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经 济 > 财经管理 > 世界经济

日本失落了吗(从日本第一到泡沫经济)

  • 定价: ¥49.8
  • ISBN:9787213097447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浙江人民
  • 页数:194页
  • 作者:(日)橘川武郎|责...
  • 立即节省:
  • 2020-10-01 第1版
  • 2020-10-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日本经济学家橘川武郎为你讲述波澜壮阔的日本企业经营史!
    本田、索尼、三菱等企业是如何将日本拉出泥潭的?
    涩泽荣一、土光敏夫、小林一三等闪耀在日本经营舞台上的企业家们,展现了什么样的人格魅力和实干精神?
    本书基于正确的历史观和大局观,对从江户时代末期至今的日本经营史进行了研究。其中主要围绕两个问题:一是日本经济起步早、成长快,但为什么此后便黯然失色了?二是过去肩负日本经济成长使命的人是谁,而现在又有谁?

内容提要

  

    自明治维新开始的150多年来,日本在现代化和工业化的道路上突飞猛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成就,并于1968年超过德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日本陷入了“失去的十年”,经济增长陷入停滞,在失落的泥潭里挣扎不前。
    为什么日本能够较早地搭上经济高速增长的列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20多年便一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日本经济为什么又黯然失色了?如今又应该如何走向新生?
    日本知名学者橘川武郎从经营史学角度分析了日本经济、日本企业的兴衰,同时,也描绘了活跃在日本经营史上的涩泽荣一、土光敏夫、小林一三等企业家群像。

目录

序章  什么是经营史学
  什么是经营史学
  经营学与经济学
  经营史学和经营学
  应用经营史的研究方法
  本书的章节构成
第一章  后发国的工业革命——从幕末开港到日俄战争
  从原始积累到工业革命
    幕末开港的冲击
    原始积累的进展
    后发国家——日本的工业革命
  三种类型的工业化旗手
    三种类型的经营者
    以岩崎弥太郎为代表的资本家经营者
    以中上川彦次郎为代表的专家型经营者
    以涩泽荣一为代表的出资人经营者
    合本主义与人才培养
    三种类型经营者的关系
  实现较早起飞的主要因素
    有组织的企业家活动
    实现较早起飞的机制
第二章  步入世界罕见的快速成长轨道——从明治末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大众消费社会的到来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经济波动
    步入长期成长轨道
    实行管理通货制度
  城市化和电气化的先驱们
    朝着“富裕的日本”出发
    小林一三——都市型第三产业开拓者
    松永安左卫门——电力经营的开拓者
  财阀及其兴衰
    日本财阀的特征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财阀的康采恩化
    20世纪20年代,四大财阀称霸日本
    20世纪30年代,财阀的转向和新兴康采恩的出现
第三章  经受挫折和重新出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
  从战败走向复兴
    走向新生的+年
    从被盟军占领到实现复兴
  坚韧不拔的重建者们
    两位重建者
    出光佐三——“日章丸”事件
    西山弥太郎——川崎制铁干叶工厂的奇迹
    不低头的反骨精神
    决断力
  面对逆境——从财阀到企业集团
    财阀与企业集团的关系
    企业集团的基本功能
    企业集团和成员企业的成长
第四章  空前的经济成长——从高速增长到稳定增长
  从“奇迹般的复兴”到“日本第一”
    高速经济增长
    国民生活和产业结构的变化
    从高速增长到稳定增长
    日本第一
  活跃的革新型企业家
    战后日本经营者的类型
    企业家群体和两个论点
    索尼和本田的同时性和相似性
    1952年的海外考察和差异化投资
    1957—1958年开始真正进军海外市场
    1963—1964年,进军现有市场
    革新型企业家活跃的客观条件
    革新型企业家活跃的主观条件
  日本式经营与经济增长
    日本企业的三种类型
    日本式经营的本质
    日本式劳资关系的形成
    日本式经营与技术革新
    日本式经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中小企业的作用
第五章  黯然失色——泡沫破灭以后
  经济急转直下和长期低迷
    从“广场协议”到泡沫经济破灭
    “失去的+年”
    “超越伊奘诺”及其局限性
    雷曼冲击
    东日本大地震与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故
    “安倍经济学”与不明朗的成长战略
    人口负增长社会
  日本企业为什么失败了
    对日本企业的评价急转直下
    日本式经营的功能不全
    抑制投资机制
  被两大技术革新夹击的局面
    被夹击的日本企业
    正面应战的重要性
第六章  走向新生——站在2018年进行展望
  向土光敏夫学什么
    从“财界名医”到“行政改革先生”
    土光敏夫经营思想
    描绘长期愿景
    激发活力
  危机的本质和走向新生的愿景
    给出合理解释的必要性
    危机的本质——两个积累
    基本方案和疑问
    “制度上互补论”的局限
    获得权益融资专业知识
    金融业改革
    高附加价值化和国际分工
    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新结合
    开拓立足于居民需求的服务业和流通业
    五个走向新生的方案
  新型日本式经营
    重构日本式经营
    土光敏夫的“重担主义”和新型日本式经营
后记  日本经营史

