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外国文学 > 外国文学-各国文学

幽玄(精)

  • 定价: ¥59.8
  • ISBN:9787559450241
  • 开 本:32开 精装
  •  
  • 折扣:
  • 出版社:江苏文艺
  • 页数:316页
  • 作者:(日)大西克礼|责...
  • 立即节省:
  • 2020-12-01 第1版
  • 2020-12-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日本美学经典,重新定义美与生活。
    “幽玄”——日本建筑、摄影、产品设计的原点,启发当代设计者的美学哲思!
    一代美学大师大西克礼写给年轻人的简明美学读本!
    三宅一生、安藤忠雄、原研哉、小津安二郎一致推崇的日本美学!
    安藤忠雄:若人生中追求“光”,首先要认真凝视眼前名为“影”的苦难现实。
    畅销十年,累计再版十余刷,豆瓣高评!
    全彩插图,唯美设计,精装典藏!

内容提要

  

    幽是隐微,玄是奥妙的黑,幽玄原指枯淡之心的深邃境地,诸行无常的人生真义。
    形而上的幽玄,在一首首和歌中发展出丰富的美学意涵,隐蔽、枯寂、妖艳、写意,最后调和成一种在阴暗中追求的美感,拢之在内,时空无限,内在充实。
    引进阴影,而不是光。从阴翳中发现美,又为了美的目的利用阴翳。日式庭园、和室、壁龛……昏暗美感的空间中进驻了永恒的闲寂,静谧、悠远的幽玄余情,成为带有神秘色彩的东方美学经典。

目录


第一章  孕育幽玄的歌道与歌学
第二章  幽玄展现的美学形式
第三章  余情缠绕的幽玄美学
第四章  读《正彻物语》,品幽玄之姿
第五章  如何看待作为审美理想的“幽玄”
第六章  认识幽玄的艺术价值
第七章  幽玄是日本民族的美学焦点
第八章  幽玄概念的美学分析
附录 古代名家论幽玄

前言

  

    在日本的一系列传统文论与美学概念之范畴中,“物哀”与“幽玄”无疑是两个最基本、最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概念。如果说,“物哀”是理解日本文学与文化的一把钥匙,那么“幽玄”则是通往日本文学文化堂奥的必由之门。“幽玄”作为一个汉语词,在日本的平安时代零星使用,到了镰仓时代和室町时代,即日本历史上所谓的“中世”时期,这个词却不仅在上层贵族文人中普遍使用,甚至也作为日常生活中为人所共知的普通词汇之一广泛流行。翻阅那一时期日本的歌学(研究和歌的学问)、诗学(研究汉诗的学问)、艺道(各种艺术、技艺领域)、佛教、神道等各方面的文献,到处可见“幽玄”。可以说,至少在公元12到16世纪近五百年间,“幽玄”不仅是日本传统文学的最高审美范畴,也是日本古典文化的关键词之一。
    什么是“幽玄”?虽然这个词在近代、现代汉语中基本上不再使用了,但中国读者仍可以从“幽玄”这两个汉字本身,一眼便能看出它的大概意思来。“幽”者,深也、暗也、静也、隐蔽也、隐微也、不明也;“玄”者,空也、黑也、暗也、模糊不清也。“幽”与“玄”二字合一,是同义反复,更强化了该词的深邃难解、神秘莫测、暖昧模糊、不可言喻之意。这个词在魏晋南北朝到唐朝的老庄哲学、汉译佛经及佛教文献中使用较多。使用电子化手段模糊查索《四库全书》,“幽玄”的用例有三百四十多个(这比迄今为止日本研究“幽玄”的现代学者此前所发现的用例,要多得多)。从这些文献“幽玄”用例来看,绝大多数分布在宗教哲学领域,少量作为形容词出现在诗文中,没有成为日常用语,更没有成为审美概念。宋元明清之后,随着佛教的式微,“幽玄”这个词渐渐用得少了,甚至不用了,以至于以收录古汉语词汇为主的《辞源》也没有收录“幽玄”一词,近年编纂的《汉语大辞典》才将它编入。可以说,“幽玄”在近现代汉语中差不多已经成了一个“死词”。
    ……
    读福原麟太郎先生的《读书与人生》可以看到这样一段逸事:“诗人西胁顺三郎是我引以为荣的朋友,他写的一些诗很难懂。他一旦看到谁写的诗一看就懂,就直率地批评说:‘这个一看就懂啊,没有不懂的地方就没味啦。’”读完这段话实在教人忍俊不禁。福原先生是诙谐之言,并不打算评长论短,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我看了这段话也不由得感到共鸣。认为易懂的作品就不高级,高级的作品就不易懂,这种高雅超然的观点,每个日本人多多少少都会有一点吧?这种对幽深趣味的嗜好,并不是从明治以后的时髦文化中产生的,实际上是日本人的一种传统的嗜好。
    实际上,作为一名中国读者,我们也常常会在具有日本传统文化趣味的近现代文学的阅读中,感到这种“不易懂”的一面。例如,从这个角度看川端康成的小说,可以说最大的特点是“不易懂”。但这种“不易懂”并不像西方的《神曲》《浮士德》《尤利西斯》那样由思想的博大精深所造成;相反,却是由感觉、感情的“幽玄”的表达方式造成的。我们读完川端的作品,常常会有把握不住、稍纵即逝的感觉,不能明确说出作者究竟写了什么,更难以总结出它的“主题”或“中心思想”,这就是日本式的“幽玄”。
    懂得了“幽玄”的存在,我们对日本文学与文化就有更深一层的理解。“入幽玄之境”是日本人最高的审美境界,“入幽玄之境”也是我们通往日本文学、文化之堂奥的必由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