的科学内涵
  四、马克思主义“三化”的辩证关系
  五、马克思主义“三化”中的疑难理论问题
第四章  历史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一、马克思主义“三化”的历史脉络
  二、马克思主义“三化”的历史经验
  三、马克思主义“三化”的历史启示
第五章  现实境遇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一、马克思主义“三化”存在的优势
  二、马克思主义“三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三、马克思主义“三化”面临的机遇
  四、马克思主义“三化”面临的挑战
第六章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实践路径
  一、坚持“三化”互动共进,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
  二、促进“马”“中”“外”三者交融,彰显马克思主义的感召力
  三、推进“三形态”有机统一,彰显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
  四、打造“三元素”的文化产品,彰显马克思主义的凝聚力
  五、构建全方位的“三化”推进机制,彰显马克思主义的辐射力
参考文献

前言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2017 年9 月29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当代世界马克思主义思潮及其影响进行第四十三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发展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必须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保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锲而不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使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完成这一重要任务,要求广大理论工作者既要全面准确深入分析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问题,又要自觉把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贯穿科研教学全过程,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一理论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在人类思想史上,就科学性、真理性、影响力、传播面而言,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也没有一种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世界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有着强大生命力,就在于它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就在于它坚持实现人民解放、维护人民利益的立场,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为己任,反映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就在于它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及发展规律,是“伟大的认识工具”,是人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的有力思想武器;就在于它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不仅致力于科学“解释世界”,而且致力于积极“改变世界”。实践证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维的伟力,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马克思主义就是我们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参天大树之根本,就是我们党和人民不断奋进的万里长河之泉源。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前提,是要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及其基本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不仅来源于它的科学性,而且来源于它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实践、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恩格斯早就说过,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因此,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必须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这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
    结合新的实践不断推进新的理论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解决各种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成果,指导党和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表明,对待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不能采取教条主义态度和实用主义态度。教条主义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什么都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语录来说话,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说过的就不能说,这是毛泽东所说的“幼稚者的蒙昧”,事实上割断了理论与实践、思想与实际的联系,最终会把我们党引向歧途。实用主义则根据需要找一大堆语录,把什么事都说成是马克思、恩格斯当年说过的,生硬“裁剪”活生生的实践发展和创新,完全不顾马克思、恩格斯原话的本义,这也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正确的态度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之箭”“去射中国革命之的”。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一步地从中国的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的认真研究中,在各方面作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的创造。
    与时俱进,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深刻变革。同时,世界格局正处在加快演变的历史进程之中,产生了大量深刻复杂的现实问题,提出了大量亟待回答的理论课题。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只有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把蓝图变为美好现实。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聆听时代的声音、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