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社科总论 > 社科总论 > 社会学

穿透(像社会学家一样思考)(精)

  • 定价: ¥68
  • ISBN:9787542671981
  • 开 本:32开 精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上海三联
  • 页数:333页
  • 作者:严飞|责编:殷亚平
  • 立即节省:
  • 2020-11-01 第1版
  • 2020-11-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用社会学家的思考,去透视那些我们熟视但困惑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
    作者讲述的故事都是中国今天的,却把其中的社会学思想脉络,一直追溯到100多年前的七位经典社会学家。这不仅让我们领略到经典社会学理论的现代解释力,也让我们学习到如何像社会学家一样思考。

内容提要

  

    社会学厉害,还是物理学厉害?劳动带来的喜悦和满足为什么消失了?为什么我们永远在“剁手”?婚姻里真的是谁收入高,谁就更有话语权吗?面包和理想,“社畜”的我们选哪一个?人类可以通过基因编辑成为自己的“造物主”吗?抖音,滤镜,后浪重新定义了这个世界吗?……像社会学家一样思考,穿透生活日常,观察人性的幽暗与良善,理解社会秩序的构成与意义,培养独立思辨的品质与勇气,从理解社会最终走向理解我们自己。

媒体推荐

    严飞的这本书,用社会学家的思考,去透视那些我们熟视但困惑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他讲述的故事都是中国今天的,却把其中的社会学思想脉络,一直追溯到100多年前的七位经典社会学家。这不仅让我们领略到经典社会学理论的现代解释力,也让我们学习到如何像社会学家一样思考。
    ——钱颖一(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社会学家怎样思考?为什么我们要了解社会学家怎样思考?或许是因为,理解社会是通向自我理解的道路。我们的焦虑从何而来?我们的欲望是否是一种幻觉?我们为什么要被职业所定义?我们和邻居的距离是否自然?生活在现代世界,我们真的更自由了吗?或者,自由本身的意义被高估?……通过《穿透:像社会学家一样思考》,严飞像个耐心的导游一样,给我们讲解现代社会的“构造”。理解现代社会未必能消解我们的迷惘,却能给这种迷惘投射过去一丝光亮。
    ——刘瑜(清华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
    严飞老师这本书,用一个个现实生活中与我们密切相关的活题与故事,引出社会学理论中的概念和思维方法,一方面有理科的严谨逻辑,另一方面有文科的个体温度,是将个人体验与框架思维结合的最好中介。对于任何一个读者来说都是一个绝佳的切入路径,读起来感同身受,也不知不觉间理解了社会学经典理论,学会像社会学家一样思考。
    ——郝景芳(作家、世界科幻“雨果奖”得主、童行学院创始人)

作者简介

    严飞,任教于清华大学社会学系。
    先后求学于牛津大学、斯坦福大学。曾任香港城市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副研究员,开始多年对香港从“他城”到“我城”的体察。
    长期发表观察香港社会的文章,以非本土香港人的身份和视角,评论香港的政治、社会和文化。既有深刻犀利的观察和批判,亦掩不住对香港当下与未来的脉脉关切。
    相关文化评论、政论时评及书评,常载于《凤凰周刊》《新民周刊》《21世纪经济报道》《第一财经》《书城》《明报》等报刊媒体。著有《还君明珠香港琐谈》《门槛上的香港》《我要的香港》等。

