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散文

三十不设限

  • 定价: ¥58
  • ISBN:9787545559934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天地
  • 页数:336页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紧密贴合时下热点女性话题】
    乘风破浪的姐姐和三十而已的真实写照。
    【接地气的不安和困境,引发广泛共鸣】
    经得起考验:主题、语言和文字;
    引得起共鸣:触及当代职场女性的痛点。
    【百万销量传记作者的涅槃经历】
    超强的文字功力生动还原30岁女性的职场进阶与转型。
    【政界、学界、商界大佬鼎力推荐的励志女性】
    曹国伟、冯仑、雷军、黎瑞刚、李开复、罗振宇、王强、徐小平、俞敏洪、张亚勤鼎力推荐。
    【影视明星王珞丹鼎力推荐,伊能静深情作评】

内容提要

  

    只有不设限的人生,才能突出生活的重围。
    范海涛并非天生勇敢的女孩。
    20岁出头,她按部就班地上班,波澜不惊地生活。
    30岁前,她开始因所谓的年龄压力和转型困难而殚精竭虑,也面临日渐年迈的父母和日常琐碎带来的一地鸡毛……
    然而,突破了那个内心充满恐惧的自我,战胜了那个感觉不好的自己,突出了生活的重围,她开始对一切艰难感到习以为常。
    30岁后,她忽然发现——自己再也无惧时光的流逝。

媒体推荐

    就在几个月前,海涛为小米写的传记《一往无前》顺利面世了。这是一本让许多小米员工热泪盈眶的作品。海涛关注世界,让时代中孤独的个体被听见、被看见、被认识。
    ——小米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
    只要海涛回来并踏实在这个领域耕耘,她就有机会在中国开创这个“口述历史”的历史。她的面前,摆着的是整个中国商业社会呼之欲出的对高质量文字记载历史的需求。
    ——新东方联合创始人、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
    很多年轻人曾经问我一个问题——年轻人怎么冲出重围?他们总是和我提起“迷茫”这个话题,眼睛里充满了不知所措。这个时候,我总是想起范海涛这个例子。
    ——原谷歌大中华区总裁、创新工场创始人,李开复

作者简介

    范海涛,传记作家,16岁开始发表新闻作品。2001年毕业于中国西南政法大学,获文学学士和法学学士学位。2001年——2011年任《北京青年报》财经记者。2013年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历史专业,是中国第一个口述历史专业硕士,也是目前口述历史专业最高学位拥有者。2013——2014年,任新浪网驻华盛顿记者。2014年回国创办范海涛传记与口述历史工作室,专注于人物传记写作,并致力于口述历史学科引进工作。2009年,曾获中国最佳本土商业作者奖。

目录

导言  不勇敢无以致青春
第一章  在青春的末尾
  1.梦想在什么时候复苏
  2.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3.倾听内心的声音,让自己全力以赴
  4.放弃努力,就是老了
第二章  踏上一颗孤独的星球
  1.跌入另一颗星球
  2.单打独斗,战胜日常俗务的小怪兽
  3.水深火热的合租生活
  4.年轻人的困境
  5.跨越语言带来的疏离感
  6.街头小报am New York里的世界
  7.和自己的胃和平共处
第三章  狭路相逢,没有人能够幸免
  1.在不经意间,窥探到了自己的紧张
  2.被紧紧包裹的自我在对比中愈发清晰
  3.慢慢爬出洞口,见到隐约光芒
  4.把隐藏的自己大胆地暴露在阳光之下
  5.文化风暴让我被多彩的生活彻底包围了
  6.未知世界的一角在困惑与理解中渐次展开
第四章  对潜能的无限挤压
  1.并未落空的害怕
  2.同性恋题材的启蒙
  3.以为逃过一劫
  4.接受这个悲惨的现实
  5.与老毒贩一起穿越时光隧道
  6.我的世界开了一扇窗
第五章  张望窗外的世界
  1.“9·11”事件:从旧壳子里走出来的第一步
  2.记者的灵魂再次横空出世
  3.在团队中反思自己的性格
  4.突破了那个内心充满恐惧的自我
第六章  与世界深度交往
  1.对世界的认知逐渐清晰
  2.铲除根植在身体里的偏见
  3.与世界更接近一点
  4.走近认知的蛮荒之地
  5.每个人都是你看世界的一扇窗
  6.透过窗口,我的生活充满了阳光
第七章  世界邀你同行
  1.战胜那个感觉不好的自己
  2.成为闯荡爱好者
  3.我知道,我又溺水了
  4.没有什么比拥有一颗饱满的灵魂更重要
  5.再也无惧时光的流逝
跋一  Hearing History
  聆听历史
跋二  怀着敬畏之心继续上路

前言

  

