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经 济 > 工商管理 > 公共关系、社交

温暖的氛围(5分钟建立信任)

  • 定价: ¥39
  • ISBN:9787122361851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化学工业
  • 页数:202页
  • 作者:(日)小西美穗|责...
  • 立即节省:
  • 2020-09-01 第1版
  • 2020-09-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怎样才能“好好说话”?说话是门技术活,更需要高情商,你需要在交流前就建立温暖的氛围!
    本书教你49个细节,让你迅速与对方建立信赖的关系,实现顺畅的沟通与交流,能为不善交流或是想能提高自己交流能力的朋友们助一臂之力。

内容提要

  

    本书作者在长年的记者和新闻主播的生涯中,总结出了一套“打开对方心灵之窗的会话术”。在本书中,她介绍了抓住人心的9个方法,以及如何倾听与表达的40个方法。
    这些方法注重细节,简单实用,能帮助读者跟各种各样的人进行顺畅的沟通,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作者简介

    小西美穗,日本电视台解说委员兼主播。1992年加入读卖电视台,作为新闻记者对阪神淡路大地震进行了诸多报道。从2001年起的三年里,作为特派员派驻伦敦。对美国911恐怖事件之后的中东形势进行了报道。2004年回国,担任政治部记者。于2006年进入日本电视台工作,由记者转型为新闻评论员。作为记者亲临采访现场,作为新闻评论员在演播厅里向观众讲述自己采访的内容,一人身兼两职,大显身手。2013年起成为“深层新闻”的主播。
    做过很多现场讨论类节目的主持人,采访总计超过1700多人。她是下午黄金时段的新闻报道节目“NEWS EVERYDAY”的主播,用浅显易懂的解说向观众们传递每日新闻。

目录

序章  温暖的氛围
第一部分  三秒抓住人心的方法
  1.交换名片时,用足三秒致谢
  2.用比平时多三分的笑容去打动对方
  3.事先调查好与对方是否有共同之处
  4.自我介绍离不开“好段子”
  5.“笔”“领带”“徽章”是破冰的三大法宝
  6.备好闲谈时能用得上的“自己的三大最爱”
  7.不要成为“否定大王”
  8.得体的服饰也是谈话成功的重要因素
  9.女性有一个会表达的“下巴”
  专题一 消除紧张的方法
第二部分  磨炼倾听能力的方法
  1.会倾听的人深谙谈话中的点头之道
  2.在谈话中以理解对方的姿态去“接球”
  3.用适当的感叹来表达与对方产生共鸣
  4.适时总结并整理谈话内容
  5.促使对方愿意谈论更多的引导方法
  6.使谈话深入发展的关键词“原本”
  7.向对方提“用数字能回答”的问题
  8.见面之前准备好十个备用问题
  9.十个问题里放一个大胆的不同寻常的问题
  10.即兴发挥也需要事前做好准备
  11.在准备好的资料上贴上一目了然的便签条
  12.用“挺胸”的姿势去倾听
  13.容易造成消极印象的动作:双手交叉抱在胸前
  14.不懂装懂是谈话失败的根本原因
  15.不要漏掉对方辅以手势的谈话
  16.最后五分钟引导对方畅所欲言的绝招
  17.把不善表达的人说的话概括之后再进行理解
  18.“连呼对方的名字”以打断冗长的谈话
  19.对语速快的谈话对象,自己要先做到“慢慢说和会概括”
  20.对腼腆的谈话对象,“提一些容易回答的问题”
  21.能够使谈话顺畅进行的“眼神交流”
  22.用沉默去识破对方谈话中的谎言
  23.仅仅是点头应和,也能成为对方的“盟友”
  专题二 讲究谈话中坐的位置也是一种“倾听能力”的表现
第三部分  磨炼表达能力的方法
  1.在谈话中称呼对方的名字
  2.绝对不要弄错对方的名字
  3.与其夸耀自己,不如爆料自己的糗事
  4.纠正说话中常有的小毛病
  5.忍耐两秒再去打破沉默
  6.在最想谈的内容前先做好“预告”
  7.反驳他人意见时先用“引子”做铺垫
  8.谈话中不要给对方打不好的“预防针”
  9.最想说的话要最先说
  10.利用便签条准备好说话的顺序
  11.根据对方的反应而灵活调整谈话的深度
  12.医生是“打比方”的高手
  13.完全进入角色来进行讲述
  14.夸赞他人以及被他人夸赞
  15.提出意见时用“美中不足”
  16.向内心烦恼的人提问题时用“消极”的口吻
  17.在谈话中救人于困境的“我也这样过”
  专题三 会谈话的人也会做笔记
结语

