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历史.地理 > 历史 > 世界史

柏林日记(二战驻德记者见闻1934-1941)(精)

  • 定价: ¥78
  • ISBN:9787544783767
  • 开 本:16开 精装
  •  
  • 折扣:
  • 出版社:译林
  • 页数:537页
  • 作者:(美国)威廉·夏伊...
  • 立即节省:
  • 2020-11-01 第1版
  • 2020-11-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柏林日记(二战驻德记者见闻1934-1941)(精)》结合英文原文对全书进行了仔细的校订,并添加了近百幅历史照片和二战部分战场的形势图,以期对历史事实有更直观的呈现。
    《柏林日记》是第一本未经新闻审查的记录德国走向战争之路的书。

内容提要

  

    1934—1941年,威廉·夏伊勒作为驻德国记者,目睹、报道了初生的纳粹德国将整个欧洲乃至全世界一步步拖入战争深渊的全过程。他经历了协和广场暴乱、德国吞并奥地利、瓜分捷克斯洛伐克等重大历史事件,并向世界及时传递了波兰战役、挪威战役、法国战役和英国空战等战场的大量一手资料。在柏林期间,他得以近距离接触希特勒、戈林、戈培尔等德国高层和英美等国外交与媒体人员,对于德国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细致入微的观察。《柏林日记:二战驻德记者见闻,1934—1941》包含夏伊勒对欧洲局势和普通人日常生活的记录与思考,并在日后孕育出《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这部经典巨著。

媒体推荐

    威廉·夏伊勒是大量历史事件的Di一亲历者。这使他能以超乎寻常的熟悉程度来评说希特勒德国……他没有忘记也没有原谅纳粹。
    ——威廉·曼彻斯特
    关于第三帝国的崛起,再不会有美国人写出比这本更好的书了。本书对希特勒统治下的德国的描写既扣人心弦又让人肝肠寸断。
    ——拉玛尔·格雷厄姆
    关于战前德国最完整的新闻报道。
    ——《时代周刊》

作者简介

    威廉·夏伊勒,美国著名驻外记者、新闻分析员及世界现代史学家。1904年生于芝加哥。
    1934—1941年间,夏伊勒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担任驻德记者,期间他亲眼见证希特勒上台并跟随德国军队辗转于各大战场。他将这一时期的新闻传至美国,其激情洋溢的言辞使美国开始对纳粹保持警惕,这使他赢得了皮博迪奖。
    1960年,他根据亲眼见闻和纳粹被缴获的档案编撰而成的《第三帝国的兴亡》正式出版,并于次年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和凯里·托马斯奖。上市不到一年,销量超过100万册,被誉为研究纳粹德国的必读之作。
    代表作品:《第三帝国的兴亡》《希特勒的兴亡》。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战争前奏
第二部分  战争
译后记

前言

  

    威廉·夏伊勒一生横跨20世纪的大半时间。1904年,他出生于美国中西部,将近90岁时在波士顿去世。他曾亲眼目睹本世纪一些最重要和决定性的事件。
    “我父亲的生活总是使他自己都感到惊讶,”英格·夏伊勒·迪安在为《这里是柏林》而写的一篇有趣的序言中说道。这本书收集了夏伊勒从纳粹德国发回的无线电播音稿,正是《柏林日记》所涉及的那一时期。她继续写道:
    他来自艾奥瓦州一座宁静的小镇,在现代史上最动荡的二十年中,喀布尔、乌尔、巴比伦、德里、巴黎、维也纳、柏林……这些城市接连不断地使他目眩神迷。并不完全是命运的巧合将他带到那里。他给我们讲故事,关于穿越阿富汗山间峡谷的旅行、在印度伴随甘地一道前进、在纽伦堡大会上看到的令人惊畏的戏剧性场面、柏林战时灯火管制后浓重的夜色以及炸弹坠落时的尖啸声……这些故事就象风筝一样飘飞在中西部童年的原野之上,似乎已经成为他的一部分,尽管他看到和知道的这些事已逝去有一代人的时间。
    实际上,如果说(正如夏伊勒常说的),有幸在合适的时间位于合适的地点是一名伟大记者事业的基石,那么命运在20世纪30年代对他是再垂青不过了。在这十年开始时,夏伊勒担任驻印记者,记录了非暴力运动的圣徒圣雄甘地的崛起和发展;在这十年结束时,他又在柏林对刽子手式恶魔的化身阿道夫·希特勒所策动的一系列可怕事件作了第一手记录。
    《柏林日记》始于1934年,当时夏伊勒作为纽约《先驱论坛报》驻欧记者待在巴黎。1935年,他前往柏林从事新工作,隶属于威廉·兰道夫·赫斯特的环球新闻服务社。他担任这个职务,一直到赫斯特解散了该机构。随后,夏伊勒又被爱德华·莫罗聘用,加入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具有先驱意义的无线电广播组。莫罗—夏伊勒的合作关系,以及现已成为传奇的来自伦敦和欧陆的战时广播,标志着国际新闻报道新时代的来临。
    “这本日记的主题,”夏伊勒告诉我们,“除个别情况外,并非是其主人。而是欧洲,日记作者怀着日益增长的兴趣和恐惧观察着它在20世纪30年代后半期疯狂地沿着通往哈马吉多顿的道路狂奔。”对当时那个时代的读者而言,《柏林日记》是第一本未经新闻审查的记录德国走向战争之路的书,理所当然受到了读者的欢迎。1941年7月出版后,夏伊勒的书立刻成为最畅销书;到8月份,已经印刷了35万本。直到珍珠港遭袭后,《柏林日记》仍然高踞畅销书榜首。
    今天的美国读者可能习惯于将1941年12月定格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柏林日记》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无与伦比的教育机会。夏伊勒这本书一开始便扣人心弦,对当时德国生活的目击报道也令人兴奋,同时还抓住了欧洲政治生活中的主要潮流,借此我们可以了解第三帝国的崛起,以及即将到来的冲突是如何无情地步步逼近,直到我们的国家利益被完全卷入。在无懈可击的证据引导下,我们可以观察那些事出突然、形态变幻的事件演变过程,直到其最终成为历史。例如,夏伊勒对德国入侵波兰后希特勒帝国议会演说的描述:
    整个演说都保持一种奇怪的旋律,似乎希特勒也被自己打造的困境搞得头晕目眩,甚至还感到一点绝望。不知何故,他的演说不能令人信服,帝国议会中欢欣鼓舞的气氛也明显不如上次会议,其实那次会议的重要性远不如这次会议。乔丹一定也有同感。当我们准备将演说翻译为英文时,他嘀咕道:“听上去象是天鹅最后的歌声。”实际上的确如此。
    作者客观地预言道:“明天,英国和法国可能会参战,你们将得到你们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夏伊勒在柏林又待了十五个月,直到1940年12月才返回美国。在葡萄牙登上“埃克斯坎宾号”轮船后,他写道:
    一轮圆月悬挂在特茹河上,里斯本以及大河对岸群山中的无数灯火闪闪烁烁,轮船则静静地滑向大海。已有多长时间?除里斯本以外,整个欧洲都灯火全无。欧洲大陆西南角这一小块地方还燃点着灯火。在这里,文明还未被纳粹军靴踏碎。但是下周、下个月、两个月后又如何呢?希特勒的大军难道不会攻占这里从而熄灭最后的灯火吗?
    在六十年后再读这段话,需要片刻思索,才能理解其令人吃惊的含义。我们突然间理解了,夏伊勒提出的问题尽管言词华丽,但绝非浮夸之词:当他那天晚上沿特茹河顺流而下时,无论是作者还是世界上的任何人,都不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他合上了自己的《柏林日记》,漂流在不可知的生命之河,历史渐渐远去,等待人们去书写。
    小詹姆斯·麦斯提赫
    2004年10月

