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历史.地理 > 历史 > 传记

花甲录

  • 定价: ¥78
  • ISBN:9787201132525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天津人民
  • 页数:302页
  • 作者:(日)内山完造|责...
  • 立即节省:
  • 2020-10-01 第1版
  • 2020-10-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花甲录》是内山完造于六十四岁时撰写的记录他六十年生涯的回忆录。这部年谱式的自传,形式非常特别。首先按照日期的先后列出当年在日本社会中发生的大事,并交织其他世界各地发生的大事件。随后,在‘追加事项’中记述自身经历,以年龄开头,细述自己当年的经历及感悟。

内容提要

  

    本书完成于1949年,书前有内山先生在这年圣诞节作的一篇自序。《花甲录》是内山完造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他以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和理解,按照编年体史书的体裁,一页一页、一件一件地将自己自出生之日起的历史——特别是发生在中日两国间的大事,以尽可能客观的笔调,一一排列下来。他的个人机遇与鲁迅先生十年之久的友情尽在本书字里行间,有重要的史学价值。

目录

凡例
小序
正文
后记
解说

前言

  

    多年前,我接到出版社翻译《花甲录》的约稿。内山完造对于国人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有很高的知名度。
    内山完造于一八八五年出生于日本岗山,自十二岁起就先后在大阪和京都的商店当学徒。一九一三年作为“大学眼药”本店——参天堂派驻上海人员来到中国。后来在上海居住长达三十五年,自起汉名邬其出,是著名的内山书店的老板、鲁迅先生的挚友、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一九五九年,他以日中友好协会副会长身份来华访问时,因脑溢血病逝于北京。依其生前意愿,葬于上海万国公墓。
    《花甲录》是内山完造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他以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和理解,按照编年体史书的体裁,一页一页、一件一件地将自己自出生之日起的历史——特别是发生在中日两国间的大事,以尽可能客观的笔调,一一排列下来。他的个人机遇与鲁迅先生十年之久的友情尽在字里行间,它不仅是内山完造的个人史,更是一部涵盖了从十九世纪末叶(一八八五年),直至“二战”结束的日本近现代史、社会世相史和中日关系史。有重要的史学价值。
    内山先生除了《花甲录》这部自传之外,还撰写了《活中国的姿态》《上海漫话》《上海夜话》等多部有关中国的书籍。
    日本神奈川大学特任教授菊池敏夫是这样介绍《花甲录》的:“《花甲录》是内山完造于六十四岁时撰写的记录他六十年生涯的回忆录。这部年谱式的自传,形式非常特别。首先按照日期的先后列出当年在日本社会中发生的大事,并交织其他世界各地发生的大事件。随后,在‘追加事项’中记述自身经历,以年龄开头,细述自己当年的经历及感悟。”
    日本京都外国语大学教授阴山达弥介绍内山完造时说:“内山完造是中国文化人的好朋友,在中日关系最恶劣的时期为中日之间建立了友好和信赖关系。如果要问谁最有资格讲述中国人的生活,当然非内山莫属。他常年生活在中国,和中国人肝胆相照,共同度过那段艰难岁月。”
    日本东海大学名誉教授太田尚树在书后的解说中介绍了《花甲录》的成书过程:“原本内山先生是想模仿中国人从花甲之年开始执笔撰写回忆录的,却因为那一年恰好处于‘二战’的尾声,到处都是战火与混乱,终未能如愿。加之,当年仓促回国时积累多年的日记全都没能带回。因此,这本回忆录完全是内山先生回国后凭借个人记忆,花费一年多的时间完成的。”
    二〇一三年,我与牟倩、梁维、武君等三位老师正式开始着手《花甲录》的翻译工作,经过多年的共同努力,终于完成了全书的翻译和审校,在此一并予以感谢。
    或许是好事多磨的缘故吧,在出版社编辑及各位同仁的大力帮助下,这本回忆录终于与广大中国读者见面了。让我们跟随着内山完造先生笔下记录的日常的点点滴滴,一起去回顾那段艰难的岁月。
    “以书肆为津梁,期文化乃交流。生为中华友,没作华中土,吁嗟呼,如此夫妇。”
    “内山完造先生为日中两国人民的友谊作出了卓越贡献,精神永垂不朽!”
    最后,让我们用内山夫妇墓碑上的这两段题词,一起来缅怀这位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祝愿中日友好地久天长!

