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艺 术 > 艺 术 > 电影电视艺术

人性放映机(心理学家施琪嘉的电影疗愈课)

  • 定价: ¥59
  • ISBN:9787520716628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东方
  • 页数:234页
  • 作者:施琪嘉|责编:梁欣
  • 立即节省:
  • 2020-10-01 第1版
  • 2020-10-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雨人》《梦之安魂曲》《海上钢琴师》《霸王别姬》《搏击俱乐部》《心灵捕手》《毕业生》《黑天鹅》《坠入》《穆赫兰道》《深海长眠》《飞越疯人院》《对她说》《浪潮》《死亡诗社》《狗镇》《肖申克的救赎》《黑皮书》《教父》《东京物语》……
    40部经典电影主人公的自性化之旅,也是我们心理的倒影式摹本。声色光影中的大量隐喻和投射,能让我们看见自己不愿面对的人性阴影和弱点,看见生命的无数种新的可能。

内容提要

  

    人生如梦,梦如人生,而电影就像醒着的白日梦,在大荧幕光影斑驳的意识流中,种种人物、故事及心理冲突此起彼伏,犹如人性立体的放映机。
    打开《人性放映机:心理学家施琪嘉的电影疗愈课》,如同走进扑朔迷离的幽蓝梦境:孤独症、焦虑症、吸毒成瘾、创伤后抑郁、社交恐惧症、性别认同障碍、人格障碍、精神分裂症、恋母情结、幻想、安乐死、原生家庭、异化、自由、死亡、战争、江湖、生活……
    一部伟大的电影,既是主角个人无意识的反映,也是民族集体无意识的再现。通过施琪嘉的心理之眼,40部经典电影变成了40个生动鲜活的咨询故事、40部震撼人心的生命史诗,甚至是一部极简电影史、心理治疗史和人类心灵探索史,而我们也可以借助角色的故事勾起自己的故事,在隐喻与投射中理解多元化的人性,接纳有阴影的自己,触碰情结、释放情绪、寻找认同、升华情感、获得向死而生的真正疗愈。

媒体推荐

    真正的治愈并不是简单地变成一个快乐积极的人,而是看透了人性的复杂与世事的无常后,在接纳中向死而生。一个人的成熟,经历了血气方刚的男性部分,经历了贪婪、嫉妒等阴影的部分,到达了女性有创造力的、温柔的部分,最后才能到达真正成熟的部分。
    ——施琪嘉
    在这个黑暗的疫情中,读友人写的书是一件很温暖的事情,失控中伴随着某种确定感。但跟读荣格一样,琪嘉文字中的某些部分让我觉得有点陌生,我无法明了他要表达的是什么。不过这不是问题,完全地懂就直接等于无趣了。如果说“差异的差异制造信息”,那么关系中的某种不理解,则可以使关系变得更稳定、更生动、更有价值。
    ——曾奇峰,精神科副主任医师、《幻想即现实》作者
    电影借蒙太奇技术,展开了其影响世界和人类的历程。琪嘉的《人性放映机》也拥有这样的神奇本领。他开设了一整年的电影课,拼接了经典电影的主题、心理动力学、荣格心理分析、神经医学、哲学、文化、语言等多方面内容。上这样的课,读这样的书,让人仿佛徜徉在蒙太奇的世界。跳跃、开阔、深刻、激荡,多种感受混合在一起,看的时候过瘾,之后又可以长久回昧。
    ——刘丹家,庭治疗师、《家庭的伤痛与疗愈》作者
    40部影片,40个人性侧面,犹如影神费里尼长镜头,徐缓渐次放映。德性刚健止于内,如山安住;心性柔顺巽于外,如风悠远。刚柔悉化接引读者,鸿渐接地气,借影尘空羽,传精神分析妙道。
    ——李孟潮,精神科医生、《浊眼观影》作者