    三十不设限
    范海涛
    “天命所归”,这是一个最近阅读时遇到的让我眼前一亮的词。这个词的本义是天命一定会回到它应该去的地方,而这个地方就是你的身上。
    回望我这十年所做的事情,从《世界因你不同》到《就要一场绚丽突围》再到《颠覆者》,再到2020年8月11日刚刚出版的小米史《一往无前》,通过2011年到2013年的这场人生突围,我最终确认并延续了自己的“天命”,那就是——记录。用口述历史去定格这个时代的质感和故事。
    由此看来,30岁之后去留学,这个当时很有争议的选择,对我的人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我把在哥伦比亚大学所学习的口述历史的访谈方法,运用到后来的所有作品当中。30岁时这场看似对人生秩序的归零和重建,让我找到了自己的原始动力,它已经呈现出应有的价值。
    静静回望过往,从2014年7月,我拖着3个大行李箱从华盛顿达拉斯机场回到中国,到今年的9月,已经过去整整六年。在这六年当中,我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记录我留学生活的《就要一场绚丽突围》于2016年出版,两本基于口述历史的传记作品《颠覆者》和小米史《一往无前》出版;其次,我的女儿在2017年出生了,这让我最终进入了一个丰富多彩而又责任重大的父母星球,对生命有了全新的认识;还有,我患有严重慢性病的妈妈,在忍受了漫长的15年的痛苦之后,于2017年6月23日长眠离世,让我第一次体验了失去至亲的难以名状的悲痛。
    另外,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曾经出现在本书里的,我在纽约最好的朋友之一蓝蓝,在今年3月的一个早上遭遇车祸突然身亡。我震惊之余沉浸在一种迟迟不敢相信的情绪里,也在很长时间里思考着生命的无常。
    这是我回国之后经历的几件大事,但是这些事并不是线性发生的。很多时候,它们是两三件事情一起并行降临到我的生活当中。比如,我是在怀孕的后半程完成了《颠覆者》的。再比如,2017年,我在照顾一个嗷嗷待哺的新生命的同时,目睹着母亲度过充满磨难的生命的最后5个月。还有,我在女儿只有两岁的时候,启动了小米史这个非常繁复的公司发展案例研究项目,在访谈小米公司高管、投资人和普通员工的日子,在写作的390天里,我不但在充满未知的职场里闯荡,同时也肩负着养育新生命的重任。
    或许,这就是人生本来的样子。
    它充满了压力、悲痛和无常,也汇集了喜悦、进步和希望。我们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拓展自己的边界、学会迎接挑战和接受现实。在这个复杂的人生阶段,我非常庆幸我有过出国留学的人生突围,这不但让我在30的年龄段弥补了自己的缺憾,也让我在面对真实而汹涌的生活时,因为和自己的使命站在一起,而感觉到无比笃定。
    这所有的过程,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生命的意义”这几个字。在经历了生老病死、目睹了新生和病痛之后,我很长一段时间都在思索“人生的价值感”这几个字的真正含义,并且迷恋上了欧文·D.亚隆。我在《妈妈及生命的意义》《当尼采哭泣》中了解什么是死亡焦虑和生命的觉醒。我也读陆晓娅老师的《影像中的生死课》,了解了死亡是一场关于自由永不熄灭的启蒙。
    在这种更深层面的探索中,我知道,生命没有现成的意义等在那里让人们发现,人必须为自己的生命创造意义、构建意义。
    非常幸运的是,我把自己人生中这段为期三年的留学经历记录了下来,并且形成一本图书。这本书出版以后,读者的反馈远远超过了我的预期。很多读者告诉我,因为这本书,他们得到了人生的启示,由此开始了真正的、一场属于自己的冒险。而这些冒险最终帮助他们打开了一个新世界,从而让他们和自己的梦想相逢。在这些读者中,有的人真的放下了舒适区,出国留学了,这个举动帮助他们打开了认知世界的一扇窗。而有些人最终离开了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或者不喜欢的生活,进入了另一个自己真正热爱并且擅长的领域,并在这个新的领域里触摸到了意义感。
    有很多人在阅读这本书之后和我说,这本书改变了他们的人生,他们也找到了自己的使命。
    这些反馈让我感受到了文字的力量。当你写下的文字触达了一些人的内心,并且和这些生命进行了对话时,它已经完成了文字的最高使命。当一个人终于可以打破思维的框架,开始敢于冒险,他就会品尝到突破自己边界的快乐。
    就如同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里的那句话:“我明白循规蹈矩未必不是幸福。但血气方刚的我想踏上更为狂野不羁的旅途。我认为我应该提防这些安逸的欢乐。我心里渴望过上更危险的生活。我随时愿意奔赴陡峭险峻的山岭和暗流汹涌的海滩,只要我能拥有改变。”
    在这本书再次出版之际,我想对所有曾经读过这本书的读者表示感谢,也想对未来的读者说声——你好!虽然这本书在再次出版时被编辑们命名为《三十不设限》,但是在我看来,其实无论到了哪个年纪,世界都是我们应该探索的无垠天地。
    勇气将引领你和自己的使命相拥。

