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艺 术 > 艺 术 > 绘画理论

读懂画家--从达·芬奇到大卫·霍克尼(精)

  • 定价: ¥89
  • ISBN:9787568922456
  • 开 本:16开 精装
  •  
  • 折扣:
  • 出版社:重庆大学
  • 页数:308页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本书是一本由艺术家撰写的艺术史。
    传奇画家们是如何看待和对待其他画家的作品与天赋的?
    本书讲述了画家圈子里的小故事,再大牌的画家也是凡人,他们有着自己的天赋和魅力,也有着或偏或倚的执拗与怪癖。

内容提要

  

    作者周至禹不仅是中央美院博导教授,也是一名创作力旺盛的艺术家。他从一个艺术家的角度讲述了艺术家的成长、创作意图和艺术家对于整个社会对于历史的价值。
    作者着重讲述了如何欣赏这些艺术家的作品,探索他们的生平给予作者带来的精神乐趣,他无形中慢慢引导着读者,用不同的感觉(除了视觉以外),不同的角度,不时期的标准去看待艺术作品,去了解一位位艺术大师的人生。

作者简介

    周至禹,宁波大学潘天寿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教学名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版画作品曾获全国版画展铜奖、“二十世纪中国”大展优秀奖等。作品被大英博物馆、日本神奈川美术馆、德国路德维希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中央美院美术馆等收藏,并入选文化部主编《中国美术六十年》及《中国当代美术全集》等大型画册。编著出版设计基础教材、艺术图书、个人作品集及散文小说等类图书60余部。其中,《设计素描》获中央美术学院艺术人文科研成果奖,被评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艺术设计思维训练》被评为国家“十二五”计划教材,并获评北京市精品教材;《形式基础教程》《设计基础教学》被评为北京市精品教材;《艺术设计思维训练教程》获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第二届优秀教材一等奖;艺术图书《神圣与仰望》《神对与凝想》获西南出版业优秀图书奖。

目录

天才横溢达·芬奇——你瞧那蒙娜丽莎的微笑
怪才阿尔钦博托——用自然的事物组成人像
聚光凝视伦勃朗——把夜巡变成了精彩大戏
现代先知是戈雅——对黑暗人性的延续呈现
湿头湿脑的透纳——画出了水汽弥漫的绘画
奥赛结识库尔贝——现实主义魅力无可抵挡
真诚浪漫的罗丹——像女娲一样捏泥成人
开门见景的莫奈——我和色彩大师有个约会
静默平和博纳尔——让小世界绚丽俊俏起来
执着真诚的凡·高——像太阳一样发光与燃烧
短命辉煌的画家——像流星划过艺术的天空
生死烦扰的蒙克——一声呐喊在天地间回荡
沉郁敏感的蒙克——艺术是痛苦追忆的结果
悲悯的珂勒惠支——我的艺术是有目的的
大器早成毕加索——艺术是有关真理的骗局
神秘诗意的克利——做自然意象的游吟骑士
抽象造型阿尔普——曲线是生命生长的本质
幻想浪漫的米罗——纯真是年龄遮掩不住的
马格利特的哲思——以诗意的想象超越现实
荒诞搞怪的达利——艺术衡量标准难以统一
台前幕后的存在——自己说话还是作品说话
荡涤社会博伊斯——在人间清扫落叶和栽树
蓝色之神克莱因——我喜欢你那无限的深远
回忆劳森伯格——用综合手段材料制造绘画
不动声色洛佩斯——要点是生活本质的真实
偷窥隐私费谢尔——生活是你能看到的生活
硕果仅存霍克尼——从自然生发绘画的永恒
从凝固到流动——时间改变包括艺术的一切

前言

  