作者简介

    施琪嘉,武汉人,1964年出生,医学博士,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教授,武汉心理卫生研究所所长,湖北省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前德中心理治疗研究院中方主席,中国心理学会与心理卫生协会首批注册心理督导师,国际分析心理协会武汉发展小组组长,长期从事创伤心理学、心身医学等领域的研究,心理治疗取向为动力取向心理治疗、格式塔心理治疗、催眠治疗及心身疾病治疗。著有《疗愈你的内在小孩》《你到底在找怎样的另一半》《人性放映机》等书。

目录

第1课 自闭症:家庭中的爱与竞争/《雨人》
第2课 唐氏综合征:每个人的成熟,都要告别神话/《第八日》
第3课 短时记忆障碍:整合记忆是一种疗愈/《记忆碎片》
第4课 焦虑症:有创伤的人,会制造延续创伤的家庭/《八月:奥色治郡》
第5课 吸毒成瘾:知道人性的恶,才会立体地看世界/《梦之安魂曲》
第6课 创伤后抑郁:因为孤独,阳光才能照进来/《从心开始》
第7课 社交恐惧症:渴望、怀疑与毁灭/《海上钢琴师》
第8课 性别认同障碍:在悲剧中向死而生/《霸王别姬》
第9课 强迫症:自我惩罚与极性反转/《火柴人》
第10课 边缘型人格障碍:成为真正的人需要了解阴影/《搏击俱乐部》
第11课 心理防御过强:在自恋与孤独中完成自我的升华/《心灵捕手》
第12课 自恋型人格障碍:与狂妄而脆弱的自我和解/《美国精神病人》
第13课 妄想症:精神最后的逃亡之地/《美丽心灵》
第14课 恋母情结:从男孩到男人/《毕业生》
第15课 恋父仇母:恨孩子的母亲才能给出高质量的爱/《黑天鹅》
第16课 偷窥:男人真正的成功在于允许自己表达女性气质/《后窗》
第17课 心理压抑:对自由的向往足以让人发疯/《大红灯笼高高挂》
第18课 高水平人格障碍:一边适应社会,一边反社会/《沉默的羔羊》
第19课 强迫性重复:重演创伤可能只是重蹈覆辙/《烈火情人》
第20课 同性恋:再刚强的人也有被感情融化的可能/《蜘蛛女之吻》
第21课 施虐与受虐:每个人的成长都需要客体陪伴/《捆着我,绑着我》
第22课 创伤后应激障碍:请接受这个世界的残酷/《坠入》
第23课 创伤后解离:每种人格背后都有不同的创伤/《穆赫兰道》
第24课 暴食、贪婪与懒惰:人性为何如此残忍,又该如何救赎/《七宗罪》
第25课 自我、本我与超我:理智或独立,最后都要屈从于本我/《罗生门》
第26课 安乐死:动机,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深海长眠》
第27课 去人性化:精神病人更需要心理治疗而非药物/《飞越疯人院》
第28课 依恋模式:未成年人的反社会行为是一种无助的呼唤/《发条橙》
第29课 阿尼玛与阿尼姆斯:内在成长的要义/《对她说》
第30课 群体心理:自信的人才不需要在群体中彰显自己/《浪潮》
第31课 情感操纵:不能成为自己,就选择死亡/《死亡诗社》
第32课 恶意与原型:走一段心灵的黑暗之旅/《狗镇》
第33课 自我囚禁:内在的成长不需要观众/《肖申克的救赎》
第34课 丧失与否认:除了时间,恨也是疗愈/《蓝》
第35课 中年危机:精神上的临界点/《白》
第36课 疏离与信任:摘下面具是转化和超越/《红》
第37课 灰度思维:非好即坏是一种认知误区/《柏林苍穹下》
第38课 理想化与投射:先活下去,才能活好/《黑皮书》
第39课 俄狄浦斯情结:不再把父亲作为竞争对象,即是成长/《教父》
第40课 放大镜下的俗世冷暖:人生向前/《东京物语》

前言

  

