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散文

用细节把日子过成诗(经典版)

  • 定价: ¥56
  • ISBN:9787569936186
  • 开 本:16开 平装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本书献给每一个对生活怀有一片痴心的人。这个社会上大部分的人都是量入而出、脚踏实地生活着。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在限制中,生活还是有更美好的可能。
    本书受《时报周刊》《天下杂志》《苹果日报》多次专访;蒋勋、钱理群、洪兰、韩良忆、金韵蓉推荐。
    作者是著名生活美学家、畅销书作家蔡颖卿,多次被凤凰卫视和中国新闻周刊转发,超过千万人浏览。
    改变当代女性人生的价值观,分享一种现代人,尤其是当代女性与世界相处的方法:
    找到热爱的事,保持愉快的生活节奏,总能找到完整的自己、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
    作者手书腰封寄语,新增蔡颖卿“厨房”“教养”“读书”“行为”日记,日记排版,更具温度。
    母亲和女儿一起完成的书。母亲书写,女儿插画,以爱之名,带来最温暖的视觉享受。
    作者亲自录制生活vlog,走近一个最真实的蔡颖卿。

内容提要

  

    自律的作息,有节奏的生活,健康的食物,规律的运动,艺术爱好,舒心的工作,这才是生活。
    蔡颖卿,最懂生活的生活家,经营一间生活工作室,养育两个女儿,十七本书的作者,对生活有着天赋般的热爱和用心。既是老板又是母亲的她,从不拿工作繁忙作为不能料理三餐的理由,由此损失掉日日可以重复的快乐,只是自己的损失。平日种植花草、饲养动物、读书写字、养育女儿、与人相处,生活中每一个温馨的细节,都流露出令人向往的生活态度。她过的是一种温柔、优雅、克制,虽平淡但有力的生活。她拥有在平凡中活得快乐诗意的力量。
    无论是平凡还是富足,生活都应该平静喜乐,优雅是生活的每一处细节都能体现出从容、美好。愿你也能用细节把日子过成诗,美好而精致。

媒体推荐

    理所当然的事情,也要一一确认。 越是微不足道,越用心去品味。 在这个过程中,必会有新的发现。由此收获的每个微小喜悦,支撑着我们每日的生活。 今天也请用心对待。
    ——松浦弥太郎
    人生可以更自在,时光是一连串的周而复始,但在这徒劳的周而复始中最珍贵的是,我们踏实、坦然并举重若轻地活着,而这随心所欲的“ 自在”,才是幸福圆满最终极的状态。
    ——金韵蓉
    有自信的人,对于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是一种充满而富足的感觉,他可能看到别人有而自己没有的东西,会觉得羡慕、敬佩,进而欢喜、赞叹,但他回过头来还是很安分地做自己。
    ——蒋勋
    生活不光是效率,生活也是品质。有规律的生活会让每一个人都觉得他自己的自我和尊严都得到尊重。
    ——韩良忆

目录

蔡颖卿的话
简体版再版序  用细节把日子过成诗
原序  爱生活,不是养生,是尽情燃烧自己
一  用细节把日子过成诗
  一杯一盘所带来的趣味
  小事中学会“美”,因为那是Art
  知识之外的生命功课
  器物是存留回忆的地方
  一枝金枣,满室生辉
  色彩,的确鲜明地影响着我的生活心情
  讲究的确是一种心情
  一本旧书,一段联结
  旧事件件都只剩温柔
  给孩子留住粉蓝的回忆
  食物是爱的表达,爱的接受
  留一首诗在你口袋
  读书日记
二  今天也要用心过生活
  菜市场的哲学家
  生活真正的质地
  好一幅人间生活画
  曼谷小摊的生活智慧
  流连十六巷
  人间寻遍且归耕
  在放手的功课里,多留信任与祝福
  新港,月光下
  姜片与田乐烧
  艺术也不必刻意“与众不同”
  未能尽兴的遗憾,是下次启程的理由
  世事,都需一份等待
  厨房日记
三  珍惜每一个可以期待阳光的目子
  与黄昏有关的生活定义
  愈忙愈需要安静
  慢慢享受创造的滋味
  外婆家的圣诞节
  “一厢情愿”的欢喜倾吐
  对爱,别无他求
  那杯红茶的滋味
  珍惜每一个可以期待阳光的日子
  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如此接近的心情
  生活需要的恢复力
  最平凡的最快乐
  每一天:有许多事要做,并一一完成
  教养日记
四  限制中,生活还是育更美的可能
  所谓了解与体谅
  我们应该跟别人做好朋友
  过界
  温柔的眼,善良的口
  以直抱怨,可也
  素直
  金钱从来都是人生大事
  节制
  安静
  阅读的情味
  应该果决的,应该审慎的
  祝你——有工作可做
  行为日记
五  把生活爱得热气腾腾
  煎饺的微妙
  用彼此的真诚.在爱里相遇
  不用说的爱
  等我长大
  妈妈的手,总能把意念化为行动
  因为有光
  不要吝惜表达爱
  两只小鸡
  只是因为“可以爱”
  太郎,提起脚步,向前迈进
  爱,还是爱
  别输给原本想要坚持的心意
跋  我要和生活翩翩起舞

前言

  