目录

序言  那天下班,他才发现自己的家没了—社会学的想象力
前言  让我们像社会学家一样思考
第一章  社会学的诞生与进化
  社会学的起源:社会学厉害,还是物理学厉害?
  社会进化论:为什么达尔文的进化论可以解释社会?
第二章  金钱是我们时代的上帝
  劳动的异化:劳动带来的喜悦和满足为什么消失了?
  商品拜物教:为什么我们永远在“剁手”?
  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知识是一种可以买卖的商品吗?
  经济决定论:婚姻里真的是谁收入高,谁就更有话语权吗?
  阶级与分层:底层的人生,距离我们有多远?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为什么资本主义没有诞生在中国?
  金钱与现代生活:当我们在谈论消费主义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第三章  社会秩序的基础是道德
  有机团结:为什么人们不再愿意伸出助人之手?
  社会整合:为什么我们更加留恋家庭?
  自杀论:我们该如何和世界相处?
  失范论:为什么道德秩序正在失效?
  陌生人概念:选择信任别人,到底有多难?
  共同体与社会:社区生活可以打破身份区隔吗?
  秩序是自然的法:未来该是一种怎么样的秩序?
第四章  每个人都成了机器上的一个齿轮
  人性两重论:性本善还是性本恶?
  道德教育:人性如何被教育?
  社会分工:家庭主妇是否是世界上最容易又最困难的工作?
  理想类型:经济学家说我们是理性人,我们就是理性人吗?
  工具理性vs价值理性:面包和理想,“社畜”的我们选哪一个?
  科层制:我们理解的“官僚制”为什么是错的?
  人性的铁笼:我们是否已经进入卓别林的摩登时代?
第五章  鼓荡心灵的诗歌和宗教化为虚空
  世界的祛魅:人类可以通过基因编辑成为自己的“造物主”吗?
  克里斯玛型权威:我们喜欢的“小鲜肉”,是一种克里斯玛权型威表现吗?
  社会是一件艺术品:混杂是否也是一种秩序的美?
  时尚的哲学:抖音、滤镜、后浪重新定义了这个世界吗?
  大城市与精神生活:在每个人的心里,是不是都有一座回不去的故乡?
结语  社会学的想象力:批判理解世界的钥匙

前言

  

    那天下班,他才发现自己的家没了——社会学的想象力
    梁文道
    我有一个同事,30来岁,低调、诚恳,喜欢电影.爱好拍摄,时常注意到街头巷角一些不为人在意的景象,例如一个推着独轮车运着不知道什么东西的工人,以及墙头几根刚刚结出花蕾的野草。由于他实在是太低调了,又或者是因为我太少在公司出没,所以我跟他一直没有太多的交流。于是那件事发生之后,我也是隔了两天才从其他同事那里知晓。是的,2018年的冬天,我们都晓得,城市在排查“违法建设与经营”,尽管主流媒体报道不多,但还是能在社交媒体上看到的讯息和图片。快要过春节了,有人在时限前抢出大包小包的衣物,运筹着怎么样回老家。也有些人是晚上下了班回家,才发现早上出门时还有不少小店和小摊的街道,已经崩解成一片工地。还有人一下子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夜里在马路徘徊……可是新闻太多,又有那么多事情抢夺我们的关注;再加上这些事情好像都离我们挺远,大家的工作又这么忙碌,于是关心,也就只能是今天互联网时代最常见的那种15分钟不到的关心,140个字之内的表态。
