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戏剧艺术

康熙微服私访记(第3部)/中国专业作家作品典藏文库

  • 定价: ¥79.8
  • ISBN:9787520518949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中国文史
  • 页数:434页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康熙微服私访记(第3部)/中国专业作家作品典藏文库》延续了前两部的故事,讲述了康熙年间,康熙帝携宜妃、三德子、法印等人微服私访,由此引出了一出出颇为传奇的故事。故事充满趣味,人物形象鲜明饱满,内容新颖独特,书中善恶各有所报,正能量。

内容提要

  

    本书为影视文学《康熙微服私访记》(第三部)包括《食盒记》《锦袍记》《铃铛记》三个故事。
    《锦袍记》:康熙派三德子回老家查贪官,进宫后二十年没回过家的大太监三德子回家中探亲,没想到其兄已为他娶了媳妇,还过继了儿女,当地贪官为借三德子这把大伞,早把他的穷家搞得奢华无比。
    《食盒记》:康熙偶去御膳房,发现了一只噶礼送“烧尾”的大食盒,食盒里到底有什么秘密。噶礼是宜妃的亲戚,此时已被康熙派到杭州任职,为了查清真相,康熙带着宜妃一行来到杭州。
    《铃铛记》:康熙厌倦了后宫争宠,太子争储等烦事,独自一人离宫出走,想结结实实地当一回老百姓。康熙年间的老百姓是那么好当的吗。靠着墙根,饿得头晕眼花的康熙总算明白了:做皇上不容易,做百姓更难。

媒体推荐

    邹静之冷峻中有温情,幽默里有忧伤,广阔而又精细,粗犷而不失优雅。
    ——张国立
    在市井氛围中提炼出诗人情怀,邹静之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这种成就在中国当代作家中是罕有的。
    ——谢冕
    邹静之身上较多地保留了中国民间艺人讲故事的才能,他惯于把一件件司空见惯的生活小事,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地展演开来。
    ——《深圳商报》
    解构主义的反讽特色俨然已成邹静之和“铁三角”的金字招牌,导致续集接二连三相继出笼。邹氏电视剧另一公认的好看之处是台词写得精致凝练。
    ——《北京晨报》

作者简介

    邹静之,1952年出生,江西籍北京人。著名作家、诗人、编剧。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曾出版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著作十余种。创作播出的电视剧五百余集,在华人地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被称为“中国第一编剧”。创作电影十余部、话剧五部、歌剧三部、京剧一部。代表作有电视剧《康熙微服私访记》《铁齿铜牙纪晓岚》《五月槐花香》《琉璃厂传奇》《倾城之恋》等;电影《千里走单骑》《归来》《一代宗师》《赤壁》《大唐玄奘》等;话剧《我爱桃花》《断金》《花事如期》等。
    曾获中国电影“华表奖”评委会大奖、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奖、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编剧奖、澳门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中国话剧“金狮奖”编剧奖等重要奖项。百集动画电视剧《福娃奥运漫游记》获亚洲青年动漫大赛最佳作品奖及国家“五个一”工程奖等八项奖项。

目录


锦袍记
食盒记
铃铛记

前言

  

