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散文

我们究竟该过怎样的人生

  • 定价: ¥49.8
  • ISBN:9787532961252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山东文艺
  • 页数:267页
  • 作者:梁晓声|责编:冯晖
  • 立即节省:
  • 2020-10-01 第1版
  • 2020-10-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在生命的长河里,迷茫是常有的状态。在跋涉的旅途中,每个人都会偶尔迷失方向:究竟什么样的人生,才是自己真正想要去追寻的?
    人生的意义大体由三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纯粹自我的感受;一部分是爱自己和被自己所爱的人的感受;还有一部分是社会和更多有时甚至是千千万万别人的感受。所谓追求人生的意义,其实就是探知内心深处的感受,不为外物所影响,从而在发现自我、发现美的同时,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方向。
    人生一切其他的意义,也往往是在最基本的意义上生长出来的。只是对于人生的感受和体悟,却永远处在无尽的变化之中。生命的意义正在于把握这种未知和恒在。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一部有关生命思考的评论性散文集,编选自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得主梁晓声先生散文随笔中的精华文章,共收录其散文28篇。从抵御时代的污浊和浮躁到浮世万象下的人生百态,从为什么我们对“平凡的人生”深怀恐惧到我们为什么如此倦怠,书中浸润了作者对现实生活和浮世万象的沉思及感触,积聚了很多看待人生、看待生活的积极视角。愿每个人都能切实感受来自岁月和生活的馈赠,不忘初心。

作者简介

    梁晓声,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全国中高考热点作家。作品因备受中小学师生喜爱而获得向全国青少年推荐优秀图书奖,多篇作品入选语文课本和考试试题并且登上《朗读者》等节目,由其作品改编而成的影视剧均引起了时代的热议。代表作有《人世间》《雪城》《今夜有暴风雪》等。
    梁晓声身为平民的代言人,其作品语言朴实,情感深切,通过对人类最无私的两种情感——母爱和父爱——的追忆,带领每个读者回忆自身成长过程,重新体验家庭温暖,从父母勤劳坚忍、自尊自强的生活经历中汲取重新面对生活、追寻自我幸福的勇敢与乐观。

目录

第一章  抵御时代的污浊和浮躁
  人生和它的意义
  人性如水
  人生真相
  关于“事实”的杂感
  抵御时代的污浊和浮躁
  “手帕人生”上的小人儿
  关于《好人书卷》
第二章  浮世万象下的人生百态
  最合适的,便是最美的
  一个加班青年的明天
  日本穷人家的女儿
  被驯化了的社会“仗义”
  现实,在多大程度上真的是现实
  正在死亡的“自我”
  纸篓该由谁倒空
第三章  为什么我们对“平凡的人生”深怀恐惧
  为什么我们对“平凡的人生”深怀恐惧
  若人人都能换位思考,那世界就和谐了
  文明的尺度
  沉默的墙
  暧昧的情人节
  禅机可无,灵犀当有
  别了,理想主义
第四章  我们为什么如此倦怠
  我们为什么如此倦怠?
  爱情为何变了味?
  论敬畏
  论中文之中国意义
  论中国女性
  积极的人生不妨做减法
  武汉的启示

前言

  

    自序人与文学
    文学的价值和意义,历来被从多方面进行过诠释。
    有一位诗人这样说:“人的丰富多样就是文学的全部内容,也是它存在的意义。”
    他便是1987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约瑟夫·布罗茨基。
    这句话并无高深之处,差不多便是“文学即人学”的另一种说法。我之所以引用,乃因很符合我自己对文学的理解。
    布罗茨基是以诗名获得诺奖的,但其散文在西方却拥有更多的读者,也是因为他的散文写到了某些与众不同的人。
    我曾对我的学生们一再强调:如果谁确实想要成为作家,那么须明白——归根结底,作家的笔除了写自己,还要写较多的他者给喜欢文学的人看。
    作家在写自己的时候,其实也是在写他者,此时作家认为,自己便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起码在经历上是那样。作家在写他者的时候,未尝不是在写自己,此时作家对笔下人物的好恶,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自己对多样性的人物的好恶,起码在人性上如此。
    小说中的人大抵是虚构的,也大抵是有名有姓的,这是因为便于使读者了解他们。一般而言,我们很难始终不知道某个人的姓名却又特别了解某人。散文中的人物却很可能没有姓名,只有性别和性格,甚至连职业也不清楚,只不过是作家在某地某时某种情况之下关注的一个人物而已。
    作家的这一种关注,折射出作家对社会的一度或一向的敏感,简言之,是作家情感倾向的一种反映。
    这本散文集是年轻人编的,书名是他们起的。集中诸篇,有记录我自己断想和杂感的,也有写认识的和不认识的他者的。年轻的编辑们从我写的几百篇散文和杂文中选出他们喜欢的一些编成书并代为确定书名,折射出了他们的阅读感受。
    而我在写出这些散文和杂文时,往往会考虑读者的接受与否;也往往,并不考虑,仅是身为作家的“条件反射”或日本能反应的记录而已。
    但编辑们倾注心思编一本书,则是代为读者们进行的工作,他们比作家本人更重视读者如何看待一部书。
    坦率讲,我这样的作家,对“读者即上帝”的说法,已经并不全盘认同了。
    但这句话,对于任何一位编辑,几乎都是不容忽视的。
    那么,我真心代编者说——但愿读者喜欢!
    我的感谢也体现在这句话里。
    梁晓声
    2020年3月15日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