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散文

借我一生(余秋雨定稿合集)

  • 定价: ¥56
  • ISBN:9787559638090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北京联合
  • 页数:358页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余秋雨直接授权 ,独家定稿版
    作者亲定版,余秋雨历时数年,逐字修订,囊括20余部代表性著作,从内容到装帧每个细节均亲自把关。读余秋雨,认准定稿版!
    余秋雨首度动笔写下记录前半生历程的家族史诗,涉及他和他的家族诸多不为人知的经历
    从旧社会的上海到文革沧桑,从前辈到自己,在父亲临终的床头重新拾笔,直到为母亲写出悼词。
    余秋雨先生说:?“我历来不赞成处于创造过程中的艺术家太激动,但写《借我一生》这本书,常常泪流不止。”
    出版后引起海峡两岸报刊杂志及读者很大的回响,
    入选2004年香港《亚洲周刊》十大好书。
    与旧版相比,首次新增三万字《隔代之悟》

内容提要

  

    本书是余秋雨的自传性作品, 余秋雨先生说:“我历来不赞成处于创造过程中的艺术家太激动,但写《借我一生》这本书,常常泪流不止。”
    余秋雨先生调理真实经历的节奏,创出“记忆文学”不同于传记与回忆录,《借我一生》呈现深厚的文学价值以“结构”代替“虚构”让故事魅力充满丰盈灵动,以”散文“幻化”“史诗”,这便是《借我一生》的文学意义。
    余秋雨先生在父亲天天紧锁的抽屉,发现大量的文字资料与借据,他开始带着这些父亲生前的时代疑问,逐一寻访家族的人生历程。在十九世纪后期上海与浙东的兴衰幽微中找到文学感悟的写作力量。跟随余先生的生命之旅,摸索回到简朴理想的太平岁月,借一位当代文化学者的成长史,我们得以注视生命的伟大。

媒体推荐

    余秋雨先生把唐宋八大家所建立的散文尊严又一次唤醒了。或者说,他重铸了唐宋八大家诗化地思索天下的灵魂。
    ——白先勇
    余秋雨的有关文化研究蹈大方,出新裁。他无疑拓展了当今文学的天空,贡献巨大。这样的人才百年难得,历史将会敬重。
    ——贾平凹
    北京有年轻人为了调侃我,说浙江人不会写文章。就算我不会,但浙江人里还有鲁迅和余秋雨。
    ——金庸
    中国散文,在朱自清和钱锺书之后,出了余秋雨。
    ——余光中
    余秋雨先生每次到台湾演讲,都在社会上激发起新一波的人文省思。海内外的中国人,都变成了余先生诠释中华文化的读者与听众。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荣誉教授 高希均
    余秋雨先生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功不可没。他三次来美国演讲,无论是在联合国的国际舞台,还是在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或国会图书馆的学术舞台,都为中国了解世界,世界了解中国搭建了新的桥梁。他当之无愧是引领读者泛舟世界文明长河的引路人。
    ——联合国中文教学组前组长 何勇

