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历史.地理 > 历史 > 传记

钢琴家谈钢琴(原版引进)

  • 定价: ¥58
  • ISBN:9787552320053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上海音乐
  • 页数:404页
  • 作者:(美)大卫·杜巴尔...
  • 立即节省:
  • 2020-09-01 第1版
  • 2020-09-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本书是大卫·杜巴尔先生一本力作。英文初版于1984年发行,版权先后输出到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和墨西哥等国。1998年在台湾出版了繁体版,译者为我国著名翻译家顾连理。本书曾被百家出版社在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下私自发行,书名叫《键盘上的反思》。上音社的《钢琴家谈钢琴》在顾连理先生原稿基础上进行了校订,并由校译者补充了原书非常有价值的索引内容。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一本钢琴家访谈录,由作者对数十位当代钢琴大师进行采访后撰写而成。其中不乏阿劳、霍洛维兹、阿什肯纳齐、布伦德尔等一大批中国读者耳熟能详的大师,中文版另加入了盛原访谈录。每一位钢琴家的访谈文字均包含钢琴家简介、头像和访谈内容。采访的内容涵盖钢琴演奏的各方面:启蒙教育、天赋、师承、作曲家、作品、技艺、个性、现场演奏、录音、观众素养、音乐厅、背谱、 练琴、钢琴的黄金年代……本书的特点是信息量极大。

媒体推荐

    演绎者必须善变,必须能摸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进入可能完全陌生的另一个世界。一个好的演绎者必须练就一身能够弹奏不同风格作品的本领。
    ——阿劳
    我宁可不记和声进行,因为我希望保持演奏时的新鲜感,可能害怕过于理智会影响演奏的自发性。我喜欢分析的是一首乐曲的内在动机衔接。
    ——布伦德尔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优美的声音连续。钢琴必须是会唱歌的乐器,不是一个个音断开的乐器。声音必须像十八、十九世纪的美声唱法唱出来的一样。
    ——霍洛维茨
    考多绍教我不能以敲击方式弹奏巴托克的作品,人们总是狠命地敲打,这就会使他的音乐中的音色美丧失殆尽。
    ——席夫
    即使练音阶,我也把它当成音乐来弹。我先练基本音阶、.琶音和颤音,而且总设法加些变化,以保持兴趣和注意力集中,好像是在弹一首巴赫的曲子似的,我会注意音色,而不是机械地让手指扫来扫去。
    ——塞尔金
    我对巴赫的理解是:他不仅是一位很深刻、富于哲理、充满智慧的音乐家,也是一个活生生的、充满热情和想象力的人。我发现,现在绝大多数巴赫阐释者并没有挖掘出这一点,他们认为巴赫是音乐的上帝,而他们演奏起来也是那么的严肃,这样做就加深了这位伟大的作曲家与普通人之间的距离。
    ——盛原

作者简介

    大卫·杜巴尔生于美国克利夫兰市。他曾担任纽约市前古典音乐广播电台WNCN音乐与节目总监,并设立了一套全新的古典音乐项目标准。1980年,他荣获乔治·福斯特皮博迪奖。1986年,他成为首位因广播创新而被授予美国作曲家、作家与出版商协会迪恩斯·泰勒奖的人。作为钢琴家,杜巴尔先生演奏曲目广泛,并为创世纪和音乐遗产唱片公司灌制了大量作品。1988年6月,在卡耐基音乐厅,他担任了斯坦威钢琴实现第五十台销售暨135周年庆典活动的音乐总监和主持人。他的著作主要有《The Art of the Piano: Its Performers,Literature,and Recoredings》《Conversation with Menuhin》《Evenings with Horowitz》 。杜巴尔先生曾受邀在巴西、瑞典、韩国和以色列等国举办大师班,并多次被邀请担任范·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和布索尼大赛的评委,并在1989年、1993年和1997年的范·克莱本大赛上做过主题演讲。他从1983年开始在茱莉亚音乐学院任教,从1994年开始在曼哈顿音乐学院任教。1993年,他荣获佛罗里达州立大学豪斯莱特杰出学者奖。他所编写和主持的电视片 《钢琴的黄金年代》荣获了艾美奖,该片的VCR和CD由菲利浦公司在全球发行。CN电台古典音乐节目的创始人和编导,并且是一位钢琴家,多次获得美国国家奖项。

目录

中文版序
第二版序
第一版序
致谢
访谈录
1.克劳迪奥·阿劳
2.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齐
3.伊曼纽尔·阿克斯
4.保罗·巴杜拉-斯柯达
5.大卫·巴-伊兰
6.拉扎尔·贝尔曼
7.斯蒂芬·比肖普-科瓦采维奇
8.乔治·博列特
9.阿尔弗雷德·布伦德尔
10.耶菲姆·布朗夫曼
11.约翰·布朗宁
12.舒拉·切尔卡斯基
13.范·克莱本
14.贝拉·达维多维奇
15.阿莉西亚·德·拉罗查
16.米沙·迪西特
17.菲利普·昂特尔蒙
18.鲁道夫·菲尔库什尼
19.莱昂·弗莱舍
20.理查德·古德
21.格伦·古尔德
22.盖里·格拉夫曼
23.奥拉西奥·古铁雷斯
24.弗拉基米尔·霍洛维茨
25.尤金·伊斯托明
26.拜伦·贾尼斯
27.格兰特·约翰尼森
28.冈纳·约翰森
29.约瑟夫·卡利什斯坦
30.叶甫盖尼·基辛
31.鲁思·拉雷多
32.加里克·奥尔森
33.默里·佩拉西亚
34.伊沃·波格雷里齐
35.查尔斯·罗森
36.捷尔吉·山多尔
37.安德拉斯·席夫
38.彼得·塞尔金
39.罗莎琳·图雷克
40.塔马什·瓦沙里
41.安德烈·瓦茨
42.阿列西斯·魏森贝格
43.厄尔·怀尔德
44.盛原
45.大卫·杜巴尔
访谈中提到的音乐家(简介)
索引

