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环境科学 > 环境科学 > 环境保护管理

生态文明教育研究

  • 定价: ¥108
  • ISBN:9787520370134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中国社科
  • 页数:302页
  • 作者:岳伟|责编:周晓慧
  • 立即节省:
  • 2020-09-01 第1版
  • 2020-09-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基础性作用。本书回顾了中国自建国以来先后经历的“为了环境保护的教育”“为了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与“为了生态文明的教育”三个阶段的环境与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历程。目前,我国在生态文明教育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如教育与宣传同步开展、相互促进,注重生态文明教育的基地创建与教材开发等。但同时还应看到生态文明教育中存在的一些显著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归结为生态文明教育的浅层化问题,而这种浅层化生态文明教育实践从根本上制约着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规模与推进成效。为此,需要在深度反思工业文明以人类中心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和以功利主义为核心的发展观的同时,用深层生态学理论引领生态文明教育的新发展,从浅层生态文明教育走向深层生态文明教育。为保障深层生态文明教育的顺利推进,必须对生态文明教育进行系统设计,从理念、法律、课程、教师、方法途径、国际合作和监督评估等方面同时发力,以充分发挥生态文明教育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

内容提要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教育,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深入探讨教育的生态文明建设功能,全面分析教育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机制,是实践中释放教育的生态文明引领和促进作用的理论前提。为了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使命,仅在环境教育基础上增加一些生态文明知识是不够的,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教育的整体转向,并在教育的生态化转向基础上开展系统、专门的生态文明教育。生态文明教育是教育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最直接和最根本的方式。现实的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存在浅层化问题,转换理论基础,从浅层走向深层,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教育使命,也是生态文明教育自我发展的必然选择。

作者简介

    岳伟,山东临沂人。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中国生态文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美国孟菲斯大学访问学者,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育部重点教材《教育哲学》编写组成员。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哲学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教育学重点委托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教育学一般课题、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青年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项目等多项课题。出版《批判与重构——人的形象重塑及其教育意义探索》《彰显教育的公平与公益一—城市免费义务教育问题研究》等学术著作3部。在《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目录

绪论
  一研究缘起和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问题和方法
  四研究思路和框架
第一章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教育的参与
  一生态危机及其根源
  二生态文明的本质内涵
  三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
第二章  教育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一教育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机制
  二生态文明建设呼唤教育的整体变革
  三生态文明教育:教育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
  举措
第三章  国外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历史梳理
  一国际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教育发展历程概述
  二部分发达国家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基本经验
第四章  国内环境与生态文明教育的70年探索
  一为了环境保护的教育:环境与生态文明教育的初步
  探索(1949-1992)
  二为了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环境与生态文明教育向纵深
  迈进(1992-2003)
  三为了生态文明的教育:生态文明教育的正式确立与
  质性提升(2003年至今)
  四环境与生态文明教育的中国经验与特色
第五章  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现状
  二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三浅层化:生态文明教育问题的症结
第六章  走向深层:新时代生态文明教育的价值诉求与
  路径探索
  一生态文明教育呼唤深层生态学的参与
  二深层生态学理论及其发展
  三深层生态文明教育:新时代生态文明教育的
  路径探索
第七章  推进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保障措施
  一理念先行:让生态文明思想深入人心
  二加快立法:为生态文明教育提供法制保障
  三课程深化:从课程开发和实施入手
  四师资提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着力提升能力
  五途径拓宽:鼓励共同参与,注重实践体验
  六深化合作:建构中国生态文明的国际话语
  七督导评估:完善生态文明教育质量评估体系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