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 报告文学

九人(罗曼·罗兰与中国留学生)

  • 定价: ¥88
  • ISBN:9787020156337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人民文学
  • 页数:451页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本书作者踏遍法国多家图书馆和档案馆,搜寻年代久远的珍贵文献,梳理辨真,条分缕析,还原了罗曼·罗兰与盛成、敬隐渔、梁宗岱、李又然、阎宗临、汪德耀、傅雷、高长虹、张昊这九位中国青年的交往细节,让这段世所罕见的世界文学史佳话长留这部不厌求真的著作中。

内容提要

  

    罗曼·罗兰(1866-1944)是二十世纪法国文学巨匠,一位毕生追求和平与光明的人文主义者,中国读者最熟悉的外国作家之一。他十分关注东方文明,尤其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正在经历的巨变。对留学法国的中国青年格外热情和关心,从1920年开始交往,有信必复,拨冗晤面,激励和引导他们的志向,具体指点写作和翻译,慷慨地满足紧急的经济求援,前后持续了二十年,直至二战才中断。可是,这段美好的中外文化交流史,因为历史风云变幻,一直鲜见记载,随着时间推移,几近被人遗忘。
    本书作者刘志侠久居法国,近年踏遍法国国家图书馆手稿部、法国国家档案馆、巴黎杜塞文学图书馆等地方,寻找年代久远的日记、书信、照片、印刷品等珍贵文献,梳理辨真,条分缕析,还原了罗曼·罗兰与盛成、敬隐渔、梁宗岱、李又然、阎宗临、汪德耀、傅雷、高长虹、张昊九位中国青年的交往细节,叙述了他们之间互动的影响,将这个二十世纪世界文学史仅见的佳话,长留在这本不厌求真的著作里。

作者简介

    刘志侠,早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外语系,曾在巴黎大学法国文学系进修,现居巴黎。已出版《巴黎寄语》、《隔世天机》、《巴黎五色笔》(五卷)、《里尔克与罗丹》等多种著作,以及双语书籍《法语现代词汇字典》《法语医用会话》等。

目录

前言
一  盛成(Cheng Tcheng)
  1920年  同志和老兄
  1926年  《和平中国》
  1927年  瑞士夏令讲习班
  1928年  《我的母亲》
  1930年  回国以后
二  敬隐渔(Jean-Baptiste Kin Yn Yu)
  1924年  从上海到里昂
  1926年  黄金一年
  1928年  巴黎陷阱
  1929年  里昂地狱
  1930年  罗曼·罗兰的痛苦
三  梁宗岱(Liang Tsong Ta?)
  1926年  邂逅瓦莱里
  1927年  从普雷沃到罗曼·罗兰
  1929年  第一次见面
  1930年  《法译陶潜诗选》
  1931年  第二次见面
四  李家齐(李又然,Li Chia Tsi)
  1928年  里昂一年
  1929年  爱在比利时
  1931年  饥饿巴黎
  1933年  永远的思念
  附录:与梁宗岱的无形交往
五  阎宗临(Yian Tsouan Lin)
  1925年  勤工三年
  1929年  会见罗曼·罗兰
  附录:曾勉(Thomas Tseng Mien)
六  汪德耀(Ouang Te Yio)
  1929年  疗养院书信
  1930年  两次见面
  1930年  谢冰莹《从军日记》
  1931年  罗曼·罗兰的呼吁
七  傅怒安(傅雷,Fou Nou En)
  1928年  从普瓦蒂埃到巴黎青年之家
  1929年  比利时和瑞士之行
  1930年  中华留法艺术协会秘书
  1931年  意大利的荣耀
  1934年  《托尔斯泰传》代序
  1936年  《约翰·克利斯朵夫》翻译
  附录:《约翰·克利斯朵夫》翻译疑难表
八  高长虹(Tchang Hung,Changhung)
  1931年  柏林“德友”
  1933年  巴黎《世界》
  1935年  日内瓦《东西文化》
  1936年  致罗曼·罗兰三封信
  1937年  《欧洲》余音
九  张昊(Chang Hao)
  1937年  上海来信
  1940年  战火中书信
后记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插图来源说明

前言

  