后记

  

    写完了,写完了,内山完造的《花甲录》终于截稿了。记得从一九四九年的圣诞节我第三次提笔起,至今刚好一年,在完稿的这一刻,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喜悦与欣慰。也许有人会觉得这不过是我自以为是地吹嘘,一文不值;抑或因为文中那一抹久久不散的哀愁而退避三舍。而我却觉得,此文非写不可,原因之一是陪伴我度过三十个春秋、历经风雨的妻子在一九四五年一月十三日,也就是在我的花甲之年离我而去了。另一个原因是我在上海的这些年,时常写日记或杂记来记录当时的所感所想,因为“二战”结束时的混乱,其中不少都散失了,更因为我突然被强制遣送回国,来不及整理或带走这些中的任何一件,以至于我这么多年的心血全部化为乌有。此时写回忆录,我几乎没有一页可供参考之物,走到穷途末路的我突发奇想出制胜一招,即根据《日本历史年表》,通过写每年的大小事件来唤起自己尘封已久的记忆。我还在书写中总结出一些心得,如往事历历在目时,我就多写些回忆;如感到毫无印象时,我则多记些史实。我写此文还有一个原因,即为了那些一直从各个方面给予我关照、指导,陪我一路走来的友人们。也因为我力求还原这些人和事,使得文章有些自我吹嘘的意味了。写到一九四二年,我遇到了一个无法跨越的障碍,作为我重要参考文献的《日本历史年表》从这一年到昭和二十年(一九四五年)都因为战乱没有任何记载。本想这也就刚过去几年,不过是多花点功夫,多费些心思的事情。不料由于前面的五十几年全是靠年表才写出来的,如今没了年表,脑中竟然一片空白,毫无灵感可言。终于在一九四九年十月,我得到了年表日本史提要的新刊,这才使我起死回生,并最终体会到了截稿的喜悦。截稿之喜暂且告一段落,接下来我说一说一九五。年,世界上很多专家都认为这一年是大变革的一年。变革之一就是中国共产党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成立了新民主主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不久,中国和苏联就缔结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从此,世界赫然分为截然不同的两大阵营。另一大变革是六月二十五日,打着统一朝鲜旗号的朝鲜人民军率先向南韩军发起了进攻。战争初期,朝鲜人民军一路南下,势如破竹。面对联合国“停止一切军事行动,通过和谈解决问题”的建议,朝鲜军也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继续一意孤行。于是联合国决定通过武力手段来结束这场战争,派出以美军为中坚力量的联合国军,从南向北进发。不想联合国军竞不敌朝鲜人民军,一路败退至釜山,眼看连这个最后的据点也快守不住时,联合国军凭借仁川登陆,前后夹击朝鲜军,使其支离破碎,并最终突破釜山防线,如人无人之境般横扫朝鲜半岛,一直攻打到中朝分界线——鸭绿江。在联合国军正准备在此一举消灭朝鲜人民军,好赶在圣诞节之际统一朝鲜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由于中国军队介入朝鲜一方,使得联合国军节节败退。此时的世界形势变得更加扑朔迷离、动荡不安。为此,德国开始再次备战,联合国军的总部也设到了法国,并任命艾森豪威尔元帅为总司令。甚至日本国内也开始了“是否需要再次备战”的讨论。最终,朝鲜人民军和联合国军在僵持中过了新年,这一年,朝鲜问题终究未能被解决。 在日本,很久以前就有“虎年是凶年”的说法,不知是碰巧还是天意,一九五〇年刚好是虎年,这一年的台风比近些年要多得多,是少有的台风年。由于时局的动荡及天灾的侵袭,像我这样如沧海一粟般的人身上也发生了诸多变化。鳏居五年后,我同跟亡妻相识二十余年的老友加藤政野结婚。回国以来,我一直奔走于全国各地,最终积劳成疾,不得不停下来静养了三个月。也是在这期间,我终于写完了一直记挂在心的《花甲录》。想来,这都得益于主的护佑,于是满含对主的感激之情,唱出这两句赞美诗: 我心赞美谢主恩,一路守护伴我行。 值此搁笔之际,向在回国后给予我无微不至关怀的弟弟嘉吉夫妇表示特别的感谢。还有感谢那些给予我支持和鼓励的教会的兄弟姐妹们。最后,感谢一路陪伴我、鼓舞我,并为我无私奉献的妻子,我为有你而感到由衷的喜悦。 一九五〇年十二月三十日 于门司 完造