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历史.地理 > 历史 > 文物考古

参差集(精)

  • 定价: ¥68
  • ISBN:9787559639158
  • 开 本:32开 精装
  •  
  • 折扣:
  • 出版社:北京联合
  • 页数:303页
  • 作者:杭侃|责编:章懿
  • 立即节省:
  • 2020-11-01 第1版
  • 2020-11-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参差集》一书为作者几十年的研究成果,包含了多个篇论文,这些文章写成的时间跨度很长。其中很多观点,在现在看来依然有着重要的价值。书中还配有大量的图片,以便读者查阅,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参差集》一书为方便读者阅读和收藏,采用了圆脊精装的装帧方式,封面书名部分使用烫漆片的印刷工艺。

内容提要

  

    本书文字简炼,通俗易懂,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图文并茂的普及考古文博专业知识,使广大读者能学习掌握一定的考古文博信息。全书共分为考古之思、从源到流、源头活水三个部分,每个部分由多篇文章构成,每篇文章都阐述了一个大众感兴趣的,有关考古学,博物馆学方面等问题。

媒体推荐

    大昌古城街道人为的弯曲完全是当初城市规划时的原始设计。这种设计与平原地区宋元时期流行丁字街设计的思想是一致的,是出于军事防御上的一种考虑。弯曲的街道使人无法洞观全城的情况,即使攻入城市,敌人也不敢贸然前进,这种做法也就是《武经总要》“守城”条中所说的“惟偏开一门,左右各随其便”。
    ——《大昌古城参观札记》
    “见缝插针,积少成多”,在大比例的城市地图上,及时将考古发现的各类遗迹标示于其上,长期积累,才有可能深化对当地城市演变的认识。因此,古今重叠型城市的研究最主要的还是要依靠当地考古工作者的努力。
    ——《古今重叠型地方城址工作的几点思考》
    人是记忆的动物,历史就是人类的记忆,可是,人似乎又是很健忘的动物,更何况有的时候,我们在有意地选择遗忘。在“移民忍死望恢复”的企盼里,在“东南妩媚,雌了男儿”的扼腕中,有多少像辛弃疾、陈人杰、陆游、文天祥之类的志士仁人,蹉跎了岁月,流逝了韶华!
    ——《武林旧事》
    在徐先生家的书房西墙上,悬挂着他录自《道德经》的一段话:“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他是一个忘我的人,2011年5月16日,徐先生病重入院,17日在病榻上,他还在坚持要修改文稿,他之所争,非为个人;他之所念,全在事业。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消失的是躯体,不灭的是精神。徐先生晚年奔走呼吁而未竟的工作,理应有后来者去完成。
    ——《〈徐苹芳北京文献整理系列〉后记》

目录

考古之思
  “关”“扃”和“仓”“廪”
  夏县东下冯的圆形建筑浅析
  宋塔立面设计模数
  胡同的本义
  老北京的排水系统
  中国古代城市的防洪排涝
  大昌古城参观札记
  地方考古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古今重叠型城址的研究方法
  古今重叠型地方城址工作的几点思考
  龟卜与畲田
  桃形饰物=扇子?
  大黑天与十相自在——释读梁庄王墓中的藏传佛教文物
  云冈头像辨伪
  延兴二年交脚弥勒像献疑
  武林旧事
  天宝荔枝道与驿站系统
  马车是西方传入的吗?
  天马的诱惑
  伯乐相的是什么马?
  学问即使远在中国
  历史时期考古大有可为
  考古手工测绘的学与用
  十年辛苦不寻常——读王仁波先生主编的《秦汉文化》和《隋唐文化》
  《徐苹芳北京文献整理系列》后记
  夙夜孜孜沉潜贵,朝夕默默惟苦吟——记著名考古学家宿白先生
  博学而详说——从《宿白未刊讲稿系列》看宿白先生的治学之路
  宿白留下的考古学之思
从源到流
  要关注生产性文化传承
  活态传承需要普及和人才
  激发内心的创造力
  谁谓古今殊——关于“源流运动”的思考
  “让文物活起来”的一些思考
  作为资源的文化遗产
  从年度报告看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展示问题
  大遗址保护中的展示工作
  公共考古学推动考古学发展
  考古是人民的事业
  我有一个梦想
  考古,无用之用是为大用
源头活水
  中国文明形成问题的一部新作
  为有源头活水来——读《中国史前城址与文明起源研究》
  补白之作——读《7-14世纪中日文化交流的考古学研究》
  《武威行》导读
  石窟寺考古报告的诸问题——读《莫高窟形》有感
  教育乃养成人格之事业
  六千岁,正青春——读《年方六千:文物的故事》
  《云冈石窟的营造工程》专家推荐意见
  《北宋西京城市考古研究》专家推荐意见
  读《第五次开始——600万年的人类历史如何预示我们的未来》
  读《古物的声音:古人的生活日常与文化》
  什么样的展览是一个好的展览
  《价值与权力:中国大遗址展示的观察与反思》序
后记

