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历史.地理 > 历史 > 世界史

欧洲文明的进程

  • 定价: ¥68
  • ISBN:9787520715607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东方
  • 页数:458页
  • 作者:陈乐民//周弘|责...
  • 立即节省:
  • 2020-10-01 第1版
  • 2020-10-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本书是一部极具学术价值且通俗好读的研究专著,史论结合,以论为主,分析鞭辟入里集中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治学功力。通过此书,读者可以深入了解欧洲文明从古至今的深层发展逻辑。
    作者到过欧洲许多地方,又对欧洲的文化和文明有浓厚的兴趣,所以,本书也是作者所感所思的记录。

内容提要

  

    何为欧洲文明?它是如何出现、如何演进的?
    作者主张从文明史的角度看欧洲,由此生动剖析了欧洲文明从5世纪到20世纪的发展逻辑。
    本书意图回答欧洲文明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生长、发展和向外扩张的,从而探讨欧洲文明的内涵与特殊成因,从中可以看到欧洲文明一脉传承的根基和数次更迭的轨迹。
    作者呈现的不仅是对重要历史事件的周详叙述,更有在丰富治史经验下对历史规律的透彻理解。
    今天的世界越来越连成一片,了解别人已经成为了解自身的必要条件。

媒体推荐

    没有科学和民主,“近代欧洲”便无从谈起。我在研究欧洲文明发展史时,每每有一种很深刻的印象:它是那样阶段分明又具有历史连续性,时代变化的轨迹、频率十分清晰。把欧洲文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诸因素凸显出来,有助于深入认识我们自己的历史和现实。
    ——陈乐民
    十年来,先生的教诲言犹在耳;十年来,先生的期待始终不忘。守住自己的底线,在浮躁的时代沉下心来,阅读思考,继续探寻先生之问——“西方何以为世界,中国何以为中国”。在过去的十年和未来的岁月里。陈先生都是我的灯塔,求知如此,为人亦然。
    ——初晓波

作者简介

    陈乐民(1930—2008),国际政治与欧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欧洲研究所研究员、前所长。前欧洲学会会长。主要著作有《战后西欧国际关系(1945—1984)》《欧洲观念的历史哲学》、《东欧巨变与欧洲重建》、《战后英国外交史》(主编并主要撰稿)、《西方外交思想史》(主编并主要撰稿)、《欧洲文明的进程》、《十六世纪葡萄牙通华系年》、《20世纪的欧洲》、《欧洲文明十五讲》、《莱布尼茨读本》、《徜徉集》、《启蒙札记》、《对话欧洲》等。

目录

序言  我们眼中的欧洲文明
第一章  欧洲文明之源
  希腊:精神和智慧
  罗马法与罗马文明
  基督教的传播和罗马帝国的瓦解
第二章  中世纪(一)
  欧洲封建制及其历史意义
  中世纪的商业文明与商业扩张
  封建制的衰落与君主制的兴起
第三章  中世纪(二)
  中世纪的基督教哲学
  中世纪的基督教教会与十字军东侵
  基督教与新时代
第四章  民族国家
  泛说“民族国家”观念
  近代政治学的创始人:马基雅维利和霍布斯
  从黑格尔国家学说看欧洲
  欧洲东部:首先是民族解放
第五章  欧洲观念
  “欧洲观念”(Idea of Europe)的三个来源
  圣皮埃尔关于“欧洲联盟”的构想和卢梭的评论
  康德的历史哲学
  “欧洲观念”在19世纪
第六章  思想解放
  告别中古:文艺复兴
  向教会权威挑战
  沉思的17世纪
  启蒙运动:理性之光
第七章  革命
  荷、英革命
  法国革命
  英、法革命的比较
  1848年革命
  1871年“巴黎公社”
第八章  无商不富
  商业的重要性
  “商业帝国”尼德兰
  英国式“重商主义”
  法国:“重商主义”的重镇
第九章  工业化、科学与近代欧洲
  “工业革命”与近代欧洲
  从蒸汽机开始
  科学与近代欧洲
第十章  19世纪的欧洲政治
  欧洲俯瞰
  欧洲的民族主义
  殖民帝国
  英国经验与欧洲民主
  19世纪的社会主义思潮
第十一章  昨天的欧洲
  20世纪的欧洲是各种近代政治理论的“实验室”
  理性与经验结合的产物:当代欧洲文明的创举
第十二章  欧洲与世界
  引言
  欧洲文明在欧洲空间的流动
  欧洲文明走向印度洋
  欧洲文明与日本
  西亚、非洲、拉美
  从“欧洲文明”到“欧美文明”
第十三章  欧洲与中国
  中西文化各自的历史背景
  中西文化不同的“思想底格”
  “全球化”进程中的中西文化态势
  比较和超越比较
  中国从何时开始落后于西方
结束语
附录:欧洲文化史论课程讲演摘录
新编版后记

前言

  

