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艺 术 > 艺 术 > 戏剧艺术

在灿烂的古代文化面前(戏曲评论集)/前海戏曲研究丛书

  • 定价: ¥118
  • ISBN:9787503968792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文化艺术
  • 页数:460页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内容提要

  

    这本书收集的文章有两类。为了强调文章的性质,第一类戏曲理论文章,名为“剧论纵横”;第二类戏曲剧目评论文章,名为“剧目点评”。这些文章的结集,是作者六十多年戏曲研究成果的部分展示。

作者简介

    沈达人,笔名沈尧,1929年生,江苏南京人。1949年毕业于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1950年至1989年在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从事戏曲史论、戏曲美学研究工作。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届学科评议组(艺术)成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  曲艺》卷戏曲文学分支副主编,《中国京剧百科全书》理论分支主编。著有《戏曲与戏曲文学论稿》《戏曲意象论》《戏曲的美学品格》《戏曲作品与戏曲形态研究》等;合作主编《古典戏曲十讲》、《戏曲史论丛书》(12种);参与撰写《中国戏曲通史》、《中国戏曲通论》、《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  曲艺》卷、《中国京剧百科全书》。

目录

前言
剧论纵横
  试论戏曲的艺术形式
  戏曲的艺术方法浅析
  历史经验与精神文明——对传统戏曲思想内容的一些看法
  在灿烂的古代文化面前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古代爱情戏艺苑巡礼
  神魔戏与鬼戏
  禁戏浅谭
  正面喜剧形象塑造漫谈——读传统戏曲喜剧有感
  戏曲结构的美学特征
  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戏曲语言漫谈之一
  因事以造形  随物而赋象——戏曲语言漫谈之二
  抑扬顿挫  音调铿锵——戏曲语言漫谈之三
剧目点评
  包公戏的人民性——兼谈包公这一形象的历史局限性
  昆剧《十五贯》改编的几点经验
  评湘剧《琵琶记》的改编
  破镜残缺难重圆——昆剧《朱买臣休妻》观后随想
  谁是彩凤谁是鸦
  抒情喜剧的精品——川剧《投庄遇美》赏析
  芝兰重现芳菲
  文嫣的悲剧
  荒诞川剧《潘金莲》的贡献
  漫谈三个《昭君出塞》
  《打金枝》——优秀的喜剧
  人民智慧的结晶——谈豫剧《三哭殿》主题和人物的处理
  评青阳腔《西厢记》的改编
  思想只活在形象中——谈昆剧《渔家乐》改编前后的万家春
  喜看《抢新郎》——谈《拉郎配》的改编
  《金龙与蜉蝣》的人文意义
  湘剧《山鬼》的探索
  《天鹅宴》创作漫评
  是凡人,也是超凡的人——析《丹青魂》的吴道子形象
  京剧《贵人遗香》释评
  对荒谬的抗争——评曲剧《少年天子》的改编
  现代意味的民间历史剧——散说高甲戏《大汉魂》
  川剧《华清池》三论
  京剧《宝烛记》印象
  彝汉团结的赞歌——评黔剧《奢香夫人》
  孙尚香的悲剧
  玉树流芳照后庭
  他带着满身伤痕离去——闽剧《御前侍医》观后
  芙蓉的礼赞——谈昆剧《晴雯》的改编
  从《剪彩花》到《摘瓜谣》
  评剧《风流寡妇》的再现与表现
  《梅锁情》与戏曲表现现代生活
  汉剧《弹吉他的姑娘》的形式创新
  商洛山区的艺术明珠——赞陕西商洛花鼓戏《六斤县长》
  肖像与意境——评歌剧《贺龙之死》
  来自生活的喜剧——评《镇长吃的农村粮》
  笑声,要落在英雄人物身上——京剧《一包蜜》观后
  《向老三招婿》的喜剧性
  欧海的追求
  “野马”能不能变成“骏马”
  一出社会主义的新戏曲——评豫剧《朝阳沟》
  秧歌与人
  赞京剧《红灯照》
  进入粟裕将军的内心世界
  “彩萍子”的美学
  张寄蝶与《游街》
  东风里的新花
  从史到剧——《曹操与杨修》创作漫议
  生命力的悲歌——新版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观感
  浅析甬剧《典妻》的改编与演出
  京剧《宰相刘罗锅》的观赏价值
  《梦断婺江》的传奇色彩与史实底蕴
  倪惠英与《花月影》
  抒情的诗意的《李清照》
  京剧《范仲淹》观后漫笔
  《沉浮记》读后
  《灞陵伤别》的人物塑造
  秦腔《郑国渠》漫议
  《牡丹亭》曲意诸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