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散文

在北大上学的日子/中国专业作家作品典藏文库

  • 定价: ¥66
  • ISBN:9787520520706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中国文史
  • 页数:288页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本书书写了北大知名学者治学谨严、待人诚挚、正直无私的气节和风度;通过朴素真诚又不失风趣的笔触,描写了艺术家们的真诚和敬业;以及文艺评论家对作者多年来的作品给予的关注和鉴赏。
    作者写人世与人生,写经历与经验,写高处与高人,富有生活气息与风度气量,有较强的可读性。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一部散文随笔作品集,全书共分为“未名湖情深”、“勿相忘于江湖”、“良师益友如是说”等三个部分。这本书的第一辑,写了北大中文系的十几位老先生。此书另外的几十篇散文,大都是从近几年发表的作品中选出来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作者权作是向母校呈上的一份答卷。

作者简介

    吴宝三,黑龙江省兰西县榆林镇人,毕业于北大中文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兰西县榆林镇人。原黑龙江省作家协会秘书长。曾任《中国林业文学》《北方文学》主编。其作品《马永顺传》《未名湖岁月》《远行带着故乡》《此情未被风吹去》《瓜园远去的背影》《吴宝三散文选》,先后获《人民文学》报告文学奖,黑龙江省第一、二、四、五、六届文艺奖,第四届“漂母杯”全球华文大赛散文奖。在小兴安岭绥棱林业局建有吴宝三文学馆。

目录

大森林之子(序)马振方
心系未名湖(自序)吴宝三
第一辑  未名湖情深
  林庚先生远去的背影
  亦师亦友陈贻焮教授
  鲁迅称之为“一撮毛哥哥”的川岛
  谈吐风趣的马振方教授
  平易近人的智者费振刚教授
  看似寻常却奇崛的朱德熙先生
  燕园吾师严家炎
  严家炎教授和他的夫人卢晓蓉
  小说家教授吴组缃
  名士派教授王瑶
  杂家教授吴小如
  一代宗师王力先生
  拜望恩师严家炎
  我在北大当过“兵”
  重返燕园
  凤尾丝兰正开时
  寻访张建中同学
  最忆是勺园
第二辑  勿相忘于江湖
  诙谐幽默的老诗人艾青
  布衣词作家“乔老爷”
  神秘诗人郑愁予
  酩酊不醉的王酩
  怪才诗人鲍雨冰
  曾经入狱的作家峻青
  诗人学者邵燕祥
  “函授”小说的作家航鹰
  初识毕淑敏
  创作《赵尚志》的作家王忠瑜
  编发我第一首诗的满锐
  云中谁寄锦书来
  故乡,盛产大雪的地方
  小兴安岭的“欧洲小镇”
  龟蛇静卧锁六峰
  松嫩平原有风景
  鸡冠山上雄鸡鸣
  和中国女排相处的日子
  京华来去
  安邦河畔打房草
  不尽冰雪入梦来
  把酒问雪原
  心田盛开山百合
  鸳鸯回眸鹊桥间
  生命的号子
  老怀
附  良师益友如是说
  我喜欢这样的诗  严家炎
  寄语吴宝三文学馆  姜伟新
  朴素的力量  罗振亚
  我所认识的大森林作家吴宝三  任蒙
  吴宝三和他的未名湖情结  范震威
  师者吴宝三  柳邦坤
  走进吴宝三文学馆孙朝成  涂雯雯
  黑龙江的吴宝三  铁栗
  心系大森林中的小溪  王世俊
  不辞长做山里人  邓士君
  不忘初心如灯盏,穿行青山林莽间  王宏波
  风中,那片真情好温暖  王建国
  矗立在大山中的文化丰碑  孙景辉 赵向往
  大森林讴歌者吴宝三:希冀林海永远奔腾  吴殿峰
  从大森林走上文坛的作家吴宝三  谢中飞
  思念“欧洲小镇”的文学馆  张文仲
  大森林怀抱里的文学馆  杨中宇
  众里寻他千百度  苗会田
  接地气注真情的大众书写  朝文
  群山和大海在这里牵手  适之

前言

  

    大森林之子(序)
    马振方
    吴宝三,早已是全国知名的诗人、作家,而我更喜欢称他“大森林之子”。
    他生长在小兴安岭下,呼兰河畔,父母慈爱,而家境寒苦。大森林的家乡养育了他,也磨炼了他,更培养了他热爱大森林,热爱那里的人民、土地乃至一草一木的深厚情怀。
    宝三从中学时代就喜爱文学和写作,特别是诗歌。高中毕业后,他到铁力的木材干馏厂做工,晚上就在二层床上铺和煤油灯下勤奋地写作。终有一天,他的诗歌在《东北林业报》上刊出,成为走上创作之路的起点,对其鼓舞不言而喻。以后连续有诗作刊发,一九七。年进入北大中文系时,他已是黑龙江伊春林区有名的诗人了。
    当时的北大中文系还处在“文革”风雨之中,招收的工农兵学员文化程度参差,课程也远未步人正轨。但对爱好文学的青年而言,来这里学习还是难能而可贵。吴宝三满怀激情地写了一首诗《毛主席送我上大学》,发表在《北京日报》上,多人传诵。四年的大学生活,被这位大森林之子视为机会难得,多般利用,无论听课、讨论、自学、下乡下厂、调查研究,乃至与师长闲谈,他都努力从中汲取知识,开阔视野……待他再次回归老家——小兴安岭下,尽管成了各部门争夺的香饽饽,他自己最热恋的还是大森林和诗歌创作。
    林业亦如潮水,有涨期,也有落季,有那么几年,林区很不景气。吴宝三放着宣传部长不当,硬是四处奔波,筹款敛人,克服重重困难,在黑龙江省森工总局领导的支持下,办起他渴望的杂志《大森林文学》,用以鼓舞万千林业工人“治危兴林”,自强不息,并为林区培养了数以百计的作家和文学人才。他自己更是每期撰稿,长期支持这个由他主持、创办的文学期刊,为林区读者尽量提供较高质量的精神食粮。
    从北大中文系毕业之后的数十年间,吴宝三在林区和黑龙江省担任过多种职务(如《北方文学》主编),而他总是在大力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创作出数量可观的诗歌或散文。这不只由于他的勤奋,还由于他善于将各种工作与诗文创作结合起来,对以诗文表现人与人生常有新的思考和感悟,作品也因而不断提高与出新。早在六七年前,他出版的诗集、散文集就有二十五六种之多,并多次获奖,得到文艺界好评。他还与别人合作,为多次见到毛主席、周总理的全国闻名的当地林业英雄马永顺创作了广有影响的《马永顺传》,为北大中文系杰出的资深教授严家炎先生撰写了评传——《燕园风雨四十年》。退休以后,宝三还常有新作面世,面对四季常绿的小兴安岭,大森林之子的创作热情也冬夏常青。
    吴宝三,大森林之子,不仅是大森林文学的领军人物,也是大森林文学的一面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