    简体版再版序
    用细节把日子过成诗
    华文嘱我重写一篇序文的隔天,我给妈妈班的学员上了一整天的课。
    早上下厨实作了几道菜、讨论厨艺与整理生活的概念;用餐后,我们一起沉浸在几则诗文的探讨中。
    下课前,阴雨日的天光已尽收,玻璃窗外的庭院灯映在白色落地窗的玻璃上。淋着雨的灯,一盏盏晶莹剔透。讲书时,我忽一抬头,眼前那条汉白玉长桌上,一排正奋笔疾书的妈妈们,各自醉心文字的影像,好美!
    一种绝不会用“漂亮”,而只想用“美”来形容的神情,从一张张平静的脸上,不带声息地漫步而出;我独自享受了那股看见美丽的喜悦之后,感叹自己日子里的诗意,全是生活与他人的赠予!
    这本原名为“漫步生活”的杂记,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时,为她更名成《用细节把日子过成诗》。起先,我是带点诧异的,感觉这么文艺的书名,是不是会让读者误以为我理想的生活绝美飘逸?而静观实际,日子与我的关系却永远是那样的时碾时、日轧日,一点都不曾有过“轻”与“松”的。我汗颜这样的内容,可以用“诗意”为书名吗?那美好有如书签、卡片中以漂亮字体印上的摘句,适合用来为我的生活状形吗?
    然而,在一年年的四季更替,一年年的人事变化之后,我突然对这本书的新名字起了一种深思与同感。假如,“诗”所代表的:是从繁乱中凝练出属于自己的意义,
    是一个人发自内心跟生活的和歌,
    是情不自禁动手修缮内心生活的芜杂与空洞;
    那么,这本书虽非刻意以诗为律,却也的确在且行且歌中珍惜了生活。于是,我宽容地对自己说,这些不尽优雅细致的生活韵,或许勉强可以说是一本日子诗。

后记

  

    我要和生活翩翩起舞
    《漫步生活》预计出版的一个月后,就是我为人妻二十五年、为人母二十四年的可庆贺之月;我说“可庆贺”并不是因为所有的日子都云淡风轻,而是因为所有的日子都别有滋味。
    这本书的画页与封面是由二十岁的小女儿负责,就在她完成初稿询我意见时,我才发现,两位主编与我挂在口中常对她说的“漫步生活”,在她想法中是“慢”这个字,因此,她的英文简标是“Slowly,Slowly”。我第一眼看到时忍不住就为她这个误会大笑了起来,心里只想着要再给她补一堂“中文课”。但说着说着,就发现这其实是个很美丽的错误,只要改成“Slowly,Quickly”就十分贴合“漫步”与这本书的联结。这倒是我们先前连想都没有想过的事。
    我跟在学校受过一年中文教育的Pony解释,从心部的”慢” 与从水部的“漫”有何不同,为什么我选用的是水部的漫步。我说自己是像水一样地流过生活,日子给什么条件,我就接受它的变化,只认真地流啊流,很少想到要奋力挣扎或心有旁骛。所以,这本书里所记的渠道,不是我的开垦而是我的接受。
    不过,我又告诉女儿说,如果“慢”指的是形体的移动或生活节奏的转换,那绝不是我的生活写照;但如果“熳”说的是一个人内心呈现的某一种稳定,这倒吻合了我与生活的对话。日子要我快我就快,日子说可以缓一缓时,即使只有五分钟,我也能意会到它的美妙。因此“Slowly,Quickly”才是我心部的“漫行”,才是我与生活的翩翩之舞。 与生命相处五十年,顺服到底是性格、是目标,还是经验的决定,我已无法分辨。不过,对于我穿梭在各种生活角色却极少挣扎于女性价值的认定,有一天倒引来特别的询问,那位采访过我的女老师说:“我觉得你实在是很另类的女权守护者。” “女权”,一个我熟悉却不曾为此困扰的名词;一个似乎是以挣扎、争取为动词的结果。生为女性,我当然了解除了以集体经验被探讨的歧视、物化、压迫、家务分配的问题之外,永远与这个主题相伴而生的探讨,是隐藏在背后“自由”的意涵。因此,即使在许多争取已有了平等的改善,但我还是感受到一个身为母亲的女性,最重的负担是“价值”的定义;当社会眼光的价值与自己想选取的价值无法平衡时,心中难免挣扎。 于是,我们永远需要有个理由,永远在找一种可以宣告于人的解释:为什么要走出家庭工作,又为什么决定返家,女性因为有了价值的框限,在哪里都好似坐立不安,无法坦然。对于一个女性的限制,我当然深有所受。无论是生理、时间还是行动上,人人口中的自由是从少女到人妻、人母愈变愈少的。但是,当生活启动转化的过程,在自己习惯于“有定义的自由”不断减少的同时,我却被许多无法形容的所得满足了。例如,在时间穷得发酸的一刻,看到自己竞能安然珍惜一分一秒的益处;在家人病乱不安时,能自信稳下大小事物;我发现,原来自己的静默与耐力是可以改变幽暗,可以点亮生活的。于是,属于女性特别的生活便以不自由与自由的一体两面,辉映在我的认知里。 “权”字有多重的意义,如果以“人所能支配的力量”来解,我对女权的体会应可算是深刻。我并不是为做一个有价值的人而决定要如何过生活的,我是因为确信有一种价值早已存在于我的天赋性别里,所以便安心地顺着向阳大道或曲径幽谷走去。那尽头虽不必然是社会所定义的完美价值,却一直帮助我拥有保持自我的权利,就在这种安全意识中,我感受到了一种特别的自由。 设若女权当中第一要务是撕去标签、认定自己,那么,我想我与许多甘于生活中的苦与乐、甘于限制与劳累的女性一样,在安静生活与默默努力之中,对女权也有另一番点滴在心头的领悟与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