作者简介

    余秋雨,一九四六年八月生,浙江人。早在“文革”灾难时期,针对当时以戏剧为起点的文化极端主义专制,勇敢地建立了《世界戏剧学》的宏大构架。灾难方过,及时出版,至今三十余年仍是这一领域唯一的权威教材,获“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同时,又以文化人类学的高度完成了全新的《中国戏剧史》,以接受美学的高度完成了国内首部《观众心理学》,并创作了自成体系的《艺术创造学》,皆获海内外学术界的高度评价。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被推举为当时中国内地最年轻的高校校长,并出任上海市中文专业教授评审组组长,兼艺术专业教授评审组组长。曾获“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上海十大高教精英”、“中国最值得尊敬的文化人物”等荣誉称号。
    二十多年前毅然辞去一切行政职务和高位任命,孤身一人寻访中华文明被埋没的重要遗址。所写作品,既大力推动了文物保护,又开创了“文化大散文”的一代文体,模仿者众多。
    二十世纪末,冒着生命危险贴地穿越数万公里考察了巴比伦文明、埃及文明、克里特文明、希伯来文明、阿拉伯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等一系列最重要的文化遗迹。作为迄今全球唯一完成全部现场抵达的人文学者,一路上对当代世界文明做出了全新思考和紧迫提醒,在海内外引起广泛关注。
    他所写的书籍,长期位居全球华文书排行榜前列。仅在台湾一地,就囊括了白金作家奖、桂冠文学家奖、读书人最佳书奖、金石堂最有影响力书奖等一系列重大奖项。
    近十年来,他凭借着考察和研究的宏大资源,投入对中国文脉、中国美学、中国人格的系统著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大学、《中华英才》杂志等机构一再为他颁奖,表彰他“把深入研究、亲临考察、有效传播三方面合于一体”,是“文采、学问、哲思、演讲皆臻高位的当代巨匠”。
    自二○○二年起,赴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华盛顿国会图书馆、联合国中国书会讲授“中华宏观文化史”、“世界坐标下的中国文化”等课题,每次都掀起极大反响。二○○八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颁授成立“余秋雨大师工作室”。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秋雨书院”院长、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陈羽)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一 烽火秘史
  二 史迹渐近
  三 还债
  四 墓碑
  五 朱家小姐.
  六 乡下
  七 湿润的秋天
  八 叔叔二十岁
第二章
  一 无产地主
  二 妈妈下楼了
  三 夜晚
  四 姨妈和表哥
  五 上海的事
  六 饥荒
第三章
  一 八月的傍晚
  二 同一个省
  三 那个冬天
  四 裸体
  五 稍稍打开的窗
  六 老人和老屋
第四章
  一 紫玉楼梯
  二 齐华
  三 祖母无名
  四 在位和退位
  五 绣花婴儿鞋
  六 雨天长谈
  七 逃向海边
  八 爸爸的秘密
  九 悬崖守护
  十 天人对话
附录 图片记忆
余秋雨主要著作选目
余秋雨文化大事记

前言

  