后记

  

    敝帚自珍。
    这本集子中的52篇文章,其中47篇已经公开发表,散见于报纸和书刊,因为散,所以有编辑在一起的想法。我很喜欢王羲之的“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曾经想起名《适我集》,朋友们在聊天的时候,徐天进老师说叫《参差集》吧,有朋友说参差总让人想起“参差不齐”,似乎有点贬义。我想集子中的文章确实参差不齐,发表的时间早晚跨度不小,水平不一,之所以还愿意集中出版,一是有些观点现在看来,觉得尚有价值;二是虽然做文章有“悔其少作”的说法,但是有些句子,现在未必还能写出来,就像苏轼所说“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
    取名《参差集》的另外一层意思,是罗素有句名言:“参差百态,乃生命之源。”生命的可贵,就在于生命的多样。泰戈尔说:“小草啊,你的脚步虽小,但是你拥有脚下的土地。”人的能力有大有小,能够尽力把自己的潜能发挥出来,人就没有白活。就像契诃夫说过的那样:“有大狗,也有小狗,小狗不该因为大狗的存在而心慌意乱,所有的狗都应当叫,就让它们各自用自己的声音叫好了。”
    在编辑稿子的期间,逛书店看到朱光潜先生的《谈美》。《谈美》1932年写于伦敦,那个时候的中国多灾多难,“在这个危急存亡的年头,我还有心肝来谈风月么?”朱光潜先生自己所问,想必也是读者之问。但是,朱光潜先生认为:“我坚信中国社会闹得如此之糟,不完全是制度的问题,是大半由于人心太坏。”如何拯救人心?朱光潜先生认为:“一定要从怡情养性做起,一定要于饱食暖衣、高官厚禄之外,别有较高尚、较纯洁的企求。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正因为有如此的认识,朱光潜先生才疾呼:“是的,我现在谈美,正因为时机实在是太紧迫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文集中有一篇《我有一个梦想》,是希望考古所见的美好,真正能够成为公民素质教育的一部分,这是我们发起“源流运动”的初心,其实,也是想继续做朱光潜先生们所希望做的事业。 《谈美》是经典之作,近百年来不同的出版社不断再版,我新买的这本《谈美》扉页上写着一行诗:“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看到这行诗,我毫不犹豫地买了新版《谈美》,集子的名称也就此确定。 集子的名称定下来之后,又叨扰徐天进老师题签。徐老师是良师,也是益友。他睿智而有趣,时常给我以启发和帮助。有一次我比较焦虑,觉得所做的事情是在浪费生命,徐老师慢条斯理地说:“时间不就是用来浪费的吗?”讨论北京大学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徐老师幽幽地说:“多养几个闲人!”做文化遗产的讲座,徐老师发问:“文化遗产真的有这么重要吗?”他的这些话,我听来每每有醍醐灌顶的感觉,促使我更多地思考。 校对完书稿,难免有白驹过隙的感叹。近来整理资料,看到过去读书时的一些笔记,恍如完全没有看过的感觉。书是好书,所以需要再读,随着自己阅历的增加,虽然记忆力大不如从前,但是再读的时候,会有与年轻时不一样的感受。我也相信“庾信文章老更成”,所以给自己制订了一个读书和写作的计划。人生已过中场,既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也要有苟日新、日日新的活力,生命才有意义。 感谢给我鼓励和帮助的人们,也是因为你们,生命才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