    陈乐民先生是一位有着丰厚学养的国际政治与欧洲学专家,同时也是一位潜心于中西历史文化比较的著名学者。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中国欧洲学会会长。
    陈先生1930年出生于北京,幼习诗文书画。初中起就读于教会学校,打下英语基础。1953年大学毕业后,因缘际会之下,陈先生进入“涉外部门”,成为一名长期驻外工作人员。1983年,陈先生离开外事工作,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时为西欧研究所),开始全职学者生涯。1991年前后,陈先生患上肾病。1998年病情恶化。此后十年,全靠“血液透析”维持生命。
    用陈先生自己的话说,他的一生分为三个阶段:大学毕业以前读书;青年和中年时期做了从事“民间外交”的“小公务员”;进入老年则为“学者”之事。在二十多年的学术生命期,陈先生不仅打通了各个人文学科之间的藩篱,还打通了中西与古今。
    纵览数千年的中国历史演进,亲历当世的国家磨难,陈先生仍然坚信社会总是在螺旋式上升,数十年来,一直奔走在追寻“德先生”和“赛先生”的路上。他眼里看的是欧洲,心里想的是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陈先生便不断思考一个问题:“西方何以为西方,中国何以为中国。”
    陈先生博览群书,笔耕不辍,直至生命的最后时刻,仍在孜孜思索。在以“血液透析”维持生命的十年里,陈先生笑称自己的“有效生命只剩下一半”,因为每个星期有三天要去医院做透析。但令人惊叹的是,陈先生学术上的累累硕果,大部分都是在这最后十年中结出的。
    三十多年来,出版陈先生著作的出版单位多达十数家。自2014年北京三联书店出版“陈乐民作品”以来,作者家属又陆续整理出一批陈先生未曾公之于世的遗稿(手稿)及散落于各类刊物上的“遗珠”(十余万字),并注意到此前所出各种作品集在分辑、选篇、编排顺序以及编校质量等方面,尚有一些不够理想之处。
    2018年陈乐民先生辞世十周年之际,我社有意推出“陈乐民作品新编”,陈先生家属欣然应允并给予充分配合。其实,早在1988年,陈乐民先生的第一部学术著作《“欧洲观念”的历史哲学》即是交由我社出版。陈先生与东方出版社,自有一种因缘在。
    我社此次推出的“陈乐民作品新编”,是在充分参考此前陈先生各种著作版本的基础上,广泛辑佚、重新编次、细加考订、认真校勘的结果。当然,北京三联书店的开拓之功,是无论如何绕不过的,在此不敢掠美。
    陈乐民先生是“一身跨两代”之人,既是“旧知识分子”的最后一代,又是“新知识分子”的第一代。在他们这代人身上,无论是新旧冲突还是新旧调适,都表现得非常“典型”。因此,“阅读陈乐民”在某种程度上就是阅读这一代知识分子的命运与思想,阅读他们一直想要厘清的新与旧、传统与现代在时代大潮中的纠葛与缠绕。
    21世纪的第一个庚子年,诚为多事之秋。在此特殊时期推出陈先生作品新编,感慨良多。
    谨以此集,作为对陈乐民先生九十周年诞辰的一种纪念。
    东方出版社
    2020年9月

后记

  

