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散文

牛津笔记

  • 定价: ¥88
  • ISBN:9787548616696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学林
  • 页数:505页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在新闻系的课堂上,我可能会坚信:这个世界是由事实构成的。但是,坐在这本书面前,我又觉得,如果不跟着一个值得信赖的人,世界无所浸润,所有的事实都是灰尘。本书以日记体叙述,从2017年4月17日起,至2017年6月24日,共70篇,每篇日记配1幅作者在牛津拍摄的黑白照片。作者用直白的文字和黑白影像记录了其在牛津大学客座一学期的所见所闻所感,是他对时事、人文、历史和生活的洞见,是英式essay与中式小品的曼妙结合。

内容提要

  

    力奋是一位优秀的记者和作者,这点众所周知。《牛津笔记》也将展现力奋在文字之外作为摄影师的才华。他的照片捕捉到了牛津的梦幻与现实,荣光与弱点,是牛津真善美的诠释,直戳心灵。

媒体推荐

    力奋君不羁于陈言牢笼,汪洋恣肆,又静水深流,相信能在新旧世纪的几代人中无隙沟通。
    ——经济学家、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理事长  李剑阁
    我在牛津读书三年,就在张力奋客座的新学院,且在同一栋宿舍。他的视野,让我见识了当年未曾看到的牛津。
    ——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张维迎
    力奋笔下的牛津,举足轻重,文字优美,包罗万象,着眼于内心世界,媲美蒋彝《牛津画记》。有意思的是,蒋彝用画,力奋用摄影。
    ——作家  虹影
    力奋的《牛津纪事》,着力英国社会制度变迁,旁及中英文化异同,是一册留英小百科全书,让居英逾四十载的我看得津津有味。
    ——新闻人、香港《信报》前总编辑  邱翔钟
    力奋是我BBC的同事和领导。这是一部生动博雅的访学随笔,时事、人文、历史和日常生活,穿越中西时空。
    ——前新闻人、新东方集团总裁  周成刚
    名为笔记,实是一段旅程,途经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知性与情感、人与自然。这是中国留学生出国前的必读。
    ——财经作家、蓝狮子出版创办人  吴晓波
    好看!力奋的文字,让我找回了以为已丢失的东西。也证明了好的摄影师才是好作家。
    ——媒体人  洪晃
    力奋这本书里,我感知到一种悠远的东西。但我分不清,是源自中国士大夫的传统,还是更接近英式的绅士精神?
    ——媒体人、罗辑思维、得到创始人  罗振宇
    张力奋集记者的敏锐与作家的感受力,以节制、内敛的笔调,呈现了一部真实的个体当代史。我已先读为快,愉悦的阅读体验。
    ——作家、编辑  老愚

作者简介

    张力奋,现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198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留校任教。后留学英国,获菜斯特大学传播学博士。之后进入国际新闻界,在BBC、英国金融时报工作20多年,任FT中文网创始总编辑、FT副主编,亚洲新闻奖得主,牛津大学、香港大学等校访问学者/教授,2016年,回母校任教。

目录


自序
2017年 4月 April
17日
18日
19日
20日
21日
22日
23日
24日
25日
26日
27日
28日
29日
30日
2017年 5月 May
1日
2日
3日
4日
5日
6日
7日
8日
9日
10日
11日
12日
13日
14日
15日
16日
17日
18日
19日
20日
21日
22日
23日
24日
25日
26日
27日
28日
29日
30日
31日
2017年 6月 June
1日
2日
3日
4日
5日
6日
7日
8日
9日
10日
11日
12日
13日
14日
15日
16日
17日
18日
19日
20日
21日
22日
23日
24日
人名索引
鸣谢

前言

  

