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散文

陌上花

  • 定价: ¥58
  • ISBN:9787201165240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天津人民
  • 页数:272页
  • 作者:高勤|责编:伍绍东
  • 立即节省:
  • 2021-01-01 第1版
  • 2021-01-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故乡,都有一个精神的来源地,一个承载或埋藏记忆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精神原产地,或叫精神原乡。
    读高勤,自然就会想起她所书写的那个地方,包括其中的风土人情、世态万象,都成了一个地理、经验、精神意义上的写作符号,她和谁都不一样。她的写作,就是不断地朝自己的精神原乡回望,不断地辨析自己的经验。

内容提要

  

    这是一本“凡人俗事”散文集。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平实的笔触记录了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思。既有浓浓的亲情、乡愁,也有对人间冷暖的体悟;既有对自身长短的反思,也有对社会现实的叩问;既有凡俗中最“细枝末节”的温暖,亦有自然万物的风情风貌。文笔风趣幽默、自然朴实。写出了你习以为常却疏于表达的事物与情感,阅读中的会心一笑,却不乏内心深处的触动。在快餐文化风行的当下,能潜心于文学的内质和文字之美,于生命的本真中挖掘宝藏、保持一颗初心的写作者,实在难能可贵。

作者简介

    高勤,1963出生于河北省香河县;1980年在县文化馆参加工作;1985年到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作家班进修;1988年调至税务系统,并于2018年退休。
    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散文学会会员。作品散见于《当代人》《北方文学》《儿童文学》《少年文艺》《散文百家》《光明日报》等多家报刊。曾入选《河北新文学大系》,获首届“雅集文化”散文年度评选一等奖、第十届河北散文名作二等奖、河北新闻奖二等奖。出版个人文集《回家》;与人合著散文集《世界太大,我只说一句话》等。

目录

来吧,喜鹊
回家
何处寄乡愁
小片开荒
炊烟升起的时候
一唱雄鸡
荷影莲实到故里
馆陶的陶
秋场
求医记
人在他乡
游泳课
一梦到潮白
说狗
裁缝
万家灯火
穿越旋风
再别青岛
有一种生活如梦如画
印象澳大利亚
叶落如歌
走马新西兰
旧房子
小区里的狗仔队
修一片荷园
三人行
车站
惦念
千年银杏
村路的咏叹
流年
野茉莉
家的味道
城市的早晨
待到重阳日
游戏的维度
太极缘
我们离体面有多远
年景
给语言清清肠
冬天里的挽歌
说说幸福
十月情怀
杞人之忧
永远的珍藏
父亲的报箱
瞧病
莫慌
七十而立
谁动了我们的秩序
磨剪子来,戗菜刀
“文明”是谁家的孩子
一步一叩首
矫正
清明复清明
月下汉字也徘徊
月华如水
也作风骨,也凋零
陌上花
海边石
家有男人
家有女人
茶余饭后
给我个理由
且听风声,且听雨
无所谓
晴天阴天雨天
学点女红
月到中秋
桌上雏菊
人生风景独到处
也说发呆
约见自己
琴瑟和鸣,连理同枝
秋风与落叶
起飞的姿势
风筝
轻卡上的日子
槐香
后记

前言

  