前言

  

    在工作、家庭、学校等各种各样的社会场景中,与长辈、社会地位高的人或是思维方式跟自己完全不同的人一起相处的时候,你有没有过“该说什么才好啊”这样的困惑?
    或者说,跟不好打交道的人、性格内向的人、很难说出真心话的人聊天时,聊着聊着就不知道聊什么。这样的经历,你可曾有过?
    我有过很多这样的经历,这一路走来,吃了很多苦头,也失败了很多次。
    所以我想通过此书,以我这些年的经历为基础,向读者们介绍怎样跟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人进行顺畅的沟通,并且给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技巧与方法。
    交流本身,其实并不需要什么特殊的才能。只要有意识地稍加一些努力,谁都能掌握这个“技术活儿”。这是我在自己的主持工作中,在无数次失败与克服失败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的。
    作为日本电视台的一名新闻记者兼主持人,我从2005年开始参与了“Zoom-in Sunday”“News Real Time”“深层报道”等节目。特别有幸的是,有很多机会担任时事新闻评论类节目的主持人,在12年里共主持了六档节目(包括在其他节目里开设的谈话类栏目)。
    我在节目中采访与交流过的来自不同领域的嘉宾,总共超过了1700多人。
    以安倍晋三首相为首的政府首脑、财经界大咖、大学教授、经济学家,还有松本幸四郎等著名的演员或演艺界人士,以及前巨人队教练原辰德、职业高尔夫选手青木功等体育界名人。嘉宾里当然还有医生、历史学家,甚至宇航员。所有的采访嘉宾基本上都是初次谋面。谈话的主题涉及政治、经济、医疗、历史、体育等方方面面,老实说这里面我不擅长的话题也非常多。
    跟初次谋面的嘉宾一见面就开聊,所谓“现场直播一小时”,就是在没有重新录制机会的有限的时间里,做到让嘉宾打开心扉畅所欲言,发挥出他们的魅力。这正是我的职责所在。
    在跟各行各业的专家们交流的过程中,我无数次面对面地感受到了他们在与人交流当中的“技术”。
    通过采访以及与嘉宾们的谈话,慢慢地我也逐步悟出了一些诸如“只要这一句问到点上,便能事半功倍”之类的法则。因为有着跟1700多位嘉宾谈话的经验,觉得自己也掌握了一些谈话的“诀窍”。
    “尽可能地让对方感到放松,聊出真心话和一些有价值的话题。”“为什么那些优秀的人都善于交流呢?”
    我非常想把以上两点传达给尽可能多的人。
    除嘉宾谈话类节目之外,从2017年6月起,我在每天傍晚时分的新闻报道“news every.”节目里,开始主持“为什么是这样?”这个新闻答疑栏目。通过有效地使用图表、插图、影像等工具,在工作实践当中每天磨炼着如何言简意赅、浅显易懂地进行讲解这门“技术活儿”。
    在我成为谈话类节目主持人之前,我曾经做过日本电视台驻伦敦的新闻特派员。那时候我采访过足球运动员贝克汉姆先生。他是世界闻名的足球先生,让人很难轻易地接近。我尝试使用了一些交流的小技巧,成功地拉近了和他的距离。具体使用的谈话技巧以及当时的场景,我会在之后的文章里给大家做介绍。
    在做主持人期间,我一直一边尝试一边从错误中反省、总结,把学习精英们的谈话技巧而积累起来的经验,作为自己的心得,做了很多的笔记记录下来。现在我从这些心得里面,挑选出一些也许会对大家的生活有所帮助的部分,整理成此书以飨读者。
    职场也好,夫妻关系也罢,改变并磨炼我们的“倾听”与“谈话”的技巧,就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得到很大的改善。希望我的这本书能为不善交流或是想能提高自己交流能力的朋友们助一臂之力。
    小西美穗

后记

  

