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历史.地理 > 地理 > 世界地理、旅游

墨西哥谜局(上下)

  • 定价: ¥270
  • ISBN:9787564235208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上海财大
  • 页数:656页
  • 作者:张志雄|责编:邱仿
  • 立即节省:
  • 2020-08-01 第1版
  • 2020-08-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作者历时20多天,以墨西哥国家人类学博物馆为起点,通过展品引领读者开始墨西哥三大古文明的探索,足迹遍布墨西哥城、瓜纳华托和尤卡坦半岛三个地区的博物馆、美术宫、大教堂、名人故居和玛雅遗址等地方,用走读的方式真实地记录了他一路的见闻与思考,不仅有墨西哥的文化艺术、风土人情、自然景观、政治经济,还有博物馆展品和玛雅遗址所展现的中美洲灿烂辉煌的文明。

内容提要

  

    墨西哥城是个绑架、凶杀、污染和毒品之都鸣?
    作者深入墨西哥城一周后,发现了这座城市的另一面——它是博物馆与美食荟萃之都,它有着既时尚又闲适的高档社区。
    墨西哥的玛雅与阿兹特克等古文明独树一帜。
    其建造的金字塔不是埃及式的法老坟墓,而是祭祀中心。
    他参观了多个玛雅遗址。
    其中独特的是曾经作为宗教仪式而举行的血腥球赛。
    赛后被杀的队长是输家还是赢家?
    他根据两兄弟战胜阴间死神等神话,做出了自己的考证。
    ……
    墨西哥有古印第安人创造的奥尔梅克文明、特奥蒂瓦坎文明、托尔特克文明,是美洲大陆印第安人古老文明中心之一。闻名于世的玛雅文化奇迹般地崛起,玛雅人在天文、数学、农业、艺术、文字上取得了惊人的成就,然而玛雅文化又充满神秘地消失,湮没在热带丛林中。

作者简介

    张志雄,1966年生于上海,1991年进入上海证券交易所,先后任《上海证券报》编委和专题部主任、华夏证券研究所副所长、上海有线电视台财经频道副总监、《财经时报》副总编、《价值》杂志主编等,如今专注旅行、观察、读书、写作、探索,成为一个不断超越自我的“地球自游人”,著有多部“投资系列”和“走读系列”作品,包括《人性的杠杆》《儿时的弄堂》《寻路英国》《京都味道》《在北海道发现日本》《墨西哥谜局》《苏格兰高地之魂》《英格兰乡村漫步》等。

目录

序  用生命去走读
第1章  墨西哥国家人类学博物馆(上)
第2章  墨西哥国家人类学博物馆(下)
第3章  特奥蒂瓦坎
第4章  墨西哥城特奥卡里大神庙、大教堂
第5章  霍奇米尔科
第6章  墨西哥城国家宫、美术宫、里维拉壁画博物馆、拉丁美洲塔和唐人街
第7章  科约阿坎、弗里达·卡洛博物馆、多洛蕾斯·奥尔梅多美术馆
第8章  托洛茨基故居

前言

  