后记

  

    聆听历史
    杰瑞·阿尔巴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历史硕士专业讲师
    每次邀请嘉宾来我的课堂,我都会让学生们做自我介绍。毫无例外地,海涛都会这样介绍自己:“我是第一个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口述历史的中国学生。”她说这话时面带微笑,像是在承认自己面临的所有挑战,同时又满怀自豪感和严肃的使命感。
    哥伦比亚大学的口述历史专业在世界上可谓独一无二。它旨在研究口述历史——历史亲历者的一手证据——诸多可能的用途。我一直有预感,海涛在美国学习口述历史的经历和她在美期间的见闻必将写成一本书。我之所以这样认为,不仅是因为她做那番自我介绍——“我是第一个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口述历史的中国学生”——时表现出的坚定,同时还因为她是一个颇有天赋、酷爱写作的作家。
    “哦,我太喜欢海涛了!”我的一位朋友说。一位年逾六旬的艺术家第一次见过海涛后,这样对我说道。那次见面是在我教的一个班做完展览之后。随后,这位艺术家和海涛同乘火车回曼哈顿。“她伶俐得像枚纽扣!”艺术家说。
    记得决定把这位艺术家的评价告诉海涛时,我意识到也许我需要对这个美式俚语做点解释:“伶俐得像枚纽扣”是什么意思?这是海涛选的由我教授的创意写作课需要掌握的几百个惯用语之一。创意写作课也是她研修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历史硕士专业的课程之一。
    海涛有能力掌握这些俚语,做到定期——周复一周、月复一月——吸收新的英文字词组合、学习英语口语无尽的表达花样,与此同时,在别的课上,她又要面对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挑战——必须破解用学术语言写就的晦涩难懂的论文——这一切始终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海涛选修的那门创意写作课,要求学生撰写从口述历史访谈中获得灵感的故事。口述历史访谈顺理成章地涵盖了各种惯用语,那些从正式美语中演变而来的各种非正式、区域用语及美式英语的其他变种。我们也会邀请嘉宾来课堂上接受访谈:有纽约市的医务护理员——2001年9月11日世贸大楼双子塔倒塌时,她侥幸逃生;有哈莱姆区80岁的前海洛因毒品贩子;有20世纪60年代在实验剧场演戏以及参演过电影《安迪·沃霍尔》的女演员;也有“二战”老兵。我们还在一所为刑满出狱人员做融入社会服务的过渡教习所做采访。所有这些人都用极其俚语化、极其个人的风格讲述自己的故事,这照理会让海涛理解起来颇费周章,但事实却并非如此。这种棘手的,有时还是诗篇式的语言正是口述历史访谈的本质。我们的口述历史访谈往往是以放松和交谈的方式进行的,其本身是一场精心组织的非正式对话,有时要记录流浪汉甚至是犯人的语言。访谈依赖于场景的严肃性和该场景中使用的非正式语言之间存在的某种内在张力。口述历史感兴趣的是围绕每一件官方历史的非官方故事。顺理成章的是:这些非官方的、往往具有颠覆性的史实,其叙述语言相对那种剔得干干净净、自我意识过强的精准语言,应该更为松弛——后者在亮闪闪的辞藻包装下的官方说法,常常充斥着官方谎言。这种非官方的叙述方式在美国文学中有很多范例,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就是最著名的一个:主角哈克贝利乘一排竹筏顺密西西比河漂流而下,筏子上藏着一个逃亡的奴隶。两个追捕奴隶的人乘着另一条小船经过时对他喊话:“你的筏子上还有别人吗?” “有的。”哈克贝利答道。 其中一个追捕者问,那人是自人还是黑人。 “白人!”哈克贝利说。于是追捕者们离开了。哈克贝利此时自言自语道:“噢,我撒了个谎,我应该感觉很糟糕!我帮一个奴隶逃跑了。他是一个从来没加害过我的人的财产。可为什么我又感觉很好呢?”如果官方的政策是道德败坏的(如书中政府对奴隶制的纵容),那么,有时会有某个像哈克贝利这样的普通人,一个几乎没有受过教育的人,一个其英语水平反映出自己与社会是多么脱节的人跳出来说皇帝是赤裸裸的;这样一个人被选择指出道德的败坏,并且拒绝认同这样的道德。 这就是口述历史让人感到耳目一新之处。它让人听到从那种不被认可的视角所讲述的鲜少耳闻的故事。它让人知道官方说法也遭到质疑,而质疑所使用的语言本身就像被揭示的真相一样新颖。 