    但我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这个同事竟然也是那条消息的角色之一。其他同事告诉我,那天下班之后,他才发现自己的家没了,唯有勉强在瓦砾中找回几袋东西。夜深,他只好临时找到可以帮忙的朋友,寄住几天,于是一下子,手机上看到的消息,忽然就离自己近了很多。
    很奇怪,无论怎么看,这个白领同事并不像我们平常所见的那种“底层群体”呀。在请公司注意一下情况,看看有什么可以帮忙之后,首先我想到,是不是我们公司的薪水太低,竟然要一个同事住在那种随时会被拆掉的地方?然后我又反过来想,也许这只是因为他要省钱,住在那样的地方,条件不怎么样,开销肯定少。都城大不易,不知有多少外地过来的青年,得咬着牙栖身。那一类街区,说近是不近,但又绝对不会太远(否则住在里面的人,该如何伺候这座城市最低端的需求?),价格相宜,或者还真有许多像他这般类似境遇的人呢。假如一个人同理心并不发达,说不定会认为这是他自己计算错误,做了不对的决定,当初要不是为了省钱,就不必遇到这种麻烦。再凉薄一些,甚至可能推论下去,觉得他根本一开始就不应该搬到这座城市,贪慕原来不属于自己的前景;现在这里发展了,难免要牺牲“少数”。很不巧,只是正好轮到他成了“少数”。
    其实我只是想用这个例子,说明严飞这部新著究竟是本什么样的书。像这样的事情,发生在离我这么近的范围,我当然很容易把它理解为个案,是一个人不幸的故事。从他自己来讲,未来某日,回头省思,说不定也会把它当做个人生命史中的一件奇特遭遇,检视它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原因,以及留下来的影响,并且把它化为值得说给晚辈听的故事。但身为旁观者的我们,如果扩大视野,把它放在更广阔的格局以及结构中,我们有没有可能会对这件事情产生更丰满的理解呢?又假如他本人,也采取了更宏观的角度,将他的遭遇联系到其他人身上(比如说他当时的邻居),那又会得出怎么样的结论呢?
    ……
    你现在看到《穿透:像社会学家一样思考》,就是脱胎自严飞为“看理想”做的那档节目。没错,他的确是让我们听懂了社会学奠基者们的一些核心观念。但更重要的,是他真正示范了这些伟大思想家提供的工具,如何有助于我们培养那种必要的特质,去想象我们自己身边所发生的事情,与更宏阔的社会空间的联系。他让我们看见了广场上跳舞的人群,原来并不是一个亲密的社群。使我们理解为何有那么多城市底层的务T者,要在“快手”上面做一场没有一个观众的直播。他甚至令我们发现,是什么样的秩序观念,令我那位同事在下班之后,才发现自己的家已经不在的事件。严飞在此展现的能力,正是足以穿透个别现象的“社会学的想象力”。于是这本书,我可以大胆地把它看成是《社会学的想象力》面市60年之后,一位中国知识分子采用当代中国素材所完成的回响。