    牛津大学在1685年迎来了第一位来自南京的中国客人沈付宗(音译),他为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的中国藏书编制了目录。沈先生之后,诸多才华横溢、富有观察力的中国友人都曾到牛津大学考察交流。我所在的新学院(New College)于1379年建院,正值英王理查二世时期、中国明朝洪武年间。虽然学院与中国早期交集甚少,但若追本溯源也有些年月了。
    承前启后,我院有幸于2017年迎接力奋博士访学。力奋很有才华,好奇尚异,很快融入了牛津这个有些古怪的地方。他1988年来到英国留学,早就是个“英国通”了!从英国的教育到时而晦涩的英式幽默,从美食美酒到政商各界,力奋都拿捏有度,游刃有余。在院士休息室里,幽默常伴着力奋,大家都喜欢与他交流。
    力奋是一位优秀的记者和作者,这点众所周知。《牛津笔记》也将展现力奋在文字之外作为摄影师的才华。他的照片捕捉到了牛津的梦幻与现实,荣光与弱点,是牛津真善美的诠释,直戳心灵。
    我曾旅居中国多年,这段经历让我认识到英中文化有一个相似之处——那就是崇尚“入乡随俗”。“入乡随俗”让我们既正视与前人的差距,又期待未来,在尚学、求知的环境里探索我们的学问。力奋是这种精神的代表。
    我院有件中国青瓷器,于中世纪来到英国,是历史上最早抵英的瓷器。如今丝绸之路重启,本书作为英中文化的完美纽带,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诠释了英中文化各自的深邃与相辅相成。世界各地通过交流,相互学习,才能打造更美好的未来
    牛津大学新学院院长
    杨名皓
    (何流译)

后记

  

    这本书,写的是牛津日志,更是我的生命记忆。我要感谢我的亲人、前辈、朋友。没有他们,我难以存在。母亲已去,父亲健在。他们给了我生命,我以此书回报。谢谢妻子毛隽、儿子Tommy,写作中的我,常有冒犯,谢谢包容,让我沉浸宁静与孤独。
    在牛津的一学期,我客居在1379年建校的新学院(New College),得到杨名皓(Miles Young)院长诸多照应。他还为本书作序,至为感激。谢谢牛津商学院(0xford Said Business Sch001)图法诺(Tufano)院长、中国事务主管曹隽小姐促成我牛津之行。
    感谢在牛津结识的年轻朋友,中国的、英国的,有些会在此书中露面。读PPE(哲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的何流同学是我的牛津向导。不过,牛津的古董书展是我带他去的。
    我很感激以下朋友和家人,在出版前阅读文稿,并指出错误,提供修改建议:李剑阁、邱翔钟、许知远、张维迎、罗振宇、周成刚、虹影、老愚、卫哲、王防、叶铮、钱忠民、王肇东、何流、朱蓓静、张器、姜嵌蛲、杨博闻、张髓。要隽、毛展、张弛。也请刚去美国读哲学的外甥华天择读了初稿,试探一下我是否有能力与新世纪出生的一代沟通。当然,书中的任何错误都由我承担。
    写作与孤独相伴,对家人并非福音。这次修订,是在美国休斯敦的家中,正值新冠疫情猖狂,只能自我隔离在家。一家人在一起,已很久没共度如此长的时间。谢谢休斯敦的复旦老同学贺红扬、罗铮夫妇,特别是他们赠予自己花园的栀子花、蜥蜴、树蛙、三七叶、马兰头,给我带来快乐和温暖。还有邻居友人许建章医生,谢谢对我和家人健康的照应。谢谢复旦校友萧红学姐,护送我到弗洛伊德葬礼现场采访。 我从小自立,做菜不差。疫情期间,我主要的贡献是专煮茶叶蛋,前后消耗近300只,除自享外,分送当地朋友。配方经我多年实验而成。哪天不想动脑动笔了,若我在复旦后门摆摊卖茶叶蛋,相信一定是世上最好的茶叶蛋(之一),足以养老。这点自信,我有。 谢谢张健、徐杰两位友人的帮助,协调书中的黑白照片。谢谢劳子殷同学认真编辑了人名索引。谢谢朱蓓静通宵达旦为我此书所作的校对。谢谢赖芳泽、程思茜同学的帮助。 书中收录了两幅插图:大画家韩辛大病初愈,专为本书创作水粉画一幅,是我骑单车穿行牛津小巷的情景,我很喜欢。另一幅插图,出自BBC老同事聂伟亮(A1an)之手。我在牛津时,他来新学院玩过,画的是我在学院后花园那条木椅上阅读。他的艺术天分:一、直到他光荣退休后才发现,实在是对艺术的不敬。 最后,我要感谢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长王为松对我的鼓励与耐心。此书原定2019年出版,因我不满意,把书稿压到现在.欠了稿债。谢谢资深出版人陈季冰出任本书特约编辑,他的审读深刻、有见地,我定稿时受益颇多。特别谢谢本书责任编辑楼岚岚,她的效率、直觉、专业、认真令我印象深刻。也谢谢另一位编辑许苏宜,协调流程。我可能属于给编辑添麻烦的作者。最后一些改动,但愿对书稿质量有所补益,为此增加了她们的工作量,表示歉意。 张力奋 2020年5月  休斯敦 新冠疫情自我隔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