    庚子年,疫情年。
    这一年发生了很多事,也使很多该做的事情做不成。
    2018年先父陈乐民先生去世十周年时,东方出版社决定出版“陈乐民作品新编”。编纂过程中疫情暴发,地球人轮流禁足,许多行业按下了暂停键,出版行业也不例外。禁足期间我甚至觉得过问编辑工作是否还在继续,文集是否还能顺利出版都是不合时宜的。所以,当陈卓先生6月底忽然与我联系,告知编辑工作已接近尾声时,我竟有些惊喜。
    父亲离世后,我打开他自己整理的文件档案,走进他的笔墨世界,整理出版他没来得及发表的文稿。父亲的文档在助手的帮助下整理得很清晰,所以他去世后短短一年半的时间里就出版了《启蒙札记》《对话欧洲》《一脉文心》(三联书店)和《给没有收信人的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北京画院举办了“一脉文心——陈乐民的书画世界”书画展;2014年三联书店出版了“陈乐民作品”;2018年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书画集《士风悠长》,同年浙江美术馆又举办了“士风悠长——陈乐民文心画事”书画展。
    这一切令人欣慰,但我总有些难言的怅惘、失落,甚至虚无。因为无论是作家还是学者,最高兴的事情是看到自己的作品问世,看到自己的著作有人阅读、自己的字画有人欣赏,能与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分享、交流自己的思想。然而我父亲没能看到一年内自己四本书的问世,以及之后文集的出版,也没能看到自己的两次书画展。所以,听大家回忆他的人生、分析他的思想或欣赏他的书画时,我只是一个旁观者和局外人,深感若作者缺席,则一切皆无意义。 时间还是多少拉开了我和父亲之间的距离,使我得以理性地看待他——不仅是作为我父亲,而是特定环境中的一位学者,一个人。2018年,因为要整理出版他的作品新编、再版书画集、整理要捐赠的手稿,我从不同角度深入他的文章、笔记、书信、日记、手稿、字画里,透过这些文字,我得以重新发现他,冷静地审视、描述这位学者。 说他学贯中西绝不为过,他的学术领域涉及国际关系、中国历史、欧洲历史、中西哲学、中西交通史、中西文明比较,他写学术著作,也写杂文。我才疏学浅,论及哪个领域都有班门弄斧之嫌。我只想谈谈从他的文字里我看到了一个怎样的人,以及他作为一个有社会关怀的学者留下的遗憾。 父亲的座右铭是“以出世的精神做人世的事情”。他关注社会,愤世嫉俗,心系启蒙,希望写出的东西多少有益于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他的读书、思考、写作与功名利禄无关,与谏言、智库无涉,因此耐得住寂寞,常常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享受的是阅读、思考、书写、绘画的过程,而非结果,真正进入了“我思故我在”的境界。 父亲思考很多问题,写下来,却不急于发表,甚至没想去发表。他留下了几百幅笔墨却没想过示人,这是他自己的一片小田地,是修身养性的“静心斋”,那些长幅和整本娟秀的小楷文钞,透着静和净。这时的他就像打坐的高僧,与世隔绝,物我两忘,脱离了世事纷扰。 退休以后,父亲没有行政事务羁绊,没有课题压力,彻底解放了自己,可他却为尿毒症所苦,透析长达十年之久,每周只有一半的时间可以工作。我想,正是这种出世的精神使他得以把平和豁达的心态与激越的头脑风暴结合在一起,有效地利用了极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他的大部分作品竟然是这十年写就的。 父亲越来越注重提出问题,而不是给出答案;更在意先让自己明白,而不是刻意说服别人。看他的笔记和日记,困惑、质疑、反思、自我审视远远多于给出结论。有人说他的文章读起来温润内敛,不那么锋芒毕露、咄咄逼人。我想,这不仅是一种文风,更是一种希望与读者平起平坐探讨问题的态度。很多问题他没有机会讨论,也没有时间找到答案。他说他很寂寞,这种寂寞不完全是无人对话,更是精神上的。所幸他又很享受这种寂寞。 我在父亲的笔记本里发现他记下了好几页的思考片断,不知道准备做什么用。比如: ——生活中越熟悉的东西越难捕捉,鼻子尖下的东 西往往是最后看到的。人,是每日每时都见到的,但最难了解。古今哲学家都是越研究越糊涂。 ——自由总是与责任联系在一起的,对别人不负责任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 ——我们处于两个世界之间,一个已经死了,另一个则无力生出。为此海德格尔坚持认为,哲学家必须考虑到自己所处的时代,必须意识到这个时代所有的黑暗。 ——自然科学越研究越明白,社会科学特别是哲学则越研究越糊涂。哲学是永远不会有结论的“打破砂锅问到底”之学。 ——治“西学”不谙“国学”,则漂浮无根;治“国学”而不懂“西学”,则眼界不开。文化割弃了传统,就是贫瘠的文化。 …… 他的一首小诗也是这种心境的写照: 初冬一场雪,大地洗纤尘。 多病似非病,无神胜有神。 新书焉可信,旧史亦失真。 老至频发问,解疑何处寻? 其实,无论在什么领域,提出问题往往比回答问题更重要。正是因为不断质疑,父亲不满足于停留在国际问题领域,而转向历史,进而转向繁复的哲学思考。生命的最后阶段,他对康德着迷,自称是斗室中的“世界主义者”,到了羽化登仙的地步。而这时的他已经坐了轮椅,几乎站不起来了。 高楼需要坚实的地基。父亲的国学和西学底子深厚,夯实了相当坚固的地基,可惜没有时间把楼盖到他期待的高度。他年近半百才有机会进入学术研究领域。不要说如果他二三十岁就能开始学术研究,哪怕他晚走五到十年,也会到达一座新的学术高峰。虽然相对于他可以利用的有效时间来说他已算是多产,但由于他与很多同时代知识分子一样,不得不将大把的年华洒在曲折的道路上,他没能成为他所崇拜的民国学术前辈那样著作等身的学者。尽管他潇洒地说“休怨时光不予我,来年可是纵漫天”,但对于他这样一个有如此深厚中西文化根基的人本可以达到的高度而言,不能不说留下了太多遗憾。且不说还有多少“欲说还休”。 父亲是乐观的悲观主义者,或者说是悲观的乐观主义者。他在日记里沮丧地说,他写的这些东西似乎没有多少价值,就像棉花掉在地上一样静默无声。但是他又像很多中国知识分子一样,以为社会总是在螺旋式进步,因此还是知其不可而为之。 幸运的是,父亲生前身后不断遇到文化底蕴深厚、敬业、专业而有理想的编辑,是他们的努力,使得他的著作、他的思想火花,甚至思考碎片得以保留下来。东方出版社这次出版“陈乐民作品新编”(九卷),收入了大量未曾结集的文章,包括未曾录入的手稿,共计12万字左右,同时重新整理、编辑各卷篇目,使得每卷的主题更为突出,内在逻辑更加清晰。 这个庚子年必定成为史书上标志性的一年。而就我个人而言,这一年里最值得回忆的就是父亲这部作品新编的问世。 陈丰 2020年8月18日于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