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散文

乡间食味

  • 定价: ¥56
  • ISBN:9787546185026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黄山书社
  • 页数:233页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故乡是一种酶,附着在胃壁上的是故乡的食物。
    风箱、做饭的大铁锅、柳木案板、捞面条的笊篱,卷大葱的煎饼、一吃就停不下来的馓子、集市上最爱的点心、红白事中占据重要位置的礼薄长啥样,陪着我们长大的鸡鸭猪狗都去哪里了,那些形成我们独特味觉的各种香料都有什么好玩的故事。一本书在手,带你回到那个魂牵梦绕的故乡。
    本书是作者的“乡间系列三部曲”之一,主题性突出,与已经出版的《乡间游戏》互为映照、补充,以乡间食味这一最日常的切口入手,为我们记录乡村渐渐将要逝去的传统风俗、器具和味道,带我们跟着炊烟的方向回家。
    内文附25张彩色图片,由擅长中原农耕时代乡俗画创作的国家一级美术师王世会创作,笔法细腻,细节生动,人物逼真,充满童趣,展示出乡村生活的诗意、乡间炊具的拙朴和乡风民俗的淳朴,让读者对农耕文明时期的生活有更直观的了解。
    本书为中国作协定点深入生活项目签约作品,作者从2016年底就开始游走在鲁西南的大地上,与乡间的老者对话,查找各种相关资料,最终写出这样一本既有着厚重历史感,又和当下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乡间炊事册页。考证翔实丰厚,书写诗意生动。

内容提要

  

    本书为中国作协定点深入生活项目签约作品,也是“乡间系列三部曲”之一,分为炊具部、风俗部、牺牲部、作料部四个部分,描写鲁西南与炊事相关的器物、风俗以及饮食相关的传说与流变,对传统乡间饮食风物做出了一次比较清晰而完整的梳理,呈现出一幅充满野趣的乡村生活图景。这是对农耕文明的一次深入探究,复原先民生活的悲喜,也是对每个现代人浓浓乡愁的精神抚慰。

媒体推荐

    宋长征是一个有散文雄心的人,从《乡间游戏》开始,便着手于对乡村细部的勾勒。这部散文集入选了中国作协定点深入生活项目,也是他的“乡间系列三部曲”之一。长征借用乡间食味对炊事进行了一次近乎完整的梳理,从食物、器皿的发端写起,到传统风物和现代日常,呈现出一幅充满野趣的乡村生活图景。
    ——邱华栋  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
    民以食为天,宋长征在做一次有关人间风味的溯源,考据翔实丰厚,书写诗意灵动。尤其以其身处乡间的身份,从一个最为日常的侧面进入,将曾经为现代生活做出巨大付出的乡村现实画面呈现于读者面前。袅袅炊烟,是游子心中的一抹乡愁。宋长征书写乡愁,也在记录乡村。
    ——徐可  鲁迅文学院副院长、著名作家、高级编辑
    长征是我的初中同学,我称他为四哥或老宋。我因工作远去海外,他在家乡经营一爿小店和田里的庄稼。白天在镇上理发,夜晚安心侍奉文字。他的文正如其人,外在静默,内在丰盈。读他的散文,那些关于故乡的味道、童年的纯真,离我那么远,又那么近。他说写下即永恒,但永恒的都是寂寞的。我认为寂寞是最响亮的声音。我愿意倾听。
    ——刘瑞新  青年译者、旅澳医务工作者

作者简介

     宋长征,乡村理发师、山东省签约作家。素描乡村物事,勾勒民间冷暖,感触大地心音,聆听天籁私语。
    作品曾获多种文学奖项,散文集《住进一粒粮食》获山东省第三届泰山文艺奖(文学创作奖)。2017年出版散文集《乡间游戏》。

目录

第一辑  炊具部
  厨房手札
  秫秸以及秫秸梃子的延伸
  一把菜刀在乡间游走
  风箱入定
  七步之外是一口大铁锅
  瓯是一种怎样的情致
  柳木判案
  锅里长出一根树柯杈
  日高人渴慢思茶
  等一等,笊篱在喊你
  火光映红灶神的脸庞
  炊烟乱
  提刀夜行
第二辑  风俗部
  说土语的筷子
  葫芦藤上结西瓜
  六指豆腐
  冰鉴
  黄金时代的烤肉图谱
  煎饼在雪中飘
  馓子的隐喻
  点心记:黑暗中的甜
  豆饭以及排序小考
  乡村礼簿
  饕餮养成记
  小食单
第三辑  牺牲部
  如何祭奠一只羊
  一颗好头迎春来
  鸡鸣喈喈
  鸭子飞了
  泥鳅隐士
  一纸鹅书
  八十年代的小牛
  土狗笔记
第四辑  作料部
  酵母是一只叫乡愁的小虫
  作料,佳丽之书
  草木十二钗

