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外国文学 > 外国文学-小说

鲁迅译作选/故译新编

  • 定价: ¥56
  • ISBN:9787100184359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 页数:346页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作为思想家、文学家的鲁迅,早已为国人熟知;作为翻译家的鲁迅,20世纪50—70年代几乎被人遗忘,后来经我国学术界近20年的努力,才重新为国人认识。
    鲁迅一生翻译,创下了好些个“第一”。譬如在近现代中国最早提倡严格的直译,最先将波兰文学介绍到中国,最先同周作人、茅盾一道将芬兰、荷兰、罗马尼亚等国文学译介到中国,最早关注翻译域外短篇小说,最早编选域外多国别作家短篇小说合集,中国第一个出版“翻译文学丛书”,等等。
    本书收录了鲁迅翻译的译作二十五篇。

内容提要

  

    本选本主要遴选了《域外小说集》(中华书局1936年版)中的3篇、《现代小说译丛》(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中的9篇、《现代日本小说集》(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中的11篇、《浙江潮》1903年第6期中的《哀尘》和1905年《女子世界》第2年第4、5期合刊中的《造人术》。收录有法国、俄国、日本、芬兰等国作者的作品。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后改名树人,字豫才。
    1918年5月,在《新青年》杂志4卷5号上,他次以“鲁迅”的笔名发表了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此后鲁迅陆续创作了《孔乙己》《药》等小说,并亲自选编结集为《呐喊》《彷徨》与《故事新编》。在小说创作的同时,鲁迅也以杂文为武器,以犀利、冷静的笔触表达自身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深刻的社会见解。此外鲁迅还创作了散文集《野草》和《朝花夕拾》。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

目录

前言
哀尘〔法〕嚣俄
造人术〔美〕路易斯托仑
谩〔俄〕安特来夫
默〔俄〕安特来夫
四日〔俄〕迦尔洵
黯淡的烟霭里〔俄〕安特来夫
书籍〔俄〕安特来夫
连翘〔俄〕契里珂夫
省会〔俄〕契里珂夫
幸福〔俄〕阿尔志跋绥夫
医生〔俄〕阿尔志跋绥夫
战争中的威尔珂〔勃尔格利亚〕跋佐夫
疯姑娘〔芬兰〕明那·亢德
父亲在亚美利加〔芬兰〕亚勒吉阿
挂幅〔日〕夏目漱石
克莱喀先生〔日〕夏目漱石
游戏〔日〕森鸥外
沉默之塔〔日〕森鸥外
与幼小者〔日〕有岛武郎
阿末的死〔日〕有岛武郎
峡谷的夜〔日〕江口涣
三浦右卫门的最后〔日〕菊池宽
复仇的话〔日〕菊池宽
鼻子〔日〕芥川龙之介
罗生门〔日〕芥川龙之介

前言

  