当我想要复述那位艺术家对海涛的评价时,我开始琢磨如何解释“伶俐得像枚纽扣”这个说法。是什么让一枚纽扣显得伶俐?它的大小?顺着这个思路——因为我们通常是先按字面意思解释一个俚语,再想办法去精确解释它——一枚海涛样貌的纽扣就出现在我面前。海涛会是怎样的一枚纽扣呢?鲸须制作的?布的?(我无意中想到她是一枚非常别致——像一件稀有古董——却又耐用的纽扣。) 不过真正触动我的是,那位艺术家用来描述海涛的话是多么的不精确。海涛或许可以用很多东西做比喻,但她恐怕不会是伶俐如纽扣。在某种意义上,那位艺术家眼中的海涛伶俐得像枚纽扣(也就是说可爱、没有威胁性),正是海涛的成功之处——她作为一个观察家、访谈者、作家——让我的艺术家朋友感到自在。我能够想象得出,海涛如何通过自己娇小的身材使得另一个女人感觉放松——海涛身高大约1.66米,而那位艺术家至少有1.83米,她矗立在海涛面前,就像成年人矗立在孩子面前(从而完全看扁了那个孩子)。海涛成功地让那位艺术家滔滔不绝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就好像她——海涛——只是一面空白屏幕。与此同时,海涛始终站在那里,像个老派的记者,把自己隐藏在朴素的外表中,以钢笔和笔记本为装备,微笑着记录下艺术家所说的一切(那天晚上以及在其他几个场合,我都见识过海涛用这种笔记本和钢笔的绝招)。我从前常说,拜这种隐形能力所赐,海涛可以当个出色的情报搜集者。更有甚者,如果她想做那种手下不留情的新闻记者,决意不惜一切代价搞到好故事,她可以把这种能力用得炉火纯青。但她并不是这种人——作为一个严肃而才华横溢的作家,她根本不屑于此。她排斥廉价的噱头,她的作品带着辛辣的幽默感,犀利而深刻。这样的写作拒绝简单的回答,而是要抛出困难的问题。 她是这样一种作家,犹如写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时的马克·吐温,感兴趣的是具有某种道德维度的问题、某种文学得心应手能驾驭的问题。这是海涛最值得赞誉之处。而本书最值得信赖之处在于,它是根据某种超越语言障碍的敏锐观察写就的,同时它又深植于她对普通人表达方式的学习掌握,所有这些领悟都来源于她对众多美式英语变种的学习掌握。 我很快就发觉,虽然她在中国已经卓有成就,她仍然选择口述历史项目、来到美国,决心从头学习口述历史的研究方法,并体验一个全新的国家、全新的文化,只要这些能够使她掌握传统新闻学以外的新技能。抛开当今新闻学的成就不提,某些卑劣的旧习以及当代新闻学的环境都需要经受严格的审视。她感兴趣的是找到一些方式,使得她比目前新闻业所允许的走得更远——这倒不是因为新闻业本身有缺点,而是由于新闻必定有截稿期和来自编辑的压力。 口述历史追寻史实所花费的时间,与新闻相比可以说是“奢侈”的。海涛决意好好利用这种奢侈。她只想探寻,从历史角度审视某人生平为什么需要花费一定时间;她只想知道,如果顺着故事讲述者的线索以及故事本身走下去,不对这个故事强加某种外在的限制,能够得到什么。 为了规避某些问题——这些问题是传统的记者为了保持人格尊严而不得不想办法规避的,海涛就那么安静地坐着,好几个小时倾听着自己的采访对象。她并不想保持记者应有的距离,而是借助充分想象,让自己与故事的讲述者保持身份的融合,尤其是在复述这个故事的时候。 为了记录中国移民为在美国社会寻得一席之地而奋斗的故事,她让自己超越留学生的身份,更进一步地想象自己舍弃一切,抛家别业,在一个到处是陌生人的土地上安顿下来。通过与采访对象互通共融,她与美国发生了一段短暂的恋爱——或者称之为热恋更加合适。 她让自己漂浮在虚无的希望与梦想之上,这种希望与梦想是美国政府(正如化身为空白屏幕的海涛)引导人们所希望和梦想的。她必然要面对受访人物的失望之情——有时这种失望会带来痛苦,有时人们在被击倒之后可以用令人震惊的能力复原。她不断调整对美国的认识,最后可以用一种卓越的清醒态度正视美国——这种清醒认识就反映在本书中。 她依然对口述历史的方法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初到美国时,这对她还是一个很新鲜的研究方法,同时她也有兴趣将这种方式应用于一般教育:这是一种寻求不断提出问题而不太强调答案的方法。 在某种程度上,她做到这点正是通过让自己伶俐得像枚纽扣,默默无闻、毫不起眼。然而,在她的作品中,她的人文气质、极佳的幽默感以及深邃的洞察力,却华彩昭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