前言

  

    炊烟的根脉
    更早更早的从前,人生活在荒野与丛林,兽的脚步在夜色中逡巡,可听见惊悚的低吼。守护家园的人不敢沉睡,即使假寐的瞬间,也能看见梦中的村庄与城邑,只是不知道未来的路有多远,只是不知道如此担惊受怕的日子还有多长。智者的诞生,从来不是用天才就可界定,这需要时间的熬煮,需要在一次次痛定思痛之后陷入深深的反思:若要躲避无边的惊悚与荒寒,就要在大地上修建属于自己的家园。
    烧荒垦种,是一个关联词语,燔野之火,烧出了一条艰难的生存之路——野蛮归野蛮,除此之外还能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呢?
    我的眼前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意象:炊烟升起,在有风的暮色之下飘荡。此时的天空近乎一张沉默的宣纸,白色炊烟犹如被一支无形的时间之笔着墨,点染,勾勒,在烟青色的背景上描画出一幅印象派水墨,流畅的线条,独特的晕染效果,如果仔细分辨,尚能分辨出哪一缕是我家升起的炊烟。因为日子单薄,笔画显得虚幻、空灵了许多。
    人类定居下来,锅碗瓢盆就成了日常所需。再早一些时期的石碗、石釜太过笨重,尚不适宜逐水而居,就从附近的池塘或湖泊采来青碧的荷叶,衬在用泥巴抟成的盆状物底部,钻燧取火,引燃,烹煮采集而来的原始谷物,或者狩猎得来的野物。这是继茹毛饮血之后的巨大变革,以炊烟作为引子开启了人类早期的群居生活。
    这荷叶衬托的盆状物即是陶的雏形。泥土是大地上的泥土,被摔打,被抟转,被切割,被做成一个个器皿的形状。火光燃起,泥土在火焰中历练,一次次煅烧筋骨,就有了源远流长的土陶艺术。陶的早期,即是作为生活的陪伴诞生在村庄侧旁,朴拙,沉默,在憨厚的表情之下潜藏着一颗悲悯之心。这时的炊烟尚未葱茏,只是一缕缕从流水的河畔扶摇上升,洞见了先民简单的日常。陶制的鼎、甑、鬲、釜、罐,是为了盛放漫长的光阴;泥土做的地灶、砖灶、石灶,是为了将谷物与野物炊熟,以面对日月沧桑;粗劣的钵、碗、盘、盆作为食具,足以让人体会到岁月的艰辛。
    即便如此,生活也要继续。传说中彭祖为尧帝烧制的“雉羹”,大概就是在土陶的炊具中烹饪而成。“彭铿,彭祖也。好和滋味,善斟雉羹,能事帝尧,帝尧美而飨食之也。”尧帝病,彭祖捉来一只野鸡烹制羹汤,不多时飘溢出鲜美的味道,病愈之后的尧帝大悦,喊来彭祖接受封赏,到徐州一带建国称王,便是彭城的来历。
    我家也使用过土陶的器皿,即便是现在,当我端起一只廉价的青花瓷碗,依然能看见乡间炊具一路走来的仆仆风尘。炊具器皿革新,细致精巧的青铜食具登上历史舞台,不仅由于导热较快提高了烹饪效率,而且彰显出了贵胄之家的奢华与礼仪——这也是后来青铜器进化成礼器的原因之一。贵族们在举行祭祀、宴飨、征伐及丧葬等礼仪活动中,以此来表明使用者的身份、等级和权力。到了春秋时代,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铁制炊具逐渐出现,相较于青铜炊具则更为亲民。
    每当过年,我家的门上就会贴上“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对联,是希望在新一年里风调雨顺,风风火火。此时的炊烟有祝福的意味,谷神在天,灶神在地,一缕炊烟就是衔接天地的缥缈经幡,祈求家园康乐平安。
    一只羊在老河滩上奔跑,它不知道自己的来路,也不知道归途,骨子里的情愫只是在青草萌芽的季节开始萌动。还需要什么呢?自从母系氏族社会开始,羊就开始了陪伴先民的旅程。水草丰美,就是羊最幸福与满足的时光,在清水中看见自己温和的容颜,在睡梦中听见农人亲切的呼喊,山一程水一程,有了羊的村庄就多了几许祥和之气,在临近春节的时候,它们将被作为乡土的牺牲供上桌案。