前言

  

    “素未谋面”又“似曾相识”
    (一)
    作为大学日语专业毕业,一直没间断对日交流,也写过不少日本问题文章的科研人员,迄今为止,学到、看到、听到和想到的关于日本的事情可谓不计其数,读过和收藏的日本方面的书籍也算充箱盈架,来往日本的次数自诩不可胜计,认识的日本友人更是不胜枚举。但当这样一本书映人眼帘,跳跃着向我走来,却让我产生了一鼓作气读完它的冲动。
    浙江人民出版社的编辑打来电话询问我能否为他们即将推出的一本关于日本经济的书籍作序的时候,说实话我还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作序不是简单的事情,至少要先抽出专门的时间研读,然后用心去体味,最后审视自己的内心,有无发自心底的触动,有无直抒胸臆的快感,有无驾驭文字的能力。有了这些,更要看是否还有写序的“小确幸”。当初粗略通读了一遍橘川武郎先生的《日本失落了吗:从日本第一到泡沫经济》后,我知道,写好这篇序不仅仅是私语私境的“小确幸”,还有因无意中得到向一位东瀛学者表达敬意的机会而窃喜,以及抒发素未谋面、以文邂逅的感佩情怀在作怪。就这样,欣然从命就变成了无所谦让的快事一桩了。
    (二)
    日本是个迷人的国度。研究日本、在日学习过的人都或多或少有此感受。樱花的惜春、短暂和凄美,扶桑国与倭国的辨析,扶桑木与槟榔树的传说,富士山的灵隐与神秘,佛教之都京都,神道之国镰仓,都让日本之外的民众着迷。掀开神秘的面纱一探究竟的渴望,让“访日外国游客”成为一个特别的经济词汇。日本人是神秘的民族,矛盾的族群。犹如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描述的那样:“日本人既好斗又和善,既尚武又爱美,既蛮横又文雅,既刻板又富有适应性,既顺从又不甘任人摆布,既忠诚不二又会背信弃义,既勇敢又胆怯,既保守又善于接受新事物。”从这段话也可管窥日本文化含蓄的特色与内敛的特质,除了宗教文化的清新恬淡、世俗文化的情色混合,就是死亡文化也折射着无与伦比的内敛,直叫人感叹人性的冷峻与硬朗。
    日本经济则是见仁见智的存在,东亚奇迹与泡沫崩溃似乎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成就了日本的正反借鉴乃至于混沌的组合。日本的成功是东亚的神话,也是亚洲的骄傲,日本的阵痛是东亚的遗憾,也足以让赶超国家惊醒。我不擅长经济,没有资格给日本经济盖棺定论,也无法根据感情色彩去界定自己心目中的日本经济。内心希冀以知日的角色偏好,给日本经济一个公正的裁决,却发现缺乏厘清的眼界,看清的水准,洞见的能力。好在橘川先生的这本书,增添了我的自信,循着他编织的世界,沿着他的故事视角,咀嚼他的麻辣观点,日本经济的又一个轮廓变得鲜明,一圈儿又一圈儿的疑问也随之豁然开朗,化成生活离不开的经济学涟漪。“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踩着别人的肩膀攀登果然省力,序的文字之墙越砌越高,橘川先生的大作成了天梯,让我拾阶而上,也增添了一介学术布衣的忐忑不安。
    ……
    (四)
    如果说回眸日本经济史,抑或日本产业及企业史,我们把它比喻成一条时间的隧道,那么研究上述过程的学者们就是穿行在这条隧道中的电车。不同的是,有的人误判了日本经济发展的走势成了慢车,有的人搭上腾飞的便车蜕变为时代的宠儿也成了快车,还有的人孜孜以求,始终不懈地追求抵达制高点的快感成了特快车。在我的眼中,橘川先生就是专注日本经营史学研究近40年并学以致用,在该领域取得较高成就,成为驾驶特快电车的人。我也非常高兴借此序言与先生相逢在研究日本经济的时空隧道里,坐在可以独享他学术思想、律动观点的车厢里,再次去感受他接下来的作品带给我们的学术盛宴、精神洗礼和思想享受。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机会遭遇一种知己般的学术邂逅、学理相识,从这个角度,我还要感谢浙江人民出版社给予的与先生以文相会的机会。虽然现实中我与橘川先生素未谋面,但心灵却似曾相识,代序虽短,文字为媒,语言不同,寄情无限。
    人海茫茫中,或是偶然,抑或是必然,我成了橘川先生的粉丝,我愿意与读者分享这份先生还不知晓的快乐。期盼着,蓦然回首,先生的作品继续在灯火阑珊处,而我则是暗影里继续默默守望关注的异域读书人,总是安于一隅,喜欢听日本世事,愿意品日本万象,没事写点眼中的日本和日本人的中国北方普通读书人。
    笪志刚
    2020年8月3日于梦石斋

