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少儿读物 > 少儿百科 > 少儿百科词典

人类历史上的传染病/写给孩子的医学科普书

  • 定价: ¥30
  • ISBN:9787556849109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二十一世纪
  • 页数:115页
  • 作者:徐昊|责编:李树//...
  • 立即节省:
  • 2020-08-01 第1版
  • 2020-08-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全球,在中国的抗疫取得艰苦卓绝地胜利后,大众也开始对历史上发生的疫情进行回顾。孩子们被迫在家上网课的同时一定也很好奇人类遭遇的这些重大的疫情是如何发生的,最后又是如何战胜的,现代医学是如何在一次次的疫情中发展起来的。关于传染病知识的儿童科普仍很稀缺,本书含有大量的图片,以趣味的讲述,介绍了各种病毒和细菌的知识。

内容提要

  

    本书以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为切入点,介绍了人类历史上的其他重大疫情和病菌。包括天花、鼠疫、霍乱、流感、埃博拉出血热、疟疾、登革热,以及“非典”、新型冠状病毒等。从人类对这些传染病的认识和治疗过程中,科普人类医学的进步,普及免疫学、微生物学、流行病学、公共卫生学等知识。帮助孩子们了解人体免疫、微生物和传染病的基础知识和防控知识,认识到人类面对一次次疫情,没有被打倒,反而努力推进了现代医学的进步。

媒体推荐

    徐昊博士以科普的形式给读者介绍了常见传染病知识。本书图文并茂,能够让读者在快乐阅读中了解传染病,减少公众对传染病认识不足所造成的恐慌,对公众科学地参与传染病防控有重要价值。
    ——纪泛扑(医学博士、西安交通大学感染病学副教授)
    传染病是影响人类进化和文明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传染病从未消失,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让祖国的未来们了解、认识传染病,将是我们应对下一次危机的力量。
    ——李 雷(中科院生物学博士、生物学科普作家)
    让孩子真正珍视健康的方法,是掌握与医学和卫生相关的靠谱知识,而不是一味地散播恐惧。这本书文笔灵动,图画可爱,又有不少有趣典故,一定会让广大小读者对传染病有更真实的认识。
    ——叶 壮(心理学者)

目录

一、至今唯一被人类消灭的传染病——天花
二、改变历史的黑死病——鼠疫
三、不讲卫生的疾病——霍乱
四、感染人数最多的疾病——1918年大流感
五、病毒之王——埃博拉病毒
六、蚊子的“原罪”——疟疾、乙脑、登革热
七、新世纪的传染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前言

  

    2020年初,一个神秘的“幽灵”开始进入大众的视野,它很快就笼罩了全世界,迫使人们闭门不出、工厂停工、学校停课,令整个地球都戴上了口罩。这个“幽灵”,就是新型冠状病毒。在肆意来袭的传染病面前,人类有恐慌,有迷茫,但也有团结和无私的精神。原本我们了解不多的传染病,忽然就影响了所有人的生活。其实,传染病一直都潜伏在我们身边。下面两个例子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传染病。
    人类的胃是有很强的自我保护功能的,主要的防御物质就是胃酸,胃酸会杀死大部分的细菌。然而,有一种叫作幽门螺杆菌的细菌,具有极强的抗酸能力。幽门螺杆菌寄生在胃黏膜组织中,67%~80%的胃溃疡和95%的十二指肠溃疡是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把幽门螺杆菌(感染)列为1类致癌物。就是这样一种可怕的细菌,在全人类中的感染率几乎达到50%,有些国家甚至超过90%。也就是说,按照比例来算,两人一桌吃饭,其中就可能有一个感染者。这毫无疑问是一种可怕的传染病。
    另一个例子是大家都熟悉的水痘,它其实是由一种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水痘是具有高度传染性的儿童常见疾病,好发于2~6岁,传染源是水痘患者,患者急性期水痘内容物及呼吸道分泌物内均含有病毒。水痘治愈之后,患者可获得终身免渡,再也不会得水痘了,而且也没有传染性了。
    但是,可别以为身体里的病毒被全部杀死了,它们只是悄悄地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或脑神经的感觉神经节中。成年后,当细胞免疫低下时,潜伏的病毒会被激活,沿感觉神经轴突到达皮肤细胞,在细胞内增殖引起疱疹。因疱疹沿感觉神经支配的皮肤分布,串联成带状,所以称为带状疱疹。这个疾病的特点就是会产生剧烈疼痛,让人痛不欲生。所以,小时候得过水痘的人,成年之后大都还会受到带状疱疹的侵袭。
    除了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之外,人体内还潜伏了许许多多病毒。平常你并不能感受到它们的存在,但是它们随时准备给你带来麻烦。
    纵观人类历史,也是一样。导致传染病的细菌和病毒潜伏在某些地区、某些人和动物的身上。任何人口流动或动物迁徙,都可能会成为病毒传播的导火索。虽然我们看不见,但是这些细菌和病毒,早已悄悄地给人类文明定下了基调和框架。

后记

  

    看了这本书,你一定觉得细菌和病毒无恶不作,是最“坏”的东西。其实,并非如此。这本书只列举了细菌和病毒大家庭中,一些比较喜欢“捣乱”的家伙。人类和细菌的关系,可以用“相爱相杀,互利互惠”来形容。
    在人体肠道菌群中,可以培养到的细菌有400余种。这些细菌不仅不会导致人类生病,还是维持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能合成多种人体生长发育必须的维生素,如B族维生素、维生素K、烟酸、泛酸等,还能利用蛋白质合成人体必需的氨基酸。
    肠道细菌会不断更迭,和外来细菌“打打杀杀”,这个过程就像不停地给咱们打疫苗。因此,肠道也是人类免疫力的试炼场。我们原本接触不到的细菌和病毒,比如野生动物身上的病毒,可能会给人类带来麻烦。但更多的时候我们是因自身的免疫系统平衡被打破而生病,比如服用化疗药物、抗生素,食用某些食物。滥用抗生素,会破坏肠道菌群,导致免疫屏障被破坏。本来不会感染人体的有益菌,出现在它不该出现的地方,就会对人体有害。
    因此,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注意公共卫生,是我们应该保持的健康的生活习惯。比如:吃饭前,上厕所后,包括接触过不洁的物品后,都要洗手,不让微生物通过皮肤黏膜进入身体;及时处理过期的食物和饮用水,保持冰箱内的卫生,避免滋生细菌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感冒发烧之后要少去公共场所,保持佩戴口罩,不让有害微生物四处传播。 细菌和病毒这类微生物几十亿年前就出现在地球上了,它们遍布于我们生活的环境中,甚至生存于我们的身体内部。这些微生物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如果想要杀灭所有的微生物,我们人类也会无法生存。 所以,我们要对自然抱有敬畏之心,学会与它和谐共处,保护自然环境,避免过度开发自然,让野生动物和微生物待在它们本应该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