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文学理论 > 中国文学研究

三千六百年封神纪(上下)(精)

  • 定价: ¥99
  • ISBN:9787559644657
  • 开 本:32开 精装
  •  
  • 折扣:
  • 出版社:北京联合
  • 页数:314页
  • 作者:李天飞|责编:肖桓
  • 立即节省:
  • 2020-10-01 第1版
  • 2020-10-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本书以阴阳本双线的叙述方式来解读隐藏在《封神演义》这部中国古代经典名著中的文化密码,形式新颖独特,有趣有料。马伯庸、于赓哲大力推荐!
    《封神演义》虽然是明代通俗小说,涉及到的时间跨度却非常久远。最早可以追溯到商民族诞生的“玄鸟生商”神话,最晚的“鸿钧道人”“通天教主”,却又是明代小说家的原创。从玄鸟生商到鸿钧道人,足足经历了3600年的历史。而这漫长的历史中,又没有大面积的空缺。而是每隔几十年、一百年,就有新的元素加入进来,如老子的被神化、黄帝传说的流行、西王母女儿传说的普及、唐代佛教诸神传入中原、宋代道教神祇大批量被制造等等,形成一条连续的神话光谱。其中的文化传承与虚构,该书做了充分有趣的解析。
    设计包装典雅精致,采取极具创意的阴阳本函套设计方式,是一部阅读和收藏两宜的读物。

内容提要

  

    《封神演义》究竟是一部怎样的小说?它的巨大想象空间是基于哪些要素?商纣王、周文王、女娲娘娘、姜子牙、闻太师、哪吒、杨戬、雷震子、赤精子、四大天王、普贤真人、太乙真人、土行孙……书中那些我们至今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和神魔英豪,究竟有怎样的故事来历?实际的商周历史和中国神话人物的流变史,有怎样的巧妙交集?
    历史的细节复杂有趣,神话故事的节点丰富奇妙。青年作家学者李天飞以历史长河之中的诸多资料记载和中华文化之中的有趣流变作为阐释的基点,以阴阳双线的角度来解析讲述这部家喻户晓的中国经典神魔小说。

作者简介

    李天飞,1981年生,知名学者、作家。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硕士,中国诗词大会命题专家组成员、中国西游记文化研究会会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中国俗文学学会会员。主要作品:中华书局《西游记》校注,《万万没想到,<西游记>可以这样读》《李天飞精讲<西游记>》《为孩子解读<西游记>》《为孩子解读<三国演义>》《为孩子解读<水浒传>》《为孩子解读<红楼梦>》。

目录

《三千六百年封神纪(阳本)》
  第一章  玄鸟生商(约始于公元前20世纪)
  第二章  西土先民(约始于公元前20世纪)
  第三章  文王称霸(约前1100—前1050年)
  第四章  末代君王(约前1075—前1046年)
  第五章  殷商群臣(约前1075—前1040年)
  第六章  九尾妖狐(约前1065—前1046年)
  第七章  太公辅周(约前1060—前1040年)
  第八章  武王伐纣(约前1049—前1043年)
  第九章  伯夷叔齐(前1046年前后)
  第十章  分封列国(约前1046—前990年)
《三千六百年封神纪(阴本)》
  东周
    老子
    邬文化
    伏羲
    轩辕
    神农
    方弼、方相
    广成子
  秦
    二十八宿
  汉
    女娲
    赤精子
    雷震子
  三国
    镇殿四元帅
    黄飞虎
    财神赵公明
    瘟神吕岳
  晋·十六国
    龙吉公主
    孔宣
    黄天化
    接引道人
    慈航道人
    哪吒
  南北朝
    三霄
    元始天尊
    惧留孙
    文殊广法天尊
  唐
    四大天王
    金吒
    木吒
    韦护
    金灵圣母
    普贤真人
    殷郊
  宋
    余化龙
    燃灯道人
    哼哈二将
    准提道人
    罗宣
    龙王
    闻仲
    杨戬
    太乙真人
    增福神、损福神
    梅山七怪
  元
    三皇
  明
    群星
    纣王
    梅伯、商容
    胶鬲
    比干
    崇侯虎
    费仲
    飞廉、恶来
    通天教主
    鸿钧道人

前言

  

