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教体育 > 教 育 > 教育总论

叛逆期关键养育(1-5岁)

  • 定价: ¥49.8
  • ISBN:9787505446656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朝华
  • 页数:240页
  • 作者:(德)丹妮勒·格拉...
  • 立即节省:
  • 2020-10-01 第1版
  • 2020-10-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叛逆期是培养孩子自立的关键期,是孩子自我意识成长的飞跃期。
    本书展示几个家长怒对“熊孩子”的典型案例,分析一下家长自己的童年对孩子的行为有哪些影响,孩子为什么会常常觉得难以自控,主要是因为家长的怒气跟孩子没有发育完全的神经系统一样,也是促成典型的反抗行为的基本原因。

内容提要

  

    本书将帮助家长理解叛逆期的0-5岁孩子,以需求为导向养育孩子。作者在书中展示了另一种育儿策略,即亲子在相互放手、信任、尊重的情况下,学校与家庭在共同协作的基础上来养育孩子。作者通过实际鲜活的例子,并通过移情的视角,向叛逆期儿童的父母清楚地说明了为什么0-5岁在育儿过程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
    在这本书中,我们看到了父母对孩子“可容忍”的基础的建立,父母对孩子重要价值观和习惯的培养。在小时候正确价值观的建树和良好习惯的养成将获益终生。

目录

孩子由怒气
  发怒的“熊孩子”:对自立的追求开始了
  学会承受情感
  学习体会别人的感受
  控制强烈的情绪
  理解“不”和“别”
  将咬人作为沟通的方式
家长的怒气
  内心里的孩子被唤醒了
  我们误以为孩子有什么企图
  “孩子发起脾气,我也忍不住了”
  “她一哭我就肝火上升”
  “我担心自己的孩子”
  “我恨不得钻到地缝里去”
给“熊孩子”家长定制的翻译助手
  流行不衰的气人回答
  嬉皮笑脸常常表示对不起
  合作是个在建的工地
  如果社会不问青红皂白就对孩子做出判决
  我们的教育无意中消除了孩子的合作意愿
尽管如此——鼓励自立
  加强合作意愿——怎么做?
  明确很重要
  谈心
  和一群孩子自由玩耍
轻松相处的妙招儿和花招儿
  “我的孩子拒绝自己上楼梯”
  “我的孩子不想穿衣服”
  “饭菜经常撒得满地都是”
  “我的孩子经常乱跑”
  “每天晚上睡觉前都要干一仗”
  “磨蹭妹和磨叽哥”
  “换新纸尿裤——没门儿!”
少给孩子设限制
  找出界限在哪儿的六个标准
  当说“不”不管用的时候
  为什么惩罚解决不了问题
急性反抗大发作时的应急措施
  缓和气氛三步走
  当安抚不管用的时候
  压力调节,学会如何安抚自己
后记:叛逆期赞歌

前言

  