    鉴赏人性
    笼统地说,人类的表达方式有且只有两种,一是语言文学,二是电影。如果考虑到后者可以包括前者,那么电影就应该是人类唯一的表达方式。这个逻辑上不太严密的判断,来自我们对电影的神圣感——在神圣感面前,逻辑不值一提。
    神圣感来自童年的创伤。这个创伤使我们心灵的某一部分对电影这个客体,还保留着婴儿般的对无所不能、可望而又不可及的母亲的幻想。
    我们的童年时代,在历史上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代。那个时代的电影的内容,是被严格限定的,这导致了我们认知的狭窄和僵化。比如,黑白分明,认知上没有灰色地带;纯粹的快乐被看成是低级趣味;个人利益在集体利益面前一文不值等等。这构成了冲突模型下的创伤。
    由于电影数量的缺乏,没被很好地满足的对电影的渴望,制造了我们匮乏模型中的创伤。这个创伤的印记,在我内心仍然十分鲜明。我现在还记得,1977年最后一天的下午,在湖北西部的一个小镇上,传言说当晚有电影,大家便露天坐着小板凳等着,几个小时之后,才知道并没有。在以后几十年中每年的最后一天晚上,这个记忆都会被激活:不是闪回,却也刻骨铭心。
    曾经以为是某几个人制造了这样的创伤,但后来知道不是。是文化层面的某些东西,造成了上一代人对下一代人的苛刻和小气。“一切为了子孙后代”的口号后面,是为了创伤的代际传递,以及由此导致的自我麻醉般的凝聚感。
    好在现在已经改天换日。琪嘉的观影数量,告诉了我们昨日不再。
    精神分析是探索潜意识的学问。与其说潜意识的结构是语言的,倒不如说是电影的。因为最接近潜意识的是梦,人们对梦的最普遍,也最恰当的比喻,就是“像放电影一样”。人生如梦,而梦如电影,最后是人生如电影。
    电影包含了梦的三个元素:画面、人物、情节,对应着显梦;显梦背后的意义或寓意,是隐梦;编剧、导演和演员的工作,就是梦的工作——他们在压抑、象征、置换和文饰,用的是特殊表现力,即把潜意识冲突变成视觉形象的神奇能力。
    所以,琪嘉的这个集子,应该是一本释梦书。他的上一本集子的名字叫作《有一种感觉》,这是在意识层面,现在终于到了潜意识层面,这可能跟他最近对荣格感兴趣有关。
    一年多以前,琪嘉在武汉成立了荣格小组,我是其中的一员。他邀请了国际荣格协会的负责人来武汉考察。我对他们说,我是被施教授“骗进”荣格小组的,因为我无法理解荣格,所以对荣格不感兴趣;在弗洛伊德和荣格历史性见面后的那次长谈中,荣格对书架发出的吱吱喳喳响声的解释,一直离我的感觉很远。
    在这个黑暗的疫情中,读友人写的书是一件很温暖的事情,失控中伴随着某种确定感。但跟读荣格一样,琪嘉文字中的某些部分让我觉得有点儿陌生,我无法明了他要表达的是什么。不过这不是问题,完全地懂就直接等于无趣了。如果说“差异的差异制造信息”,那么关系中的某种不理解,则可以使关系变得更稳定、更生动、更有价值。
    人性是善还是恶的问题,是一个陷阱,它使我们丧失了整体视野,进入了非此即彼的逻辑死路。“存在先于善恶”终结了这个低智慧的争论。在电影上,“寓教于乐”是另一个陷阱,它至少部分地在掩盖一些人对另外一些人的“洗脑”和控制欲望。符合人性的教育或教化,是完整地呈现人性的真相:没有贬低,也没有赞美。
    在未来,电影对我们来说依然是神圣的。神圣的原因不再是创伤,而是理想:电影代表着一种近乎终极的呈现和探索的方式,使我们能够最大限度地鉴赏人性的宽广与深邃。
    曾奇峰
    武汉东湖纯水岸
    2020年3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