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电子电脑 > 电工无线电自动化 > 自动化技术

知识-机器互动(在世界3与世界1之间)

  • 定价: ¥88
  • ISBN:9787010222080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人民
  • 页数:262页
  • 作者:王克迪|责编:曹春
  • 立即节省:
  • 2020-11-01 第1版
  • 2020-11-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本书作者分析讨论了波普尔三个世界理论,主张修改扩充其中的世界3概念,使之能包容信息时代特有的计算机程序,从而实现知识与机器的互动。基于知识和机器的互动,得到对于计算机运行、网络空间现实、数据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象的本质解释和理解,进而理解未来社会。

内容提要

  

    这是一本始于哲学讨论,随后深入到计算机器的运行机制,逐步放眼于信息社会运行,大胆展望未来时代的著作。
    本书比较详尽地讨论了卡尔·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特别是其中的世界3概念。作者提出在信息时代,世界3概念应吸收进计算机程序内容。由于计算机程序拥有时序相关特性,使得世界3可以与同样严格按照时序运行的计算机(世界1,人造的物理世界)发生互动。这一变化,改变了波普尔世界1与世界3不能直接互动的论断。
    书中进一步指出,根据这样的互动机制,可以发现图灵机并不是人们惯常以为的基本思维模型。它不是真正的智能机器,实际上只是一种互动模型,在其中,知识(程序)与机器(计算机硬件)发生相互作用。鉴于图灵机模型是今天无所不在的数字计算机的基本模型,人们可以理解,计算机、网络和人工智能的运行,其本质就是知识与机器的互动。这样的互动正是信息时代的物质基础和根本机制。
    基于这样的互动机制,人们可以解释和理解信息时代和信息社会中所发生的种种现象,甚至预测未来时代的走向,以及未来社会将会发生什么。

作者简介

    王克迪,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科技哲学教研室主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监事长。山东大学物理学专业理学学士学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自然科学史研究室攻读科学史硕士学位,师从解俊民教授;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哲学博士学位,师从龚育之、孙小礼教授。曾承担国家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牛顿宇宙论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知识—机器互动之理论与实践”。主要著作:《赛博空间之哲学研究》、《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巨人——牛顿评传》、合著《合成一个蛋白质》(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主编教材:《当代世界科技》(2005)、(2016);《新世纪干部电脑实用读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主要译著:I.牛顿原著《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017)、武汉出版社(1992)、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湖南科技出版社(2018)等先后出版,台湾生大块文化出版公司出版了繁体字本(2005)。牛顿原著《宇宙体系》,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另有译著《皇帝的虚衣》(合译,河北大学出版社,1998)、《共创未来》(合译,上海科技译文出版社,2002)等。在《自然辩证法通讯》、《自然辩证法研究》、《科学与社会》、《学习时报》、《科技日报》、《科学时报》等报刊有发文,先后有5篇文章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目录

引言  知识、机器与互动概念
第一章  三个世界理论
  第一节  三个世界及其特性
  第二节  世界3的存在性
  第三节  波普尔三个世界理论的历史境遇
  第四节  面临新时代挑战的世界3
第二章  改造波普尔的世界3
  第一节  世界3视野中的信息
  第二节  世界3的基本特征:时序无关性
  第三节  时序相关的世界3:计算机程序
  第四节  编码与世界3的地位
  第五节  再说世界3
第三章  从信息载体到知识处理
  第一节  信息的进化,知识的进化
  第二节  知识的载体
  第三节  知识和信息处理
  第四节  计算机带来的信息处理变革
  第五节  基于计算的网络
第四章  知识与机器的互动
  第一节  赛伯空间
  第二节  世界3与世界1互动实例
  第三节  人在三个世界关系中的地位
第五章  知识与机器的互动机制
  第一节  互动与相互作用
  第二节  互动视野中的图灵机
  第三节  知识与机器互动的根本机制
  第四节  关于智能型互动模型的讨论
第六章  知识-机器互动理论的应用
  第一节  数据与哲学
  第二节  数据及其影响世界的途径
  第三节  信息时代的e劳动与政策
  第四节  人机大战带来的挑战
  第五节  试试将未来社会还原为知识-机器互动
  第六节  用分布概念理解未来社会
  第七节  未来社会治理
余论  呼唤一种“互动哲学”
附录  《学习时报》记者访谈录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