    前言:艺术与艺术家的观看与解读
    如今只有艺术家而没有艺术。这说明对艺术下定义越来越难了,相反.很多人乃至每个人都声称自己是艺术家。尽管如此,当代艺术家还是基于自己的经验给当代艺术做了各种新的解释,马塞尔·杜尚(Marcel Duchamp)说:“我的行为像艺术家,但我不是艺术家。”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说:“什么工具可以用来表示政治行动?我选择艺术。真的,我跟艺术并没有太多关系,艺术吸引我的仅在于它给我与人对话的可能性。”马库斯·吕佩尔茨说:“上帝创造了世界,在派天使来到人间之前就派出了画家.让他们展示这个世界。”小野洋子说:“感谢你真实地做你自己.人人都是艺术家。”徐冰说:“一个艺术家,不能太执着,往往,艺术的新鲜养料来自系统之外,不要太把自己当艺术家,不要太把艺术当回事儿。你一心想成为一个艺术家,却反而容易局限在系统里,思想被挤得很局促。”
    费大为在回答搜狐文化提出的“什么是艺术家”的问题时,用一种禅宗的方式回答:“一种吃虫子的鸟。”在说到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时,费大为说:“抓住空无。对于吃虫子的鸟,可以有各种理解。”既可以把虫子理解成艺术问题,也可以把虫子理解成社会问题,还得看鸟是什么鸟,是猫头鹰还是麻雀。但是对于“空无”,费大为显然有些卖弄关子。这空无的框子太大.有很多的东西都可以套进去。首先可以套进去的是佛教中“空无”的概念.费大为显然不是指这个概念,对此可以有丰富的理解。
    从基本的层面讲:艺术家要对他创作的作品负责,要呈现自己思想和情感的真实。这似乎是一个铁定的原则,无论任何时候进行任何创作,都有一种天然的血缘关系将这种原则彰显。这意味着,艺术家首先要从自己的角度对作品进行肯定,而无须关注他人的随意置喙,也可以对批评家的说辞不予理会。作品首先要使艺术家自身满意,达到艺术家自认的标准,因此所有东西都要从他个人的角度出发,然后再谈其他。说到这一点,我立刻反驳自己,如果听从别人的看法来完成自己的作品,是否就不是艺术作品?是否就创作不出好的作品?这一点我还要好好思考。
    通常的认识以为艺术家不食人间烟火,与世无争,可是这一点在当代有所变化。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艺术家,很有可能脱离当代生活,他所表现的东西是否具有当代性,就值得怀疑。当然也可以说是否有当代性并不重要,因为这并不能说明作品质量的好坏,就像当年凡·高的作品超前一样。不过巴比松画派和凡.高等倒的确是与世无争的样子。艺术的确有可能会超越当下,从历史的回顾中或可看到。但是这样想,就会对一些作品失去判断。总体而言,当代艺术与社会的关系十分密切,有时甚至是过于密切了,这就造成了艺术成为商业或者功名的组成部分。我们时时可以见到贪食人间烟火、天天与世拼争的著名艺术家的身影,听到他们无所不在的声音。
    当然这也是当代艺术的一种主张一用艺术影响社会生活。艺术不再是个人的事情,不再是技巧的最大化、最高化,而是用其思想和观念对社会进行干涉和互动。就像博伊斯主张的那样,艺术是社会的雕塑,人人都是艺术家。这一种思想在将艺术的神秘性剥夺的时候,使艺术回归了生活本身,却也有将艺术庸俗化的可能。而艺术的庸俗化,也是艺术灭亡的开始。因为.艺术不再是人类如同通过宗教一般虔诚地表达精神的武器.而成为日常生活愉悦的手段。艺术越来越跨界,艺术的表达渗透到大众日常的生活或者行为当中。
    当代艺术最大的优势是观念而非技巧.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展览是由策划人提出一个主题,在这个主题下寻求类似表达的画家,来形成一个群体力量的发声。社会观念比以往会产生更大的作用。艺术的观念进入生活中,可以改变生活的观念,也可以影响大众日常审视问题和表达意见的方式。通过艺术家的作品,可以加深公众对各种新观念的理解以及对自身所处环境和结构关系的反思、批判,促进对社会思想认识的提升、优化。当然,我指的是好的艺术家,这就意味着,真正好的艺术家应当是具有深刻思想和敏锐直觉的人.而技巧是表达的辅助手段。
    通常的社会预期,对一个艺术家起码的要求是能够与平凡生活保持一定距离,将个人对外在世界的感悟通过艺术的方式表现出来与他人分享.用艺术搭建现实与想象的桥梁。更进一步讲,艺术家应当是具有独立见解和生活方式的人,敏锐,爱憎分明,有丰富的想法和创意,永不满足和安于现状。一般情况下也许应该这样,或者说,缺少上述特征的人,基本上不是艺术家。在当代,艺术家更应该超越这个当下社会的现实层面,要用艺术创造性来提示或预见这个社会的问题,用艺术介入社会的方式,让这个社会充满良性的创造力。但是实际上,只有在最高端的艺术家才会起到这样的作用,因此也就意味着艺术家其实不仅仅有艺术家的身份,而是利用成名的身份将公共知识分子的外衣也披在了身上。这一点又和人们期望的社会责任感连在了一起。
    在这个社会上,虽然艺术家真正的声音被湮没在一片喧嚣的公器宣传之中,其实,呈现自身的创造力就是艺术家的责任所在。社会责任感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但是唯一不变的是艺术家对艺术的探索和追求。我这样说了,又觉得自己实在把艺术看得太重要了。当代艺术的代表杜尚,最后不再做艺术,而去当图书馆员,也是很好的事情。卡夫卡生前也没有把自己当作文学家,也许这才是对待艺术最好的现实态度。
    我以为,艺术家虽然有绵延的困惑和痛苦,但是通常这些困惑和物质生活无关,而和精神的思考休戚与共。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说,艺术家是精神贵族是对的,可是我却不敢这么说,因为当下的精神贵族太少了,少到了连说艺术家是精神贵族我都觉得脸红。富艺术家暴富、群居、清谈,交酒肉朋友、小圈子化;穷艺术家也爱在艺术村、艺术区扎堆,希冀在一个群体的标签下被接受和推崇。这都在说明艺术精神的日益贫困化。于是,艺术家这个身份并不被人尊重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在深夜无法入睡的时候,我阅读日本美术批评家田渊晋也所写的“现代艺术新解”《缝纫机、蝙蝠伞邂逅于手术台》,希望靠它来催眠。不妨说,这里面自然有作者作为日本人的见解,但是比较东西方关于审美思维的区别却是准确的。现代艺术难以定义的现象,有着各种各样的解释,思考着一些和艺术有关的基本问题,反而更加清醒了。在整个文化的走向和发展中,人类就像一个人一样,在不断寻求自己的灵魂,也就是在不断寻求一种精神的走向,始终处在肉身或精神的迁徙当中,也在成长的过程中。当艺术的材料从颜色画布离开,转向生活材料时,艺术便向产业性的方向发展了,这就改变了艺术的形态。《圣经·创世纪》里写道:上帝根据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类。而人类根据自己的形象创造了神,同时,人类也根据自身的形象创造了机械,例如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