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经 济 > 财经管理 > 世界经济

后疫情时代大重构(精)

  • 定价: ¥69
  • ISBN:9787521723137
  • 开 本:32开 精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中信
  • 页数:250页
  • 作者:(德)克劳斯·施瓦...
  • 立即节省:
  • 2020-11-01 第1版
  • 2020-11-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畅销书《第四次工业革命》作者、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新书,关注当下热点话题,谏言未来世界发展方向。
    书中系统梳理了世界即将发生变革的三大方面,视角宏观且独到,具有较高的趋势预测价值。
    从宏观领域到微观视角,再到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本书将成为新冠疫情当下每个人都不容错过的未来生存指南。

内容提要

  

    新冠病毒席卷全球之际,颠覆了国家治理、经济运行和社会交往的方式,革新了人们的固有认知。在这场空前危机中,人类社会的裂痕从未像今天这样一览无佘,社会分化、公平缺失、合作乏力、全球治理与领导失灵等问题尤为明显,甚至有人以“新冠纪元”作为新的纪年方式来凸显新冠疫情的决定性影响。在未知与恐惧中,人们不禁会问:疫情过后,人类社会的未来将会是什么模样?世界又该何去何从?鉴于此,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克劳斯·施瓦布携手“每月晴雨表”管理合伙人蒂埃里·马勒雷适时地带来了《后疫情时代:大重构》一书,旨在为国家、社会、企业与个人在后疫情时代的发展道路指引方向。
    书中从三个维度系统梳理了未来世界的新格局。第一个维度评估疫情对五大宏观领域的集中影响,即经济、社会、地缘政治、环境和科技;第二个维度深入微观层面,考察具体行业和企业的现状和前景;第三个维度关注个人,推测疫情对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及心理造成的影响。
    作者认为,事关存亡的危局也是反省的良机,蕴藏着变革的潜力。疫情仿佛将人类带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其中一条路通向更美好的世界,一个更加包容、公平和敬畏自然的未来世界;另一条路则会带领我们回到原来的世界,危机与风险层出不穷,人类社会险象环生。因此,我们必须做出正确的选择。这些挑战未来所产生的后果或许超出我们的想象,但人类重建世界的能力同样远超我们的想象。

媒体推荐

    事关存亡的危局也是反省的良机,蕴藏着变革的潜力。我们应该利用此次前所未有的机会,重新构筑我们的世界,努力让世界度过危机,变得更美好、更有韧性。
    ——克劳斯·施瓦布

目录

中文出版序
引言
第一部分  宏观层面的大重构
  第一章  概念框架——当今世界的三大特征
    相互依存
    瞬息万变
    错综复杂
  第二章  经济复苏
    新冠疫情下的经济
    经济增长和就业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第三章  社会的重构
    不平等
    社会动荡
    “大”政府的回归
    社会契约
  第四章  地缘政治的重构
    全球化和国家主义
    全球治理
    中美对抗的加剧
    脆弱国家和失败国家
  第五章  环境的重构
    新冠病毒和环境
    大流行病对气候变化和其他环境政策的影响
  第六章  技术的重构
    加快数字化转型
    接触者追溯、接触者追踪和接触者监测
    反乌托邦的风险
第二部分  微观层面的重构(行业和企业)
  第七章  微观趋势
    不断加速的数字化
    具有韧性的供应链
    政府和企业
    利益相关者理念和ESG
  第八章  行业复兴
    社会互动和去致密化
    行为改变——长期性变革与暂时性改变
    韧性
第三部分  人性的重塑
  第九章  重新定义人性
    人性本善?人性本恶?
    道德选择
  第十章  心理健康
  第十一章  人生重要事项的变化
    创造性
    时间
    消费
    自然与健康
结论
致谢
注释

前言

  

    亲爱的中国读者:
    当我撰写《后疫情时代:大重构》一书的中文版序言时,世界许多地区正在面临第二波新冠疫情。欧洲和美洲大部分地区的确诊病例数量创下新高,而疫苗距离投入使用尚需数月时间,一些国家已经恢复了2020年春季采取的封禁措施。
    但在中国以及东亚和太平洋其他地区,情况则和上述趋势明显不同。在这些地区,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V形经济复苏已经到来,社交生活已经基本恢复到疫情暴发前状态。在中国国庆长假期间,6亿多中国人实现了安全的国内旅行。
    中国的快速复苏表明,在战胜疫情威胁之后,我们完全可以实现“大重构”。当然,这种重构绝非是指回到过去。这些地区的经济和社交生活虽然已经回到正常轨道,但也发生了一些根本性的变化:社会和经济体系的韧性已经增强,为应对新冠疫情之类的挑战做好了更加充分的准备。
    和世界其他地区一样,新冠疫情在暴发之初给东亚地区带来了冲击。这种病毒起初并不为人所知,其传播速度之快、造成的危害之大,超越了100年前西班牙大流感以来的任何一次疫情。因此,在疫情暴发之初,世界各国充满恐惧、恐慌和不确定性,也就不足为奇了。
    然而,中国、新加坡、新西兰和韩国等国实现了全民一心、共同抗疫的局面,克服了新冠疫情带来的各项挑战。相比其他国家,这些国家的政府果断采取行动,广泛动员社会资源,开展强有力的社会合作并进行信息共享,因此能够以更可持续的方式,更加迅速、强劲地从疫情中复苏。
    相关数字一目了然地说明了此次疫情带来的冲击和随后的复苏过程。中国是最初的疫情中心,但其经济与社会在2020年春季开始复苏,到秋季已经实现连续几个月没有国内感染病例。与此同时,尽管中国经济在2020年第一季度出现了大幅负增长,但到第三季度已经实现强力反弹。
    中国正将抗击新冠疫情的经验教训纳入制度建设。和其他国家一样,中国认识到需要建立传染病快速响应机制;各级政府官员应该开展更加有效的防疫工作;要发动广泛的社区力量,快速、有效地实施疫情防控措施。
    我相信,中国将会吸取这些经验教训,也将因此实现更加稳健的发展。与此同时,我也希望世界各国在此次疫情之后能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我们是同住在一个星球上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拥有并且应当携手创造一个共同的美好未来。
    正如我在本书末尾所述,在后疫情时代,我们有两条道路可以选择:一条道路通向光明的未来,社会经济更加包容、更可持续、更有韧性;另一条道路则带领我们走向更加动荡、危险和不宜居住的世界。
    我们必须做出正确的选择。在此,我郑重邀请各位读者一起努力,共同塑造更加美好的世界。
    克劳斯·施瓦布
    2020年10月于日内瓦