    戏剧的生长与植物的生长有相似之处——先是种子,然后是根、枝叶,最后才是花果。戏剧中的种子是一个念头或是一个想法,好的想法是良种,而诸般皆不适的想法就是劣种。有了好的念头才能繁衍出根须,长出枝叶,这一切都经历过了,才有开花不开花之说,真可又开花又结果的植物并不是百分之百。戏剧亦如是,当初的种子至关重要。
    好的种子预示着一部戏丰富、发展、变化的可能,否则,一切无从言说。就这些年我参与的戏剧——或演或导的心得来说,剧本是一部戏成功之关键。当然,一切的制作环节都可说是关键,但今天说这话,是想强调剧本更是关键中的关键。
    我与静之的关系很像李渔说过的一句话:“人唯求旧,物唯求新。”与静之相识是在我演他的第一个剧本《琉璃厂传奇》的开机仪式上。一见面便很谈得来。他长我两岁,可说是同一辈人。我们都是那种山南海北地把青春抛尽了的一代。我觉我们这一辈人有些共同点:正不至迂,谐不至邪;有责任心,办事认真。这几点在我和他至今的合作中都能相互感觉到。除了上边提到的那部戏之外,我们又合作了《康熙微服私访记》的第一、二、三部。四年下来新朋已成老友,相处得很好,可谓“人唯求旧”了。“物唯求新,”李渔说,“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称也。而文章一道,较之他物,尤加倍焉。”静之为文,写戏常发新奇之想,看过他剧本的人都有这样的感觉。他自己说得益于写诗带来的想象力。在我看,或与他轻松、自信、重性情、讲趣味的处世心态有关系。写一部戏,想象力是一方面,品位与情趣又是一方面。
    《康》剧第一部播出后,能得各界人士的喜欢,大概有其品位与性情的一面。写戏自由、轻松、神驰八方确实要有文字以外的功夫才行。按他的说法是“写戏常自己逗自己乐”,这大概是一种写戏的态度与生活之态度的契合吧。以这样的心态写戏,哪有不出新的道理呢!
    静之的戏重人物,人物生动,各具姿态。他写的康熙,为我后来所演的温暖的、庄谐得当的、有市井味道的皇帝提供了好的基础。宜妃、三德子、法印也都各具特色。“物唯求新”当然包括了人物之新了。
    我还想引李渔对戏剧台词要求的一句话“声务铿锵”来评价静之剧本中的对白。我们最初就把这部戏定位在皇帝喜剧上了,风格样式是亦庄亦谐。台词的生动、有味道大概是成功的关键,庄要庄得庄严有气势,谐要谐得有趣而不卑俗。既是口语,但又不失其节奏音韵。剧本出来后,大家都觉出台词写得既有节奏又有味道。王元化先生在看过了戏后曾在《新民晚报》上说过一段话:“值得一提的是,演员的语言很生活化,很生动,不是那种全在观众意料之中的陈词滥调。”这一点我相信得益于多年来静之一直写诗,为文,和他对生活的观察与热爱。
    一九九八年七月
    补充:
    以上的一段文字,是三年前静之出《康熙微服私访记》第一部时,我写的一篇小文。
    从一九九六年岁尾编写《康》剧第一部至今已有五个年头了。这五年我与静之及邓建国合作共拍摄了《康》剧的一、二、三部。三部戏在全国的各家电视台都取得了不错的收视率。第一部我还只是演兼监制,从第二部开始我便集导、演、制于一身了,其中甘苦难以言表,当然乐也在其中。不管怎样,这几年的时间就是这样地被充满了,想想也颇有收获。
    戏拍好了,每当播出之日,我与静之的心情大致相同——诚惶诚恐地坐在电视机前,以挑剔的目光看着自己的作品,挑出毛病后,就想着什么时候能把它改过来。所以自第一部播出后,就想到了要接二连三地做下去,结果还真就做了三部了——自己给自己找苦吃。按说拍戏见好就收不失为一聪明之举,锦上添花的事终归不是那么好做的。
    反观做下来的这三部戏,四个字:恍如一梦。拍戏吃苦尚且不论,就是不断地为这些观众熟悉了的人物编出故事来,想想也是一件头疼的事。静之就这么凭空地制造出来了,现在看这实在是一件大工程。
    第三部就播出的效果来看,包括在台湾地区、香港地区(其中无线台首创了在黄金时段播内地戏,并创出收视纪录的佳绩)都有很高的收视率。现在《康》剧的第三部的文字又要出版了。我作为该剧的导、演及监制,先向静之表示祝贺,再要感谢出版社。戏剧改成小说,这是一种新的文体尝试,也许读者朋友们会从中读出别一种新鲜来。
    二〇〇〇年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