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艺 术 > 艺 术 > 戏剧艺术

京剧(戏里乾坤)/中国人文标识

  • 定价: ¥68
  • ISBN:9787508544915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五洲传播
  • 页数:210页
  • 作者:高震|责编:梁媛
  • 立即节省:
  • 2020-10-01 第1版
  • 2020-10-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生旦净末丑,舞台上演绎的悲欢离合,是京剧,也是中国戏曲的传承。
    京剧已成为中国的一个符号,也为世界打开了一扇,认识和了解中国的窗口。
    本书从四个方面,带你走进京剧的发展历程,让你感受这个艺术所散发的魅力。

内容提要

  

    “乾坤”,古人借称天地,包罗万象。中国戏曲在舞台上演绎的各种故事,似乎只有用乾坤来形容,才能显示出它的浩瀚广博。
    近200年的京剧,就是艺术递变和融合的历程,是腔调合流、行当融合、剧目吸收的历程,是兼容并蓄、不拘一格集百家之长、臻于完美的历程。近千年的中国戏曲,离不开京剧人的印迹,离不开城乡的印迹,离不开风俗时尚的印迹,更离不开传统文化渲染的印迹。
    《京剧戏里乾坤》再现中国戏曲的漫漫征途,时至今日,舞台上的“生旦净末丑”演绎的仍是天地间寻常与独特的故事。

作者简介

    高震,天津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喜爱文学、历史、戏曲,笃信传统文化就是中国人的根,策划出版了近200种图书,编写《中国世界级遗产》《日历中的故事》《中华老字号的故事》等图书。

目录


第一章  自是花中第一流
  PART 01·国粹京剧
  PART 02·迈向“国剧”之旅
  PART 03·京剧名角的艺术人生
  PART 04·国难中的名角
  PART 05·京剧革新
第二章  生旦净末丑
  PART 01·戏曲行当溯源
  PART 02·独领风骚的生行
  PART 03·已臻化境的旦角
  PART 04·千生万旦,难求一净
  PART 05·戏曲行当之祖一丑角
第三章  戏里浮生如梦
  PART 01·蔚为大观的京剧剧目
  PART 02·忠义报国戏
  PART 03·报恩孝亲戏
  PART 04·英雄好汉戏
第四章  为有源头活水来
  PART 01·寻踪溯源——戏曲之初
  PART 02·玉汝于成——戏曲形成
  PART 03·初具规模的中国戏曲
  PART 04·元杂剧:戏曲的黄金时代
  PART 05·精致典雅的正音一昆曲
  PART 06·地方戏的兴起
  PART 07·姹紫嫣红的地方戏
  PART 08·走向世界的中国戏曲

前言

  

    西方人认知中国会有很多途径,但京剧无疑是其中最直观的一个。他们把京剧称为“Beijing Opera”,意思是北京歌剧,这也是中国唯一一个以一座城市命名的戏剧。20世纪30年代,梅兰芳率团赴美演出,亮相百老汇大舞台,引起巨大轰动,有西方人甚至认为:京剧超越了东西方之间所存在的文化隔阂。
    不过,京剧只是中国几百种传统戏曲中的一种。中国戏曲形成于12世纪,相较于古希腊戏剧和古印度梵剧,它诞生的不算早,但生命力却更加旺盛。在长达80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戏曲始终保持了自己的基本形态和艺术特征,成为流传最为悠久的戏曲。
    京剧的历史并不长,到现在还不到200年,但今天它已成为中国流布最广、影响最大的戏曲种类。从清乾隆年间(1736—1796年)的四大徽班进京演出开始,京剧就兼容并蓄,吸纳百家之长,以其独有的魅力和表演艺术形式占据了中国戏曲舞台的中心地位,特别是清廷最高统治者对它的喜爱支持,京剧最终成为“国剧”。而京剧诞生以后在全国的普及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全国上下都对它热情追捧,由此也引发了一个全民听戏唱戏的时代。
    京剧在形成后,诞生了一大批具有高深造诣的艺术家,像程长庚、谭鑫培、杨小楼和梅兰芳等名角,其人生和作品形成一种强大魅力,推动着京剧艺术不断向前发展提高。而京剧演出历来也都是由名角“挑班”,才能“叫座”,名角通过剧中饰演的角色,把和京剧相连的行当、脸谱、服饰、唱腔、伴奏、道具等各个方面一起呈现在观众面前。
    京剧中人物角色可分为“生、旦、净、末、丑”五大类。这是中国戏曲的专有名词,并非是京剧自身所独有的,也不是由其产生发展而来的,戏曲行当的历史要比京剧久远得多。但是京剧形成后,许多行当被逐渐规范化,在19世纪末期形成“生、旦、净、末、丑”五大类别。近代随着末行并人生行,“生旦净丑”就成为今天京剧的四大行当。
    中国戏曲自古就承担着“高台教化”的作用,这种教化依靠的就是剧目的演出,让民众在观看演出时从剧中受到感染熏陶,用传统礼教去评判历史。京剧也不例外。京剧剧目大多来源于古代的小说演义、民间传说和评书等形式,这也反映出京剧不仅在艺术上兼容并蓄,在剧目上也是如此。京剧舞台上演出的剧目,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历史,但是和中国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古至今的历史,京剧皆可拿来表演。如果把这些剧目串联起来,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历史。
    京剧能有如此成就,无疑得益于中国传统文化及其他声腔音乐的充足养分。自清代前期起,戏曲舞台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戏曲的民间化和通俗化。先是弋阳腔、秦腔的盛行,后是地方戏的兴起。从此,戏曲舞台不再是昆曲传奇戏的天下,昆曲与高腔有了来自民间的竞争者,戏曲舞台上呈现出异彩纷呈的盛景
    清代中叶至20世纪初,一大批新兴地方戏开始在各地戏曲舞台上出现,包括越剧、评剧、黄梅戏等。它们均由民间小戏发展而来,具有极为浓郁的民间乡土气息,进入城市后,它们吸收京剧、梆子等剧种的艺术营养,表演上得以成熟,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这些地方戏给物质匮乏年代的人们带来了难得的精神满足和娱乐。
    京剧自从19世纪末就已经走出国门,向世界传播。其他剧种,如越剧、粤剧、豫剧、藏戏、昆曲等也曾出国演出,中国戏曲这朵东方艺术奇葩不断亮相于世界舞台,跻身于世界戏剧之林,一起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古老的中国戏曲在传承中复兴,以开放包容的胸怀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今天的京剧已成为中国的一个文化符号,同时,它也为世界打开了一扇认识和了解中国的窗口。京剧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