    一
    这是一本写二十世纪的书。它与那个世纪一起开篇,又一起结尾。
    很多人会想,二十世纪?太近了吧。但是,这种时间观念已被质疑。近几年经常看到一批伶牙俐齿的少年评论家在各种传媒上 发言,说“九○后是老旧的一代”。我一听总想笑,却又立即把笑 容收起。他们所说的“九○后”,是在二十世纪临近结尾时才呱呱 坠地的一代。连那时的婴儿都已“老旧”,我们还能说此前百年的 历史“太近了”吗?
    可以想象,过不了多久,这些伶牙俐齿的少年评论家就会长成高大魁梧的权威评论家。对他们来说,二十世纪早已成为一段连通祖父墓地的斑驳苍苔。
    可能连斑驳苍苔都不如。因为这段历史向来习惯于枯燥的概念,不仅没有苍苔的绿色,而且也没有古代史的趣味。因此,它必然被厌倦、被嫌弃、被遗忘。
    对此,我心有不甘。
    并不是因为我曾经参与,而是因为我从宏观的国际视野认定,中国的二十世纪最具有跌宕起伏的戏剧性。这种戏剧性有好几个支点,其中最集中的一个支点,是上海。
    那就巧了。二十世纪的上海,正是我家三代栖息之所在,因此,我也就为这段历史找到了一条摆脱枯燥概念的小路,那就是具体地叙述一个普通家庭的生存经历。
    不是写历史,因为我顾不上别的门庭,所以也无法做出任何概括,得出任何结论。
    也不是写小说,因为我在叙述中发现,质朴、简洁的力量,远远超过虚构。一件件事情为什么能说得质朴、简洁?因为被太多的眼泪和叹息冲洗过了,已经舍不得留下任何涂饰的印痕。
    很多片段互不相关,很多人物来去无踪——这也都顺其自然,照样留存,不做过度的编织。稍有编织之处,只是把两个真实的人,合成了书里的一个次要人物。
    我相信,再过多少年,也许会有好奇的新一代,反而对这样的质朴叙述产生兴趣。
    二
    这本书的作者,由我署名。但是,前半部分更重要的作者,是我的爸爸、妈妈和祖母。
    事情是这样的——
    一九六六年,我还不足二十岁时,遇到了一场政治运动,爸爸被长期关押,叔叔被迫害致死,全家八口人失去生活来源。爸爸在隔离室里被责令每天书写“交代材料”,“坦白反动的一生”。爸爸是个最平凡的人,从来没有资格做任何“反动”的事、“革命” 的事、值得一写的事,他只希望用厚厚的自述文稿激发暴徒内心的 一丝善良,把他早一点释放,发还工资,让我们全家免于断炊之苦。 写了几个月,他本来就患有眼疾,一时大大发作,既不能看,也不 能写了。暴徒们只得隔几天放他回家一次,由他口述,由我代笔。
    我本来是反对爸爸写那么多“交代”的,但是看着他恳求的表情,听着他颤抖的声音,我感动了,就开始记录。初一听,这是 一堆琐碎的生活流水账,但听着听着我渐渐珍惜起来。爸爸口述 时,坐在边上的妈妈和祖母还会增添几句心酸的回忆。我毕竟懂得 文学,也就特别从一些人情生态的节点上向他们仔细询问。
    就这样,我们一家在抽抽噎噎之中完成了一个特殊的记忆作品。这在正常年月,几乎不可能做到。
    爸爸用蓝色复写纸留下了厚厚一份底稿。十年之后,我曾试图整理一下,但一整理就发现原来的稿本实在太长,必须大大删节。还有一些记忆缺漏,又向舅舅、姨妈、老邻居、老世交做查询。
    这就是本书上半部分初稿的成因。
    本书后半部分,写了那场运动过去之后的事。那时父母已老,就要以我自己的经历为主了。我严守一个原则:即使漫天风云,也 只从自家小窗口看出去。如果与窗内居息关系不大,那么,再重要 的历史事件,也不写。
    我把这样的写作,称为“记忆文学”。
    三
    本书以比较显目的方式,把几十帧相关的照片刊于最后。
    我长期研究视觉美学,因此对形象的感性力量寄予高度信任。世上感觉正常的人,都能对一个陌生人的眼神、一个舞台剧的形 态,快速做出优劣判断和等级判断。虽然可能有错,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第一判断就是终极判断。因此,一张照片所传递的信息,往往超过十篇论文。
    而且,照片也能穿越时间发出最洁净的声音,然后引出最真切的疑问。例如,看了我岳父和叔叔的照片,隔代的后人就会奇怪: 这样正派的男人怎么会在二十世纪无法生存?看了我妻子的剧照, 他们更为奇怪:这样出色的艺术家怎么会在二十世纪被迫失业?
    把形象留下,把疑问留下,二十世纪也就留下了真实的自己。
    当我写这篇自序的时候,二十世纪已经过去了十九年。在中国历史上,二十年算作一代,因此,整本书到今天已成了“隔代遗 本”。隔代,就是隔了一堵高墙。我原来也是这堵世纪高墙那边的人,现在已经站在墙外那么多年了,因此有资格凭着那么多年的“疏离清醒”,作一点“隔代之悟”,供高墙这边的年轻人参考。对于今后世代的读者来说,也多了一层间离风景。
    我的“隔代之悟”,自由地出现在不少章节之后。但这并不是随意的外加,而是本书的特殊结构方式,希望读者朋友注意。
    至于二十世纪结束之后十九年的生存记忆,可看《门孔》一书的部分章节。那书也可称为“记忆文学”,但范围较广,涉及了一大批与我有交往的世纪文化精英,被人称为“《中国文脉》的当代续篇”。
    二○一九年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