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哲 学 > 哲 学 > 中国哲学

清代学术概论(精)/梁启超文集

  • 定价: ¥58
  • ISBN:9787101147827
  • 开 本:32开 精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中华书局
  • 页数:430页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内容提要

  

    《清代学术概论》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梁启超重要的代表作。该书梳理了从顾炎武、黄宗羲、胡渭、戴震,直到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章炳麟诸学人的思想与学术成就,将有清二百六十馀年学术发展作了全景式的勾勒,涉及清代几乎所有的学者和著作,是一部论述清代“思想界之蜕变”的学术论著,更是我们了解清代学术思想史的入门必读书。
    本次整理以通行的商务印书馆《共学社史学丛书》本为底本,并参校国家图书馆藏《清代学术概论》稿本、《改造》杂志排印本、商务印书馆1930年《国学基本丛书》本、中华书局1936年《饮冰室合集》本诸多版本,力求准确、全面、恢复原貌。特别据稿本收入梁启超于1923年六七月间撰写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概略》,此书是《清代学术概论》与《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的中间过渡,可据以理清梁启超关于清代学术论述之发展脉络。此外,还附录《清代学术流别纲目》《清初五大师学术梗概》《明清之交中国思想界及其代表人物》《近代学风之地理的分布》《清代政治与学术之交互的影响》五篇文章,与《清代学术概论》是互为补充与发明的,供读者参考。

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1890年起师从康有为。1895年在北京与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参加强学会,旋为上海《时务报》主笔。1897年任长沙时务学堂总教习。1898年参加“百日维新”,同年变法失败,逃亡日本,先后创办《清议报》和《新民丛报》。1913年归国,加入共和党,不久又组织进步党,并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晚年在清华大学讲学。
    一生著述宏富,涵盖政治、经济、哲学、法学、历史、新闻、语言、宗教等领域。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

目录

清代學術概論
  序
  自序
  第二自序
  一  時代思潮
  二  清代思潮
  三  清學之出發點
  四  顧炎武
  五  閻若璩  胡渭  毛奇龄  姚際恒
  六  黄宗羲  王夫之
  七  顏元
  八  梅文鼎  顧祖禹  劉獻廷  傅山
  九  由啟蒙期到全盛期
  十  惠棟
  十  一  戴震
  十  二  段玉裁  王念孫  王引之
  十  三  樸學
  十  四  經史考證與箋疏
  十  五  地理學  天文算學
  十  六  金石學  校勘學  輯佚學
  十  七  剳記與函札
  十  八  清學全盛之條件
  十  九  桐城派  陽湖派  章學誠
  二  十  清學分裂之原因
  二十一  今古文之爭
  二十二  清代今文學
  二十三  康有為
  二十四  大同書之條理
  二十五  梁啟超
  二十六  康梁學派之分歧
  二十七  譚嗣同
  二十八  章炳麟
  二十九  晚清西洋思想運動之得失
  三  十  晚清之佛學
  三十一  清代學風與歐洲文藝復興相異之點
  三十二  清代自然科學不發達之原因
  三十三  對最近將來之預言  十  一  戴震
  十  二  段玉裁  王念孫  王引之
  十  三  樸學
  十  四  經史考證與箋疏
  十  五  地理學  天文算學
  十  六  金石學  校勘學  輯佚學
  十  七  剳記與函札
  十  八  清學全盛之條件
  十  九  桐城派  陽湖派  章學誠
  二  十  清學分裂之原因
  二十一  今古文之爭
  二十二  清代今文學
  二十三  康有為
  二十四  大同書之條理
  二十五  梁啟超
  二十六  康梁學派之分歧
  二十七  譚嗣同
  二十八  章炳麟
  二十九  晚清西洋思想運動之得失
  三  十  晚清之佛學
  三十一  清代學風與歐洲文藝復興相異之點
  三十二  清代自然科學不發達之原因
  三十三  對最近將來之預言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概略
  第一講  反動與先驅
  第二講  清初五大師
    (一)黄梨洲附孫夏峰  李二曲
  第三講  清初五大師(續)
    (二)顧亭林附張楊園  陸桴亭  王白白
  第四講  清初五大師(再續)
    (三)王船山
    (四)朱舜水
  第五講  清初五大師(三續)
    (五)顏習齋附李恕谷  王崑繩
第六講  其他清初學者
第七講  考證學之創建者
附錄
  清代學術流别綱目
  清初五大師學術梗概
  明清之交中國思想界及其代表人物
  近代學風之地理的分布
  清代政治與學術之交互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