后记

  

    日本经营史
    本书基于正确的历史观和大局观,对从江户时代末期至今的日本经营史进行了研究。其中主要围绕两个问题:一是日本经济起步早、成长快,但为什么此后便黯然失色了?二是过去肩负日本经济成长使命的人是谁,而现在又有谁?
    经过深入研究,关于日本经济的三个论点便成为焦点:
    (1)是谁实现了较早起飞并步入发展正轨?
    (2)是谁实现了长期高速发展?
    (3)为什么黯然失色了?应该如何走向新生?
    正像本书的序章中所阐述的那样,所谓应用经营史,是指“通过研究经营史,分析产业发展和企业发展的动力,即主导产业和企业发展的力量,在此基础上给今天相关产业和企业面临的问题以解决对策”。如果从应用经营史的方法来看,综观日本经营史时,最重要的论点无疑就是以上提到的第三个论点,即:“为什么黯然失色了?应该如何走向新生?”
    从应用经营史看来,要采取以下四个工作步骤:
    (1)理清面临问题的产业和企业所处的历史背景;
    (2)根据历史背景找出问题的本质;
    (3)找出解决问题的动力,发现该产业和该企业内在的发展动力(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没有显露出来);
    (4)顺着上面(1)—(3)的工作,尽可能具体地展望解决该产业和该企业所面临问题的途径。
    在本书的最后,我们将讨论的重点放在日本企业上,对“为什么黯然失色了?应该如何走向新生?”这一问题按照应用经营史的工作步骤进行考察。 首先,关于问题发生的历史背景。 在此,值得注意的是日本企业与全球市场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企业处于发达国家的突破性创新和后发国家的破坏式创新的夹击下。 日本企业以“丰厚的日本市场”为目标,通过渐进式创新实现了长期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国际竞争力,但是这一机制由于两个原因而不再适用了。 一方面,由于日本转入人口负增长社会,日本市场只会日渐缩小,已经不再是“孕育成长的母体”。另一方面,由于突破性创新和破坏式创新的发展,按照每个国家来划分市场的模式正在失去意义。 在回顾日本经营史的时候,我们注意到在日本与全球市场的关系发生变化的时候,都曾发生过重大危机。无论是在因“黑船来航”开港、日本社会首次与资本主义世界遭遇的江户时代末期,还是在被称为“第二次黑船来航”的贸易自由化和投资自由化的20世纪60年代,都是如此。就像在第五章讲到的那样,日本经济由成功转向失败的契机是1985年的“广场协议”带来的日元迅猛升值。 其次是关于问题的本质。 既然日本市场的日益萎缩已经成为事实,那么,日本企业只能通过在全球展开正面应战来寻找活路,要同时攻占日渐扩大的低端市场和确保收益的高端市场。但是,已经丧失长期战略眼光的日本企业,一直懈怠推行作战所必需的投资。“为什么黯然失色了”这一问题的本质也正在于此。 在“失去的十年”里,日本经济和日本企业面对的充其量是金融系统危机这一局部的危机,生产系统仍维持着健全状态。但是,将局部的危机错误地理解为全局性危机的日本企业完全丧失了自信,将重视股东利益与追求短期利益混为一谈,忽略了日本式经营所具有的长处在于拥有长远的眼光。 再次是关于解决问题的动力。 即使是现在,解决问题的动力说到底还是靠民营企业的活力。由资本家经营者和专家型经营者以及出资人经营者引领的民营企业打破了由江户末期开港带来的国家存亡的危机局面,完成工业革命,日本作为后发国家较早地实现了经济增长。拉动了日本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的长期经济增长的,是属于经营者企业的大企业和属于资本家企业的大企业,以及属于资本家企业的中小企业。 与此相反,从总体上来看,政府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仅仅起到了补充作用。今后,在日本企业不断向全球拓展的情况下,日本政府的作用基本上只能在国内发挥,与以往相比,将更加受限。 最后,是解决问题的途径。 关于这一点,在第六章中提出的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 (1)公司要掌握权益融资的专业知识; (2)推进金融业的改革,确立两大支柱,即拥有极具国际竞争力的综合性银行和发挥具有严密监控能力的地方主银行系统: (3)制造业要结合高附加价值化,深化国际分工; (4)实现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新结合; (5)开拓能够让潜藏在市场中的居民需求凸显出来的服务业和流通业。 不过,要想落实这些内容,日本企业必须拥有长期的眼光,摆脱抑制投资的机制,按照正确的发展战略开展投资。 如果日本企业能够按照正确的发展战略开展投资,就能带来持续的股价上涨和劳动条件的改善,再次让股东利益和职工利益保持一致。那样的话就能再次显示出日本式经营的优点,我们看到的也绝不是单纯的旧型日本式经营的复活。 日本式经营必须从长期雇用和论资排辈并存的旧型日本式经营转变为将重点放在长期雇用的新型日本式经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