后记

  

    2020年6月,在新冠疫情暴发近6个月之后,世界形势已截然不同。在这短短的6个月内,新冠疫情已经引发了巨大变化,凸显了社会经济长期以来一直面临的裂痕,并加剧了此前人类面临的多项重大挑战,包括日益加剧的不平等问题、普遍存在于人们心中的不公平感、不断扩大的地缘政治鸿沟、政治极化、越来越高的公共财政赤字和居高不下的债务、效率低下甚至缺失的全球治理以及过度的金融化和环境恶化等。新冠疫情灾难会是狂风暴雨来临前的电闪雷鸣吗?它能触发一系列深刻的变革吗?我们无法预知10个月后的世界状况,更遑论10年后的世界,但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如果不采取行动来推动当今世界的大重构,未来的世界定将风雨飘摇。在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小说《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中,整个村庄都预见到了即将到来的灾难,但没有一个村民愿意或能够阻止这场灾难的发生,直至一切为时已晚。我们不想成为那样的村庄。为了避免那样的结局,我们必须即刻推动世界的大重构。这绝非“锦上添花”之选,而是“势在必行”之举。纵观历史发展轨迹,如果不能解决和消除社会经济中根深蒂固的顽疾,我们必将面临更大的风险,最终依靠冲突甚至革命等暴力手段才能完成世界的大重构。由此可见,勇敢面对当前困境,我们每一个人都责无旁贷,而新冠疫情恰好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机会:它“为我们提供了千载难逢、但稍纵即逝的机会,让我们反思世界,推动世界进行大重构”。
    新冠疫情激发的深层危机为我们提供了大量机会,促使我们反思社会经济如何运作,又为何失灵。反思的结果一目了然:我们需要改变,我们应当改变。但是,我们能做出改变吗?我们能从过往的错误中学习到什么吗?新冠疫情能否打开通往美好未来的大门?我们能够恢复世界秩序吗?简单来说,我们能推动世界进行大重构吗?大重构是一项雄心勃勃的目标,或许过于雄心勃勃,但我们别无选择,唯有全力实现。我们要缓解世界的分裂状况,减少环境污染和破坏,在疫情暴发前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建设更加包容、平等和公平的世界。如果我们自暴自弃、无动于衷或无所作为,社会不平等、经济失衡、不公正和环境恶化等问题就会越发严重,世界就会变得更加贫瘠、分化、危险和自私,也会让全球大多数群体难以忍受。毫无作为绝不可行。 尽管如此,世界大重构的前景仍不明朗。有些人会害怕任务艰巨而拒绝参与这一进程,他们希望当前这种紧迫感会消退,形势会很快回到原来的“常态”。这种消极态度的逻辑是:我们以前经历过各种类似的冲击,包括大流行病、经济严重衰退、地缘政治分歧和社会矛盾等,这次同样也能安然度过。社会会重建,经济会重启,生活会照旧!他们同时也坚信,世界状况没那么糟糕,我们只要在外围进行一些修修补补,世界就仍然美好。诚然,今天的世界状况整体来讲比过去有了很大改善。我们必须承认,人类从未身处如此美好的世界。过去几百年中,尤其是近几十年来,衡量人类发展的几乎各项关键指标(比如生活在贫困中或死于冲突的人口数量、人均GDP、预期寿命或识字率,甚至大流行病导致的死亡人数等)都得到了持续的改善。但这种改善只是“平均水平”的改善,对于感到受排斥(通常确实受到了排斥)的人群来说,这样的数据统计毫无意义。因此,认为当今世界状况胜于以往的观点确实无可厚非,但这也不能作为人们安于现状的借口,从而对各种积重难返的弊病充耳不闻。 …… 这些专家学者的乐观表述也得到了多项调查结果的支持。这些调查表明,我们都渴望变革。英国开展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绝大多数民众希望在经济复苏过程中彻底改变经济发展方式,而只有1/4的人表示希望经济发展重回疫情之前的模式。另外还有多项国际调查发现,世界范围内绝大多数民众希望从疫情中复苏的经济能够重视气候变化问题,并支持绿色的经济复苏。世界各地的运动也风起云涌,纷纷要求建设“更美好的未来”,并呼吁建立新的经济制度,摒弃唯GDP论,真正重视人类共同的福祉。 我们正处于十字路口。其中一条路通向更加美好的世界,一个更加包容、公平和敬畏自然的未来世界。另一条路则会带领我们回到原来的世界,各种糟糕的意外风险层出不穷,让人类处于险象环生的境地。因此,我们必须做出正确的选择。这些迫在眉睫的挑战或许超出我们此前的想象,但我们重构世界的能力也远超我们以往的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