    “瑞士,沃州,维尔勒夫镇,奥尔加别墅,罗曼·罗兰先生”(M RomainRolland,Villa Olga,Villeneuve,Vaud,Suisse),这是中国留学生写信给罗曼‘罗兰使用的地址。本书将打开这些近一个世纪前寄到莱蒙湖畔奥尔加别墅的书简,从罗曼·罗兰的日记中找出相关的记载,探查信前和信后的来龙去脉,这一切,只为唤醒一段因为时代风云被人遗忘多年的美好历史。
    在二十世纪中国新文化运动之初,启蒙工作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文学方面,引进多如繁星的外国作家,其中不少是当代名家。但是没有一位能像罗曼·罗兰那样,生前身后在中国得到那么崇高的地位,受到文艺界和读者的尊敬与热爱。
    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1866-1944)在191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作品迅速被译介到世界各地,包括远东的日本和印度,可是中国缺乏法文译者,在差不多十年时间内,他在中国寂寂无闻。直到1924年6月,才出现一位青年译者敬隐渔,从上海给他写信,回信在8月到达,敬隐渔译为中文,次年一月在《小说月报》第十六卷第一号发表。
    此信的出现是中国新文学史的一件大事,第一次有一位享有世界声誉的在世作家写信给中国青年作者,对中国精神怀有深厚的兴趣并给予高度评价,对素昧生平的敬隐渔表现出一种超乎寻常的关爱。虽然还没有几个人读过他的作品,万千读者却一下子被他征服。
    1926年1月起,《小说月报》连续三个月刊登了敬隐渔翻译的《约翰·克利斯朵夫》第一卷开头部分。这部小说宣扬的人道主义和英雄主义,像一股强劲的清新空气,吹进尚未完全走出革命风暴的混沌中国,终生奋斗不懈的主人公及其作者成了好几代中国青年的偶像。从这一年开始,罗曼·罗兰的诞辰成了中国文坛的盛事:1926年,1936年,1946年,中间还经历了1944年逝世纪念和1954年逝世十年祭,每次都有刊物出版专号,著名作家纷纷为文。罗曼·罗兰成为中国人最熟悉的外国作家,他的人格及作品在中国的影响深远而长久。
    1925年敬隐渔前往法国留学,罗曼·罗兰不仅兑现许下的诺言,给予各方面指导和慷慨的金钱资助,而且努力把他引进法国文坛。他们的友好来往很快流传开来,首先在中国留学生当中,继而传回中国,一些青年人追随他的步履,写信给罗曼·罗兰。
    本来这是中国新文学史上从未有过的佳话,值得史家大书特书。但是罗曼·罗兰做了好事从不张扬,日记里也不备忘,而中国留学生由于时代原因,没有留下多少相关的回忆文字,因此外人对其中细节无从知晓,不清楚多少人通信,不知道名字,更不要说书信内容了。勉强为文谈论,只能重复流传已久的少量事实,或者坠入向壁虚造的陷阱。
    这样的死结,很多人都知道可以通过发掘文献来解开。刚好罗曼·罗兰是一位具有历史使命感的作家,数十年如一日坚持写日记,细心保存所有笔记、来往信件、书籍和印刷品,巨细无遗,点滴不漏。去世前已经开始亲手整理自己的日记,又把一些文件结成专题档案。他在1944年去世,留下一个庞大的文献库。想知道这段历史的真相,只须到里面寻找答案。
    然而历史没有一条道路是笔直的。罗曼-罗兰去世前不久,发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去世后不到一年,中国开始内战,接着出现天翻地覆的变化。文学领域也不例外,外国作家不再被重视。罗曼·罗兰凭着过去的苏联之友名声,侥幸逃过,作品得以继续再版重印。但到了最后,评论界开始责难他的“资产阶级个人英雄主义”,出版社停止重印,在这种情况下,谁都没有心思去重提这段文坛佳话,更不要说去法国寻根究底了。
    中国人不做,法国人呢?他们做,但情况比想象的复杂。大师1944年去世,没有子嗣,根据法国法律,唯一继承人是他的夫人玛丽·罗兰(Marie Rolland,1895—1985)。玛丽原姓屈维利埃(Cuvillier),一位斯大林时代的俄罗斯文学爱好者,父亲是俄国军官,母亲是当家庭教师的法国人。她因为从莫斯科写诗给大师而认识,而了解,最后在1934年结成夫妻,成为大师的秘书和得力助手。大师去世后,她按照遗愿,忠心耿耿保管全部档案。除了在1950年代把整理好的日记送给国家图书馆,书信、手稿等全部留在身边。她以性格硬朗、心直口快出名,凡事亲力亲为。由于文献数量庞大,内容复杂,必须请人协助,但个人财力有限,多数工作依靠年轻的自愿者,流动性很大。她不拒绝向研究者打开档案,但文献未经整理,以一人之力从中搜索,不啻海底捞针。加上资料存放在个人住宅,空间有限,令查阅困难重重。这一切,限制了整理的进度。尽管如此,经过四十年从未间断的努力,她独自一人或与其他学者合作整理的日记和书信集超过三十种,其中二十七种以《罗曼·罗兰丛刊》(CahiersRomain Rolland)为总名,由阿尔班·米歇尔出版社刊行。