    牺牲应该是一个褒义词,无论是用来刻画英雄,还是取其本义。猪牛羊三牲,作为丰盛的祭品摆放在祖先与神灵面前,就足以表明了我们对天地的虔诚。原牛是一种颇具传奇色彩的野生牛类,在有记载以前分布在东至中国西至法国的广袤地带。或许在驯化的过程中,原牛也有过挣扎与抗争,一次次将愤怒的眼神投向高举的鞭子,却又一次次踏着疲惫的脚步归返——弱肉强食的森林法则让它不得不思忖个体的安危与家族的未来。那么好吧,一头牛的陪伴可谓绵长,从大约7000年以前开始沉重的耕耘,一路风霜雪雨,进化成农人最为忠诚可靠的帮手。
    这是对物种起源的简单剖解,在面对被屠宰的命运时仍然让人觉得唏嘘,没有人能阻挡它们作为食物的诱惑,就如同世界本身到处隐藏着悖论。但至少,作为食物链顶端的我们还是要有一些悲悯之心,毕竟是它们献出血肉与力量供养了生活在大地上的我们。
    又是一年麦黄天,布谷在夜色中游走,毫厘不爽地敲响节气的鼓点。谷物春华秋实,原产于黄河流域的粟是最早的粮食,所以夏与商属于“粟文化”时代。粟与狗尾草同宗同源,广泛分布在黄河两岸,当时的温度比现在要高出2~3℃,降水不多但集中在夏季,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狗尾草的一个分支逐渐进化成了粟,也就是现在的谷子。
    粟又叫稷,后稷的稷。后稷为谷神,传说从童年时期就开始研究种麻与菽,成人之后,可相地之宜,哪片土地可种谷子,哪片土地可种小麦,哪片土地适宜播种麻和豆子,后稷抓起一把土就能看出,于是做了掌管农业的官,教民耕种,这也是后稷被称为谷神的原因。
    在铁制锅釜代替了土陶与青铜器之后,动物性油脂和调味品开始问世,为独具中国特色的油烹法提供了充足的条件。菜品也开始出现了南北风味的分野,地方菜系开始崭露头角。其中北菜以现在的豫、秦、晋、鲁一带为中心,辐射整个黄河中下游,以猪犬牛羊为主料,注重烧烤煮烩,崇尚鲜咸,汤汁醇浓;南菜以现今的鄂、湘、吴、越一带为中心,遍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淡水鱼鲜辅以野味,鲜蔬拼配佳果,注重蒸、酿、煨、炖,酸辣调和以滑甘,且偏爱冷食。这一分野到汉魏六朝时继续演进,由二变四,逐步显示出四大菜系的雏形。
    火候之法相当于艺术领域的灵感一词,因其不可捉摸性而全靠庖厨者的经验获得,是说在烹煮的过程中根据原料的老嫩硬软、厚薄大小和菜品的制作要求而所采用的火力大小与时间长短。父亲坐在灶膛前,喷吐的火苗就是足以掌控的灵感,母亲司厨,在多年的乡村生活中为我们提供了一碗热粥的温暖,虽说家境贫寒,也会偶尔发挥一下多年积累的厨艺经验,做出一桌尚算丰盛的饭食。没有人抱怨,生在乡间的我们深刻体悟到一粥一饭来之不易,没有人轻言放弃,而是在与生灵和谷物的陪伴中负重前行。
    乡间炊事的发展就是整个社会发展的缩影,在这漫长的光阴中,你能看见富者的奢华与铺排,也能看见贫者的无奈与坚忍。几乎每一件现代器皿都刻印着日渐消逝的旧时风物的光影,几乎每一步前行都是踏着先民的足迹,几乎每一叶菜蔬、每一粒谷物都保持着生动的容颜,几乎每一种图腾都暗藏神迹,在冥冥之中佑护着村庄与大地。
    炊烟是有根的事物,当暮色降落田野,一缕缕炊烟从村庄的上空升起。如果仔细倾听,你一定能听见远方传来麦子拔节的声音,流水轻泠的回声,耕牛悠长的哞鸣,甚至母亲唤归的声音。沿着长长的田垄,沿着炊烟升起的方向,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