    各位把书看到最后的朋友,真的非常感谢你们。
    在此书的最后,我还有一件事情想要跟大家分享。
    对于从事新闻报道工作的主持人和记者们来说,跟被采访的对象之间建立起信赖关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很多情况下都需要花费时间才行。
    我曾经经历过这样一件事。
    1995年1月17日发生了阪神大地震。当时我在读卖电视局做记者,在灾区的兵库县西营市碰到了一位9岁的少年。这位少年在地震当中失去了与他相依为命的母亲,成了一名孤儿,这之后他跟着60岁的祖母一起生活。
    少年和他母亲曾经一起居住过的公寓房,在地震当中由于剧烈的摇晃而坍塌了。
    地震来临的那一瞬间,少年的母亲把他压在了自己的身下。两个人都被掩埋在废墟里,少年的身体完全没有办法动弹,只有右手勉勉强强能够活动。少年用他的小小的右手紧紧地握着母亲的手。然而母亲的手只是耷拉着,一点儿劲儿都没有。慢慢地变得冰冷。少年一边捏着母亲冰冷的手一边等待救援,终于在六个小时以后他被救了出来。
    少年的母亲用自己的生命守护了他的安全。
    这位少年因为遭受到巨大的打击而变得沉默寡言,他把自己的心也封闭了起来。他总是一个人整天在一些广告宣传单的背面画着漫画。刚认识他的那阵子,他都没抬起头来看过我。
    在做完那一档报道节目之后,我依然和这位少年保持着联系。
    老祖母和少年,两个人在一起的生活可不容易。少年总是不听祖母的话,常常一句话不说就闷在自己的房间里不出来,还有过一段时间连学校也不去。祖母是位性格开朗、爱照顾人的老年人,她也曾写信给我,跟我抱怨“不知道该怎么养这个孩子才好”。不过就算这样,这位老祖母依然坚持鼓励少年,最终这位爱画画的少年考上了美术大学。 虽然我们已经相识了这么多年,但是我还~次都没有听他谈起过关于那次地震的经历。因为我也担心“万一因为我来问地震的事情而导致他再一次把自己的内心封闭起来”,一想到这个我就觉得无论如何我都不能问。第一次跟他谈起地震的事情,是他28岁那一年我们再次见面的时候。在他的作品里,我发现了有以手为创作灵感的画。因为想到“这当中也有他母亲的手吧”,我屏住呼吸看得入了神。这一次见面,他跟我谈起了关于地震的痛苦回忆。从我们初次见面算起来,直到听到他讲这些事情,整整用了19年的时间。 作为新闻栏目主持人和记者,很多时候需要问一些不好开口问的问题,有时候还非得钻到被采访者的内心深处去探个究竟。我一边做着这样的工作,一边困扰于该如何保持跟被采访者之间的距离。有时候需要问问自己:“如果我是被采访的那个人,如果我的家人是被采访的那个人的话,会有什么感受?”要想打开对方的心扉,就得慢慢地一点一点地花时间去做。我从跟少年的交往中学到了这一点。 正如本书中所讲到的,为了实现跟他人更好的交流,在表达方式上有很多的技巧,正确使用这些技巧,毫无疑问能加深与谈话对象之间的关系。不过,最重要的是从心里去接受对方,做到跟对方感同身受,尊重对方。我想,真正的信赖是由此而来的。 如果阅读此书的读者们能够以本书介绍的各种技巧为入口,跟各种各样的人建立起信赖关系,人生也因此而变得更加多彩,那我真是从心底为大家感到高兴。我也正是抱着这样的初衷来写这本书的。 写这本书的时候,我重新回顾了过去的岁月,从在大阪初出茅庐的记者到伦敦新闻特派员、政治部记者,到最后当上日本电视台的新闻主播。在这里我想借出版此书的机会,向多年来培养了我的读卖电视台、日本电视台的上司、同事、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日本电视学院院长木村优子女士,从作为新闻主播的专业技能到心理素质等方方面面都对我进行了指导。在现场主持方面,国友淑弘先生给了我非常大的帮助,他曾经在四季剧团做演员,之后在日本电视学院担任专职教师。能够有幸上国友先生的课,为我的职业生涯带来了非常大的转机。在此我也深深地表示感谢。 我还要感谢Discover 21出版社的千场弓子社长给予我此次执笔的机会。千场社长鼓励我时说的一番话,“跟1700多位人士有过谈话经验的女性,除了你之外别无他人,一定试着写写看”,至今在我脑海里记忆犹新。感谢堀部直人先生、宫本惠理子女士帮助我将本书整理成册。我还要衷心感谢将我引荐给干场社长的名古屋商科大学大槻奈那教授。 这本书是我写的第一本书。我曾想把这本书写完给我已过世的父母也看一看。 最后,我还想谢谢我的先生。他总是在节假日里给忙着赶稿子的我各种支持,同时他也是这本书的第一位读者。 我要从心底道一声感谢。 小西美穗 2017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