    在这些文集中,与中国留学生的通信只出现过一次。1966年,为了纪念罗曼·罗兰百岁诞辰,玛丽‘罗兰从他一生所写的浩海般书函中挑选了二百零八封信,编成丛刊第十七集,取名《一张完美的脸孔》(Un beauvisage a tous sens)。其中选人1924年7月第一次写给敬隐渔的回信,然而抄录时出错,把Kin Yn Yu写成Kin Yu Yu,由此可知,玛丽·罗兰身边没有中文助手。当时的中法教育和文化交流处于低潮,汉语不是大学的热门外语,只有三数间设立课程,毕业生都被外交部捷足先登。自费的中国留学生从香港和台湾来,人数很少,法国人要找一个熟悉中国文化和汉语的青年人十分困难。因此,罗曼’罗兰夫人迟迟未能动手整理中国留学生的书信。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大型文献的整理工作有缓急之分,无法全面铺开,与罗曼·罗兰通信的历史人物很多,他们是优先处理的对象。
    物换星移,转眼到了1977年,玛丽·罗兰进入八十二岁耄耋之年,文丛已出版至第二十六集。就在此时,从遥远的东方传来一条消息,中国改革开放,有人开始研究罗曼·罗兰对鲁迅作品的评价。传递消息者是巴黎大学第八校汉语教授鲁阿夫人(Michelle Loi,1926—2002),她是鲁迅研究专家,正在领导一个小组,打算翻译及出版鲁迅全集的法文版,为此多次往返中法之间,与中国的鲁迅研究者很熟络。这一年,有一篇文章引起她的注意,标题是《谈〈阿Q正传〉的法文译本》,刊载在1977年6月出版的《南开大学学报》,介绍了敬隐渔法译《阿Q正传》和他转达的罗曼·罗兰对这本书的评语,鲁阿夫人研究鲁迅,却对敬隐渔的名字及其翻译一无所知,回法后告诉罗曼·罗兰夫人和《欧洲》月刊编辑部,他们都很感兴趣,于是写信联系文章的作者。
    ……
    与此同时,还要探查信件所述事情的来龙去脉,寻找他证和背景资料,所得成果就是这本书。
    现在收入书中的中国留学生致罗曼·罗兰信函总共一百二十六封,电报两封,罗曼·罗兰回信十一封,和日记二十七段。通信者九人,时间从1920年勤工俭学运动开始,延续到1940年德军入侵法国前夕中断。罗曼。罗兰对所有人都表现出相同的友善态度和关心,根据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指点和具体帮助,其中五人曾与他会面。所有这些中国年轻人,后来都在自己的专业中各有所成。
    写信者在书中的排列顺序按第一封信的写作日期,章节标题所附外文姓名是他们在信件中的署名,全部九人:
    盛成,Cheng Tcheng,通信时期:1920—1931
    致罗曼·罗兰信(32),电报(1);罗曼-罗兰复信(7),日记(4);瑞士团体活动会面(1)
    敬隐渔,Jean-BaptisteKinYnYu,通信时期:1924—1930
    致罗曼·罗兰信(44);罗曼·罗兰复信(1),日记(8);其他信件(10);奥尔加别墅会面(2)
    梁宗岱,LiangTsong—W,通信时期:19291930
    致罗曼·罗兰信(7);罗曼·罗兰日记(4),奥尔加别墅会面(2)
    李家齐(李又然),LiTsiaTsi,通信时期:1929-1937
    致罗曼·罗兰信(7);罗曼·罗兰日记(1)
    阎宗临,YianTsongLin,通信时期:1929
    致罗曼·罗兰信(3);罗曼·罗兰日记(2);奥尔加别墅会面,与曾勉同行(1)
    汪德耀,OuangTeYio,通信时期:1929—1931
    致罗曼·罗兰信(20),电报(1);罗曼·罗兰日记(5);
    他信件(4),奥尔加别墅会面,第二次与冈碧叶小姐同行(2)
    傅怒安(傅雷),FuNouAn,通信时期:1934—1936
    致罗曼·罗兰信(7);罗曼·罗兰复信(2),玛丽·罗兰复信(1),日记(3)
    长虹(高长虹),TchangHung,ChangHung,通信时期:1936
    致罗曼·罗兰信(3)
    张吴,ChangHao,通信时期:1937—1940
    致罗曼·罗兰信(2);罗曼·罗兰复信(1)
    书中引用的手稿资料,版权属于收藏持有者所有。如须转引,务请注明出处。
    这本书的内容大部分为首次发表,希望能够从一个新的角度,为这个重要的新文学史课题,提供一个新的研究基础,填补这段不应再存在的历史空白。
    二〇一七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刘志侠识于巴黎