    前言  关于暴君式的“熊孩子”和有贯彻力的成年人的童话
    “好啦,这回可合了她的意了。”我一边对父亲眨了眨眼睛,一边说,“你可真是个‘软柿子’,她想怎么捏就怎么捏!”父亲一脸不解地望着我。我估计,他怀疑我到底还有没有理智。
    我们俩刚刚一起进行了周末大采购,回到家筋疲力尽,立刻就想瘫在沙发上横躺着。可惜我们忘了买烤蛋糕的黄油。大型生日庆祝会即将开始,我母亲正在厨房里和面,她急需黄油。必须有人再跑一趟。“你能不能自己去一趟啊?”父亲问母亲,“我得休息一下,我实在是累坏了。”“我可以去啊,但是我火上还煮着东西呢。我觉得还是你去比较好。有劳你啦!”母亲说。父亲边叹气边重新把鞋穿上。他小声嘟囔着,这回他要开车,因为他不想再走那么远的路。“你不会为了买一块儿黄油还开车去吧!”母亲惊讶地在厨房里冲他喊道,“另外,我们在大门口的停车位多好啊。明天我们还得把开派对的东西装到后备厢里呢,所以车停得越近越好啊。”“没错!”父亲点点头,“我把这事给忘了。”“你可以去路口那家小店。虽然有点儿贵,但你不用跑远路了。然后你就可以在沙发上休息了,这一点我可以保证,因为我需要的东西都齐全了。”母亲说。
    父亲考虑了一下这个建议对他来说是否可以接受,然后决定道:“好的,就这样吧,一会儿见!”我也再次把鞋穿上,陪父亲去买东西。我们一出家门,我就对他说:“我没说错吧,这回可合了她的意了。你可真是个‘软柿子’,她想怎么捏就怎么捏!”父亲满脸困惑地看着我,“怎么啦?我和你妈只是看看怎样对两个人都合适。我们相互妥协了一下。这在人际关系中不是很常见嘛。”
    也许你们现在正在问自己,这段趣事和叛逆期有什么关系。也许你们在读这段的时候,甚至又翻回封面看了看,怀疑自己是不是拿错书了。你们肯定这么做了。我之所以觉得这段对话值得重复一遍,是因为这段对话和我不久之前与我2岁的儿子进行的一段对话极其相似,只不过他在陈述自己的理由的时候,不能像姥爷那么振振有词。
    那天儿子上了一整天幼儿园,放学后我们在游乐场玩儿。刚好我父亲来看外孙子。他是一个特别棒的、充满热情和爱心的姥爷,外孙子对他崇拜得不得了。所以我想利用这个机会离开五分钟,快速地到一个小店去买点儿酸奶。但我儿子不同意。
    儿子有点儿激动:“一起一起。”
    我问道:“你想一起去买东西吗?”
    儿子带着哭音:“想。”
    我说:“宝贝不去。妈妈去买酸奶,一眨眼就回来了。你可以跟姥爷再挖一会儿沙子。”
    儿子越发激动:“不!一起一起。”
    我叹气道:“好吧。那我把你放在婴儿车里,这样比走路快。”
    儿子开始哭起来:“不,抱抱!”
    我有些烦躁:“这样不行,宝贝,妈妈太累了。而且我抱着你怎么拿买的东西呢?”
    儿子大哭:“我!哇……”
    我装作没听见哭声,问道:“你想帮妈妈拿东西?”
    儿子哭声放小:“是。”
    我顺从地叹气:“那好,走吧。”
    当我把儿子抱起来的时候,我父亲友好地对我眨眨眼:“这回他赢了。这回可合了他的意了。”
    其实两段对话没有太大的区别,除了我的儿子年龄小,话还说不清楚,因此不能完全跟我解释明白,为什么跟我一起去对他来说十分重要。他还不会用论据来支撑他的愿望,像我妈跟我爸说话时那样。但是从根本上来说,他的论证和成年人的十分相似。不管是我爸还是我,为了照顾各方面的需求,都进行了妥协。
    这两段对话之间真正巨大的差别是我们看它们的角度:在成年人对话的时候,我们觉得照顾双方的意愿是正常的和正确的。但在成年人和孩子对话的时候,我们就不这么想了。在我们的社会中有一种普遍的观点:小孩子哭哭啼啼或者大喊大叫地表达他们的愿望,是想像小暴君一样控制他人,好满足自己的这些愿望;大人绝对不可以支持孩子的这种做法,而是要进行坚决的抵制。
    ……
    最后一部分内容里,我们思考的是,哪些界限是有意义的,怎样怀着爱意陪伴发怒的孩子,家长何时应该坚持自己的界限或规则,使得孩子的大脑逐渐学会去感知和应对别人的需求,而不是只关注自己的利益。
    在实践部分里,我们描绘了孩子最常见的不合作行为,并建议家长可以尝试一些经过我们检验的方法,使家长能够及时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或者轻松地应对,尽可能从容地向孩子妥协,或者让孩子顺从大人的愿望。
    在本书所有的章节中,我们都不仅仅是从我们自己的经验、经历和考虑出发,而是借鉴了我们的博客“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的孩子让我发疯——轻松度过儿童叛逆期”里面的许多内容。这本书的原书名也是从这个博客来的。三年半以来,我们通过这个博客跟许多读者(目前平均每个月二十万人左右)保持着联系,这些读者每天都带着大大小小的烦恼和故事跟我们分享,也有许多感人的、引人思考的观察和来自家庭的经历。我们在举例的时候把名字改了,有些进行了精简,来支撑我们的论点。
    在此我们还想向尼娜·安格南特、约迪斯·格拉芙、丽卡达·伍伦克德等几位医生和博客读者表示感谢,她们在关于孩子的大脑和家长发怒的心理学背景等章节为我们提供了咨询意见,还要感谢我们的朋友勒提起亚,她给本书提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我们俩——卡嘉和丹妮勒——和五个孩子生活在一起,他们在2-7岁,都正好处在所谓叛逆期年龄。我们的生活因此每天都更加丰富多彩,唉,有时也不胜其烦。我们很感激其他的家长能通过博客与我们沟通,多年来我们几乎每天都有联系。在共同创作我们第一本书的过程中,我们彼此之间的联系变成了我们两个人生活中一个固定的、让我们获益良多的组成部分。
    从这一点我们又想回到本书开头所举的例子上。我的儿子真是在购物时尽力帮了我的忙。我把他抱到了商店,满足了他的需求,他也乐意认可我的需求。他从我的胳膊上滑下来,在商店里安安静静地陪在我身边。他帮我把酸奶放进购物车里,然后吃力地把酸奶放在收款台的传送带上,最后把它们整整齐齐地放进我们的购物袋里。结束之后,就像他事先保证的那样,他一个人提着购物袋,显然很自豪地走回了游乐场。尽管我原计划自己去购物,以节省时间,但和他一起度过的那半小时却是无比美好的。

后记

  

    后记:叛逆期赞歌
    其实,家长应该对孩子在游乐场、超市或者早餐桌上发怒的情形表示欢迎,因为这给了孩子机会去认识自己,并发展自己的能力。在本书的开篇我们已经描述过了,孩子经常会采取原始的方式表达愤怒,比如,打人、咬人、推人,因为他们的攻击冲动在相应的神经通路上可以快速奔跑,毫无障碍,就像在高速路上一样。家长如果想要孩子对怒气冲动做出符合社会规范的反应,就应该对孩子进行训练,直到那些相应的神经通路也变成“快车道”。这种训练尤其是在所谓的叛逆期里更应该进行。因为这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机会,让我们感受各种情感,尝试各种行为方式,收集别人的经验。叛逆期给了孩子机会,让他们通过尝试和误会,找出面对发怒、悲伤、快乐、嫉妒、羡慕等情感时,哪些是周围环境能够接受的反应。
    我的一个好朋友曾告诉我,她在生孩子的时候盼望着每一次出现的阵痛,因为她知道每次阵痛都会让她更接近目标,那就是把她的宝宝抱在怀里。所以她并不把镇痛看作一种不得不承受的可怕事情,而是一种必要的帮助。她不会充满恐惧地拒绝阵痛,而是高兴地欢迎它。也许正因为如此,她每次生产的经历都特别美好。
    对于孩子的叛逆期,我们也应该采取这种态度。每次愤怒发作都会让我们的孩子更进一步。我们不应该把孩子发怒看成可怕的事情,这是一种经验,是一种阵痛,虽然很痛苦,但是是必要的,最终将给我们带来最美的奇迹,那就是自立的、有同理心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