    鲁迅(1881—1936)先生,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东昌坊口新台门周家。最初学名叫周樟寿,初字豫山,后改字豫才,18岁上往南京求学时堂叔祖周椒生替他把学名易为周树人。1918年作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发表之际,他为之取了一个笔名“鲁迅”。这是周树人自取的140多个笔名中的一个,可人们牢牢记住的唯有这一个。
    他最早把自己写的字变成铅字者,是在留日时期应挚友许寿裳主编留学生刊物《浙江潮》约稿,仅用一日便译成的《斯巴达之魂》;去世之前仍在孜孜编校瞿秋白的译文集《海上述林》以及移译俄国果戈理的长篇小说《死魂灵》。作为思想家、文学家的鲁迅,早已为国人熟知;作为翻译家的鲁迅,20世纪50—70年代几乎被人遗忘,后来经我国学术界近20年的努力,才重新为国人认识。
    为什么蔡元培先生1938年编选的头一个《鲁迅全集》有一半是译文?
    何以思想家、文学家之前,还有一个翻译家的头衔?
    这是因为,19世纪前半期到20世纪前半期,中国的文化人出现了整整一个世纪的“失语”;这是因为,当初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泰半都是作译并举;这是因为,“……彼既博览而又虚衷,对于世界文学家之作品,有所见略同者,尽量的迻译”(元培先生语)。这是生于20世纪50年代之后的国人难以理解的。他们以为中国从来都是这么新,他们以为中国从来都是这么强,他们以为中国的强大毋须翻译。可20世纪前半期,国人对翻译的理解跟20世纪后半期判然有别。他们(20世纪前半期之人)视翻译为师,他们拜翻译为师,他们将翻译看作“蹊径”。
    他们对翻译投入如此巨大的精力,因其觉得那里有许许多多中国没有的东西。另辟蹊径在当时首先体现于翻译。同样,因了他们自己需要学习,自己有所得、有所知之后,再以翻译将其“拿过来”,为我所用。
    于是有了十卷集的《鲁迅译文集》,于是有了十卷集的《巴金译文全集》,于是有了十卷集也不能尽收的《周作人译文全集》。
    我曾经在拙作《翻译家鲁迅》中说道:
    鲁迅一生翻译,创下了好些个“第一”。譬如在近现代中国最早提倡严格的直译,最先将波兰文学介绍到中国,最先同周作人、茅盾一道将芬兰、荷兰、罗马尼亚等国文学译介到中国,最早关注翻译域外短篇小说,最早编选域外多国别作家短篇小说合集,中国第一个出版“翻译文学丛书”,等等。
    这就是上文说到的“蹊径”。
    单单拿鲁迅的直译来说。在今天的翻译理论家看来,直译主要指翻译的方法,意译的对面是直译。可在鲁迅那里,它可不单单指翻译的方法那么简单。而是指整个翻译,指整个翻译的输入方对翻译抱持的态度。易言之,小的一面,直译可指翻译的方法;大的一面,指整个对外来文化的态度,就像两千年前译佛经这种外来文化的态度一样。我把鲁迅的这个观念称作“译经意识”。后来研究发现,举凡具备“译经意识”的翻译家,所译作品跟没有这种意识的翻译家不大一样。前者如周作人、巴金等,后者如林纾、郭沫若、徐志摩等。
    唯有从大和小两个层面理解鲁迅的直译,才能真正把握其提倡的真髓。
    《鲁迅译作选》按其翻译的年代顺序编选。以一卷之微量收罗十卷之庞杂,砍削是迫不得已的;舍弃是必然的。
    不仅如此,本“译作选”的语言也随着翻译的不同分为两种:前面是鲁迅最早使用的文言文;后面是占据“译作选”大部分的新文化运动兴起之后的白话文。因此之故,截止到鲁迅与二弟、三弟合译《现代小说译丛》第一集时,选集中的鲁迅译文出现“她”时,译者便用了当时的一种方言“伊”。这是因为,新文化运动初起,因了汉语里最初没有“他她它”的等同语,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便讨论如何表达“他她它”。结果之一,便是鲁迅译本采用“伊”表示“她”,用“伊们”表示“她们”。换句话说,“伊们”完全是翻译的结果。汉语创作自古以来一直没见过“伊们”,更别说尊重“伊们”。
    “译作选”里选用的部分小说,用的正是这种鲜活的白话文在其发展过程中的语言。
    鲁迅最初用文言文翻译时还对作品做了区分:当觉得翻译对象严肃时,他的语言变得沉重、严肃,例如《哀尘》《造人术》《四日》等;当觉得翻译的是偏于通俗的作品时,他的“文言文”变得轻松,易读易懂,如《月界旅行》和《地底旅行》。因此之故,读他所译《域外小说集》里边的小说,一点儿也不轻松。
    倘若单单只看《域外小说集》里边的鲁译小说,文言文译现代小说似乎并不相宜。
    然而到了新文化运动兴起之后,鲁迅改用白话文翻译,包括翻译小说、话剧,情形大变。譬如《域外小说集》时期,他译过俄国安特莱夫(鲁迅译作“安特来夫”)的小说《谩》(意为“欺骗”)和《沉默》,本来安特莱夫的小说就比较沉闷,20世纪后半期出生之人今日读来多半吭哧吭哧,颇为吃力;等到翻译《现代小说译丛》时改为白话文翻译,不单理解不成问题,就算译者特别看重的“文情”,译文也基本“不失”。不过,在鲁迅十卷集的译文里,无论是译小说、戏剧,还是译长篇大论的理论著述,或是译短小的诗,真正得心应手者,我个人读来读去,还是鲁迅译的日本近现代小说。
    这就是为什么举凡先生译出的日语小说,无论长短,悉数收入的原因。
    鲁迅译的日本小说,基本上是日本近现代一流作品,没有他译欧洲文学那种常见的“二流、三流的作品”。奇怪的是,一旦他的译笔触碰着日本近现代文学,他是如此驾轻就熟,轻车熟路,译文变得如此水乳交融,仿佛生来就是做日语小说翻译的。他的文笔译起淡淡的日本小说,那么自然,那么得体,那么相宜。没有一丝一毫的翻译腔,也没有译某些理论的那份佶屈聱牙。译文中的那份沉稳,那份不慌不忙,那份说一半留一半的话里有话,那份日本式的低调,那份老到,全在鲁译小说里。丝毫不让其二弟、著名日本通的周作人的译笔。
    唯一可惜的是,鲁迅似乎该将全部精力用于译日本小说,如果要做翻译的话。
    譬如,先生译的日本芥川龙之介的《鼻子》,把芥川龙之介的不紧不慢,看似平淡的文笔,以及日本式样的诙谐,传达得十分传神:
    一说起禅智内供的鼻子,池尾地方是没一个不知道的。长有五六寸,从上唇的上面直拖到下颏的下面去。形状是从顶到底,一样的粗细。简捷说,便是一条细长的香肠似的东西,在脸中央拖着罢了。
    明明是极度的夸张,却用平平实实的笔调来写:“长有五六寸。”迄今为止,我还没看到谁的鼻子有五六寸长,跟一副脸蛋儿居然一样长?但因为芥川不笑,我们也不敢大笑,即便看到下文“……香肠似的东西,在脸中央拖着罢了”,也不敢捧着肚皮爆笑。就这样,带着这种浅浅的笑的情绪,带着这种想大笑却有些绷着的情绪,我们读完了《鼻子》。
    王友贵
    2019年10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