    老同学高勤要出版散文新作《陌上花》,嘱我写几句话。我原来读过高勤不少散文,留下美好感受,又读,感受加深了,在此强调两个感受。
    高勤是有自己根据地的散文家。我说的“根据地”,是一个通俗的说法,换作学者来讲,可能叫“文学与人文地理”或“人文地理学”。高勤的根据地,是以香河为中心的她熟悉的天地人,那是她的根据地,也是精神的来源地,精神原乡。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故乡,都有一个精神的来源地,一个承载或埋藏记忆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精神原产地,或叫精神原乡。所以这个地方不仅是指地理意义上的,也是指精神意义或经验意义上的。但凡好的写作,总有一个精神扎根的地方。在高勤笔下,就有那么一群人,是她一直在书写的,总有一些事情,是她一直念念不忘的。读高勤,自然就会想起她所书写的那个地方,包括其中的风土人情、世态万象,都成了一个地理、经验、精神意义上的写作符号,她和谁都不一样。她的写作,就是不断地朝自己的精神原乡回望,不断地辨析自己的经验。
    高勤把一个地方和这个地方的人写扎实了、写透了,一种有风格的写作就建立起来。这令我再次想到,好的写作常常不是扩张性的,反而是一种退守,退到一个自己熟悉的地方,退到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地方,慢慢研究、深入,慢慢经营,从不算大的地方开拓出一个丰富的大的世界来,或者打一口深井,找到不竭的泉源。假如想起一个作家就会想起一个人物或几个人物、想起一两件事,或者想起一个地方就会想起一个作家,这样的写作就开始风格化了。这也就是为什么一想到香河,我就想到高勤,一想到高勤,我就想起她笔下的人物或事件的原因。
    我的另一个强烈的感受是,高勤的散文里总是有“我”,并且在场。她在《裁缝》一文中写道:
    乡下,对裁缝有着比较高的礼遇。刘裁缝也配得上大家对他的敬重,瘦瘦高高的他,黄白净子,说话温和,态度谦谨。他就像个音量旋钮,世间的一切喧嚣到了这里都被拧低了声响。“刘记”的五间平房嵌在一排老式民居里,并无特别,因为落坐街南,北门便走得多些。经堂屋拐进东房,便是操作间兼门店。这间东屋的后山墙上开着两扇窗,南北通透,正是这点“与众不同”,让它在那条土褐色的街上凸显明亮起来。窗上有两块木头门板,早上卸,晚上装,算是刘裁缝和外界的一个应答。我常扒着那个窗台往里边张望,因为个头儿不够高,要使劲往上蹿,等双肘吃住窗台,整个人就像一只虾牢牢扣到墙上去了。刘裁缝双手捏着布角儿轻轻一抛,一块花布便飘落台面。一把木尺横竖一蹚,花布便由一个吵闹的顽童变成了斯文的女子。刘裁缝捏着粉饼,边想边在花布上勾勾画画,等一把长相怪异的大剪刀咔嚓咔嚓一路狂走之后,他才像得胜了一场战役,立起身,舒开眉,将一叠改变了形状的布片卷起放到一边。若抬头发现窗外的我,他会笑一下,招呼我进屋。我则不好意思地跑掉了。小孩子不懂什么远大理想或人生目标,但“长大当个裁缝”的想法当时还是有的。
    写作和自我的关系,是一切写作的出发点,也是归结点。一种写作的质量如何,终归是作家自我的真实呈现程度。也就是说,文字的背后要有人,要有真实的心。但这个自我,同样需要作家去发现,只有“我”这个“个人”被发现了.写作才能说自己的话,才能说出自己独到的人生感受。
    文中要有“我”,而且这个“我”,一定要在场。我们写文章,一般会有两个以上的在场者,一个或一群是我们笔下的人物,另一个必不可少的是作者本人。当然这个人有可能是隐身的。在我们笔下的人物经历不到的地方,作者加入进来或者为其站台,为笔下人物的缺憾做补充。有了两个以上的人物命运扭结在一起,就不再是一加一等于二的关系,而是有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意义可能。“我”在场,灵魂才在场,灵魂是来为生命作证的,灵与肉都在场,是来为生存作证的。
    很显然,在《裁缝》一文中,高勤的“身份”见证甚至决定了内容的意义。
    说到在场,我们常常还会有这样的感觉,我们写文章,一开始设计了情节和走向,可是写着写着就写活了,人物就自己站出来说话了,贴着人物走,操着语言走,文章朝自己要去的方向去了,不但偏离我们原来的设计,还有可能推翻我们原来的设计。这是来到了另一个现场,也就是说,我们从生活现场,抵达了文学现场,有了新的性格逻辑。这是正常的,也是非常好的写作状况:一来顺其自然,二来避免《圣经》上说的“自以为义”——就是把你的道强加给写作对象和读者。
    为人物和作者在场提供依据和保证的,是物质基础和作家感官的调动。我说的物质基础,是事物,也是事物的纹理,也是俗世生活,也是细节和点点滴滴。真正的写作,必须对所描绘的生活有专门的研究,通过研究、调查和论证,要下笨功夫、死功夫,建立起关于这些生活的基本常识。
    还有感官,也是写作现场不可或缺的。高勤写作,把眼睛、耳朵都调动起来了。她进入写作时,她的感官是打开的,那一刻,她是一个非常敏感的人。所谓一滴水里可以看到一个大海,有时,一个细节可以看到一个作家的家底。实证带来信任。我们当下许多文章之所以假,除了精神造假,就是细节造假,实为假文学。还有死文学,就是没有细密、严实的物质外壳,胡编乱造。好的例子有很多,在高勤的散文里就有很多,不再一一列举了,留待读者勘察。
    是为序。
    2020年1月17日于石家庄