后记

  

    这是一本时光隧道的书,成书的过程是一次返回过去的旅行。在明暗参差的时光和空间里,有一个罗曼·罗兰和他的中国留学生的世界,就在巴黎市中心,在古老的法国国家图书馆,在那座十九世纪建成的仿如贵族府第的大楼,在手稿部,在罗曼·罗兰专藏。
    罗曼·罗兰和中国留学生仍然住在里面,在他们留下的书信和文件中活着,“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每次打开档案,进入他们的世界,就完全忘记熙攘吵闹的尘世,只听到他们说不完的交谈,坦白的对答,以至争论、辩驳。那里有节日的欢乐,也有生命的痛苦,但一切那么真诚,充满友爱和朝气,跟随那个时代的脉搏跳动,所有人都向往光明的未来,相信歌唱的明天。
    认识了这个世界后,产生了一个抑制不住的愿望,与未能亲临其境的朋友分享。一年多时间酝酿,两年多时间深入探索和撰写,工作并不容易,却是一种难得的运气。
    这本书能够面世,首先要感谢罗曼·罗兰和他的中国留学生,他们的友好交往缔造了一个世界文坛的千秋佳话。罗曼·罗兰和他的夫人玛丽把中国留学生的书信、照片、文件,连同信封完整保存下来,这段美好的中法文化交流历史才没有湮没。
    还要感谢热爱文化的法兰西民族。这几年到过好些法国图书馆和档案馆,发现中国人失去的近代历史,往往能够在这个国家重新发现。他们收藏的中国出版物、书信、手稿,范围之广,数量之多,令人惊奇。本书写作所需的文献,主要来自法国国家图书馆、法国国家档案馆、巴黎杜塞文学图书馆、斯特拉斯堡大学图书馆手稿部、天主教耶稣会档案馆、路易.拉卢瓦家属收藏等机构。法国人尽心尽力收藏和守卫这些旧纸张和老照片,并非因为这是中国文献,而是视之为全人类的文化遗产,世界历史进程的见证。笔者所往之处,都得到热情、专业与细心的接待,没有一处空手而还。 十多年前写书,桌上地下堆满参考书,这一回大部分已经化作电子书,放进电脑。查看统计数字,文件多达一万六千多个,到现在仍在增加,占用几百亿字节的磁盘贮存,打印成书,当数以百册计。然而,现代电子科技不是万能,碰上手稿就无用武之地,这些年代久远的旧纸张珍贵无比,被图书馆视为镇山之宝。虽然向公众开放,却不愿意被人随意剽窃,读者非要像虔诚的朝圣者那样,亲自上门查阅不可,有时还得填写申请表,花费一番唇舌解释理由。就算手稿来到眼前,大多数还要一字一字辨认,一笔一笔抄录下来。 同一个城市还好,只须多跑几趟就能解决,像本书的罗曼·罗兰中国书信和日记,就是每周两次,前后两三个月时间才抄录完毕。如果城市不同,问题变得复杂。开写不久发现,敬隐渔在里昂和瑞士留下一些文件,非去这两个地方寻找不可。但是很幸运,刚好结识了《敬隐渔传》作者张英伦,见面时谈起这件事,他立即把自己收藏的资料拿出来送给笔者。须知他循着敬隐渔的生活路线,跑遍中国、法国和瑞士,用了五年时间才完成全书写作,丰富的文献来自辛勤的劳动,他的慷慨举动显示了一种尊重文化和历史的学者风度。 写作后期再出现同样的情况,厦门大学图书馆收藏了汪德耀一批捐赠,其中有留学法国时期的图片和手稿。原先计划回国一趟,诗人何家炜(这次为本书主持编辑工作)和厦大外语系沈澍老师知道后,代为联系有关部门,结果不必风尘万里,安坐荧光屏前,看着这些不可或缺的资料,经由海底电缆源源送到。几年前李兰颂也是这样送来李又然家书,这次又主动提供刚编好的三卷本李又然文集原稿。 还有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梁宗岱纪念室陈红霞,寄来该馆新发现的罗曼·罗兰致梁宗岱一封信的残件影印,那是逃过万劫的文献,特别珍贵。台湾屏东大学音乐系连宪升老师素未谋面,仅仅一封电邮,就寄来他参与写作《张昊——浮云一样的游子》时收集到的罕见文献,一封罗曼·罗兰致张吴信函的复印件,补足了这部分的书信档案。 现在全书完成,罗曼·罗兰和中国留学生的世界将活在这本书里,不再消失,不再被遗忘。 二〇二〇年五月十日记于解封前巴黎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