后记

  

    社会学的想象力:批判理解世界的钥匙
    切问时代的病症
    任何时代都具有这一时代特有的时代病症,而为时代切病问诊的,正是不断思考、不断提出新的社会理论以穿透日常图景,深刻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社会学家。
    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是社会学持久讨论的两大命题。在这一系列有关社会学理论的讨论中,我从社会学的视角带着大家去认识秩序、理解人性。我们不仅有社会学理论层面的探讨,在诸多经典社会学名家的著述中去认识不同学者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对于秩序的不同分析,对于人性的不同解构。从涂尔干的社会分工到马克思异化的向度,再到韦伯工具理性的“铁笼”和齐美尔的大都市精神生活,现代性引起的巨变总是引发社会学家对人性中真诚、美德、自然一面的关注和隐忧。
    我们同时更加关照当下的现实,在社会变迁的时代巨浪之下,我们的社会出现了什么样的问题和矛盾,不断挑战着既有的社会秩序,让我们追问,社会发展是否等同于进步?在国家与个人、个人与社会、社会与国家三个维度的交织之下,我们又应该如何更好地去解决这些挑战,维护秩序的长久稳定和有序?
    德国思想家马克斯·舍勒(Max Schekr)曾指出,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不仅是环境和制度的转化,而且是人自身的转化,这是一种发生在人的“身体、内躯、灵魂和精神中的内在结构的本质性转化”。 类似的,美国社会学家彼得·伯格(Peter Berger)在《与社会学同游》(Invitationto Sociology)一书中也曾说:“社会学家感兴趣的东西可能有很多,但他的压倒一切的兴趣始终是在人的世界——世人的制度、历史和热情。既然他对人感兴趣,人的一切所作所为就不可能是完全枯燥乏味的东西。凡是激发人终极信仰的事件,举凡使人悲伤、辉煌、极乐的时刻,他都自然而然地感兴趣。”” 由此我们看到,社会学家最关心就是人的问题,他们不断思考、不断提出新的社会理论,就是为了能从理性、科学的角度理解和总结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 价值中立还是情感关切? 在社会学研究中,还有两个重要的问题想在这里和大家讨论一下。 第一个问题,有关研究的价值立场。在研究的过程中,社会学家应该保持价值中立,还是带上鲜明的情感与价值立场?社会学难免会关切人们的信念,以及支撑人们社会行为的各种价值。社会学家同样也对社会与世界怀抱着价值与信仰,甚至还抱持着认定应该如何组织社会与世界的情怀。但在社会学的研究中,社会学家是否可能将他们的价值与信仰,与他们由研究中得出的结论区分开? 对于这一问题,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是”或者“不是”的答案。 大部分的社会学家都有一个相同的观点,即认为社会学提供了介入社会及政治行动的科学基础。某些社会学家相信,为了让社会学建立其学术与科学的信誉,就必须要采取一种超然和价值中立的立场。这究竟是否可行,仍旧没有共识,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毕竟是一种很普遍的立场。 其他的社会学家则认为自己更加接近人文学科,而非自然科学。在他们的观点中,社会学对于社会行动和关系的描述与分析,用的是人文学科的想象力和描述能力,而非模仿自然科学的方法。因此,就某种意义而言,社会学家的知识无法全然中立与超然,因为这些知识早已经被人们用来诠释与重新塑造出社会学家研究的社会现象。 …… 以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为例。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19年底农民工数量已达2.91亿,其中增量主要来自本地农民工。如此庞大的人群再加上目前相对滞后的城镇化进度,使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的治理面临着诸多挑战。在此背景下,北上广深等许多大城市纷纷开始进行整治疏解活动,大量不符合城市核心功能定位的边缘弱势群体被驱离。我们在其中的一节里。跟大家分享过的有关北京拆除菜市场的研究,就是其中一个例子。 从结构性的社会分层角度看,各阶层各职业的人都在发挥一定的作用和功能,以维持社会秩序的基本运转。他们相互需要,互相依存,才得以形成完整的城市生态系统。社会有机体中,整体是为了各个部分而存在,但同时,社会各个部分又受到整体的制约,受限于其在整个结构整体之中所处的位置,除非社会整体发生变化,否则各个部分不可能独立承担整体变化所需要的条件。涂尔干在《社会分工论》中就指出,社会秩序是建立在劳动分工之上,分工使得人与人之间形成有序的互动,互相依赖,从而产生了情感,基于情感产生了集体良知,这就是基本的道德。 然而通过行政手段强制清理弱势群体,这不但破坏了城市原本稳定的社会生态结构,而且相当于变相地让最弱势的底层群体承担了城市进化过程中所耗费的各式社会成本和残留的各类社会问题。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在城市管理中,我们更加需要的,是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有效的阶层向上流动通道,以及基本的公共服务保障,推进流动人口和打工族的及时“市民化”,推进趋于均衡发展和资源的合理配置,这样才可以使得他们更好地融人城市系统之中,达至滕尼斯笔下一种共同体的关系纽带和精神归属。 成为理性、自由的人 米尔斯曾经说过:“我不相信社会科学能拯救世界……我所具有的知识使我对人类的机遇有非常悲观的估计。但即使这是我们现在所处的境地,我们还是必须问,如果凭借智识确能发现摆脱我们时代危机的出路,那么不正轮到社会科学家来阐述这个出路吗?我们所代表的——尽管并不总是很明显——是对人和人类处境的自觉。” 归根结底,秩序的背后是人性,是我们作为个人在现代世界中的处境和命运、抉择与改变。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单独存在,作为社会人的我们,按照米尔斯所言.应该成为理性的人、自由的人、公共的人、道德的人。因为只有“所有人都成为具有实质理性的人,他们的独立理性将对他们置身的社会、对历史和他们自身的命运产生结构性的影响”。 我们不能奢求所有人,但是,在这一刻觉醒的人,都应该意识到自己该成为怎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