前言

  

    美国钢琴家、教育家和作家阿瑟·勒瑟(1894~1969)为后人留下了两个杰作:一个是总结历史的著作——《男人、女人和钢琴》(Men,Women,&Pianos),另一个是他奉献给未来的学生——大卫·杜巴尔。
    这可能是榜样的力量最好的例证了:就像他的导师,杜巴尔先生把他的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钢琴音乐。他著有数部十分有分量的书,包括《钢琴的艺术》《与霍洛维茨共度夜晚》《回忆霍洛维茨》;常年在纽约古典音乐台制作和主持钢琴和其他古典音乐类广播节目;在美国和世界各地举办钢琴音乐的讲座;在曼哈顿和茱莉亚音乐学院开设“钢琴的黄金年代”“钢琴文献”课程。他不但是一位博学的学者、热情洋溢的讲演者、颇具慧眼的教育者,还是一位思路敏捷、充满灵性的采访者。这本《钢琴家谈钢琴》就是这方面的力证。得益于杜巴尔先生的博学、敏感、深邃的洞察力和极强的交流能力,这本书中的采访内容丰富、有活力、深刻,同时又反映出每个被采访者独特的个性。书中内容涉及了与钢琴有关的诸多问题,比如怎样练琴、用不用节拍器、一首曲子的速度问题,还有关于作曲家时代的乐器、音乐厅的音响、听众、师承、教学、风格、演奏心理等问题,而大到历史、美术、文学、哲学、文化、政治的问题也有广泛涉及。这些问题的探讨不但深刻,同时又是充满活力的;所以,读者在阅读时,完全不用担心这些问题因为深刻就变得沉闷。他每一个问题的篇幅掌控得恰到好处,所涉及问题之广泛,只会让读者对这本书爱不释手。关于这一点,我觉得主要源于杜巴尔先生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音乐修养,以及他对读者心理的敏锐揣摩。他告诉我说,每一篇采访录的背后,采访的时间实际上只是很小一部分,尽管有些采访会持续六个小时之久,但更多的时间是花在编辑上的。采访对象往往对一个问题的回答是长篇大论,但所节选出来的文字却只有两三行。这让我想起图雷克曾经跟我说,她有一次和作曲家埃内斯特·布洛赫聊天,布洛赫说,他在创作时,有时脑海里会产生出非常美的乐思,但是因为不能为整体结构服务,所以不得不忍痛割爱。图雷克补充说:“这就是结构感的重要性。”
    书中每一位被采访者都是钢琴世界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有趣的是每一位大师不但会被问到不同的问题,有时杜巴尔先生还会刻意地对不同的大师问同样的问题,却得来了截然不同的回答。这些睿智的问题也使这本书像一台穿越时空的摄像机,如实地记录每一个真实的自我,又无私地展现出来。看着每一篇采访录,耳边就响起了每位大师演奏的音乐,虽不尽相同,但又各自充满魅力。
    勒瑟先生于1954年出版的《男人、女人和钢琴》记录了一部辉煌的历史戏剧。但是在他看来,这部钢琴的戏剧已经基本走到了尽头:“在家庭中,钢琴勇敢地与洗衣机、小汽车为了分期付款而抗争,但是作为爱好,它的竞争力就比园艺、摄影和桥牌要弱了许多。作为一种被动的音乐娱乐方式,钢琴已经被唱片、广播和电视完全取代……现在我们放眼望去,并不能看到低谷中再有雄起的山丘。我们的故事到此结束。”
    在勒瑟先生眼中,钢琴的前景无疑是十分悲观的。这是早在1954年就已发生的事了。但是在他写书时,他的学生大卫·杜巴尔还年轻,也许还正在他的书里汲取营养。他也许不会想到他的学生会在他身后成为钢琴文化强有力的推动者;他更不会想到,五十年后,东方的中国会有三千万琴童,中国的钢琴产量会成为世界第一。而中国钢琴文化目前的状况也像极了他在《男人、女人和钢琴》中所描绘的十八世纪下半叶钢琴传人英国时的情景:“它(钢琴)富于表现力;……它因为价格不菲而产生了社会需求。还有,二十多年以来,它一直保持着一种纯正的舶来之物的味道。”不管肤浅与否,西方的钢琴文化也是从肤浅慢慢发展到深刻、高贵,再逐渐落入低谷的。中国也许就是那个勒瑟先生生前没有看到的山丘。这样说来,也许钢琴文化还可以在这个星球上持续二百年。也许杜巴尔先生还可以不断地为《钢琴家谈钢琴》做采访,写续集。中国这个山丘也一定会因为杜巴尔先生的书而继续长高。
    盛原
    2020年3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