后记

  

    父亲不是一个保守的人,可情感的表达却含蓄得有点儿老派。
    我上初中一年级时父亲从部队转业回来,算正式参与到我们的生活中来,多少带着“硌生”。上高中的时候,在“体育班”里打篮球的我学习上马马虎虎,却疯狂地爱上手抄小说,《一只绣花鞋》《七口棺材》什么的。父亲发现后没说行也没说不行,背着我在手抄本的空白处写下几行字:“惊悚怪异,胡话连篇。身为学生,不能乱看。”字写得龙飞凤舞,煞是好看,有效震慑了当年的我。
    高中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县文化馆工作,开始接触文字或称文学,整天鼓鼓捣捣、写写画画,父亲既没支持也没反对。那时他在乡镇,几天回一趟家。后来他调到县委组织部,再后来又到了农业局。好像我们一直都各忙各的,交流不多,关照也不多。直到有一天邻居阿姨跟我说:“你爸说起你呀……嗬……那可真是……”字面以下,瞬间我就懂了,才注意到不管是报纸还是杂志,哪怕上边有我很小很小的一个豆腐块儿,父亲也会悉心收存,这让我涂鸦的个人行为不再那么纯粹。
    1985年,我到河北师大作家班进修,有一天父亲和妹妹来看我,除了带些吃的还带来几本书。父亲说是浩然来过香河,送给我的。浩然是大师级人物,一直为我所仰慕,幼时因为祖父爱看小说,时常丢下一本在炕上,我便拾起来看,作者一栏大多写着“浩然”二字。浩然的文字陪伴了我最初的青葱岁月,也可以说我是看着他的小说长大的,做梦也不敢想与之取得联系,虽然那时他已客居三河,与香河比邻。甚至有老师给过我“带上你的作品去见浩然”这样的点拨,在我到底因畏惧而没能成行。至于父亲同浩然老师在什么场合见的面,都聊了些啥,父亲只字未提,只将拎了一路的六七本书放进我的箱子里,看上去才松弛下来。当我有幸到三河参加“浩然文学奖”的评奖初审时,已是若干年以后的事情了,此时,也只能到“浩然文学纪念馆”瞻仰一代大师的文学成就和他那传奇的一生。 2012年仲夏,父亲也离开了我。 写作是一条线,连缀起我的生活片断,贯穿于我的人生之路,或者说它就是蛰伏在我的生存之外的全部精神生活。除却结婚生子带孩子完全停掉的十余年,基本上是信马由缰、无拘无束的状态,题材、体裁,赶到哪儿算哪儿。报告文学抢过市级刊物的风头儿,小说上过《儿童文学》头条,诗歌也有过走南闯北的经历。2007年曾出版一本粗浅的文集——《回家》。这本《陌上花》是本散文集,主要是近年所就。集腋成裘,浅简贫疏,但希望能借此告慰先父和师长,同时表达我内心深处对文学的礼敬之意。 笔下没有宏大的主题,也没有多大的担当和责任感,更多的是小情、小调、小意思,笔触所及零零碎碎、鸡毛蒜皮。在我的世界里,与人相处、与万事万物相守,都不会比与自己的相搏来得更艰难。前者可进可退、可攻可防,后者则常常无计可施、无路可逃。面对自己的内心、惯性及世界观,还有素养的不高、学识的不足……挺挣扎的! “认识你自己”刻在希腊先贤苏格拉底的墓碑上,既是他的哲学理念,也是生活宣言,更是他留在这世上的一缕清风。每一个文学表达,都是读者与作者灵魂的一次恳谈。写作是个关照内心与自我救赎的过程。我用文字轻叩圣殿的门环,用笔做竹杖,摸索在人生路上,用自己执拗的性格反复修改、涂抹着另一个孤单的背影。 感谢命运,置我于荒原之上!感谢生活,温暖我的身心!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还有家人的支持! 经“大家文学苑”主编毕树志先生力荐和出版社老师的艰苦努力,拙作《陌上花》得以付梓,在此深表感谢! 承蒙师兄向东为集子作序、霍民起老师为文字把关,感动之外获益匪浅! 感谢香河县作协领导的教诲和鼓励!感谢师友的关爱和同道的帮助! 与文学相守,可以体味人生更多滋味儿。让生命里的每次遇见都是重逢;守望心底里的每个日出,定不负今生。 高勤 庚子年春分于潮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