    《封神演义》是一本有趣的书,它在我国的古典神魔小说中占有一席之地。当然,如果从文学的角度衡量,它不能说多么的成功。它的文笔比起名列神魔小说榜首的《西游记》来,要差了很大一个档次。它的故事大多数是干巴巴的,而且套路化非常严重。《西游记》探讨的人性之自由、身心之修炼等深刻话题,甚至再次一等的《镜花缘》探讨的社会问题,《封神演义》也几乎没有。
    但是,如果比较《西游记》和《封神演义》这两本书对现代网络文学的影响,还真的不一定能比出高低来。因为《西游记》的原型是很难复制的,非常明确——就是唐代玄奘大师去印度求法的故事。所有的情节展开,都是在这个骨架上添加新东西。无论怎么改,都离不开“取经”这个最终目的。哪怕稍微改一改,故事的结构就破坏了。所以,《西游记》火了之后,虽然明代的出版商也跟风出了《东游记》《南游记》和《北游记》,但明显没法套用《西游记》的套路,而是各自讲各自的故事。因为东、南、北都没有真经可取。如果说“真经”是修行圆满的隐喻的话,那么中国历史上也没有第二个能与之相抗衡的同等的隐喻。
    但是《封神演义》则不同,“武王伐纣”甚至可以说只是一个由头。《封神演义》的作者只是借着这个由头,创造了一个宏大的阐截斗争的“世界观”。虽然他的文学才能(或者说他的精力)没有很好地支撑起这样的结构,但也不必惋惜,因为这个设定实在是太天才了。这种神界两派各帮一边的模式,可以套用在任何历史大事甚至架空的世界上。尽管这个设定还有各种各样的缺憾,比如作者似乎本来想设定“三教”,但他自己好像也没有讲清楚第三教是谁。比如还有八部正神到底是哪八部,除了上四部“雷火瘟斗”之外,下四部他也没有讲清楚。但是这都无关大局。毕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从开源性、可复用性上来说,《封神演义》是超过了《西游记》的。今天的网络小说从《封神演义》里获得的营养,我认为是比《西游记》多的。
    《封神演义》的故事背景发生在商朝,但是,《封神演义》这本书,反倒写于明末。所以,作者并不在乎出场的神仙是不是商朝就有了,而是把三千多年来出现的神仙全以一锅烩的方式全部托出。比如说,惧留孙的原型拘留孙佛,文殊、普贤、慈航(即观音)三大士,都是汉代佛教传入中国之后才渐渐出名的。陈塘关总兵李靖,原型人物是唐代的名将李靖——换句话说,《封神演义》这部书,是以商代的史实和从商代到明末三千六百年间积累的各种神话资源共同组成的。
    我一直想象着,明末许仲琳(或其他的可能的作者)的书桌上,摆着一个巨大的茶碗,碗里有一撮茶叶——这就是商周之际的那点真实历史。然后,他用这只大碗,承接着不同时代落下来的幻想的水滴。最后他端给我们的,是一碗混合在一起冲开的浓茶。
    喝了这碗茶的人,当然会觉得味道不错。不过,既然这碗里本来有些茶叶,而且这些水滴是在不同时期落下来的,我就想这样做:先分干湿,把史实和幻想分开来;再分时代,从茶树上长出第一片叶子开始,一直到最后一颗水滴落下,让大家更清楚地知道这杯茶是怎么经历了三千六百年而诞生的。
    所以这本小书分上下两册。上册(我和编辑老师喜欢管它叫“阳本”)基本上是史实,或者是见于正史记载的内容。从商族的起源“玄鸟生商”开始写起,然后按时间顺序,写到文王创业、姜尚辅周、武王伐纣,一直到分封列国。这些内容,《封神演义》里或多或少都有所涉及。当成一本商周易代的通俗简史看,也是可以的。
    然而,史实虽然结束了,但幻想的部分才刚刚开始。下册(我们喜欢叫它“阴本”)的编排,是按照《封神演义》里神仙的实际出现的年代为顺序的。因为神仙们并不是从天地未分时就有的,他们要么是人类的幻想,要么就是对历史人物的神化,如果把他们当做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的话,他们总也有一个“生日”。比如就拿阐截二教的三位教主来说,掌教大师兄老子,是春秋时的历史人物;二师兄元始天尊,是道教徒的创造,实际上是南北朝时期才确立地位的;而通天教主,恐怕是《封神演义》根据明代的一些民间信仰创造出来的。三位在书里并称师尊,实际上老大比老三足足大了两千多岁!
    所以,在“阴本”里,我尽量去还原《封神演义》神仙的“生日”。如果是对历史人物的神化,那就直接沿用历史人物的诞生时间或死亡时间。如果是想象的神仙,那就尽量查考出他最早出现的年代(佛教按最早被引入中国的年代算);如果仍然查不出来,那就选取这位神仙信仰开始流行的年代。这样一来,一部《封神演义》涉及到的元素,就被打散,而重新安置在漫漫历史长河之中了。
    感谢先秦史博士谢能宗先生,作为本书的学术顾问,他提供了丰赡而耐心的指导。感谢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王进锋先生,百忙之中拨冗为小书作了审订。
    李天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