后记

  

    《第三帝国的兴亡》是夏伊勒代表作,《柏林日记》则堪称其前传,重要性自不待言。
    这本书比较全面客观地记述了20世纪30年代的欧洲社会、政局及战况,文笔细腻生动,颇具欣赏价值。关于希特勒的内容是个亮点,描述准确生动,分析鞭辟入里。在战略问题上的敏感性和预见性令人称奇,相当准确地预测了战争走向。预测战争的难度不亚于预测天气。张伯伦、希特勒、斯大林等大人物都在这方面栽了跟头。据说,中国有许多股神,能够准确预测股价。那么,夏伊勒准确预测战局,似乎也可称为战神。
    夏伊勒确非凡人,其人相貌平平,是个矮胖秃顶的独眼龙。但他在欧洲混得不错,可以说风生水起。风光旖旎的日内瓦湖畔有他温暖舒适的家,他本人则穿梭于柏林、巴黎、罗马、华沙、维也纳,出入于豪华酒店,交游尽名流美女,在瑞士草坪打高尔夫,在法国山村痛饮红酒,闲时写作小说戏剧,有空也不忘参观博物馆,自信地对大师画作发表权威性看法!
    夏伊勒采访过无数总统、首相、总理甚至罗马教宗,与希特勒、戈林、希姆莱、戈培尔经常亲密接触。他出手豪阔,苏芬战争时,两天的通信费就达1500美元,时值约70两黄金。他行踪诡秘,眼线遍布德国各地,甚至总理府内部也有线人。时常琢磨刺杀希特勒的方法,播音时会暗示英机快来空袭,抑郁时则诅咒德国人全都被炸个粉碎。 夏伊勒还是个军迷,在德军参谋陪同下走遍战场,对军事形势进行颇有见地的分析,谈及如何打胜世界大战则滔滔不绝。奇妙的是,夏伊勒身上也有浓浓的“公知”范儿,永远年轻,永远正确,大义凛然,慷慨激昂。夏伊勒听着戈培尔的演讲忍不住笑了。我读着夏伊勒的日记忍不住也笑了。华丽辞藻精心编织的漂亮外衣下,包裹的无非是赤裸裸的帝国利益。否则,谁又会一掷千金供他挥霍,允许他日夜驰骋于纳粹心脏中呢? 重温当年欧战,同亚欧大陆另一端相比,几乎是惊人相似,只不过晚了几年而已。一方心怀侥幸,步步退让,一方志得意满,步步紧逼。最终退无可退,避无可避,双方在懵然中迎头相撞。当然,也有不同之处,那就是亚欧大陆东端的战事,更加漫长、血腥、残酷、可怖。相比欧洲诸国迅速土崩瓦解,中国抵抗到底直到最后胜利,表现真不可同日而语,后人尤不宜妄自菲薄。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东西,一切都如山岳般古老。历史的车轮转动了近百年,竟然几乎又回到了老地方,只不过更换了舞台和演员。当年错综复杂阴险肮脏的国际权谋,如今就在我们身边活色生香再次上演。 由此观之,译林出版社再版《柏林日记》,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张若涵 2019年7月16日夜于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