    用生命去走读
    1
    我1966年出生于上海,很早就开始认字,外公在小方块纸上写着毛笔字,教我念。
    我儿子好像也有早识字的天赋,可他比我幸运,在他很小时候,我就买了很多书给他,而我当年却无书可读。
    那时候我只有几本连环画可看,有《看云识天气》《台风》等,还有我哥哥姐姐的教科书:《农业基础知识》《工业基础知识》和《历史》。《历史》主要讲述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我当时很渴望看书,于是就看《农业基础知识》《工业基础知识》这些我不感兴趣的图书。1972年开始“批林批孔”,特别是对孔子的批判,使我了解了一些中国古代的故事,受益匪浅。
    我就是这样成长起来的,所以一直以来对文字都很渴望。
    1976年,我十岁,粉碎“四人帮”后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书的品种逐渐多起来,但想要看书还是很难,记得那时候连数理化丛书都不好买。如《安娜·卡列尼娜》《子夜》和《家》等文学经典,更是难买。那时的上海新华书店外经常排着长队,有钱也买不到书。我那时刚十岁,很想看书,哥哥比我大四岁,比较机灵,买了一些书,但他不给我看,认为我会把书弄脏。
    1976年之前,我跟着哥哥和姐姐看了点借阅的书,譬如《敌后武工队》和《青春之歌》。但一般来说,这些书只有一天或一天半的时间可供我们阅览,等轮到我看的时候,已经没剩多少时间,我只能掐头去尾地阅读。《青春之歌》里的女主角林道静与共产党员江华恋爱的感觉,朦朦胧胧,让小小年纪的我非常激动。
    1976年后,我想尽办法自己去找书。在我家附近的复兴中路和嘉善路路口有一家小新华书店,店里有两个女店员,我记得一个胖胖的,一个瘦瘦的。胖胖的那个跟我的一个叫“大头”的同学关系很好。我那时瘦瘦的,不善言谈又不会讨好人,每天跑到小书店,可怜巴巴地望着那些书,不会讲话,就在那儿看着。店里没什么书,那些文学名著都是藏着掖着的紧俏商品,不过她们私下会有一两本。
    当时的我就像一条渴望骨头的小狗,每天中午午休和下午放学的时候,跑到柜台前,眼巴巴地看着那个年纪不大、瘦瘦的女店员。终于有一天,她给了我一本书,我非常激动地把钱递给她。这是我买的第一本名著。遗憾的是,我记不清书名了,应该不是很好看,但给我的印象很深刻,我总算拿到了一块“骨头”。
    那时我看文学名著,其实没怎么看懂。我最喜欢的还是《小朋友》这本杂志。《小朋友》只在南京西路的邮局有售,这地方离我家很远,对一个小孩子来说,走过去蛮辛苦的。因为是月刊,《小朋友》并不太准时,印象中只会在一个月的某个时间段里出现,我们经常要去三次才能买到一本《小朋友》,如果错过了就没有了。所以每个月有几天,我们每天中午或下午跑过去,虽然要走很长很长的路,但是很激动,每一次都充满了期待。
    我从小看书,有旺盛的想象力。我很喜欢在小伙伴面前讲故事,这些故事后来都写在《儿时的弄堂》里。1992年,我已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工作,那时股市很红火,为遵守职业操守,我不做股票,没事就在写《儿时的弄堂》,书中还写了一些恐怖的故事。因为小时候没有什么书可看,就听大人们讲讲鬼怪故事,然后我就发挥想象力,自编故事。小时候我总是渴望,有一种东西能够填充我的想象。
    2
    我小学五年级毕业时上海第一次实行重点中学制度。我被上海五十一中学(现在的位育中学)录取,我的自由的放养式学习阶段就此结束,开始以升学为主要任务的应试教育,不能看闲书了。给我印象非常深的是仅有一次看闲书的机会,我当时迷上了福尔摩斯侦探小说,在学校图书馆里连续看了一两个月,导致我的平面几何成绩急剧下降,期中考试勉强及格。后来不敢再看闲书,期末考试就满分了。
    此后,我的初中和高中就在应试教育中度过,除了教科书,没怎么看其他书。
    1984年,我进入大学,第一学年半学期过去后,来了一位叫刘健的老师。他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马列主义哲学专业,是我们的哲学老师。他比较赏识我,我和另一个同学就好似他的弟子一般跟着他。刘健老师是一个蛮有趣的人,买了很多有意思的书,把一套《读书》杂志送给了我。
    记得1984年冬天,我将那套《读书》(从创刊到最新的)带回家,除了吃饭睡觉外一直在看书,也不出去玩,天天待在阁楼里,整整看了一个月。
    ……
    10
    走读给我带来太多的东西,一谈,我就很来劲。
    最后想说的是,这是一个有些功利的时代,欧美历史上也经历过,看起来活力十足,充满商机,但也很麻烦。
    我在大学里学到一个重要的概念叫负反馈,如果没有负反馈,只有正反馈,会越来越强化,系统就会崩溃。我觉得现在社会上的很多人都生活在正反馈当中。
    我读卡夫卡的小说,谈到我们的生活可能是场骗局。我为此想了很多年,觉得生活未必完全是场骗局,看你怎么活了。但如果不注意,还真可能是一场骗局。
    我一直在提醒自己,在佩服投资大师巴菲特之余,对他的赚钱术不能过分迷恋。当金钱化运动走得很远很偏时,整个社会也许很有活力,但是个人可能会成为历史车轮下的一块石头,被压过去。
    我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为什么行走读书,我们拼命赚钱,自以为很成功,却没想过,我赚了钱干什么,我这样拼命劳碌,天天为了钱而奔波,为赚到钱而乐呵呵,却忘了我们的生命在流逝。到最后,我们得到了什么?这不是深刻的哲学。
    这也是我经常走人世界各个不同的地方的原因。在今天,我们仍然生活在不同的世界里,不要以为现在是全球化,事实上地球非常不平坦。
    我们出发,努力体会其他地区人们的生活。我们要记住,幸福的人是不说话的,开心的人是不说话的,比你有智慧的人也不会说的。你得意忘形的时候,认为自己很有钱、很开心,你是否知道别人比你更幸福、更开心、更有智慧呢?
    也许人家的幸福只是不说而已,人家只在旁边笑笑而已。我们不要这么得意,不要自我感觉特别好。所以我经常跑出去,东看西看,左看右看,我要体验世界别样的生活。
    我们也许无法移居到称心如意的地方,但我们可以通过不断的走读满足自己的一部分心愿。
    张志雄
    2020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